推荐阅读
excel使用“制作连续数据”功能输入连续的数字
如果是需要输入小范围的连续的数字,我们可以使用 Excel 自动填充功能来完成。但是如果结尾的数字很大,使用这种方法就有一定的限制。例如,要连续输入1到1000的数字,使用自动填充功能的话,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这种要连续数到很大数字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制作连续数据”功能。➊ 起始单元格中输入数字1,选中此单元格。输入1后按回车键,下方单元格也变为选中状态。然后按Ctrl +Enter 后,选中状态仍停留在刚输入完毕的单元格。➋ 【开始】选项卡➛【填充】➛点击【系列】➌ 【序列产生在】选择【列】,【终止值】输入1000,点击确定。利用这个方法,就可以在单元格中连续输入1~1000,这个方法比自动填充更简单,也更方便。
excel2007的图表向导在哪
实际上,Excel 2007已不再提供“图表向导”,“图表向导”中的绝大多数功能都被放置到功能区中。对于刚开始使用Excel 2007的用户,可能需要了解一下“图表向导”中的这些功能都出现在功能区中的哪些位置。 下面小编就告诉你excel2007的图表向导在哪: 一、 标准类型图表 在Excel 2007中创建图表的常用方法是:选择数据区域,在功能区中选择“插入”选项卡,然后在“图表”组中选择单击所需图表类型,再选择某种子类型,单击“确定”即可创建图表。“图表”组中列出了常用的一些标准图表类型,如“柱形图”、“饼图”、“散点图”等,如果所需图表类型不在“图表”组中,单击“其他图表→所有图表类型”,然后在弹出的“插入图表”对话框进行选择。 图表创建后,要更改图表类型,用下面的方法: 方法1:先选择图表,Excel会在功能区中增加3个“图表工具”选项卡,分别是“设计”、“布局”和“格式”。在“设计”选项卡的“类型”组中单击“更改图表类型”,打开“图表类型”对话框,然后进行更改。 方法2:在“插入”选项卡的“图表”组中单击右下角的“对话框启动器”,也可以打开“更改图表类型”对话框。 方法3:右击图表,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更改图表类型”。 2. 自定义图表类型 在Excel 2003的“图表向导”的“4步骤之1”中,选择“自定义类型”选项卡,可以看到其中包含一些内置的自定义图表类型,如“对数图”、“分裂的饼图”等。在Excel 2007中,这些内置的自定义图表类型已不存在了,但Excel 2007可以十分方便地将自己设计的图表保存为图表模板来创建和应用自定义的图表类型,方法是:
word2010中如何添加选项卡
office管理器的自定义功能使用户能够根据日常工作的需要向自定义组中添加命令,把计算机、游戏或文件管理器等添加到工具栏中,这样可以让操作更加方便快捷,那么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分享下word2010中添加选项卡的技巧,希望能帮助到您。 word2010中添加选项卡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文件>选项 步骤二:在Word选项对话框中选择自定义功能区 步骤三:在对话框右侧的列表框中单击新建选项卡 步骤四:选择新建选项卡下面的新建组复选框,单击重命名 步骤五:在弹出的重命名对话框中选择一种符号,在显示名称中输入新建组的名称“微笑”,单击确定 步骤六:返回自定义功能选项卡,可以看到新建选项卡已经变成微笑 步骤七:操作完成后,就可以在功能区中显示新建的选项卡和组看了“word2010中如何添加选项卡”此文的人还看了:
excel表格公式不能计算的解决方案
Excel中的公式不能计算具体该如何进行操作才能解决公式不能计算的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excel表格公式不能计算的解决方案,希望阅读过后对你有所启发! excel表格公式不能计算的解决方案: 公式不能计算解决步骤1:拿个基础例子说明了,表中前三列加起来,用公式计算得出第四列合计。目前数据是正确的。 公式不能计算解决步骤2:修改了AB的数据,结果合计还是没变化。这种情况出现往往和你的一些什么设置有关。 公式不能计算解决步骤3:继续观察,双击单元格,看到公式的确还在,并且公式是正确的。 公式不能计算解决步骤4:经过刚才的双击公式后,发现能计算出最新的正确结果了。 继续反复测试发现,修改数据后必须双击一下公式单元格才能计算。 公式不能计算解决步骤5:以上现象,一般是因为接下来介绍的设置造成的。以excel2003为例。点工具菜单中的选项。 公式不能计算解决步骤6:在“重新计算”标签中。检查你的电脑设置。默认应该是“自动重算”这个设置。 公式不能计算解决步骤7:如果改成手动重算,就会出现本例的故障。那么为什么要有这个设置呢?这不是自找麻烦吗?这个说来话长,暂且这么理解,存在就有存在的道理。
最新发布
Sumif不止是条件求和,函数搭配通配符,数据统计功能更强大
从之前关于sumif函数的学习中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对单一条件进行求和的函数,今天我们来讲解一下这个函数有哪些更牛的操作。案例一:求出单一产品SZ01当月销量。函数解析:SUMIF(B:B,”SZ01″,D:D):求出B列中符合产品为SZ01的销售额,因为中间属于文本字符,中间使用双引号包围。案例二:求出月份当中除了 产品为SZ01,其他产品的总销量。函数解析:SUMIF(B:B,”<>SZ01″,D:D):运用不等号<>来计算求出,条件不等于SZ01的产品销量。因为属于文本内容,需要前后用双引号包围。案例三:计算产品销量大于4000的总销量。
SUMIF函数,了解下!
SUMIF函数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函数,通常用于对区域中符合指定的单个条件的值求和。她只有3个参数,看起来像清纯的少女。=SUMIF(条件区域,指定的条件,需要求和的区域)如果省略求和区域,会将条件区域作为求和区域。SUMIF函数真的这么简单吗?今天咱们就一起揭开SUMIF函数清纯的面纱,领略一下她的盖世武功。1、如花的销售额=SUMIF(B:B,”如花”,C:C)
SUMIF函数14种经典用法,速收!
SUMIF函数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函数,通常用于对区域中符合指定的单个条件的值求和。她只有3个参数,看起来像清纯的少女。=SUMIF(条件区域,指定的条件,需要求和的区域)如果省略求和区域,会将条件区域作为求和区域。今天咱们就一起揭开SUMIF函数清纯的面纱,领略一下她的盖世武功。1、返回如花的销售额。=SUMIF(B:B,”如花”,C:C)2、返回除了如花之外的销售额。=SUMIF(B:B,”<>如花”,C:C)
Sumif函数搭配通配符*,这才是高效的条件求和
Sumif求和函数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对单一条件进行求和的函数,今天我们来讲解一下这个函数有哪些更牛的操作。如何利用sumif搭配通配符,进行数据的高级运算。案例一:求出单一产品SZ01当月销量。函数解析:SUMIF(B:B,”SZ01″,D:D):求出B列中符合产品为SZ01的销售额,因为中间属于文本字符,中间使用双引号包围。案例二:求出月份当中除了 产品为SZ01,其他产品的总销量。SUMIF(B:B,”<>SZ01″,D:D):运用不等号<>来计算求出,条件不等于SZ01的产品销量。因为属于文本内容,需要前后用双引号包围。案例三:计算产品销量大于4000的总销量。
SUMIF函数的高级用法,简单实用,一学就会!
淘宝店铺的商品名称,经常会根据热点、热卖品、适用人群等,做一些描述的优化。比如下面这样:好处是,用户选择的时候更加精确。坏处是,商家按照服装品类统计销量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要说,如果你会使用 SUMIF 函数的话,这个问题也不难。方法 1首先,我们添加一个辅助列,把每个服装的分类整理出来。
SUMIF函数的使用,大多数人只会第一个
SUMIF函数一直是大家使用率极高的函数,从名字来看也可知道什么意思,SUM+IF就是条件求和,这是在07版SUMIFS函数未出前,出镜率极高的一个函数,现在虽然很多时候被SUMIFS代替了,但并没有动摇他的江湖地位。今天我们就一起聊一聊这个函数的用法,我们看一下,=SUMIF(条件区域,指定条件,需要求和区域),三个参数很简单,一看就明白。我还是先拟一张表,以方便进行展示,各种用法,相关内容如下所示:1.求某一产品的销售合计-最基础用法比如老板想要一个计算机-A型的销售额,这个相信对大家来说不是难事,分分钟就做出来了,我们在空白单元格直接输入=SUMIF(B2:C14,”计算机-A型”,C2:C14)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2.求当日销售额大于某一值的销售额合计隔了一会儿老板还想知道单日销售额大于60000的产品销售额的合计,这我们可以在空单元格中输入=SUMIF(B2:C14,”>60000″)或=SUMIF(C2:C14,”>60000″),这个其实是省略第三个参数的做法,大家可以输入=SUMIF(C2:C14,”>60000″,C2:C14),发现效果是一样的,我们就可以得到结果:3.求计算机的销售额老板过了一会儿说给我下这两个月计算机的销售额吧,心里嘀咕着这老板不一下说完,但还是乖乖去做了,而且还很快,谁让咱是高手呢,又找了个空白单元格,输入=SUMIF(B2:C14,”计算机*”,C2:C14),就完成了,这个地方利用了通配符*来实现。
Sumif函数高级用法,函数搭配通配符,让条件计算更高效!
从之前关于sumif函数的学习中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对单一条件进行求和的函数,今天我们来讲解一下这个函数有哪些更牛的操作。案例一:求出单一产品SZ01当月销量。函数解析:SUMIF(B:B,”SZ01″,D:D):求出B列中符合产品为SZ01的销售额,因为中间属于文本字符,中间使用双引号包围。案例二:求出月份当中除了 产品为SZ01,其他产品的总销量。函数解析:SUMIF(B:B,”<>SZ01″,D:D):运用不等号<>来计算求出,条件不等于SZ01的产品销量。因为属于文本内容,需要前后用双引号包围。案例三:计算产品销量大于4000的总销量。
SUMIF函数还有个比他更厉害的弟弟,你晓得不?
在使用Excel进行数据汇总时,经常需要对某个数值区间的数据求和汇总。如图 79‑7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为某企业员工的工资表,现需要汇总月薪在2 000至4 000的工资总额,该如何操作呢?图 80‑1月薪2000至4000的工资总额1解决方案使用SUMIFS函数进行单列多条件汇总。2操作方法在F3单元格输入下列公式:=SUMIFS(D3:D18,D3:D18,”>=2000″,D3:D18,”<=4000″)3原理分析SUMIFS单列多条件求和本例中利用SUMIFS函数支持多条件求和的特性,设置criteria1条件参数为”>=2 000″,criteria2条件参数为”<=4 000″,求出月薪2 000至4 000的工资总额。SUMIFS函数可以对区域中满足多个条件的单元格求和。语法如下:
SUMIF函数竟然比大众情人VLOOKUP还要神奇!
VLOOKUP函数是大家最常用的查找函数 。但在求和家族里,有一个SUMIF函数想要和VLOOKUP函数一较高下!以下分4种情况来比较二者。1.利用格式不同的工号查找年终奖。使用VLOOKUP函数查找,左边为文本格式,右边为数字格式,两边格式不一样,会导致查找出错。=VLOOKUP(F2,$A$1:$D$9,4,0)下面使用SUMIF函数。对SUMIF而言,格式不同,查找也无妨。=SUMIF(A:A,F2,D:D)
SUMIF函数你知多少?
SUMIF函数你知多少?最近有小伙伴问我累计求和咋弄现在分享这个函数可能会帮到你这个函数用于对区域中符合指定的单个条件的值求和。她只有3个参数:=SUMIF(条件区域,指定的条件,需要求和的区域)如果省略求和区域,会将条件区域作为求和区域。1.母爱一击的开支2.除了母爱一击的开支3.大与1万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