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WPS excel设置自动重算的方法
当我们在表格当中用公式计算数据的时候,经常需要运用到下拉填充框的功能,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下拉后数据并没有变化,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教大家,如何在WPS表格与Excel表格当中设置自动重算功能,具体怎么操作呢,一起来学习一下吧。首先,我们制作一个表格,在单元格当中输入公式,求出销售实际与销售目标的差额,如下图所示。单击回车后,下拉单元格填充框,本以为可以算出整个表格的每列相差额,但下拉后我们发现并没有什么改变,如下图所示,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我们单击工具栏文件下的选项功能,如下图所示。弹出选项的对话框,选择重新计算功能,我们发现选项里选择着手动重算,在这里我们设置为自动重算,单击确定即可。

将Excel矩形数据区域转换成一行或者一列
将工作表中矩形数据区域转换成一行或者一列。例如将下图所示的名为Data的区域:转换成单独的一列:或者单独的一行:先不要看下面的答案,自已可以先想一想如何实现?公式思路获取数据所在的行号和列号,然后提取行列号所在单元格中的数据。公式解析

excel中的复制和粘贴使用方法
我们在使用excel2007的时候,移动和复制单元格数据和样式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我们还会经常使用excel的自动填充功能,自动填充功能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excel中的复制和粘贴使用方法。 1、复制数据时, 选择需要复制数据的单元格区域,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在【剪贴板】组中单击【复制】按钮。 图1 2、移动数据时, 选择需要移动数据的单元格区域,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在【剪贴板】组中单击【剪切】按钮。 图2 3、选择数据的粘贴位置,这里选择的是单元格A12,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在【单元格】组中单击【粘贴】下拉按钮,执行【粘贴】命令。 图3

EXCEL中MID和MIDB函数的使用基础教程
MID返回文本字符串中从指定位置开始的特定数目的字符,该数目由用户指定。MIDB根据您指定的字节数,返回文本字符串中从指定位置开始的特定数目的字符。语法为: MID(text, start_num, num_chars) MIDB(text, start_num, num_bytes) MID和MIDB函数语法具有下列参数: ▲Text:必需。包含要提取字符的文本字符串。 ▲Start_num:必需。文本中要提取的第一个字符的位置。文本中第一个字符的 start_num为1,依此类推。 ▲Num_chars:必需。指定希望MID从文本中返回字符的个数。 ▲Num_bytes:必需。指定希望MIDB从文本中返回字符的个数(字节数)。 提示: ●如果start_num大于文本长度,则MID返回空文本 ("")。 ●如果start_num小于文本长度,但start_num加上num_chars超过了文本的长度,则MID只返回至多直到文本末尾的字符。 ●如果start_num小于1,则MID返回错误值#VALUE!。 ●如果num_chars是负数,则MID返回错误值#VALUE!。 ●如果num_bytes是负数,则MIDB返回错误值#VALUE!。 示例: =MID("office教程网",2,6):返回从“office教程网”中第2个字符开始的7个字符,即“xcel教程”。 =MIDB("office教程网",2,6):返回从“office教程网”中第2个字节开始的7个字节,即“xcel教”。
最新发布

Excel中PMT函数的用法 基于固定利率及等额分期付款方式,返回贷款的每期付款额
PMT函数的语法是:PMT(rate, nper, pv, [fv], [type]) PMT函数语法具有下列参数: 第一,Rate:贷款利率。 第二:Nper:该项贷款的付款总数。 第三,Pv:现值,或一系列未来付款的当前值的累积和,也称为本金。 第四,Fv:可选参数,未来值或在最后一次付款后希望得到的现金余额,如果省略 fv,则假设其值为 0(零),也就是一笔贷款的未来值为 0。 第五,Type:可选参数。数字 0(零)或 1,用以指示各期的付款时间是在期初还是期末。 PMT函数相关说明 PMT函数返回的支付款项包括本金和利息,但不包括税款、保留支付或某些与贷款有关的费用。 另外,应确认所指定的 rate 和 nper 单位的一致性。例如,同样是四年期年利率为 12% 的贷款,如果按月支付,rate 应为 12%/12,nper 应为 4*12;如果按年支付,rate 应为 12%,nper 为 4。 如果要计算贷款期间的支付总额,用 PMT 返回值乘以 nper。 本例详见下图,我们已知贷款的年利率,贷款年限,贷款总金额,现在分别计算年偿还金额、季度偿还金额、月偿还金额。 第一,单击B4单元格,输入公式:=PMT(A2,B2,C2),确定,即可计算年偿还金额。 第二,单击B5单元格,输入公式:=PMT(A2/4,B2*4,C2),确定,即可计算季度偿还金额。 第三,单击B6单元格,输入公式:=PMT(A2/12,B2*12,C2),确定,即可计算月偿还金额。

excel没有datedif函数,以及出现#NUM!错误值的原因
excel没有datedif函数,的确在“插入函数”对话框里面找不到。 Excel2007以上版本输入函数名有提示功能,但输入datedif函数也是没有的,不会提示。 其实不是excel没有datedif,只是此函数属于隐藏函数,通过函数里查找是找不到的,使用时只能直接输入。 有时使用datedif函数写公式,会出现返回错误值#NUM!,注意检查前后日期顺序是否正确。 比如下面的截图,A1单元格是出生日期,B1是当前日期,计算年龄,公式应该为:=DATEDIF(A1,B1,"y"),下图所示,写成=DATEDIF(B1,A1,"y")就会出现#NUM!错误值。 公式中的函数参数为Y,表示结果返回两个日期间隔的年数。 一句话总结,DATEDIF函数就是返回两个日期之间的年\月\日间隔数。 DATEDIF函数语法为:=DATEDIF(开始日期,结束日期,单位代码)

Excel GETPIVOTDATA 函数 使用实例教程
GETPIVOTDATA 函数返回数据透视表中的数据。Excel 2003+GETPIVOTDATA 函数返回数据透视表中的数据。数据透视表中的数据。=GETPIVOTDATA(data_field, pivot_table, [field1, item1,field2, item2], ...) =GETPIVOTDATA(数据字段, 数据透视表, [字段1, 项目1, 字段2, 项目2], ...) 参数 Data_field 必需。 包含要检索的数据的数据字段的名称,使用引号引起来。 Pivot_table 必需。 数据透视表中的任何单元格、单元格区域或命名区域的引用。 此信息用于确定包含要检索的数据的数据透视表。 Field1、Item1、Field2、Item2 可选。 描述要检索的数据的 1 到 126 个字段名称对和项目名称对。 这些对可按任何顺序排列。 要点 在此函数计算中可以包含计算字段、计算项及自定义计算方法。 如果 pivot_table 为包含两个或更多个数据透视表的区域,则将从区域中最新创建的报表中检索数据。 如果字段和项的参数描述的是单个单元格,则返回此单元格的数值,无论是文本串、数字、错误值或其他的值。 如果项目包含日期,则此值必须以序列号表示或使用 DATE 函数进行填充,以便在其他位置打开此工作表时将保留此值。 例如,引用日期 2016 年 1 月 1 日的项目可按 42370 或 DATE(2016, 1, 1) 的形式输入。 时间可按小数值的形式输入或使用 TIME 函数输入。 实例 实例中的数透视表源数据数据表例,不在实例图片中显示。

excel 显示#####怎么弄
Excel内容显示全为####,主要分为三种原因:单元格内容过长;字号过大;出现了负数的日期。解决方法:1、单元格内容过长:可通过增大列宽解决。2、字号过大:可通过选中单元格在菜单栏中将字体字号修改为合适的大小。3、负数日期导致的:可通过删除日期前的负号解决。或选中单元格,在右键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点击打开,如下图:在窗口中选择“文本”,点击打开Excel表格中的内容即显示正常。

Excel FISHERINV 函数 使用实例教程
FISHERINV 函数返回一个数值的Fisher逆变换值。Excel 2003+FISHERINV 函数返回一个数值的Fisher逆变换值。FISHER逆变换值。=FISHERINV(y) 参数 Y 必需。 需要对其进行逆变换的数值。 实例

excel 利用OFFSET和COUNTA函数定义动态名称来制作动态数据透视表的方法
前面文章讲解的数据透视表教程,都是静态的。从本文开始我们讲解动态数据透视表的制作。 比如本文实例的源数据清单的数据列数不变,但行数是变化的,也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销售记录会越来越多,销售的商品种类及销往的城市也会增加。 第一步,首先定义动态数据区域名称,方法是:单击菜单“插入——名称——定义”,打开“定义名称”对话框,在“当前工作簿中的名称”输入名称:Data,在下面的“引用位置”输入公式:=OFFSET(Sheet1!$A$1,,,COUNTA(Sheet1!$A:$A),6)。这样就定义了一个动态数据区域。 第二步,利用前面数据透视表系列教程介绍的方法制作数据透视表。只是在“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3步骤之2”对话框中,在“选定区域”文本框中需要输入第一步定义的名称:Data。 第三步,通过布局和设置即可得到需要的数据透视表。 通过以上三步操作就完成了动态数据透视表的制作。如果有不能理解的,还可以配合下面给出的动画图解来学习。 假设在源数据区域下方增加了新的记录数据,在制作完成的数据透视表上不能立即反映出数据的变化情况,需要手动刷新,即在数据透视表中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刷新数据”命令,或者单击“数据透视表”工具栏中的“刷新数据”按钮即可。 利用动态的数据源名称,可以非常方便的对变化的源数据进行透视分析,避免了重新设置源数据的麻烦。

excel 计算小时数的方法,并总结计算小时数和计算分钟数的原理
excel计算小时数的方法,因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下面通过两个例子来理解excel中如何计算小时数。excel计算小时数案例一: 比如2012-3-7 14:00 至第二天2012-3-8 10:00之间的小时数。C2单元格输入公式:=(B2-A2)*24即可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小时数。 说明:因为excel对两个时间之间计算默认是按天,要得到小时数,就需要乘以24。excel计算小时数案例二: 下图案例为电影院影片放映时间计算。放映开始时间是:10:20:00,片长为105分钟。计算放映结束时间,B7单元格公式为:=B6+B4/1440。 说明:公式中1440是60*24的结果,即一天中包含的分钟数。 总结:excel两个时间之间计算,默认是按天,如果需要计算小时数,乘以24。如果需要计算分钟数,则乘以24*60。

excel 受保护的视图的原理和一些常用的有关受保护的视图的设置方法
我们有时在网络上下载的excel表格,当打开时会出现类似excel 受保护的视图提示。提示我们现在是以受保护的视图方式打开。 excel 受保护的视图究竟是什么?下面这段关于excel 受保护的视图的解释来自微软官方: 受保护视图的安全原理: 来自 Internet 和其他可能不安全位置的文件可能会包含病毒、蠕虫和其他种类的恶意软件,它们可能会危害您的计算机。为了帮助保护您的计算机,来自这些可能不安全位置的文件会在“受保护的视图”中打开。通过使用“受保护的视图”,您可以读取文件并检查其内容,同时降低可能发生的风险。 当EXCEL2010打开文件出现 “受保护的视图”字样的警示窗,一些功能也被禁用。如何处理呢? 受保护的视图是 Office 2010 中新增的深度防御安全功能之一,在 Office 2010 中,如果文件似乎来自某个可能有风险的位置,那么现在它将在受保护的视图中打开。 如何退出受保护的视图呢? 如果必须读取该文件而不必对其进行编辑,则可以保持在“受保护的视图”中。如果您确信该文件来自可信来源,并且想编辑、保存或打印该文件,则可以退出“受保护的视图”。退出“受保护的视图”后,该文件会变成受信任文档。 退出“受保护的视图”,在出现黄色消息栏时进行编辑。 如果“消息栏”上出现“启用编辑”按钮,则单击该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