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精选国外非常吸引人的旅游门户网站设计欣赏
其实酒店和旅游类的网站最能体现多媒体内容和文字的搭配技巧了,这类网站通常需要营造氛围,展现美感,体现吸引力,优秀的案例比比皆是。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组优秀的案例。现如今的旅游和酒店类网站设计的越来越带感了,壮美的风景和精致的界面融为一体,优质的服务和梦幻般的界面让用户在网站中流连忘返。这些网站以惊艳的图片和视频立足,配合以突出的现代网页设计技术,结合当下的设计趋势,视差滚动、全景图片、响应式布局、动态图片一个都不缺席。这些网站巧妙地将多媒体技术、文字排版和特效平衡为一体,为用户提供了身临其境的体验。>Pygmy ElephantPygmy Elephant 是一个旅游机构,网站为用户提供了逼真而难忘的视觉体验。其中涵盖的多媒体类型丰富,通过丰富的视觉体验鼓励游客踏上旅程。网站使用了视频背景,漂亮的图文混排,精致的交互细节。>Cruise Me为了让项目效果突出,设计和开发团队使用了诸多先锋的技术。当用户打开网站的时候能够看到首页上交互性极强的地图,每个地标都能够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以便浏览和了解。再向下,用户可以翻看不同主题不同旅游项目的卡片,有目的和针对性地了解具体信息。整个网页的设计友好而令人愉悦。>Bird Luxury Travel PR
PHOTOSHOP绘作逼真蕃茄
4.画个大椭圆,羽化20,反选,增加亮度30。 5.取消选择后,用加深和减淡工具处理周边,上面和两边减淡,底部加深。使用加深和减淡工具的时候,需要不断的尝试,这时最好给图像做个历史快照,或是复制一层来做,这样便于修改,涂抹时次数是很多的,不一会就数十次了,在历史记录中可恢复不了。 6.蕃茄有几个瓣,现在来做这几条陷下去的纹。画个椭圆,用选择-变换选区旋转和移动到适合的位置,羽化1,在凹纹的位置用减淡工具檫。 7.反选后用加深工具檫。 8.同样方法做出余下的陷纹。观察整体,再对局部作一些加深增强立体感,可加轻微杂色,数量约1。 9.给这个层命名“蕃茄”,新建一层,在上部画个小椭圆,羽化3,填充灰白性线渐变,将图层模式设为“颜色加深”,作为蒂部位下陷的暗调。向下合并到蕃茄。 10.新建一层,命名“茄蒂”,用钢笔仔细钩出蒂的形状,填充绿色(46/77/27)。 11.绘画实物时,离不开我们的好帮手――加深和减淡工具。刚接触时,我也是极为头痛的,它们不象图层样式那样,调节参数就可以得到效果的,不容易掌握。但只要经过耐心的练习和尝试,你会发觉它们实在是可爱极了。处理茄蒂时可用钢笔辅助钩出叶瓣,也需要载入茄蒂的选区,用轻移、旋转、羽化、反选等动作来得到我们需要的工作选区。完成后加杂色1.5%。
Photoshop打造斑驳压纹镂空文字效果
简 介】 利用PS可以打造出各种各样奇特的文字效果,下面我们来制作一款压纹镂空文字…… 先看一下效果: 效果图 制作工具:Photoshop CS 制作过程: 1、新建一个宽度为100像素,高度为100像素,分辨率为350像素的文件。 2、新建图层1,单击工具箱中的“自定义形状工具”,在其属性栏中单击路径按钮,并在形状下拉面板中选择五角星图案,然后在窗口中拖拽创建一个五角星路径,如图01所示。
自己动手用Dreamweaver制作活动菜单条
用QQ聊过天的朋友都对它的自动隐藏窗口功能爱不释手,它可以使窗口显得清爽整洁而且富有动感,笔者的几个朋友都想在自己的网页中加入类似的东东,经过共同摸索发现用Dreamweaer就可以实现这种效果,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菜单条的制作来看看吧。 第1步:制作菜单外貌 图1 在Dreamweaer中新建一个文件,绘制一个层,在该层中插入一个表格(如图1),对该表格进行修饰,然后加入菜单项并建立各项的超链接,为了去掉超链接的下划线,可以编辑超链接的CSS样式,在CSS样式面板中通过CSS选择器将“Link”和“Hover”的“Decoration(装饰)”均设置为“None(无)”,将“Hover”的“Color(颜色)”设置为红色,最后将设置好的样式应用到各个菜单条中(可按“F12”键预览效果)。 第2步:设计菜单的动态效果 1、选定层面,当鼠标变成“十”字形时按住左键将层面拖动到页面右上角(使整个菜单条完全露出但上边缘正好靠拢页面上边界),在窗口菜单中打开时间线面板,选定层面将其拖动到时间线上,Dreamweaer会自动产生一个长度为15帧的动画对象,拖动该动画对象的最后一个关键帧到第30帧,将其长度设置为30帧。然后在第15帧处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关键帧”选项插入一个关键帧,并将层面拖动到适当位置(如图2)。在时间线窗口中的第15帧处再次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动作”,为该帧添加一个交互行为,Dreamweaer将自动打开行为面板。单击行为面板中的“+”按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Timeline/Stop Timeline”,打开“Stop Timeline”对话框,选择“Timeline1”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该对话框。交互行为的事件为“onFrame15”,动作为“Stop Timeline”,这样当时间线运行到第15帧时,动画将停止播放,这样就实现了菜单条弹回的功能。图2 2、用同样的方法在时间线的第30帧处也添加一个“Stop Timeline”的交互行为,这样就实现了菜单弹出的功能。添加了这两个交互行为后,在时间线窗口的相应帧上面都出现了一个蓝色方块,它代表一个交互行为。选择“自动播放和循环”复选框,使动画能够自动循环播放(如图3)。图3
最新发布
PhotoShop制作儿童照片大头贴效果的教程
制作步骤: 1、新建文档。参数设置如图1所示:2、填充颜色。在“图层”面板上双击“ 背景 ”图层,并将名称改成“背景”;将前景色设置为粉红色(#: f4bdbd)。选择“编辑/填充”命令(或按“Alt+Delete”组合键),将“背景”图层填充为前景色,单击“确定”按钮,效果如图2所示:3、新建图层。在“图层”面板中单击“创建新的图层”按钮,这样就增添了“图层1”,如图3所示:4、选取花形并填充颜色。将前景色设置为红色(#:da251d),选择工具箱中的“自定形状工具”,单击“小黑三角形”,选择“自然”选项后,单击“追加”按钮,如图4A所示:
7个在晚上进行街头摄影的技巧
在开始分享如何在晚上街头摄影的技巧之前要先提醒各位两点: 1. 这篇文章是假设你拥有相机并能使用手动档为前提。若你使用iPhone等手机进行摄影的话有些方法会不适用,我会再用另一篇分享如何用iPhone进行街头摄影。 2. 街头摄影最重要的不是正确曝光,完美构图,或厉害的相机,而是故事性。 将以上两点放在心里再往下看比较不会觉得离题或失望。 我通常都只有在周末才会带着相机出去,不然就是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稍微晃晃,不太会刻意在晚间进行街头摄影,就算是周末也都是白天晃到天黑了才会碰到夜间摄影的机会。有时候夜晚人多的地方会看到平常看不到的景象,例如在台北的话我能想到晚上人多的地方是东区、信义区、西门町等,而目前我工作的地方在首尔的梨太院。梨太院是首尔越夜越嗨、数一数二的区域,有很多不同国家的人在那里出没,还有很多“变性人”,是个很丰富,或说是复杂的地方,这里周末的夜晚比任何其他时间都充满生命力。有时周五晚上下班走出去也会看到很多有戏剧张力的画面,能提供给街头摄影师相当丰富的题材。 《首尔南大门夜市》,韩国首尔,摄影:Ethan Chiang 在白天或大太阳下拍摄,光线通常不是问题,但在夜晚拍摄光靠路灯或是店家里的灯是不够的,不过有些方法可以解决夜间光线不足的问题。下面是几个在夜间进行街头摄影的技巧。 1. 调高感光度 我碰到晚上街头摄影的机会时相机设定通常都会将光圈调大,尽可能的吸收光线,并将感光度调到最高。说到感光度调太高,摄影师们通常会担心噪点的问题。的确,感光度调高能增加感光度,但取而代之的是色彩对比度降低以及无可避免的噪点问题。 但请看看森山大道的照片:
摄影技术用语“速度”
自从1839年达盖尔发明摄影术至今,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恐怕当年达盖尔做梦也不会想到,现在摄影术是如此地和人民生活紧密相关。就在当今尚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相机早已不是高不可及的高档消费品了,拥有相机已经成为平平常常的事情了。如今每逢节假日,到公园中看一看,哪一群人中没有的相机?而且经常可以看到在一群人中,会携带不止一台相机。随着相机的普及,摄影技术用语也成了民众的日常用语。经常可以听到,“镜头速度”、“快门速度”和“胶片速度”的说法。我认为这三个“速度”的说法是很不科学的,摄影技术用语也迫切地需要规范化。 这本已是旧话重提了,“速度”一词本是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只能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不是其它。上面提到的三个“速度”, 其真实含义都不是分别描述镜头、快门和胶片的运动状态的,其实际含义是表示镜头、快门、胶片本身具有的技术特征。 所谓“镜头速度”,实际上是表示镜头最大相对口径的大小,只是某种镜头的一个特征定义。所谓“高速镜头”,就是指:相对口径比较大的镜头,也就是最大光圈的系数较小的镜头,如F1.4、F2.8等等。无论如何大家都不会从字面上理解,因此绝不会认为“镜头速度”就是指镜头运动的快慢。否则的话,就太让人费解了,这支镜头比那支跑得更快?岂不荒唐! 相机的快门在开启时,快门的叶片或帘幕的确是处于运动状态。但是“快门速度”所描述的真实含义,并不是针对快门叶片的运动状态的,而是表示快门叶片(帘幕)开启时间的长短。大家知道速度的单位应该是:单位时间内物体的运动距离,如:米/秒、千米/小时……。但是大家都十分清楚,所谓“快门速度” 的实际单位就是“秒”,这不是速度的单位,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时间单位!1秒、1/125秒都仅仅表示快门开启时间的长短,而不是快门运动的速度。 再说“胶片速度”,其真实含义也只是表示胶片本身的技术特征DD感光度,绝不会是描述胶片运动的快慢。相机确有卷片速度之说,这是指相机卷片速度的快慢,如每秒卷片2张或5张。这只是相机性能的不同而已,和胶片本身是没有关系的。 “镜头速度”、“快门速度”、“胶片速度”的提法,其实是极不科学的。但是现在似乎约定俗成,已为大家所习惯。相机本是舶来品,“快门速度”可能是源于英语SHUTTER SPEED。SPEED直译就是速度,但是也可译为汽车排挡,SHUTTER SPEED这里可以理解为快门挡,或者更准确地说,还是应该转译为:快门时间。至于FILM SPEED,直译则为胶片速度。但是自从胶片感光度统一使用国际标准ISO后,胶片包装盒上已经极少看到“SPEED”的标注了。如果碰到“FILM SPEED”这个词,“大英汉词典”中也解释得很清楚:胶片感光度,而不是胶片速度。 凡事都应该有个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这里就有一个规范摄影技术用语的问题。在科技、工业等领域,技术用语是很规范的,并有国家标准强制推行。在摄影界,好象还没有国家标准规范技术用语。但是,我认为还是应该讲究科学用语,摒弃不规范用语。从各种报刊开始,逐步引导最终走向摄影用语的规范化。
户外婚纱人像照明技巧
·选择合适的位置 对于户外婚纱人像,位置的选择很重要,一是有一个良好的背景,二是尽量避免阳光直射,这是因为在这次拍摄中我们使用闪光灯当主光,自然光显得不那么重要,只做辅光用。 我们选择的位置是一个谷仓外,有红颜色的背景板和平地。 ·照明设备 柔光箱 闪光灯。只需要一个灯即可,甚至不需要反光板和补光灯。 注意图中灯光的距离,位置,角度,要高出拍摄对象头部,向下,通过控制面部阴影变化可以让脸更立体。 ·使用测光表 这是最有效准确的曝光和控制光比的方法。 手持测光表,进行自然光下入射式测光,数据是ISO100,f/4,1/125秒,这和中间档闪光输出下ISO100,光圈f/8,快门1/125秒效果相同。 ·基本动作
儿童摄影中的对焦设置及操作 捕捉动感
小朋友活泼好动,不像成年人一样会站好给你慢慢拍照,所以对焦对于拍摄小朋友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同的情况下拍摄小朋友时是怎样对焦呢?相机的对焦系统是怎么设定的呢?下面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用尼康相机做例子) 例1. 小朋友站好给你慢慢拍照 相机设定: F区域模式——单点AF 对焦模式——自动对焦(AF-S) 我在拍摄小朋友时,习惯把对焦点放在小朋友的眼睛或面孔上,务求拍到小朋友清晰的表情,特别是在大光圈的情况下。因大光圈的景深太浅,如果你的焦点放在小朋友的身体,那么面孔便会模糊了。 快门1/60s 光圈f/1.4 ISO/12800 另外,我喜欢先构图,后对焦。即是预先想好小朋友放在画面中的位置,并把相机内的单点焦点移动到那位置,那么只要小朋友一就位我便可按下快门。这样对焦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拍摄速度也会更快。当然,如果小朋友的动作太快的话,采取传统的”先对焦,后构图”也未尝不可(即是用相机预设的*点对焦,然后移动相机构图,最后再按下快门),但对焦成功率会降低。 例2. 小朋友快速移动或玩耍时 我的相机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