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hotoshop制作欧美华丽风格的婚纱写真照片
作者的调色思路非常不错。过程:调色之前可以先把高光及暗部分离,高光单独调色,暗部也可以自由调色;然后把整体颜色调融合;后期美化人物,用画笔等给局部上色即可。最终效果原图一、加强植物色彩反差: 新建一个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在写着“全图”的地方点击一下,在弹出的菜单里任意选择一个颜色,使用吸管在画面中植物区域点击一下,然后改变色相。二、制作选区: 使用色彩范围,用吸管点击植物高光区域,然后通过色彩容差,调整选区范围。大致选中后,点击确定。这样就得到了高光区域的选区。三、复制出高光区域图像: 得到选区后,就可以删除之前做得色相饱和度调整层了。然后回到原图,使用刚才制作的选区,Ctrl + J 复制出高光部分的图像。
用PS的3D滤镜为白瓷咖啡杯添加个性文字
首先选择文字工具,在杯子上写出个性文字,笔者这里写的是“My Cup”,读者朋友可以自行决定输入内容。Photoshop会自动为输入的文字建立文字图层,并命名为“My Cup”。使用文字工具拖动选择这些文字,在属性栏上将文字字体设为CountdownD,大小为72pt。CountdownD是一种很卡通的字体,颇能体现个性,设置好之后,单击属性栏右侧的对号确认(如图02)。 在文字图层上单击右键,选择Rasterize Layer,将文字像素化,为后面的操作做准备。 选择菜单命令【Filter】→【Render】→【3D Transform】,会弹出3D Transform滤镜对话框,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对话框,还带有多个工具(如图03)。 选择放大镜工具,在对话框的窗口中单击将图像放大一些,以便于操作。选择圆柱体工具,在窗口中画出一个圆柱体(如图04)。 可以使用直接选择工具调节圆柱体的节点,对照文字,使之大致相当于杯子的大小(如图05)。 调整合适后,选择轨迹球工具,旋转图像,使之呈现3D状态,并与杯子的角度和外形相匹配(如图06)。 调整好之后,按下OK按钮回到图像窗口,杯子上的文字已经发生了变化(如图07)。 使用套索工具选择多余的灰色部分,按下Delete键将其删除,再按下Ctrl+D键取消选择。选择移动工具,将3D化的文字移动到杯子上面的适当位置(如图08)。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经过3D化处理的文字边缘出现了白边,影响效果,可以选择菜单命令【Layer】→【Matting】→【Remove White Matte】去除白边(如图09)。 在Layers面板上,将“My Cup”图层的混合模式改为Overlay,文字便自然的叠加到杯子上,随着杯子表面的明暗不同而发生变化,并保持杯子表面原有的纹理(如图10)。 由于3D Transform的不确定性,读者朋友最后做出的效果可能会与笔者的有些区别,这不要紧,有区别才更能显示出个性嘛。
Flash实例教程:休闲来喝茶吧
效果演示: 一、打开Flash,新建一个空白文档,设置下背景色,我这里设置的是绿色,你可以根据你的喜好去设置哈~ 然后按CTRL+F8新建一个影片剪辑,命名为茶。 二、开始画茶杯(因为刚新建影片剪辑了,所以这会应该是在名为茶的影片剪辑中了喔~)。把填充色设置为无,线条色选个颜色,然后先用椭圆工具画一个椭圆,再用线条工具画一条直线,调整如图~椭圆工具的笔触高度设置为2。 三、给杯子填充下颜色,椭圆里填充白色,杯外面嘛,颜色看自己的意思来就行了,不过最好是用渐变来填充,我这里用了放射状来填充,颜色左边为: #B97B3E 右边为:#664422 杯子的外线颜色为:#86592D 填充完杯子的渐变后,可以用填充变形工具调整下具体位置,这个以前说过的了,就不重复了~PS:这些颜色只是给大家做个参考,具体可以按个人意思来设置。
Dreamweaver构建Blog全程实录(11):站内搜索
第十一章 Doking's BLOG站内搜索的实现 经常看到许多网站有一个站内搜索功能,这个是如何实现呢?如果是ASP,那Dreamweaver很快就能实现。现在是ASP.NET,得稍微手编一下。11.1 SELECT高级搜索技巧 经过上面章节的学习,对SELECT多少会点了解。SELECT高级搜索技巧,其实也没有什么神秘,主要与模式匹配运算符的运用有关。所以这里主要讲解模式匹配运算符的运用。 模式匹配运算符LIKE、NOT LIKE常用于模糊查找,它判断列值是否与指定的字符串格式相匹配。LIKE用于查找匹配一定条件的记录,NOT LIKE用于查找不匹配指定条件的记录。可用于字符串、文本、日期等类型查询。 1.百分号%:可匹配任意类型和长度的字符。 例如:SELECT 学习笔记 FROM 学习笔记表 WHERE 标题 LIKE “网络%” 这个查询是要查询学习笔记表中标题以“网络”开始的所有学习笔记,如:网络数据库ASP一点通过、网络与手机通讯开发研究等。 例如:SELECT 学习笔记 FROM 学习笔记表 WHERE 标题 LIKE “%ASP.NET%” 这个查询是要查询所有标题包含了“ASP.NET”的学习笔记。
最新发布
告诉你5个超级懒人整理照片法
教我如何整理照片」 是我最常听的问题之一,个人也很以自己周遭环境简单整洁自豪。经历了几次帮他人整理计算机后,我发现整理是一种个性,而最终「大多的人是无法长期好好归纳照片的」,所以也写了这篇文章,让正常人有比较快速的方法来整理自己的数据。 我先介绍我的方法。我尽量只用一台相机,一张记忆卡拍照。尽量每日备份记忆卡数据,每个档案夹名称逻辑一致,都包含着时间,参与者,事件,地点,使用器材,使用方法。所有的原始相片与PHOTOSHOP最好是分开的,放不同的档案夹,所以同一张照片可能于商业周刊或是DIGIPHOTO中的档案夹找到。我的硬盘每季手动备份,不是我不会用RAID与NAS(网络储存系统),而是喜欢全手动的稳定。这是一种将日常生活,摄影器材到备份通通简化整合的方法,非常不适合一般人。 好的,其实上述也只是我整理习惯的「一点点」规则,而我绝大部分的亲友听到这都已经阵亡,所以要开始重点「懒到极限的人要怎样整理照片」,其实很简单,就几个步骤。 第一招:集中管理 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记忆卡,CD,硬盘里的照片放置于同一颗硬盘里。这跟请把书放书架上,与生鲜放到冰箱里是同一种逻辑。通常不把数据放同一颗硬盘里的人,其实也常常找不到家里的书也是同一个原因。整理第一件事情是「集中」。 第二招:请丢掉 源文件与输出档案绝不要放一起,现在的硬盘空间很大。 将不会再使用的记忆卡,CD,DVD,硬盘拿去卖,送,回收。计算机里的数据也一样,许许多多是根本不会再使用的东西,都去除掉。假设千万的舍不得,就将不用的硬件储放于一个地方,不用的数据储纳于同一个档案夹,那些迟早还是会丢的,只是自己此刻不忍。 第三招:请分类 我知道很多人喜欢用「今天出去玩」,「小宝贝好开心」这种方法归档,然后档案夹里面放了四年不完整的小宝贝照片,还包括不是小宝贝的MP3,WORDn。
掌握3招捕捉动态 瞬时提升画面速度感
如果厌倦一成不变的拍摄模式,可以利用一些摄影的拍摄技巧,来丰富你的影像魅力。创造有动感的摄影,除了长时间曝光法之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创造动态感呢?其实,利用对焦模式中的动态追焦,也是能让背景模糊作出速度感,或是使用后制软件拉出动态效果哦! 动态追焦法 追踪拍摄法主要运用在动态主体拍摄上,可营造出背景模糊的速度感,其运作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慢速快门追着移动主体同步拍摄,就能拍出极具动感的影像效果。目前多数DSLR皆有内建追焦功能,只要将对焦模式调至追焦模式,接着利用慢速快门对着动态物体对焦并进行同步移动,就能完成动感影像拍摄;一般来说,快门速度是决定影像拍摄成功与否的重要关键,但很多玩家在拍摄时都会发现,高速快门会将背景及被摄主体同时凝结着,快门太慢又容易因手震而让主体及背景同时都模糊掉,那么要设定多少才是最理想的呢?其实这要视被摄主体移动速度及镜头焦距而定。 以这次测试使用器材来说,Canon EOS 60D+EF 70-200mm F4L若要以望远程来拍摄时速60-70km/h汽车,一般利用TV(快门先决)模式,将快门设定在1/30秒~1/60秒间,开启AI FOUCS对焦模式追焦拍摄,理论上都能拍到理想的动态画面,但测试发现,徒手再加上没有防震加持下,影像模糊率似乎偏高一些,建议玩家若是经费较为充裕的话,不妨可以添购单脚架辅助拍摄,相信对于影像清晰成功率提升,会有直接帮助。 有时利用高速快门捕捉瞬间凝结影像,也能营造出另一种独特风味。 在追踪拍摄时,尽量在画面前方预留相当空间,这样才能营造出冲刺的动感效果。 摄影小撇步 利用单脚架辅助为佳 由于动态追焦方式影像模糊率偏高,就算机身或镜头有内建防震机制,影像清晰成功率似乎也不是相当理想,建议若是有动态影像拍摄需求,可利用单脚架辅助为佳。(图为GITZO GM-2560T) 重复曝光术 重复曝光是属于一种比较进阶的拍摄手法,其运用原理很简单,就是在底片不过片的前提下,重复拍摄数张不同角度影像,如此一来,就能达到影像合成目的,一般来说,这种拍摄技法普遍运用在传统相机上,但目前也有数字相机厂商将此功能内建在MENU选单中,让你轻松就能完成重复曝光拍摄过程。以Nikon D3x、D300及D90为例,选单中都有提供重复曝光选项,使用者只要将功能开启,接着选择欲重复曝光张数,这样连拍数张影像后,相机就会自动帮你完成合成动作,而这比起传统底片拍摄模式来说,的确更加省时、有效率。
1/200秒的美 用闪光灯打造魔幻光影世
一直持续前进,就不用担心被别人超越!」从外拍摄影玩家开始,到成为拥有自己摄影棚的专业摄影师,张马克认为,面对快速变迁的摄影市场,持续学习就是前进的动力;不论是向大自然借镜,或是上课取经,能够用光线精准打造出心中想象的完美视界,就是最快乐的事。 摄影既然是一门用光做画的艺术,从户外开始拍照自然是大部分人摄影的起点。从清晨、正午到黄昏,只要老天爷赏脸,老天爷已经帮我们打好了光,只要找到合适的景,就可以安心地拍照;而且太阳光线持续而稳定,一般说来,在构图和反差上多加注意,就可以拍出不错的照片。 但是,太阳毕竟不是领我们薪水的灯光师,既不听话办事,限制也很多;光源角度不能随心所欲,光线强度更不能控制,只要反差一大,肉眼看起来再怎么漂亮的场景,拍出来就是亮部爆、暗部黑成一片。因此,想要让自己的摄影更上层楼,就不能只是「捕捉」光线,更要学习「控制」光线的技巧,甚至是「打造」心中想要光线环境的方法— 也就是进入摄影棚拍照。 在棚内,光线要自己想办法 「说到摄影棚拍照,大部分摄影人都会心生恐惧,毕竟这和外拍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张马克说,「外拍时,只要天气许可、选择适当的时间与场景,好好构图,就可以在太阳的帮助下拍出不错的照片;但是在棚内,不仅光线要自己想办法,场景也要自己一手包办。再加上使用闪灯或棚灯拍摄时多半不是使用持续光源,所以在打灯之前,是无法亲眼确认实际光线效果的,只能在脑海中自己演练。问题是,我们想的大多和实际拍出来的不同,所以大家才会感到恐惧或害怕!」 从外拍走入棚内,马克认为,其实棚拍的原理和外拍很像,只是光线要自己去制造而已;但是这些光线原理和自然的光线环境其实还是相通的,许多技法都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不断练习。简单的棚内拍摄其实不难,只是需要经验的累积;一旦把使用光线的基础一步步打好之后,更复杂的多灯布光也不再是难题。 摄影始终来自于深刻的观察 说到打光,马克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该用闪灯还是棚灯、哪支灯出力比较强,或是那个牌子比较耐用之类的器材问题,也不只是配件怎么用灯具摆哪里的技术问题,而是平时对自然光线环境的观察。「许多精彩的打光,其实都是师法大自然而来的!」马克表示,一天中大部分的时候,太阳光都是从上方往下打来,我们的视觉记忆也是在这样的光线环境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如果在摄影棚内布光时,我们将灯头设置得太低,就会违背我们对光线的既定印象,产生说不出的违和感。这就是一般人在一开始打灯时最常遇到的问题之一:灯头位置太低。 马克发现,许多闪灯/ 棚灯初心者刚拿到器材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兴冲冲地装上罩子、接上电源,立刻按下快门,然后迫不及待地检视刚刚拍的照片,满心期待拍出来的成果就像??咦?怎么跟网络或报章杂志上那些照片的打灯效果不大一样?看起来怪怪的,但是怪在哪边,却又说不出来。 「如果不是要营造出特殊效果,一般说来,我们会让灯头位置维持在模特儿头部以上,从上往下打。」马克说,「但是许多人把灯装上脚架以后,往往就急着拍照,因而没有注意到灯的高度问题。」解决之道其实很简单,就是把灯的位置拉高 打光其实是个性的展现,即使是同样的布光方式,每个人拍出来的都不同。学打光,最难学的其实就是这看不到的地方。
100年前的伦敦奥运会
2012伦敦奥运会的举办,使得伦敦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举办过三届奥运会的城市。前两次分别是1908年和1948年。这里有20张来自104年前1908伦敦奥运会的老照片。这次运动会除了是伦敦第一次举办奥运会外,还是第三次允许妇女参赛的运动会。你可以在这些照片中看到当时的妇女们盛装参赛的场景。 女子射箭比赛季军Beatrice Hill-Lowe 美国男子400米选手John Taylor 在两届奥运会上共赢得5枚金牌的美国游泳选手Charles Daniels 400游泳冠军英国选手Henry Taylor和他的教练 100米冠军南非选手Reggle Walker 英国100米栏选手Eric Hussey
Plastik 春天少女俱乐部
Plastik 杂志最新一期的摄影作品, 专题“The Spring Ladies Club”, 向你展现了春天的时尚, 模特Eli Rezkallah, Ryan Houssari and Ross Feighery 在著名的高点店Laduree拍摄的。
基础技能训练 5种构图拍出精彩喵星人
很多朋友也有饲养猫猫作宠物,而拍摄猫猫也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那么怎样可以把这个可爱的小动物拍下来呢?笔者收集了一些精彩的猫猫相片跟各位分享,而且分析其中的拍摄技巧,希望各位可以参考一下,把家中的猫猫当成模特儿,好好练习和留念吧! 构图一 跟猫猫一样的水平角度 若果只是从人眼的高度来拍摄猫猫,相片会变得平凡,试试跟的高度一样,从的水平去取景,出来的效果会更自然和平衡的! 构图二 利用剪影和影子 猫猫的形态和动作也很优美,无论是坐着的还是站着,也有其独特的吸引,试试拍摄猫猫的影子,或是利用背面光源来创做剪影的效果,也能带出猫的轮廓。 构图三 拍摄大特写 试试只是拍摄猫猫的一部分!无论是眼睛、手掌、尾巴等也是拍摄猫的好题材,运用长焦镜头,在一段距离后拍摄猫的大特写,令读者更能集中欣赏猫的美。 构图四 拍摄低光中的猫 猫是在黑暗中狩猎的动物,于低光中拍摄猫猫似乎更适合猫的性格,而且物的眼睛这时会变得很大,更加迷人。但拍摄时小心快门太慢,好好利用大光圈镜头和适量提升ISO值以防止相片变模糊吧! 构图五 加入人的元素,令相片更温馨
新手必修课程 清晰OR模糊浅谈自动对焦
什么是自动对焦? 对焦的概念非常简单直接,就是对焦点要清晰。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是透过调整相机镜头的镜片去对焦。自动对焦有主动/被动之分。 所谓被动式对焦,是利用对比度(contrast)感应器对焦,特点是相机会直接接收被摄物的反射光来进行对焦。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即使目标物较远,也能进行嗜返亩越埂H钡闶堑北簧阄锏墓庠春苋酢⒎床詈艿褪保自动对焦的速度就会变得很慢,甚至无法测出焦距。由於不需要额外配件,故较便宜,一般消费型DC及备有LiveView功能的单反相机才会配备。因此我们在拍摄时,锋利的边缘或突显的纹理对自动对焦的运作非常有用,我们进行对焦时可尝试瞄收庑┪恢谩 而主动式对焦的原理是,使用主动对焦时,相机会射出红外线或可视的红色光束,在接收到反射光后决定对焦的距离。本教学将讨论被动式对焦。 对比度自动对焦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对焦前(左)和对焦后(右)比较图 1.自动对焦处理器(autofocus processor – AFP)轻微改变对焦距离。 2.AFP在改变距离后,会比较对焦前和对焦后的数据,以评估及衡量对比度有否增强。 3.一旦有增强,APF会调整镜头从而获得新的对焦距离。 4.自动对焦处理器会不断重复步骤 2-3,此时你会见到相机的取景器慢慢由朦变清,直至取得令人满意(高对比度)的焦距。
想拍好雪景摄影师必备的20招
冬日的雪天是影友们最喜欢进行摄影创作的天气之一,也是会碰到最多问题的拍摄题材之一。如何在这样童话般的时节里拍出像专业摄影师一样的作品,你需要的是:掌握以下20个关键词! 冬天转眼之间就在身边了,雪使这个世界变得如童话般美丽,在冬季降雪频繁的地方到处可见“雪压冬云白絮飞”的景致。怎样将雪景记录下来拍摄出美丽的照片才是关键。 1.正确时间 不要觉得我们提出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废话,你会不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所说的拍摄正确时间就是下雪时呢?这时你就需要学会用摄影师思维思考:在整个雪天的时间段里什么时候会出现有利于拍摄的光线?当雪花覆盖大地,覆盖物被太阳照射后会多角度反光,所以我们应该避开太阳过于刺眼的时候,选在某个晴天的清晨日出前后或傍晚,这时的散射光比较能够拍摄出雪的质感和层次。 2.实用的器材 拍摄雪景的环境气温较低,建议大家考虑携带较专业可靠的单反。在拍摄风景类作品的镜头选择上以长焦、广角为主。 除此之外,常常还需携带的器材有三脚架、偏光镜、遮光罩等。 3.温度要零度以下 “零度”以下,这是拍雪花结晶特写的最佳温度,在北方的隆冬时节便是你要准备寻找这些小 东西的时候了。我们可以从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上查到许多关于雪花晶体形成的原因,这里就不详 细解释了。大家只需要记住,拍摄晶体需要尽量无风、水汽大且温度在零度以下的寒冷环境。 4.“雪景”白平衡 专业摄影师在拍摄雪景时,会在拍摄前习惯性地检查相机的白平衡设置,如果此时你的相机还设置在常规的“自动白平衡”,那么你就失算了! 你在这种模式下所得到的图片就会“充满蓝调”!如果你的相机不具有手动设置白平衡的功能,或者你还不能熟练地进行手动设置,那么就可以在此时直接选择“雪景/阴天”的自动白平衡模式;如果你已经 能熟练地使用自己的相机了,便可以根据不同相机的设置模式,对着纯白色的雪进行自定义白平衡图片的拍摄,从而自己设定好环境里最正确的白平衡。
摄影只是一个概念
就如当代的艺术家开始逐渐脱离了传统上对摄影定义的范畴,开始不同的摄影新尝试。譬如摄影师Michele Abeles将一些现成的照片,文字,报纸,或者装饰物拼贴到一起然后再进行翻拍,形成一张新的照片,这种摄影手法可称为摄影蒙太奇。 摄影师Shirana Shahbazi的这张照片乍一看很像油画质感的静物,像是抽象的绘画照片(如果摆在抽象画的展厅一定不会认为这是照片)。 摄影师Zoe Crosher的作品就是将被揉皱展开后翻拍的照片,就像是从历史的废墟里面重新发掘出的档案过去或许使用相机拍照才叫摄影。如今手机上的镜头高达千万 像素,加上手机上装上摄影app(如poco相机内置了多款可更换“镜头”(四格LOMO、二格镜头、拼图镜头、微缩景观镜头、传统镜头、并具备单反相机单独对焦和测光的高级功能),摄影不止是相机,摄影已不单单是摄影师的事情,人人手上有相机都能摄影,手机摄影时代已经来临。
到极地拍摄北极熊 你需要这样的装备
两极指的是南极与北极,由于这两地范围实在太大,所以大多人说去过两极,其实指的是南极洲与北极圈。南极中心点一般人不太能去,北极中心点因为环保问题去过的也不敢太招摇。 我去的是北极圈的冷岸群岛与南极圈的Falkland,南乔治亚为主,两者都有人类居住,不须破冰船,同时也是CP值较高的生态摄影路线。 至于要什么时候去?要拍什么?基本上两极都是要夏天才能去(白昼与温度问题),但因为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南极大约11-2月出发,北极则是6-8月。至于要拍什么则差异很大,南极动物是拍杀人鲸、鲸鱼、企鹅、海狮等,北极则是拍白鲸、北极熊、鲸鱼、海狮等。但对于大多人来说,就是南极拍企鹅,北极拍北极熊。 两极旅游因为白昼的关系通常没有夕阳 两地都有美丽的冰河,其余的我也不多述,毕竟两地都极大,像是不可能简短几字形容完*生物地貌一样,会意即可。 至于极光团则不大一样,时间地点会落于北极圈9-3月间,大多在北欧,阿拉斯加与加拿大拍摄。 和东非摄影须知一样,每个人选用的器材,拍摄的目的与喜好都不一样,我只能供给个人经验分享。一些基础的配件会与非洲篇类似。请注意,以下设备推荐主要是以欧美旅行社QUARK EXPEDTION的两极行程为主,在两极夏日出发,旅游方法主要为“住船上,小艇上岸探索”,但不是每一家公司或所有极地行程都是这样的。 两个机身 你永远不知道哪个机身会坏,所以我永远带两个机身。我的选择是Canon 5D III+7D,主要是因为两者使用相同的镜头,记忆卡与电池,携带上非常方便。这样的组合除了有个安全的备份,同时可装上不同焦距的镜头,避免临时要换镜头却没拍到的窘境,还可大大降低入水的机率。不同于非洲,两极更换镜头怕的是入海水、雾、雨,跟温差时产生的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