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RO/ENGINEER 2000i2新功能简述
美国PTC公司在2000年3月份向广大用户发布了PRO/ENGINEER2000i2。在很多用户还没有把PRO/ENGINEER2000i的行为建模等新技术深入了解的时候,PRO/ENGINEER2000i2又带着440多项改进和广大PRO/E用户见面了,到底性能有哪些改进呢?就让笔者把PRO/ENGINEER2000i2的新功能简单介绍给大家,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笔者认为2000i2和2000i相比,功能要强大的多。因为2000i2和2000i相比,有了更多人性化的设计,(我想这应该就是PTC大力宣传的柔性工程技术的一部分吧!)其中包括可视化检索(VisualSearch)、形状索引(ShapeIndexing)、特征灵活性(FeatureAgility)、行为建模技术(BehaviorModeling)、疲劳预测(FatiguePrediction)、CDRS渲染(CDRSRendering)等等。对于工程师来说,这些人性化的设计可以让工程师把时间更多的用在优化设计和产品的创新上,从而提高设计效率。 在这众多的新功能中,最让笔者欣喜的就是可视化检索(VisualSearch)了。如果您一直从事产品设计的话,您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寻找一个其他工程师做好的零件或装配,需要从几十甚至上百个零件、装配中去不停的打开或关闭一个又一个窗口。这样的工作让人厌烦,并且效率极低。现在有了PRO/ENGINEER2000i2的可视化检索(VisualSearch),一切都简单多了。可视化检索功能就是让工程师在调用零件、装配、图纸时,可以预览即将调用的零件。更让人惊讶的是,您还可以和在PRO/E操作界面中一样用鼠标加Ctrl键去旋转放大或移动它去看更详细的结构。而完成一个超大型部件装配的预览只需要几秒种的时间,让人不敢相信。据PTC称,这得益于PTC新的远程数据调动技术和专用多线程图形技术。在您打开预览功能的同时,零件或装配的基本形状立即出现在您的眼前,它只是一个近似的表示,几秒种后,零件的细节越来越清晰。可视化检索具有智能化,并且支持多线程处理。当您缩放模型时,PRO/ENGINEER只会载入浏览区域内的部位的数据而忽略其它部位数据。您还可以在装配浏览窗口中直接选择子部件和零件,来查看它们的结 形状索引(ShapeIndexing)也是PTC正在申请专利的先进技术之一。它利用智能过滤技术,把当前的模型与数据库中的已有模型进行比较,找出那些具有相似几何体的模型,以提高设计的重用性。充分利用这项功能,可以使企业减少许多重复设计的工作,也为数据的管理带来了方便。对于交通产品,机械制造业等等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他们制造的许多产品都使用相似或相同的部件。有了这项功能,也许在新产品的开发中,您只要投入一半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可以,另外一些部件只是需要调出来略微修改就可以用于新产品了。PTC称,由于利用了自动过滤和快速过滤技术,如果对一个包含300000个模型的企业数据库进行检索,只需要2秒就可以得到结果。这样的速度恐怕连最挑剔的用户也会无话可说。 特征灵活性(FeatureAgility)也是这次PTC大力宣传的技术热点。因为在当今的产品设计中,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适应市场的变化,更改设计是司空见惯的事。而如何缩短更改周期就成了需要研究的问题。在PRO/ENGINEER2000i2中,增加了一种称为意向参考的新功能。使用这种功能,设计者可以定义特征建立的方式,利用这种定义方式,你可以灵活的构建特征,并且在特征发生更改时仍然保持你的设计意图,从而把设计人员从烦琐的设计更改中解放出来。在PRO/ENGINEER的用户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你试图修改一个特征时(特别是这个特征是较早构建的),经常会跳出参考丢失,后续特征不能构建的对话框。你需要手工重新定义每一个失败的特征直到零件完全再生成功。这种重复性的工作使设计人员不能全力投入设计,而必须不断考虑这类特征的不稳定性。利用意向参考,工程师可以更方便的指定特征建 行为建模技术是从PRO/ENGINEER2000i开始推广的新技术。这种行为建模技术被业界作为第五代CAD技术。它通过把导出值(比如容积)包含到参数特征中,再反过来使用它们生成和控制其它模型的几何图形。使用行为建模技术,用户首先要定义一个工程分析模型,其中包括名称、类型和定义。接着,他们要建立“操作”—定义和引用一类用在分析模型中的新特征,比如体积,然后为分析模型设置约束条件—包括目标值、一个参数的最小和最大值。系统会出现解决方案的图表,协助用户为设计选择最优方案。利用行为建模技术的自动求解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能满足工程标准的最佳设计。相对于传统的手工反复操作的方法,行为建模的全自动处理有很多优点。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方便的求解,复杂的问题则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寻找解决方案的任务。有了这个强大的功能,产品的设计创新才会更快更好。

蝴蝶结-变化结教程-中国结
蝴蝶编成的结式与蝙蝠形状类似,南方方言中蝴与福同音,如以蝴蝶配上铜钱即称福在眼前,若编上五双蝴蝶可寓意五福临门。 蝴蝶结是以盘长结为主体,再以两边耳翼上各编一个双钱结当蝴蝶的翅膀而成,此外还有一种编法,即将盘长结改为团锦结也很美观。
最新发布

2种光效了解摄影曝光的奥秘
曝光是摄影原理重中之重。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我们要如何保证曝光准确呢?下面几个图片案例记录了作者创造的过程。 侧光 在多云顺光下拍摄的主体和景物通常很平面化,缺乏立体感,即使你的眼睛告诉你主体是有纵深感的,也是如此。为了创建立体的用光效果,你需要高光和阴影——换句话说,你需要侧光。在 日出后几小时和 日落前几小时里,如果你向南或向北拍摄 ,你会发现到处都是侧光下的拍摄主体。 侧光对于许多摄影师来说,都是曝光时的最大挑战,因为侧光是光线和阴影的组合。不过,侧光也提供了最多的拍摄机会。正如许多职业摄影师所赞成的,侧光主体,而不是顺光或逆光的主体,确实更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因为它能更好地模仿他们用肉眼看到的三维世界。 70–210mm 镜头 210mm 焦距36mm 增距延长管 f/11 1/250 秒 用70-210mm镜头拍摄时,由于离蜜蜂不够近,没能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所以,我加了一小节增距延长管,这样即使离蜜蜂没有猫须那么近,也能让主体充满整个画面。我还决定发掘清晨侧光的潜力 ,用背景的阴影很好地反衬了要展现的蜜蜂。我把相机和镜头架在三脚架上 ,将光圈调整为f/11,当快门速度调为1/250秒时,曝光正好合适。 35mm 镜头 f/8 1/30 秒 摄影教程 有时,我拍摄的空间会很狭窄。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经常会选择广角镜头进行拍摄 ,而我几年前进入中国的这间茶馆时,恰恰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由于我想拍摄这位有趣的老人的全身肖像 ,并发现自己是在一个很小的房间里 ,所以,我拿出了35mm镜头 ,蹲在地上进行拍摄。我把光圈设为f/8 ,在绿色墙壁的反光下 ,快门速度调到1/30秒 ,曝光量才显示合适。然后 ,我对场景重新构图,连着拍摄了数张照片。 这是经典的叙事性题材,并且是“向你走来”而不是你走过去的照片之一。我把相机和300mm镜头架在三脚架上 ,在构图时选取了一段前后都是向日葵的土路。然后,我把光圈设为f/32,迅速调高相机的角度,对准天空进行测光,据此调好快门速度,重新构图进行拍摄。 300mm 镜头 f/32 1/30 秒

完美掌控全景拍摄
风光摄影师亚历克斯·尼尔(Alex Nail)在布里斯托尔(Bristol)著名的拍摄地克利夫顿大桥(Clifton Suspension Bridge)捕捉了多张照片后,将它们合成在一起,获得了这张令人惊叹的全景画面。照片拍摄于十月中旬,傍晚的阳光增强了初秋黄叶的色调。 “如果要用多张画面来获取全景照片,那么在拍摄之前对构图的设想就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用双手搭成画框来衡量画面可能会让你看上去像个傻瓜,不过这的确是非常有效的构图工具,”亚历克斯说,“确保为多张照片的无缝拼接保留足够重叠的空间也是非常关键的,你应该试着留出30%-40%的重叠部分。” 亚历克斯实际将整个全景分为三个独立画面来拍摄,每一张都用了不同的曝光来捕捉场景中的高光、中间色调和阴影。他分别将自己的佳能单反相机曝光设置为中间色调(0EV)拍摄了第一张照片,然后用正一挡半(+1.5EV)过曝拍摄场景,最后用负一挡半(-1.5EV)欠曝拍摄了第三张照片。 在编辑阶段,他利用Photoshop将照片进行合成。“我用了图层蒙版和曲线工具将天空部分变暗,然后将其他部分变亮来制造出均匀的梯度。”他解释,“如果你想到完成一张完美惊艳的全景照片,这一点就非常重要。”摄影教程 拍摄窍门 用三脚架确保你的全景拍摄保持水平,这会使拼接工作变得更容易。 使用相机纵向拍摄,这样有助于你获得更多的场景元素。 使用50mm左右的焦距,而不要用超广角镜头,并确保拍摄位置不会太靠后,否则场景中的主体会看上去过小。

别让恶劣天气阻止你的拍摄
大多数人可能更喜欢在雨雪天气躲在被窝里,但对于摄影师来说,雨雪天可能是一个完美的拍摄时机。喧嚣的城市环境为捕捉街头的场景提供了无限可能。 恶劣的天气是摄影师纳维德·巴拉堤(Navid Baraty)的最爱,这张照片是他在一个雨天前往旧金山市中心拍摄到的景象。“我非常钟情在雨雪天气拍摄,”他解释,“一条街道在雨雪天中呈现的场景会表现出强大的视觉感染力。” 当然,在一场倾盆大雨中拍摄也会带来技术上的困难。纳维德说,“这样的天气主要对我的相机是个挑战,我必须保持它的干燥,”他承认,“我并没有为相机购买防水套,所以不得不自己做一个。我把相机放在一个大的塑料拉链袋中,并在其中一个角上切出一个洞来伸出镜头,然后用橡皮筋把袋子固定在镜上。用一只手拿着塑料袋中的相机,另一只手拿着雨伞,这样做的确有点小困难,不过在获得照片的时候你会觉得非常值得。” 拍摄时,要注意一些雨水制造的有趣图案或反射,纳维德说,“被淋湿的不同表面受到光照后会有不同的反应,我喜欢城市景观中闪过的那些变幻莫测的光线。” “用一只手拿着塑料袋中的相机,另一只手拿着雨伞,这样做的确有点小困难,不过在获得照片的时候你会觉得非常值得。” 拍摄窍门 带上一支快速(大光圈)镜头,定焦头是最佳选择,它会在低光环境中有非常好的表现。 将镜头光圈尽量可能开到最大,提升ISO值的设置以弥补自然光线的不足。 如果你能带上一个“摄影助理”,那么就有人在你拍摄时为你打伞。 保护好你的装备,一个带拉链的塑料袋就能帮上忙。

4招式抓住瞬息万变的自然表情
天空的浮云就像是艺术家在天空这个宽广的画布上绘出的无数幅变化无穷的图画,是大自然的绝美作品。各种形态的浮云会诱惑摄影师按下快门,但即使是面对同一片浮云,摄影师拍摄的结果也会千差万别。由于受天气的影响,大家不能每天都欣赏到美丽的天空,因此找到美丽的浮云也并非易事。摄影者要想捕捉这片刻的美景,就要积累与天空构图相关的知识。 利用其他被摄对象构图 天空的浮云再美丽,若不能结合地面或其他特殊被摄对象,摄影者很难拍摄出好作品。只有好好利用壮丽的高山、大海或岛屿等风景,才能使天空和浮云成为精美的照片。 光圈:F8 曝光时间:1/4000s ISO:200 焦距:20mm。画面中的浮云与海面接近,摄影师在画面上部留下了大面积的空白,使画面整体显得雅致很多。 拍摄以云朵为主题的作品的方式与拍摄花卉相似,摄影者要注意镜头里云朵的形状和层次。 利用斜线构图 摄影师在画面中以斜线的方式来拍摄前景中的木船,并使其与山脉的轮廓相呼应。为了塑造画面中的天空形象,摄影师为其安排了1/3的画面空间,而在画面下部则安排了深色景物,以衬托斜线布局与天空相互呼应的效果。 光圈:F4 曝光时间:1/2500s ISO:200 焦距:35mm。近处的木船与远处的山脉相互呼应,画面整体统一于蓝色晨光下。

长时间曝光秘技:人肉三脚架
如果你经常带着相机到低光的环境拍照,又不常随身携带三脚架…那么这个人所分享的秘技,你可不要错过! 带着底片到处去拍照是很多 Lomographer 的习惯,但有时候往往会遇到黑暗或是低光的环境,许多人解决的方法如下: 问题 1.: 如何在黑暗中拍照? 答案: 使用闪灯来帮助拍摄,或是使用有 B 快门的相机。 问题 2.: 如何使用 B 快门而不使影像晃动呢? 答案: 使用三脚架吧! 方法大致上如此,不过我的答案并非三脚架,因为随时随地携带三脚架有时候是很困难的。值得一提的是,一些 Lomography 相机有 B 快门,但不见得有脚架孔,比如 Fisheye 相机与 Colorsplash 相机 等。 当然你也可以调整 ISO 配设定来延长曝光时间,但这毕竟还是多多限制。我的解决方法非常简单 —“人肉三脚架”。 你需要: 1. 相机

如何正确的拍摄接吻照
你知道正确的接吻方式吗?这些在今时今日学校也不会教的东西,1942 年的 Life Magazine 反而有照片教学!无论你是不是接吻高手,这些照片都要看看啊! 以下是错误示范U站得太开啦,看起来似是太赶时间,也太羞涩…… 以下就正确了U站得贴身多一点,但留意别抱得太紧啊。 以下又是错误的U这样坐太怪了吧?也不见得舒服。 正确示范U坐在椅子把手位,然后让男仕结实而温柔地抱着……摄影教程

使用HDR技术拍摄建筑
HDR是高动态范围的简称,将这一技术应用在建筑与人像拍摄中,能完美呈现画面中的每一丝细节。另外这一技术也能运用于一些更为传统的拍摄主题上,还原阴影与高光细节,使得画面色彩更加突出。 这幅BBC演播大楼的照片便使用了这一技巧,鲜明勾勒出薄暮掩映下的建筑物线条。想在暮色中拍摄属于自己的HDR作品,不妨听听专业弱光摄影师Steve Sharp的建议。 拍摄窍门 ★ 最好等到天色完全暗下来再开始拍摄,这时天空与画面前景亮度一致,可以避免过曝问题出现。如果时机把握得当,只需按一到两挡曝光间隔拍摄三张照片,就能涵盖画面中的所有影调范围:一张针对暗部、一张针对中间调、一张针对高光。 ★ 我喜欢使用Photomatix Pro中的曝光混合功能。Topaz Adjust插件是还原阴影和高光细节的最佳选择之一。

作品赏析:非洲草原野生动物剪影
野生动物,自然风光,和南非摄影师Mario Moreno。他在这片大陆上展开了自己的视觉探索之旅。在这个名为《剪影》的摄影集中,你能看到一系列以非洲草原和落日为背景的野生动物照片。 与一般追求毫丝毕现的野生动物照片不同,在这里它们只是一个轮廓或影子,出现在明亮且富有戏剧性的天空之下。配合非洲草原自身的美丽,组成一幅幅动人画面。Moreno说他一生都在寻找“所有事物都配合到一起的完美时刻”,光线、时间和情感构成了这些令人难忘的场景。

PS合成精彩绝伦的模特艺术效果
2、用磁性索套工具将人物细致的选出来,并羽化,羽化值为1。3、将人物拖入素材画布中,适当调整好位置,并在背后穿帮的地方,用图章工具修复好。 5、将花瓶素材选出来,拖入素材画布中,适当调整好位置,放在人物的脚下,如图左所示。 14、将复制的花朵分别置放在头发适当的位置,效果如图。

PS创意合成漂亮的神光之塔
首先在“生命树”下面新建立一层,将前景色调整为“82B6CE”、背景色调整为白色,然后执行菜单―滤镜―云彩,然后按CTRL+F数次,直到达到云彩层次比较厚即可。如图2:然后执行菜单―图像―调整―色彩平衡,将蓝色加重一点,或者调整成自己喜欢的天空颜色,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步骤比较重要,选择什么样的颜色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给“生命树”调色的的步骤,所以在这一部分选色要很确定。 选定“生命树”层,用多边型索套工具勾勒图层上部分,然后羽化18像素,接着按DELETE键数次,感觉和背景融合了即可,如图3。这里来制作一下永恒之塔,调色部分将在整个草图构成完成后整体进行。首先用多边型索套工具将“永恒之塔”部分勾勒出来,按CTRL+J,然后关掉塔原始层,这样就单独得到一个勾好的塔,然后将塔边缘羽化1像素,使锯齿不那么明显;然后执行菜单―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选蓝色,降低原素材上的蓝色,按CTRL+T控制塔的方向,注意远景透视关系,如图4。根据原游戏的设定,“永恒之塔”是维持游戏内世界*平衡的一个支柱,在游戏CG里出现过塔散发出光芒,并切有一些被叫做“奥德”的碎片在塔周围飞舞。新建立一层,然后选画笔,将画笔调整为“湿边”,这样在接下来的模糊步骤中可以使边缘更加的和背景融合。用画笔根据图5-1中示例,画出塔周围的白色光,然后执行菜单―滤镜―模糊―动感模糊,角度为垂直90度,大小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只要塔周围的光有竖直的感觉即可;如图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