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3DMAX实例教程:VRay打造精致乡村风格餐厅
如何体现一个充满加州柔和阳光的空间呢?这次以餐厅这个空间作为主题内容。从最初的平面设定到空间的布光和材质的赋给,成图的后期处理,我们在这里将一一进行体现。最终效果图图00空间概要及说明:这是一套300多平米的别墅,在整体的设计风格上,我采用了美式乡村风格,混搭了一些地中海的元素进去,这套方案没有传统美式的原始粗矿和古朴质感,却传承了一点地中海式的精致。在主题上摒弃了繁琐和奢华,以舒适为导向,以享受为原则,强调“回归自然”,给人一种心灵上的释然以及回归大自然的淳朴的思路,打造一个安宁平静、舒适自然的美妙净土。(图01)图01平面设定和分析:分析平面图,首先我考虑的是这部分空间分为两块,即餐厅和厨房。当然以餐厅为重点。在这里我把厨房做成敞开式厨房,为了让这两个空间的衔接更紧密,功能更齐全,于是又考虑增加了一个吧台,有情调且实用。我们都知道餐厅以用餐为主,那么所有的功能都要以满足这个需求来产生。在家具灯具以及材料的选择上,也是要以美式的感觉进行搭配。比如铜艺的灯具,厚重的家具,本色的棉麻以及有着浓郁自然清新味道的植物。(图02)

身影画中游
视频叠加相信很多喜欢多媒体的朋友都尝试过,今天我们换个玩法,让的照片在视频影片里产生奇妙的“画中游”景观。使用的工具是友立公司的PhotoImpact 7和VideoStudio 6,操作方法也很简单。 制作无背景照片 启动PhotoImpact 7,导入准备好的人像照片。 按下主窗口左侧工具栏上的选取工具,根据照片背景的复杂程度,选择使用“魔术棒”或“贝氏曲线工具”来去除照片背景(如图1)。制作“画中游”影片 启动 VideoStudio 6,新建项目后按下主窗口右侧的文件夹图标,将准备好的视频剪辑导入到素材库中。 打开主菜单“故事板”选项,在素材库里选中导入的影片,将其拖至视频编辑窗口的“视频轨”中(如图3)作为背景影片。可以导入几段视频剪辑与后面的人像图片配合。影片长度可在编辑窗口里激活后任意拖拉调整,以符合整个影片剪辑的需要。 打开主菜单“覆盖”选项,激活视频编辑窗口的“覆盖轨”,打开主窗口右上角的“素材类型”卷展栏,选择“图片”素材库,按下主窗口右侧的文件夹图标,将准备好的无背景人像图片导入到图片素材库中,把它拉至“覆盖轨”里,激活后依前法拖拉调整播放长度,使其与背景影片长度吻合。我们这个实例里使用了两段视频和两个无背景人像,其长度分别是对应的。 导入的人像照片需要进一步调整,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激活“覆盖轨”里的人像照片后,按下主窗口左上角的“动画”设置钮,进行各项参数的设置(如图4)。 提示:“运动类型”与刚才设置的人像位置是有密切关系的,如果人像从右侧滑入,我们需将人像位置设置在屏幕左侧,反之亦然,设置时最好将人像的位置移出画面二分之一左右,产生滑出画面的效果。 设置完毕按下主窗口里的预览钮看一看,效果不错,为了锦上添花,再为这段影片加上活动的文字标题,使它更加生动。选中主菜单上的“标题”选项激活文字标题编辑线,在预览窗选取你满意的文字渲染方式后,将其拖至编辑窗里的“标题轨”,在左上角参数栏设置好文字字体、颜色、阴影和动画方式。最后拖拉“标题轨”中文字标题调整播放长度,使其与相配合的背景影片长度一致。 VideoStudio有添加音效的功能,朋友们可根据喜好自行设置添加,在此不再赘述。 影片的保存或导出 我们的作品一切OK了!在预览窗中看到随着背景影片的播放,人像慢慢地滑入画面,又慢慢地滑出,下一个人像紧接着滑入进来,画面上还相应出现了绚丽的动画标题文字,融合成为一段天衣无缝的新视频!下面就把我们的作品保存起来。 选中主窗口“完成”选项,在这里可将它存储为自定义的视频文件,或直接创建刻录成VCD、DVD、SVCD等格式的光盘。 保存完影片后,还可以按下[导出]按钮,将这段影片制作成一张颇有新意的电子贺卡,搭配好贺卡页面,调整好影片大小和位置,生成一个自执行的EXE文件,就可以把它发给朋友一起分享你的快乐了

用Flash 8 AS代码写摄像头拍照功能
因为很久不做 Flash coding 了,所以也就很少关心 Flash 8 的新的 Class,但听大家说过有这个功能。本想从网上找段教程或 code 来做。可是发现国内还没有类似的。就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开始做法: 第一步:在库中建立一个视频元件,类型选择:视频(受 ActionScript 控制)。 第二步:将视频元件拖到场景中,并调整尺寸到想要的大小。并起名为“my_video” 第三步:在时间轴中粘入下边的 code。 Testing 发现有问题,拍出来照片只有 160x120 的区域有图像。并且图像变形了。 :eek: 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此处省略2小时 debug 时间……) 最后发现 my_video 复制到场景中调整大小时并不是改变 my_video.width 及 my_video.height 属性,而是改变 my_video._width 及 my_video._height 属性。原有视频元件的尺寸只有 160x120 。这就相当于将 my_video 作了形变。而 BitmapData.draw() 是不会考虑源元件的形变的。用官方的说法是: QUOTE: 源 MovieClip 对象不对此调用使用其任何舞台中转换。该源 MovieClip 对象会被视为存在于库或文件中,没有矩阵转换、没有颜色转换,也没有混合模式。如果您希望通过使用影片剪辑自身的 transform 属性来绘制影片剪辑,则可以使用它的 Transform 对象来传递各种 transformation 属性。

摄影教程:走近你的被摄者
和模特出外约拍,作品却都僵硬死板如木头?拍出来没有情绪,没有感觉? 也许只是你与你的模特还不够接近…… 本文将展示一位摄影师的拍摄心得,与你分享走近被摄者内心的要领~。 再走近一点就好 Robert Capa 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没有拍得很棒,那代表你还可以走得更近去拍摄”(If your photographs aren’t good enough, you’re not close enough)。 如果套用在人像摄影上,所谓的“没有走得更近”当然不是在说你跟 Model 的拍摄距离,也并不是叫你每张照片都跑到 Model 面前去拍大头特写,或是用百微去拍摄眼睫毛才叫做有 feel。其实我个人认为照片没有拍好,那是因为很多时候拍摄者并没有“走近”被摄者的“真实性格”和“内心世界”。在作品上,如果只流于“浅”景深、可爱十式或纯粹摄影技巧表现的话,作品难免缺少了深层次的演译,主题亦会变得空洞。 这照片有爱 这个副标题,是有一次跟我的*好友藤原克也先生讨论一辑人像作品时,他评论了某摄影人的作品,说了一句话:那照片有爱。 藤原克也大哥是*拍摄人像的大师级人物,也是《摄影之道-氛围×构图×主题的光影演绎》一书的作者。当时我在向他请教如何去拍摄感性一点的主题,他就回了我一句:“拍这个主题,要有爱”。 原来*摄影人在发表人像作品时,如果拍得很好的话,其它摄影人都会开玩笑式的留言:“有爱”,意思即为揶揄拍摄这个作品的摄影人,一定在拍摄的过程中爱上了这个模特儿,不然不可能拍出如此扣人心弦的作品。虽然听上去有些无聊,但想深一层,如果没有和 Model 做好沟通和引导,没有全神贯注地去发掘被摄者的表情,的确是很难构成一辑佳作。
最新发布

Dreamweaver CS4 初步体验
新的界面设计非常让人兴奋页面内链接进来的css和js文件都可以在这里选择并进入编辑.代码检查(Code Inspector)功能可以让你非常方便的在设计视图中进行代码修改各种窗口都可以以图标方式在右边显示,需要时再调用出来,节省了不少空间各种工作区域还可以很方便的切换现在可以更方便的为元素来控制和删除样式

overflow解决float浮动后高度自适应问题
也许你在做网页的时候发现,发一个区块内的元素被应用了float之后,那么整个box的高度对就不以被浮动对象的高度为标准了。如图中的城市导航内的城市列表中采用了float之后,那个外框的高度并不是内容元素的高度: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经发现可以采用overflow来解决!方法是在父元素加上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title>float浮动之后的问题</title> <style> * { padding:0; margin:0;} body { font-size:12px; line-height:150%;} ul { list-style:none;} .container { width:700px; margin:0 auto;} .header, .footer { height:60px; background:#99CC66; margin-bottom:6px; font-size:18px; font -weight:bold;} .main {} .left { float:left; width:200px;} .sidepanel { border:1px solid #CC6600; margin-bottom:8px;} .sidepanel h2 { font-size:12px; background:#CC6600; height:24px; line-height:24px; text- indent:20px; color:#fff;} .city { padding:6px 0px; overflow:auto; zoom:1;} .city li { float:left; width:35px; text-align:center;} .right { margin-left:200px; background:#CCCC66; height:240px;} .hotinfo {padding:6px;} .clearfloat {clear:both;height:0;font-size: 1px;line-height: 0px;} </style> </head> <body> <div class="container"> <div class="header">header</div> <div class="main"> <div class="left"> <div class="sidepanel"> <h2>城市导航</h2> <ul class="city"> <li>北京</li> <li>上海</li> <li>天津</li> <li>南京</li> <li>广州</li> <li>重庆</li> <li>济南</li> <li>杭州</li> <li>郑州</li> <li>北京</li> <li>上海</li> <li>天津</li> <li>南京</li> <li>广州</li> <li>重庆</li> <li>济南</li> <li>杭州</li> <li>郑州</li> </ul> </div> <div class="sidepanel"> <h2>热门文章</h2> <ul class="hotinfo"> <li>本月20日起入境日本须留指纹</li> <li>本月20日起入境日本须留指纹</li> <li>本月20日起入境日本须留<font color="#43FF73">指纹</font></li> <li>本月20日起入境日本须留指纹</li> <li>本月20日起入境日本须留指纹</li> <li>本月20日起入境日本须留指纹</li> <li>本月20日起入境日本须留指纹</li> <li>本月20日起入境日本须留指纹</li> <li>本月20日起入境日本须留指纹</li> </ul> </div> </div> <div class="right">右侧内容</div> </div> <br class="clearfloat" /><!-- 用于清除浮动的元素 --> <div class="footer">footer</div> </div> </body> </html> [Ctrl+A 全部选择 提示:你可先修改部分代码,再按运行]

站点的CSS样式表管理规划经验总结
引子:彻底放弃表格布局,使用xhtml+CSS建站也已经有一年多了。一年多的实践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在写这篇文章来总结一下。在使用xhtml+CSS建站的过程中有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网站的CSS样式表规划与管理。我的CSS管理进化史在最初使用CSS来控制网站样式的时候,并不清楚CSS管理规划之类的东西,所写的CSS基本上都是按照需要,随时添加,刚开始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好,但是后来越加越多,越改越乱,虽然有一些注释,但到最后还是变得让我自己看着都头疼。那个时候,一个网站所有的CSS都在一个文件中,没有规划,并且排序也没多少规律,于是只能在html页面中找到class的名称,然后在上千行的css代码中搜索自己想要的那个。过了一段时间,思考总结之后,我对站点的CSS样式表进行了初级的规划。在样式表中初步划分了三个区域:base 样式表layout 样式表class 样式表其中“base 样式表”用来描述一些公共性的东西,比如全局性的body、a样式等;“layout 样式表”用来描述具有唯一性的id布局,属于整个页面的框架式布局;“class 样式表”用来描述剩下的class类的样式,这类样式分为可复用样式和通常只在特殊页面出现一次或几次的样式。按照这种方法布局的确提高了不少的效率,但这种方式只适合中小型网站,在大型网站上应用还是略显单薄,至少在多人协作的时候并不能达到最佳效率。于是就有了下面总结的较完善的CSS管理规划模式。较完善的CSS样式表管理模式step1:个人或者团队需要将主要页面的布局用DIV图的模式按层次画出来,这个DIV图就是在设计原型的基础上,将页面中的主要模块使用的ID名、class名标注出来,方便建立维护文档以便将来进行修改与升级。step2:划分CSS结构,建立全局css及各模块css。在html页面中引用全局css,在全局css中引用各模块css。

dreamweaver cs3 图文教程之创建博客blog程序(一)
说明:这篇教程所使用的工具是dreamweaver cs3,服务器技术是iis+asp+Vbscript,有一点css的使用。其他的东西没有。 呆呆,2008年7月2日。 原来一直没用过dreamweaver来做网站,也不知道的dw的妙处,这段时间恰好帮朋友做一个网站,拿dw来练手,有所斩获,就形成了这篇教程。水平有限,仓促成文,不当之处,望看客海涵。呆呆做东西,基本是从兴趣出发,所以可能讲述起来没有大师之条理,拿捏水平就请大家抱着批评的态度,剔除糟粕吧。本文阅读对象:菜鸟,对网页设计的认识程度刚入门的朋友。高手就免了吧。还有,对css有一定的帮助。标准化正好前段时间也学了学,用dw玩css还真是比较顺手呢。开始了。关于IIS的架设与设置,就不多讲了。XP就下个iis5吧。点此下载:http://www.gougou.com/search?search=iis5%E5%AE%8C%E6%95%B4%E5%AE%89%E8%A3%85%E5%8C%85&id=1

如何在Adobe Dreamweaver CS3中连接ACCESS数据库
在Dreamweaver CS3中选择窗口-数据库-自定义连接字符串,出现如下图的设置窗口。在连接名称中输入“conn”,复制如下代码在连接字符串中。"Driver={Microsoft Access Driver (*.mdb)};DBQ=D:\web\Data.mdb" 这里说明一下,“D:\web\Data.mdb”就是你的数据库所在路径和名称。输入完成后点击测试按钮进行连接测试。如下图:弹出“成功创建连接脚本”就表示数据库连接成功。当测试成功Dreamweaver CS3会在你的站点目录下生成一个名为“Connections”的文件夹。文件夹里面就存放着名为“conn.asp”的数据库连接文件。该文件的源代码如下:<% ' FileName="Connection_ado_conn_string.htm" ' Type="ADO" ' DesigntimeType="ADO" ' HTTP="false" ' Catalog="" ' Schema="" Dim MM_conn_STRING MM_conn_STRING = "Driver={Microsoft Access Driver (*.mdb)};DBQ=D:\web\Data.mdb" %>

如何在Dreamweaver CS3中建立多条件筛选的记录集
但是有时候我们需要建立一些双筛选条件或者多筛选条件的记录集。那么建立这样的记录集在Dreamweaver CS3改如何建立呢?其实我们可以在Dreamweaver CS3的简单模式下先建立选定筛选条件,比如上图的建立方式。然后我们单击高级按钮。如下图然后我们在数据库项中选中要筛选的另一个字段,单击”WHERE“。加入到SQL查询框中,如下图然后我们在手动输入筛选条件。如下图这样我们就在Dreamweaver CS3建立好了一个即筛选URL参数又筛选YN判断的一个记录集。同样的道理大家可以在Dreamweaver CS3中创建更加复杂的查询记录集。

第一章:在WINDOWS XP中安装IIS管理器
2.然后我们双击“添加或删除程序”将出现设置面板,在设置面板中我们单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将出现WINDOWS组件向导。如下图: 3.在WINDOWS组件向导中你将会看到“Internet 信息服务(IIS)”的复选框。如果该图选框是选定状态,那么就说明你的系统已经安装了IIS。如果是非选定状态,那么你就必须选定然后单击“下一步”进行安装。如下图: 4.系统将会自动进行安装IIS。如下图: 5.安装完成后将会出现提示,单击“完成”即可。如下图 6.安装完成后你将会在“控制面板”-“管理工具中”看到Internet 信息服务。如下图: 7.双击打开Internet 信息服务就能看到它的工作界面了。如下图: 到此,Internet 信息服务的安装任务也就完成了。大家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中试着安装看看。

Dreamweaver CS3 最新功能描述
随着Adobe Dreamweaver CS3的预销 我们开始了新一轮的Dreamweavr学习,那么让我们先了解下Dreamweaver CS3都有哪些新功能: 适合于 Ajax 的 Spry 框架 使用适合于 Ajax 的 Spry 框架, 以可视方式设计、开发和部署动态用户界面。 在减少页面刷新的同时, 增加交互性、速度和可用性。 Spry 数据 使用 XML 从 RSS 服务或数据库将数据集成到 Web 页中。集成的数据很容易进行排序和过滤。 Spry 窗口组件 借助来自适合于 Ajax 的 Spry 框架的窗口组件, 轻松地将常见界面组件 (如列表、表格、选项卡、表单验证和可重复区域) 添加到 Web 页中。 Spry 效果 借助适合于 Ajax 的 Spry 效果, 轻松地向页面元素添加视觉过渡, 以使它们扩大选取、收缩、渐隐、高光等等。

Dreamweaver CS4中文版使用小结(初步印象)
Dreamweaver CS4官方的正式正文版本发布有几天了,站长第一时间下载测试使用了,到目前为止准备对Dreamweaver CS4来个初步的使用小结。Dreamweaver CS4中文版这次发布可谓遮遮掩掩,咋一去官方网站一看,发现下载列表中并没有提供简体中文版本下载,本来以为这次Dreamweaver CS4和Dreamweaver CS3一样不单独提供简体中文版本下载了,但是后来经过网友提醒才知道原来下载韩文版本中就包含了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靠!也太隐晦了,ADOBE装B也装的太无聊了。)赶紧下载安装后,下载和以前不一样,需要一个下载插件才能下载,这可能是官方考虑文件比较大,为了解决断点续传的问题吧。下载回来的Dreamweaver CS4还是和CS3一样,安装前先解压,文件同样巨大,同样集成了N多ADOBE的附加软件(这点我极度鄙视,这和流氓软件没区别)。这次比Dreamweaver CS3人性化了一些,可以选择不安装其他的附加组件。安装完后启动界面一看,我靠,还真郁闷,1024的分辨率下,菜单变两行了,回头一看官方的推荐配置才知道原来推荐的最低分辨率是1280*800。我靠,难道1024*768的显示器现在就是古董了??我郁闷啊。没办法,紧凑点就紧凑点吧,将就这用一下,谁叫咱手贱爱尝鲜呢。过了好一会儿才适应了Dreamweaver CS4的新工作界面,感觉1024下怎么用都不爽,哎,郁闷啊,看来要攒钱换大显示器了。用来用去,发现Dreamweaver CS4和Dreamweaver CS3相比真的没新增啥令人激动的功能,Spry工具条中多个工具提示,Spry数据集换了个操作查询界面,多了个CSS属性面板,多了个什么实时试图(实际上俺用不到这个功能)。我靠,最令我郁闷的是默认的帮助都是在线阅读的,需要在窗口-扩展-连接面板里设置离线才能使用本地帮助文件(郁闷的是本地帮助文件不是最新的)。哎,看来又被忽悠了,忍忍吧,谁叫人家是巨头垄断呢,再郁闷也得用人家的软件不是。细细的看了一下Dreamweaver CS4的服务器行为,哎!不出所料,万年不变,还是Dreamweaver 4.0时期的那几个服务器行为。郁闷啊,有时候我真想不通ADOBE为什么就不想象扩充一下Dreamweaver CS4的服务器行为,让Dreamweaver CS4变成一个准IDE也好啊。郁闷!没服务器行为就没吧,咱忍了,看看插件API接口有没有换,能不能兼容老的Dreamweaver插件。打开插件API的在线帮助一看,我靠,还真做了些变动,好在重要的几个API调用方式都变,还好,估计能兼容大多数老版本的插件。这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二话不错,赶紧安装几个老版本的插件看看,安装是后试试,嗯~~~!还不错,能兼容大部分的服务器行为插件(只要没自己搞API的外链JS都能兼容),赶紧试着自己开发几个简单的插件试试,三下五除二开发了几个Dreamweaver CS4下使用的插件,发现还行,挺稳定的。总体来说这次Dreamweaver CS4变动不大,没有让人激动的新功能,但是就冲官方这次单独发布了简体中文的版本下载也要支持一下。以后本站的教程将都使用Dreamweaver CS4来作为教学演示环境,大家记得升级。下面贴几张Dreamweaver CS4的新功能的截图,大家自己看看理解理解,尝尝鲜。

Dreamweaver CS4新功能全接触
这次Dreamweaver CS4的界面几乎是做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改进,从中看到了更多的设计元素,让DW也稍稍带着点苹果的味道。如果说VISTA和OFFICE 2007创造了软件界面设计的新纪元,那么Adobe相当于取代了苹果的设计地位而紧随MS之后。唯一的区别就是,MS老是抄人家苹果的(汗一个,微软的Fans别砸我),而Adobe却是实实在在的自己创造,设计界的老大地位实至名归…… 从下图可以看到,DW CS4给菜单增加了三个平级下拉按钮,他们分别是布局、DW扩展和站点管理器。 布局按钮:这个按钮似乎和下方的代码、分割、设计按钮功能重复,目前还不明白DW的意图,唯一增加的新功能是垂直分割,让代码和设计界面以垂直对比的方式呈现。图2 DW扩展:图3 站点管理器: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