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电商设计师总结的8条产品设计趋势分析
这5年时间,我呆过已经倒闭了的小电商平台,做过腾讯电商的外包,也真正近距离参与过京东大大小小的各种活动设计,亲眼目睹了天猫双11成交额从2011年的52亿一直增长到2015年的912亿,直到现在,我把我的部分关于电商的思考和观察总结写成文章近百篇分享给大家。写在前面2011年那会儿,我还是杭州某互联网公司的一名ui设计师,那年双11我亲眼目睹了我们整层办公楼500多人都在买买买的壮观场面,不过那时候的我对电商没有任何概念,甚至对网购都不熟悉;2012年年初,我阴差阳错地接触到了电商设计,爱上电商设计并一直坚持到现在,已近5年时间。这5年时间,我呆过已经倒闭了的小电商平台,做过腾讯电商的外包,也真正近距离参与过京东大大小小的各种活动设计,亲眼目睹了天猫双11成交额从2011年的52亿一直增长到2015年的912亿,直到现在我把我的部分关于电商的思考和观察总结写成文章近百篇分享给大家。这几年,电商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我觉得有必要对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做一个小结,于是就有了这次的话题:“入行电商设计近5年,写文近百篇后,我给大家总结了这8条趋势分析和建议”。这篇文章也许对正在电商设计这条路上或即将迈入这条路的人有所启发,接下来我们直接进入正题:少数人会驱动多数人的行为和想法这个少数人是指什么人呢?指某一个行业领域里走在最前面的人,再或者是某一个圈子里最活跃的那一批人,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人的一举一动都会牵涉到其他人的发展方向,这种现象在炒股行业也许最为明显,知名企业或知名投资人的稍微一点动作就会对相关公司或行业的股价产生不小的影响。那么在设计圈里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现在在设计圈很火的C4D,三维建模和渲染,虽然这个在工业设计领域是非常常见的一项技能,但是不知是被谁引入到了电商设计行业,然后大家开始纷纷效仿三维的效果。还有合成效果早几年前比较常见于创意互动广告界,一开始一些简单的合成效果也只是常见于一些比较追求炫技和非主流效果的店铺(因为那时候的效果都做的比较粗糙所以看起来有些俗气),其实对于天猫或者京东这样的平台页面设计里是很少会用到这些效果的,因为这种效果对于动辄就是好几十个不同会场的平台活动来说,很难进行品牌视觉延伸,再一个就是合成玩的好需要很强的绘画功底和想象力,处理不好容易变得非常俗气。

CorelDRAW绘制日式卡通美女教程
在本节实例的学习中,将制作一幅具有日本卡通绘画风格的漫画。日式卡通中对人物的塑造具有很鲜明的特色,归纳性很强。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很容易的抓住人物特征。整个画面用色鲜明,女孩飘动的头发与背景中舞动的枫叶,使画面充满了动感。如图1-89所示,为本实例的完成效果。图1-89 本实例完成效果1.4.1 技术提示为了节省篇幅,实例的背景图形和卡通女孩的轮廓图形,使用了导入的素材。实例的制作过程将重点讲述角色的绘制、润色、细节刻画等方面操作。如图1-90所示,为本实例的制作流程。图1-90 本实例制作流程1.4.1 制作步骤:刻画角色五官(1)启动CorelDRAW,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参照图1-91所示设置文档属性。

PS简单几步为照片增加对比度和层次感
原图效果1.磨皮:这个为什么第一步磨皮呢,个人习惯吧..呵呵。我习惯用Topaz 2. 复制一层,模式为滤色,不透明度视情况而定别太白了3.向下合并图层,然后选择图像-调整-可选颜色,先分析这张图,红色占大部分所以不用大范围地调整红色通道.参数设置如图2,效果对比如图3

PS烟雾笔刷应用:制作出逼真火焰效果
先看看效果图:下面是制作的步骤:1、新建一个文档,拉出一个径向渐变,颜色如图: 2、新建图层,将前景色设为跟火焰接近的颜色,选择一些烟雾笔刷,画出一团火焰。烟雾笔刷下载:http://www.86ps.com/Soft/ShowInfo.asp?InfoID=3753
最新发布

光迹涂鸦(光绘)初级教程
光迹涂鸦(light doodle/Light Painting),又称光影涂鸦、光学涂鸦,或简称光涂、光绘。它是依靠电光或线光源在昏暗的现场光条件下,在空气中涂鸦,并用照相机记录下来的摄影创作。说得简单点是一种长时间曝光的摄影手段而已。 一、光迹涂鸦必备条件 1.拍摄场地的光线限制 基本上来说,光涂是要在太阳下山后才可以进行,因为白天的光线是不可能让相机进行长时间曝光的,除非是找地下室之类的,不受日光的影响。说得简单点,就是只要光线够暗的地方,就能拍光涂。(图一): 图一摄影技巧 2.服装要求 理论上来说,浅色衣服容易反射光线,特别是白衣服,因此为了不留下作画残影作画者必须穿黑色或深色衣裤,如果你够敬业,可以打扮得像个蒙面忍者只露两个眼睛全身黑。 但实际上咧,在环境光线比较丰富(比如路灯多的场地),用了4.0左右的光圈值,只要作画者在一个地方停留超过两秒以上,就算穿得再黑,还是会留下一团黑乎乎的残影。所以黑衣服白衣服,在我个人看来,意义不大。 如果你想上镜,穿白衣服吧,如果你是作画者穿的是白色或浅色衣服又不能上镜,那么画光涂的时候动作要快,不能在一个地方不作画停留超过0.5秒以上(以4.0光圈为例,停留时间依据场地而定),尽量用来回走动的方式来画图,要么用小光圈,要么找个暗房。 外拍环境在一个地方停留1秒以上基本有残影。当然,浅色的衣物是会造成电筒反光而增加残影的产生的几率,深色衣服相对没那么容易,但这并不意味这深色衣服的作画者可以一动不动的站在一个地方。

4大要素教你如何提高盲拍和抓拍成功率
抓拍轴线,是对摄影抓拍和盲拍的重要的辅助理解。相机轴线,相当于在脑海中虚构一条从相机镜头圆心出发的射线轴线,它进一步联系了手持机位和拍摄目标的直线联系,有助于提高盲拍和抓拍成功率。 ·地面平视轴线 在地面最低位置抓拍时,机位处于地平线高度,相机可放在地面上,这种机身轴线可理解为地面轴线,拍摄小动物全身时较实用。 ·头部俯视轴线 在最常见的俯拍时,机位处于摄影者的头部,并且身体前倾俯拍。轴线目标是猫的面部。 ·膝盖平视轴线 在抓拍猫的面部时,机位处于膝盖高度。轴线目标是猫眼。以半蹲姿态手持相机的盲拍较为常见。 ·天空仰视轴线 在抓拍以天空为背景的照片时,机位呈仰角。轴线目标通常是空中的动态对象,比如鸟类。

教你如何控制镜头的成像质量
总以为镜头理应制造得足够好。并且,足够便宜!比如:应当存在一款18—200mm焦距,f1.4恒定光圈并具备防抖及1:1微距功能的镜头,而这样一款镜头还要让大众也消费得起。然而,这之所以无法成为现实,不是因为设计者没有技术,而是因为厂商没有利润。商人们总是这样做:由他们提供给你的产品,一方面要足够好而使你愿意掏钱,另一方面又要不够好而让你继续掏钱。 在大多数情况下,摄影人之所以开始“发烧”,花销大量的金钱去“烧”器材,以至于最终修炼到“骨灰”级,也不过是中了商人的那一个“计谋”罢了。 在我写作这一堆文字的时候,这个世界上不知有多少爱好摄影的大脑在竭尽全力地为如何找到更合适的借口和更多的金钱去升级器材而冥思苦索。但由于财力方面的限制,这当中的大多数脑袋最终会因为无奈而苦恼并死掉数量可观的脑细胞。 还是不要做这种无谓的事情了。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怎样让我们手中的廉价镜头通过神奇的光线而得到清晰、美妙的图像。 第一,使用适当的光圈以获得优质影像。 在摄影当中,对镜头光圈的控制是最为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因为光圈值可以影响到景深效果、快门速度、成像风格和成像质量!不过,这里我们主要是讨论光圈大小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在一般经验当中,使用一只镜头的最大或最小光圈都不能得到令人十分满意的成像质量!当全开光圈时,光线几乎会穿过镜头镜片的全部面积而在感光物上成像。这样一来,镜头镜片因为生产过程中精度不足而产生的缺陷(尺度误差)便会在最终的影像上暴露无余。 于是,我们收缩光圈,使得仅有镜片中心的一部分面积而不是全部面积透过参与成像的光线。结果是镜片边缘没有透过光线的部分的制造误差没有机会去破坏成像质量,画质就因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依此种理论,应该是光圈越小(同一镜头,同一焦距),成像越好。可实际上,我们会碰到另外一个问题:如果缩小光圈使得镜头光孔变得过于微小,那么当光线通过光孔时发生的衍射现象就会显得十分严重。而这种光学现象同样会降低镜头的成像质量! 因为光圈值=光孔直径/镜头焦距,所以同样是使用较小的光圈,镜头焦距越短,光孔也就开得越小。根据这种关系,我们不难发现:当用较小的光圈拍摄照片时,焦距越短的镜头越容易因为光的衍射而降低成像质量。想一想,一只焦距为300mm的镜头,即使把光圈值缩小到f32,此时它的光孔大小也和一只光圈开大到f3.2的30mm焦距镜头的光孔大小一模一样! 知道了这些,对于开始所提到的“一般经验”,我们就不必总是在意了。举个例子,我手中有一只70—300mm镜头。我专门测试了它在300mm端的成像质量,结果是最小的f29和f32为最佳光圈!

从模仿大片中学习摄影技术
有时候看到精彩的作品,想要模仿,却总是抓不住技术要点,拍不出相似的效果。几张优秀作品,一起来分析一下这样的图片,究竟是怎么拍摄出来的吧!下次遇到相似的场景,你也可以拍出一样优秀的作品。 图片实例一 平静的木桥,但衬托着充满动感的流云,整张相片顿时带出神秘的感觉,让我们看看怎样拍出这张相片吧!怎样拍出这相片? 技巧一:使用渐变灰滤镜 要平衡天空和木桥的曝光,我们必须利用渐变灰滤镜来把光亮的天空相对木桥减少曝光,这样出来的相片便会看得舒服了! 技巧二: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来作长时间曝光 要拍出丝绢流水和动感的云,我们可以利用三脚架和快门线来稳定相机,并作长曝。 技巧三:善用前景 虽然这张相片的前景(落叶)不是太突出,但也带来平衡的感觉,若果可以多善用包含前景的构图,你必定能拍出不一样的相片!试试看! 图片实例二

如何选择恰当的曝光时间
光圈值和曝光时间之间的相互协调是拍摄能否成功的关键。相机的自动拍摄模式最常用的是典型的中间值,比如1/60秒或1/125秒的曝光时间和f5.6或f8的光圈值。人们这样编写相机的程序,是为了让它的自动拍摄模式能够基本符合我们所能设想到的所有拍摄场景。当然,设置中间值拍摄确实能拍出一些效果很好的照片,但是因为照片的效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大部分在自动模式下拍摄出来的照片都会因为没有明确的重点而显得索然无味。 突出照片的重点一直是摄影者的拍摄目标,其实我们有很多方法能够达到这个目的,设置曝光时间便是其中之一。不过只有在拍摄动态主题时才需要对曝光时间进行设置,通过调整曝光时间你可以让动态主题的成像锐利或者模糊,你甚至还可以让一个热闹的广场看上去空无一人。反之,在拍摄静态主题时不管采用多长的曝光时间,拍摄出来的照片都不会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摄影者拍摄时设置的曝光时间长短不同,雨水在照片中呈现的状态也会完全不同。曝光时间短(左图)会将雨滴下落的运动状态定格在照片中,使雨滴看上去像雪花一样。1/8秒这么长的曝光时间(右图)则让雨滴的成像模糊,使其看上去像是轻柔的雾霭。 请你将相机设置为快门优先(光圈自动)模式,然后根据拍摄主题的运动速度调整相应的曝光时间。通常来说,步行者的行走速度大约在5千米/时,如果他从相机的斜前方走过来,那你就需要采用1/125秒的曝光时间来拍摄。如果你想用1/60秒的曝光时间就把这个步行者拍摄清楚,那他必须得从相机的正前方走来才行。如果他从相机的旁边经过,那你就得将相机的曝光时间设置在1/250秒。跑步者、玩耍中的孩子或者缓慢行驶的车辆,其运动速度大约是15千米/时;跳舞者、在城市中行驶的汽车、小跑的马,其运动速度大约是30~50千米/时;奔跑的马匹、在快车道上行驶的汽车,其运动速度大约能达到65~100千米/时,要拍摄它们至少得把曝光时间设置在1/500秒。 追随拍摄 追随拍摄,不仅是一种极受欢迎且具创造性的构图方式,同时也是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拍出可用照片的一种方法。如果拍摄地点的光线不充足,而你又想将拍摄对象运动的瞬间拍摄下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如果你在拍摄前做过一些试拍,并且运气不错的话,甚至还可以拍到一幅清晰的照片。你要做的就是把相机设置为快门优先(光圈自动)模式,然后选择1/30秒的曝光时间。假如光圈值总是不停地闪烁的话,请将感光度调高。拍摄的时候,拍摄对象一从你身边经过,你就要让相机镜头跟着拍摄对象移动,而且要让其始终处在取景器中的同一个位置,并在其运动的前方留一定的空间。当你觉得相机和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刚好一致时,请马上按下快门释放键。这种照片可不是轻易就能拍摄到的,拍摄前你必须制定一个拍摄计划,并且在拍摄对象从你身边闪过之前将相机的相关数值设置完毕。 采用追拍能让影响照片效果的杂乱背景变得模糊。最理想的情况是,动态的拍摄对象从模糊的背景中清晰地突显出来 如果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很快,那么你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追拍,在这种情况下1/30秒的曝光时间也许太长了。这时你就得拉大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而且最好采用长焦镜头,以便让拍摄对象成为照片中最突出、最明显的主体。倘若这样还不行的话,你可以调整一下曝光时间。在运动摄影中,追拍是一种很典型的拍摄方式。尽管刚开始学习追拍会很费劲,而且也可能犯许多错误,但你还是应该去尝试一下。追拍最大的优点就是:嘈杂的背景—比如路边墙上的涂鸦或者影响照片构图的路人—会被完全抹掉。 长还是短? 该如何界定曝光时间的长短呢?通常来说,1/60秒和1/125秒是一个临界点,不过照片的效果还要取决于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运动方向及其与相机的距离。

让你的摄影作品充满艺术感
很多年以前,我在印度北部旅行时结识了一位知名的英国艺术家。当时我们住在同一家酒店,一座由宫殿改造的舒适的住所。他每天都带着水彩、画架、折叠椅和素描本外出,正如他所说的,“去获取灵感,并观察世界的变化”。 有一个傍晚我看见他拿着画笔站在画架前,于是决定看看他会做什么。很快他就完成了工作。但是当我看到他的作品和真实场景之后,惊讶地发现二者竟有如此的不同。他在画稿中省略了大量细节,并加入很多自己的东西。他向我解释说自己很少完全按照眼前的真实场景绘画。“我追求简单,”他说,“我只画自己认为作品中需要的,而非所有我看到的。”“这当然是一种表达方法,我对场景进行提炼,但要让它充满趣味。” 当时的我刚刚开始自己的摄影职业生涯,这件事为我揭开了新的一页。在这次简短的对话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作为一名摄影师,我也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工作。从此我开始以画家的眼睛观察世界。当然这需要坚持、 耐心、时间和运气,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放慢步伐。我开始花时间来观察事物,耐心等待一样物体进入或离开画面,并且会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构图。我开启了一个项目,要求自己学习模特的生活方式,接近他们,了解他们,同时广角镜头成了我的主力器材。 画家的观察方法,是首先看到形状,其次是细节,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经常眯着眼睛观察的原因。这样做具有凸显形状,过滤无关细节的效果。我也尝试着保持照片的简洁,尽可能地选择干净的背景并突出主体,同时保留整体环境。 我拍摄的人物通常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环境中,我就尝试在照片中反映出这一点。利用构成和谐且平衡的元素,诸如光线、影调和对称构图。照片需要引起观众的兴趣并赏心悦目。眼睛喜欢被引导,秘诀就是不要让它们“无所事事”。正如我的英国画家朋友所说,“让画面充满趣味”。

你真的了解人像摄影吗
什么是人物摄影 人物摄影是以静态或动态人物为被摄对象,着重描绘其外貌和精神面貌, 从而直接表现人的一种摄影。凡是内容涉及人物而以人物为主体的各种题材, 都属于人物摄影的范畴。 诸如:人像、家庭生活、亲朋欢聚、情侣相悦、婚 寿礼仪、童年纪实、校园动态、老人晚景、旅游揽胜、时装穿戴、舞台演出、 体育活动、工作现场、佳节盛会、风土人情、社会新闻、*等,广泛多样,到处可选。 总的来说,摄影艺术领域里,与此相应的具体门类,除人像摄影外,更有家庭、儿童、旅游、婚礼,以及体育、舞台、社会纪实乃至人体等多种摄影,各具特色,相互关联,又常兼归于人物摄影系列之内,统称为人物摄影。 人物摄影的关键 人物是我们拍摄的最主要的对象同时也是最复杂的拍摄对象。拍摄一张人物的照片是很简单的事情但要获得一张好的人物肖像就不那么容易了。不管拍摄的是亲友还是陌生入生动的人物照片所描绘的不仅是人物的外表形象同时还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所谓的“形神兼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对于拍摄人物照片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思考或者说是要肘常问问自己:“我要通过这张照片表达什么样的主题?” 为使人物摄影符合“形神兼备”的要求,摄影者除正确掌握照相机使用技术外,还要在观摩优秀摄影作品和学习有关摄影知识的基础上,经常对生活中 的各种人物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养成敏捷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以便在人物摄影实践中,能别具慧眼,刻意求新,不失时机地选取题材,并抓住被摄对象典型而生动的瞬间,拍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照片来。

7个让摄影师不能忽略又意想不到的小工具
每个摄影师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工具清单,可能是两部相机、五支镜头、一套反光板、几片滤镜、一组柔光罩、三脚架、外置闪光灯之类之类,感觉上会非常 Pro 非常厉害的样子,而以下却是七样你在器材公司买不到,也没有“摄影师感觉”的工具,却可能有意想不到的重要性!摄影教程 1. 短梯 一条短梯价格不高、轻巧、携带才尚算方便,而且它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你可以用它拍出更多更多精彩的角度,也可以充当椅子坐着休息及拍摄,下一次拍摄你应该考虑它了。(不过其实越来越多摄影师会用了,尤其是记者……连升降台都会出动) 2. 毛巾 没错,你全身的装备都很齐备又精良,却可能没有毛巾那么有弹性。弹性是指用途方面,毛巾可以用来洗面,稍稍抒缓你的疲劳,又可以用来保护器材,甚至当地垫,对摄影师对模特儿都十分有用。 3. 合适的衣服 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事实上摄影师的衣服都会反光,所以该避穿一些过度鲜艳的衣服,白色反而不错,在拍摄近镜时,可能会起到补光的作用。当然,更重要是带着后备衣服,因为一整天的摄影工作你不知道会遇上什么样的情况。 4. 两伞

一张经典照片告诉你成为伟大摄影师的关键
摄影师Nick Ut在1972年拍摄的这张在凝固汽油弹袭击中逃生的越南女孩的照片,已经成为越战的象征和经典作品之一,在全世界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多数人都不知道的是,当时在Ut身边还有另一位摄影师。当Ut拍下经典瞬间的时候,他却正在换胶卷。 David Burnett近期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向公众讲述了当时的故事,以及他从中得到的教训。1972年那天,当飞机飞来,开始投掷汽油弹时,Burnett刚好拍完一卷胶卷。他立即开始换胶卷,但大家都知道徕卡相机装胶卷的方式有一些繁琐。不幸的是,在经典瞬间出现的时候, 他还没有装好胶卷。仅仅晚了数秒钟,Burnnett就失去了拍到这场战争中最有力照片的机会。 摄影师David Burnett 在明白自己错过什么之后,Burnett也曾经历过一段心理上的痛苦时期。不过今天的他似乎已经从中走了出来,并把这一段经历当作一种磨练: “在那之后,我对‘时刻准备着’的感受就非常强烈。自那以后,这种本能使我获益良多。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下一刻将发生什么。预测将发生什么,可能发生什么,这就是成为伟大摄影师的关键。” 在数码时代,如果你能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什么,至少是练习快速换存储卡或电池。

怎样拍出具水准的运动照片技巧
最近在杂志上看到“香港运动博览2012”(SportsEXPO 2012)的宣传海报,想起平日四处做运动时也没有拍照,那么新手如果要拍出具水准的运动照片该怎样做呢?让我们看一下几个基本技巧,下面将为你分享更多运动摄影时需要了解的知识。怎样拍出这照片? 摄影教程 技巧一:改变你的拍摄高度 如果只是利用站着拍摄的角度,照片便会变得平平无奇,试一下坐下或于低水平拍摄,你会发现拍出来的照片更具张力。 技巧二:利用浅景深突出主体 例如单车比赛,常常也是一堆选手在比赛,我们可以利用大光圈和长焦距来拍摄浅景深的照片,这样主体便可以更加突出了。很多体育新闻的照片也运用了这个技巧。 技巧三:对角线构图 运动照片的构图基本上包罗万有,就以上的图片来说,因为车队会沿着马路前进,构图便会成为长条状,这时候我们不妨把这个长条状的物件从左上角到右下角来安排,照片便会像散射一样充满活力,更能配合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