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hotoShop利用变形打造一个铅笔问号
本例主要应用了“变形”网格将一根笔直的铅笔扭曲成了问号,这项技术对于一些需要特殊变形效果图像来说是一个非常方便的技能,值得大家好好学习一下,希望大家能掌握这项技术。效果图1.打开“铅笔素材.psd”文件,隐藏素材图层,选择横排文字工具,并选择适合的字号与字体,设置前景色为黑色,在画布中间如图一个如图1所示的“?”号,并得到“?”图层,并将此图层移至“素材”图层的下方。

【知识大扫盲】微单和单反的差异区别
通常,对相机有所了解的人都认为单反和微单差异的根本就在如上所述的取景方式上,这话说得没错,但实际上单反和微单仍有各种主要结构方面的差异。但构成这些差异的本质就在相机的体积上。 相机的本质工作是拍照,拍照所要达到的目标自然是越来越好的图像质量。但要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往往是以牺牲相机的体积和便携性为代价的。当相机出现在家庭及旅游、生活纪录等场合时,便携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微单的出现正是试图将便携性和成像质量二者达到平衡状态的中庸之道。 什么是单反 *及香港地区将单反相机称作“单眼”相机,单反的全称是“单镜头反光相机”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缩写为SLR camera),又称作单反相机。它是用一只镜头并通过此镜头反光取景的相机。 所谓“单镜头”是指摄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个镜头,不像旁轴相机或者双反相机那样取景光路有独立镜头。“反光”是指相机内一块平面反光镜将两个光路分开:取景时反光镜落下,将镜头的光线反射到五棱镜,再到取景窗;拍摄时反光镜快速抬起,光线可以照射到感光元件CMOS上。 单反并非数码时代的产物,早在胶片时代就已经存在单反相机。随着照片的载体走向数码化,单反也随同进入数码时代,现在我们所说的单反通常都是说单反数码相机。 单反的内部结构中,有一个反光镜和用于光线各种反射的五棱镜,这些用于将外部光线通过物理反射的方式送达取景器的反光镜和五棱镜(或五面镜)成为单反相机取景的主要部件,也是单反同微单与其他便携式数码相机的最大差别。 通过镜面反射的形式最终让人眼能够在相机的取景器中观察到被摄物体,这种取景器被称作光学取景器。是否拥有光学取景器也可以认为是单反与其他消费级便携式数码相机的最大差异。 什么是微单 微单包含两个意思:微,微型 小巧,单,可更换式单镜头相机,也就是说这个词是表示了这种相机有小巧的体积和单反一般的画质,即微型小巧且具有单反功能的相机称之为微单相机。 普通的卡片式数码相机很时尚,但受制于光圈和镜头尺寸,总有些美景无法拍摄;而专业的单反相机过于笨重。于是,博采两者之长,微单相机应运而生。微单相机介于卡片式数码相机与单反相机之间,如同笔记本

有关 LOMO 的10件都市传说
这一阵子 LOMO 这四个字真的是有点陌生了。以前用 LOMO 这四个字随便当标题一堆人点赞,现在我想是一堆人找不到地方按烂。没关系,跟日本搞笑艺人的梗一样,重复讲个四次就会好笑就会有人理。所以本来标题应该是LOMO 教给我的10件事,但是我想这样的标题是没人想点的(虽然这标题也很老派拉,另外本篇请务必配合最下方批注服用)。 走下坡的LOMO 身为一个长期观察LOMO生态的键盘观察家,请容我用开门见山法来破题。LOMO整体气势上确实有在走下坡的趋势。连本来跟房价一样变了心就回不来的相机价格,也跟星巴克坚持不降价但不时找借口买一送一,相机价格竟然也有下修趋势。这着实让我抖了一下。 先别管抖一下这回事了,你听过安......LOMO嘛? ▲LOMO是啥,可以吃吗?(图片来源:dailymail) LOMO圈里的10件都市传说(注1) 我想我「现在」这样随便找一个人问(你听过LOMO吗),或许有人会回我「Is it good drink?」(注2)。好吧,同时身为一个长期发表LOMO战文的键盘嘴炮师,我想我就来讲LOMO圈里的10大都市传说,跟大家好好澄清跟复习一下。 1.LOMO圈里不讲求技术。 这个传说我大概战了不下1000次了我想,看到这个我差点开头要写出「臣亮言..」(注3)了。为了避免接下来出现跟出师表一样的万言书,我想我还是发动面上的魔法卡「三句话讲完」,结束这回合(注4):如果真的不讲求技术,那么像我这种以LOMO相机教学出身的嘴炮师就不会小有名气,LOMO相关的论坛或BBS也不会一天到晚出现「请当我看看照片是那边出了问题」的求救文章了(三句话打完收工,还好结尾不是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最新发布

PS合成设计椰子中的海边美丽风光图片教程
最终效果1、新建画布。打开PS软件,按Ctrl + N 新建画布,尺寸为1200 * 1200 像素,分辨率为72像素/英寸,如下图。2、填充背景。选择渐变工具,颜色设置为淡蓝色之深蓝色如下图。3、然后由画布合适文字向边缘拉出下图所示的径向渐变。

PS合成设计橙子组成的杯子特效图片教程
最终效果1、新建画布。打开PS软件,按Ctrl + N 新建画布,尺寸为1024 * 683 像素,分辨率为72像素/英寸,如下图。2、选择渐变工具,颜色设置为黄绿色至深绿色,如下图。3、在属性栏选择“径向渐变”,然后由画布中间偏上区域向边角拉出径向渐变,如下图。

PS合成设计人像被玫瑰花瓣打散特效图片教程
最终效果1、新建画布。打开PS软件,按Ctrl + N 新建,尺寸为1200 * 800像素,分辨率为72像素/英寸,如下图。2、选择渐变工具,颜色设置为灰色至黑色,如下图。在属性栏选择“径向渐变”,然后由中心向边角拉出渐变作为背景。 3、打开人物素材,用移动工具拖进来。

PS照片调色 调出外景人像甜美的糖水人像效果教程
先看看效果图拍摄思路:前期准备极其重要,设想着拍出带有情绪感的夏末调调,选择了复古碎花吊带搭配镂空草帽,模特的妆面以橙色为主,场地选择较为随意,有树有草地即可。拍摄时尽量选择侧光和逆光,这样人物会有发光的感觉,特别好看。第一步:整体初调调色思路:偏暖的色调,画面比较干净有质感。将原片导入LR,原片在拍摄时稍微欠曝,整体发灰,绿色太突兀,皮肤也不够通透,色调不够暖也不够清新。首先进行整体的基本调整,原图肤色偏冷,色温稍微往右拉一点;曝光不足,因此提高曝光值。

Photoshop结合LR调出日系暖色效果的美女人像教程
其实夏天最好的拍摄时间在傍晚五点这样,曝光太强片子会泛白,这张原片首先构图不是很好看,所以我要给它二次构图裁剪一下。下面是裁剪好后的黑乎乎,大家可以直接拿来练习,首先导入LR,进行第一步后期调色。先看看效果对比下面是教程首先我们分析原版,可以看到脸部有些次曝,背景高光过亮。而且后面的草颜色太突兀。根据分析,在基本调试里适当加一些曝光,再减淡高光,提高清晰度让照片加点质感,其他数值也根据个人喜好微调。接下来我们给照片拉三个S曲线,让照片有些胶片的感觉。

Photoshop给平凡的外景人像照片添加唯美星空效果教程
先看看效果图教你学会用PS给照片叠加素材,达到想要的效果。 首先,作为摄影在拍摄前,我们要明白自己拍摄主题与目的,希望后期达到的效果,尤其是当我们需要后期叠加素材时,脑海中自然而然会有大致画面,就以“夏日”这组为例,原图(图1)希望能呈现一种唯美天空类似动漫感觉(参考图),很显然原片(图1)完全达不到标准,整张照片过暗,由于拍摄时间原因,天空过于平庸,那么我们就要想到通过后期叠加素材来达到效果,以下为修图过程ps:在选择天空素材时,要选择于拍摄图片相符合的天气和时间。(这组图拍摄时间为5点到6点左右)第一步原片稍微有点暗,使用曲线对照片整体提亮。

使用Photoshop调色调出黑白艺术效果的室内人像照片教程
最终效果原图1、打开素材图片,连续按快捷键Ctrl+J两次,复制“背景”图层,分别得到“图层1”和“图层1副本”两个图层如图1。图12、在“图层1”上按快捷键Ctrl+I对图像进行反选,并将“图层1”的混合模式更改为“颜色”,得到的图像效果如图2,图2

PS后期调色和皮肤处理,修复夜景曝光不足的美女人像照片
这组夜景在雨中拍了大概十五分钟,因为是一个人拍摄,所以没有打灯,仅仅借助来往车辆的光线,而且我不喜欢开高感,也没有用三脚架。加上拍之前没有什么构思,只是吃完饭在街上随性拍的,原片可以说是一塌糊涂,所以后期的可调性很大,可以专门用来练习后期调色和皮肤处理。最终效果图: 原图和效果图对比:首先分析下原片: 1、整体偏暖偏暗发灰 2、没有对比层 3、颜色不突出 4、天空太暗而我想要的是,冷暖对比强烈、有明暗对比、主体人物突出、色彩艳丽而不俗气的感觉。确定好这些修图思路,就可以正式开始调色了。第一步:将RAW格式原片导入Lightroom中进行基本修改 1、调整曝光,让画面更明亮 2、调整色温,让画面产生冷暖对比 3、拉回因增加曝光而产生的高光过曝 4、降低白色色阶,提高黑色色阶,让天空变得明亮一些 5、提高阴影,增加一些细节 6、清晰度稍微提高以增加质感,但一定要控制好,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