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如何快速在Excel2003表格内求和成绩单
老师在计算同学们的成绩单时常要用到计算器,为了更快的得出结果可以用Excel将同学们的分数输入到表格中在利用“自动求和”把分数快速算出。操作步骤 打开Excel表格,框选成绩单中的分数,如下图,再点击左上角字体旁边的“自动求和”。 即可得出“总分数358”,“=SUM(B3:E3)”意思是计算出B3到E3单元格中的总数。 下面几个分数可以此内推。

错误图表的好例子-可视化图表10个错误的表达方式-
多年以来,我已经写道,我们的Excel用户应该为我们的报告和分析创建“杂志质量”图表。但是,我们必须非常小心我们模仿的杂志和其他出版物。目前,《华尔街日报》是我最喜欢的图表示例来源。它的大多数图表都经过精心设计。 《经济学人》杂志也是一个很好的来源。《商业周刊》和《财富》过去都是很好的资源,但现在只发布了很少的图表。不幸的是,如果他们的特刊“ 2012年世界”预示了即将发生的事情,那么《经济学人》杂志应该被移至“禁止模仿”名单。与《商业周刊》和《财富》不同的是,《经济学人》仍然对Excel图表构建者具有启发性。但是现在,那本杂志教我们不要做什么。例如,在上图中, 该图表将黄金价格与债券收益率进行了比较。对于《经济学人》的典型读者来说,这类信息真的很有趣。 但是请注意,当杂志显示这些有趣的数据时,他们做出了可怕的选择。《经济学人》的图形艺术家 用分散注意力的硬币图像伪装了他们的数据。此外,他们使图表异常大,而字体异常小。这就是为什么当我在这些插图中将图表缩小到正常大小时字体几乎是微观的。 此灰色图表显示了过去五年中的石油价格,与上面的图表相似。与第一个图表一样,该图表显示了大多数读者应该感兴趣的数据。就像他们对第一个图表所做的那样,该杂志在图形上增加了视觉噪音。您是否经常在孩子吵架,狗吠,电视响动,猫抓挠腿的时候定期阅读报纸?如果是这样,这张表应该会让您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这是另一个伪装的图表垃圾示例。如果您进行此工作,则可以专注于柱状图,而忽略使该图混乱的工作人员和起重机。添加这种修饰的问题在于,它迫使我们的读者要比发现数据中隐藏的含义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样不相关的装饰类似于照明文字的古代示例,例如 12世纪的示例。 如今,尤其是在商业文档和出版物中,我们不会照亮文本,也不会装饰图表。两种类型的装饰都是通往知识之路的障碍。这是《经济学人》整理的图表的另一个示例。

Excel2010中进行单元格斜线上下方写字的操作方法
如何在Excel2010单元格的斜线上下方写字?具体该怎么去进行操作的呢?今天,小编就教大家在Excel2010中进行单元格斜线上下方写字的操作方法。 Excel2010中进行单元格斜线上下方写字的操作步骤: 1.打开需要编辑的Excel表格。 2.首先输入行的内容输入后同时点击“Alt+Enter”接着输入列的内容,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内容堆叠在一起。 3.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空格对文字进行调整。 4.调整完毕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效果啦。Excel2010中进行单元格斜线上下方写字的操作

Excel2010中进行创建自己工作簿模板的操作方法
Excel 2010 中提供有大量的现有模版,使用模版创建工作簿不仅速度快,而且部分格式已确定,省去了调整格式的时间。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创建自己的工作簿模板。今天,小编就教大家在Excel2010中进行创建自己工作簿模板的操作方法。 Excel2010中进行创建自己工作簿模板的操作步骤: 删除家庭收支表中的一些具体内容。公式保留。 保留所有的格式和公式。 点击【文件】–》【另存为】, 则弹出另存为对话框。 注意:不要改变文档的存放位置~! 选择【保存类型】为“Excel模板”,鼠标下拉就能看到这个。 下次使用这个模板的时候。 重新打开Excel程序。
最新发布

一个简单的多条件求和函数——DSUM
之前有篇文章其中提到一种方法——用DSUM函数。如下图:公式基础DSUM函数是数据库函数中的一员。功能:返回列表或数据库中满足指定条件的记录字段(列)中的数字之和。语法:DSUM(database, field, criteria)参数:

多条件计数函数——DCOUNT
问题情境如下样表:1、统计二班分数小于60的人数;2、统计二班分数大于80的男生人数;看到这两个多条件计数的问题,你想到了哪个函数?COUNTIFS?当然,COUNTIFS可以完成,请参考:Excel055 COUNTIFS函数:统计满足多个条件的单元格数量但,还有一个比COUNTIFS公式写出来要短一些的函数——数据库函数DCOUNT。公式实现两个公式分别为:=DCOUNT(A1:D17,4,F1:G2)

COUNTIF+OFFSET:统计动态区域内数字出现的个数
问题情境如下样表:左侧为彩票开奖记录区,右侧为记录数字出现次数的区域。要求:随着彩票开奖记录的逐条增多,实现数字的出现次数自动变化。公式实现在I2单元格输入公式:=COUNTIF(OFFSET($B$2,,,COUNT(B:B),5),H2),确定,可得数字0出现的次数,公式向下填充,可得所有数字出现的次数。

excel数据透视表个人所得税的三个公式
计算个人所得税是EXCEL财务数据处理的最常见问题。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个人所得税提缴等级为7级。如下图:个人薪金所得税免征额是3500,超过3500的部分,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如:王某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0.03—0=45(元)。林某的工资收入为9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9000—3500)×0.20—555=545(元)。

Excel规范数据录入—设置只能输入数值
在Excel数据表中,像单价、成绩、销量等数据列,要求输入数据类型为“数值”,如果输入其他类型数据,会影响后期的统计。但很多时候,你是制表和统计者,填表者却不会按照你的构思去填数据。比如,单价列可能会输入“1314元”、销量列会输入“520个”,那你以后的数据分析可麻烦了。为了消除这种可能的麻烦,你还是首先设置好单元格允许输入的数据类型,强制填表者只输入数值。公式方法选中需要输入数值的单元格区域,在【数据】菜单下选择【数据有效性】(高版本的为“数据验证”),在【数据有效性】对话框中选项【设置】选项卡,【允许】内选择自定义,【公式】内输入:=ISNUMBER(C2)。如下图:在【出错警告】选项卡里,【样式】选择停止,【错误信息】内输入“请输入数值”。如下图:通过以上设置,“单价”区域就只能输入数值型数据,一旦输入错误,就会提示“请输入数值”,如下图:如果商品继续输入,可以在设置了数据有效性的单元格右下角,拖动“填充柄”向下填充,数据有效性的作用区域也会扩大到填充单元格。

一个excel工作簿多个工作表中很多公式结果一次转为数值
今天一位朋友提出的问题:他有一个月报表工作簿,里面多个工作表的数据都是用公式从一个数据源引用过来的,他必须在数据源更新之前,把所有的公式结果都保存成数据,才能保证源数据改变不影响到此个月报表工作簿。问:有没有一次把工作簿多个工作表中很多公式结果一次转为数值的简单方法?实现方法单列或单行公式结果转数值单列或单行公式结果转成数值,大部分朋友都会用,直接选中一列或一行公式结果【复制】——【选择性粘贴】——【只保留数值】就可以了:一个工作表公式结果转数值一个工作中很多公式,可以把鼠标放在表中数据区,CTRL+A,全选数据,再【复制】——【选择性粘贴】——【只保留数值】就可以了:多个工作表公式结果转数值

INDEX+SMALL查询顾客消费记录
问题情境如下顾客消费样表:能不能随意查询每个顾客的消费记录,而且随着消费记录的增多,查询结果也可自动更新?结果如下:公式实现在G4单元格输入公式:=INDEX(B:B,SMALL(IF($B:$B=$G$1,ROW(B:B),ROWS(B:B)),ROW(A1)))&””三建结束,即得G1单元格指定消费者第一次消费记录中的姓名,公式向下向右填充,可得该消费者的所有消费记录。

INDEX+MATCH:一个公式解决正向逆向混合查找
问题情境如下样表:姓名在左侧数据表中的中间一列,要求在右侧查询区查询出指定姓名的所有信息,前提是不能改变原表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VLOOKUP,但此种情况是:姓名在中间,如果查询“单位”与“职位”,需要逆向查找,而查“性别”与“学历”,有不需要逆向查询,这种情况下,很难用VLOOKUP写出一个公式来解决。这就需要 INDEX+MATCH组合了。此组合最大的好处在于不需要考虑正向逆向的问题。公式实现在H2单元格输入公式:=INDEX($A$1:$E$17,MATCH($G$2,$C1:$C17,0),MATCH(H1,$A1:$E1,0))确定,即可得指定姓名的性别,公式向右填充,可得所有信息。

Excel数据透视表帮你按月汇总商品销量
问题情境如下样表:按日期统计的多种商品的销量明细,要求按月汇总各商品的销量,原来介绍过Excel114 按日期记录的产品销量,SUMIFS帮你按月统计,其实,数据透视表也可以轻松完成这项任务。实现过程如下动图,是Excel2010完成的过程:以下动图是Excel2016完成的过程:两个版本的操作共同点是都利用了数据透视表的分组功能,只不过2010版叫“创建组”,2016版叫“组合”而已。

excel图表按地区分类汇总销售总额并分页打印
问题情境如下数据样表:要求保留明细数据的情况下,快速统计每个地区的房价总额,并实现按地区分页打印。分类汇总可以快速实现。实现方法第一步:按照地区排序特别注意:分类汇总的前提是一定要按照分类字段进行排序!如果没有特别要求哪个地区在前,哪个地区在后,鼠标放在地区列,直接按照升序或者降序排列就好,如果是要求地区一、二、三……的顺序排序,就需要用的自定义排序:输入排序序列,添加到自定义序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