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Illustrator设计制作古典花纹图案教程
先来看下最终效果:一、绘制图案中的花形1、单击工具箱中的“星形工具”按钮,在页面中单击鼠标左键,弹出“星形”对话框,其参数设置如图(1)2、单击“确定”按钮,在页面中绘制一个星形,星形的轮廓色设置为橘黄色(R:255,G:204),如图(2)3、选取绘制的星形,然后将星形由下向上添加白色到紫色(R:152,G:2,B:126)的放射状渐变色,添加渐变色后的图形如图(3)4、单击工具箱中的“转换描点工具”按钮,在星形的控制点上按下鼠标左键拖曳,此时将在控制点的两侧出现控制柄,状态如图(4)5、拖曳鼠标到合适位置后释放,在右侧出现的控制柄上按下鼠标左键拖曳,将其中的一个控制柄进行调整,其控制柄的调整状态如图(5)提示:当第一次在控制点上按下鼠标左键拖曳时,在控制点的两侧将出现两个控制柄,任意拖曳鼠标的位置,出现的控制柄将始终以控制点为对称点。当释放鼠标,再次调整任意一个控制柄时,另一个控制柄将处于锁定状态。当对图形调整后,再次在控制点上单击鼠标时,调整后的控制点将还原为没有调整时的形态。

Photoshop基础教程之浮动面板综合简介
这节课简单介绍下photoshop浮动面板的组成以及种类。各种浮动面板的使用技巧和方法。具体的使用我们在以后进行讲解。 ★.浮动面板的组成: 浮动面板是Photoshop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它为图形图像处理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辅助功能。下面是浮动面板的名称:

如何制作狐狸叫派对海报图片的PS教程
一首狐狸叫的网络歌曲红了全球,以此为创作的广告层出不穷。下面是以此为主题的派对海报制作。过程:先构思好内容,当然少不了狐狸,然后把派对的一些元素加进去,画面看上去有个性即可。最终效果 一、选一个有纹理的背景。 二、快速找个合适的人物素材,感觉差不多就行了,注意前提是要清晰一些的素材,毕竟作为画面的主体。 三、找一个狐狸素材,最好背景干净些容易抠图,如果毛发清晰,就用“通道载入选区”方法来抠图,如果不太好抠图就随意先抠图,然后下载“毛发笔刷”来填补周边的绒毛。

Photoshop CS2 入门之菜单介绍
虽然你毫无疑问地想要自己动手把照片做些处理,想要马上发挥你的潜能,但是我建议你最好先着重了解一下Photoshop是如何工作的。首先确保你的Photoshop CS2已经正确的安装,并且事先浏览此程序各个方面的功能以便使你对它的工具和布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样在将来我们真正操作的时候能更方便,更熟练。当准备好开始你的Photoshop之旅的时候,要事先通过双击Photoshop图标登陆此程序。当Photoshop加载完成之后,它的菜单条、工具箱以及四个控制浮动面板出现在屏幕上。图1显示了Photoshop cs2在windows下的外观,如图所示:如果宽度没有设置成500,高度没有设置成360,现在让我们输入这些值。通过点击“宽度”域来选择它,然后输入500。按下TAB键,移动光标到“高度”域,输入360。各域之间的光标移动可以通过用鼠标点击,也可以通过按Tab键进行切换。我们一般把“分辨率”设置为72象素/英寸。Photoshop CS2将72ppi作为缺省设置,因为大多数显示器在屏幕区域中每英寸显示72个象素。换句话说,文档设置的分辨率与显示器的分辨率一样。如果你的设置不是72ppi,将其改成72。如果加大了分辨率、高度或宽度的值,那么图象的尺寸也会随之增大。在我们实际操作中我们尽量避免大图像,因为大图象在操作的时候非常笨重,反应比较慢,而且它还会降低计算机的速度。在“模式”选项中,应该设置为RGB颜色(红/绿/蓝)。Photoshop CS2将RGB颜色作为缺省设置,因为RGB是视频显示器显示颜色的标准色彩模式。在RGB模式中,颜色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合而成。当设置成RGB颜色模式的时候,Photoshop CS2的所有绘图和编辑属性都是有效的。如果你的计算机没有设置为RGB颜色模式,可以通过点击“模式”的弹出式菜单选择“RGB颜色”来设置RGB颜色。如果你想要把新建的图层背景是白色的,请点击组合框的“白色”按钮。如果你选择了“背景色”选项,Photoshop CS2上次使用的背景色将作为你新建文档的背景色。如果你选择“透明”,你将工作于一个没有颜色值的背景层上,当我们点击“确定”按钮关闭新建对话框时,一个新的文档窗口将出现在你的屏幕上,在窗口的主题条中写着文件的名字(未标题)、当前的显示模式和放大比例。可以滚动、改变大小和关闭Photoshop CS2的窗口,也可以通过单击和拖动主题条的方法把窗口移动到你想要位置。我们还可以通过选择“视图”颉胺糯蟆被蛘甙聪CTRL+“+”放大图片;选择“视图”颉八跣 被蛘甙聪CTRL+“-” 来缩小图片。二、Photoshop CS2菜单 Photoshop CS2的菜单条包含9个下拉式菜单。越熟悉Photoshop CS2的功能,那么越会在操作Photoshop CS2时选择正确的工作路径。下面的部分将对Photoshop CS2菜单中9个下拉式菜单做一下介绍。1、“文件”菜单: “文件”菜单中的大部分命令用于对文件的存储、加载和打印这些命令,如“新建”、“打开”、“保存”、“另存为”、“页面设置”和“退出”命令在其他Windows中的应用程序中都是极其普遍的。我们先看一下“文件”下拉菜单中的界面,如图3所示:
最新发布

Fireworks 制作立体旋转地球
动画制作是Fireworks的特长,尤其结合Mask会制作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的旋转地球就是用Fireworks MX做出来的(其他版本的Fireworks 也一样可以做出),挺逼真吧! 本例使用圆形遮罩中运动的平面世界地图模拟地球的转动,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只有Mask,但要做到地球旋转连续流畅还是需要一点小技巧,希望下面的教程能够让你有一点收获。 读者应具有Fireworks的基本操作能力,特别要熟悉层面板和Select菜单操作。

Fireworks制作相片撕裂效果
效果简介:这是一个图像撕裂的效果,有很多朋友问起这种效果的实现方法,不要以为只有photoshop才能做出这种图像撕裂的效果,其实这很简单,就是Fireworks套索工具的应用而已。 1、建立场景后,按下Ctrl+R导入一个图像文件。 2、双击图像进入位图编辑模式,选择LassoTool(套索工具)在图像上随意画线,切记线条要棱角分明,不能够表现的过于圆滑,另外,一定要使线条的起始点和终结点回合,形成圈选。见图1 3、完成圈选后,按下Ctrl+X剪切被选部分,返回到原始编辑状态后按下Ctrl+V粘贴。然后选择Scale Tool(比例工具)将粘贴上的图像进行微小的旋转。见图2 4、按下Ctrl+A全选场景中图像,然后打开Effect(效果)面板,在效果列表中选择Shadow and Glow(阴影与发光)选项中的Shadow(外阴影)命令对两个图像同时进行阴影设置。设置见图3 5、最后,调节一下两图像间的距离。完成制作。最终效果见图4

Fireworks使用技巧及常见问题解答
是一款与Dreamweaver、Flash齐名的网页图形制作利器。在当前的一些热门设计论坛中均开设有Fireworks讨论专区,为网友学习Fireworks提供了方便。笔者特地搜集了一些与Fireworks相关的常见问题,经过编辑整理后在这里给予逐一解答,希望能为广大Fireworks初学者带来帮助。 问:对象与对象层有什么区别? 答:一个标准的Fireworks图形文件至少有2个基本层,分别是“网页层”和“普通图层”。每一个图形对象在创建的同时都会自动在“普通图层”下生成一个“单独的层”来容纳自己,因此这个“单独的层”就被称为“对象层”。同样的,每一个热点或切片对象在创建的同时也会在“网页层”下自动生成一个“对象层”来容纳自己。 问:怎样把两个位图对象合并为一个对象? 答:在同一个画布中,调理两个位图的对象层,使其中一个位图紧挨在另一位图对象层的上面。然后选中上层的位图对象,点击菜单栏上的“修改―向下合并”即可。 问:如何改变Fireworks的颜色样本? 答:点击菜单栏上的“窗口―样本”启动颜色样本组合面板,点击该面板右上角的下拉列表,可从中另选一种颜色样本。 问:如何画一个圆角矩形?

自己打造动画广告 用Fireworks泛起水波涟漪
我们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泛着水波涟漪的动画广告,效果非常的逼真。其实这只是巧妙地利用了动画软件中的遮照效果而制作出来的。在Fireworks里通过蒙版效果和对每帧的播放时间进行巧妙的调整后,也能做出这种有水波涟漪的GIF动画。 我们先将一张将要用来制作这种涟漪效果的图片导入Fireworks。这时Fireworks会自动生成一个背景层,如图01。图1 点击层面板右上角的下拉列表,将背景层设置为“共享此层”,如图02。图2 接着把背景层中的位图复制一份放到“层1”里面并用方向键使其上移2个像素。然后点击“修改―动画―选择动画”命令,在弹出的窗口里对该位图进行如下的各项动画设置。图3 现在该来画水波的涟漪了。用“椭圆形”工具在“层1”里画两个以白色为实心填充的椭圆形,如图04。图4

下拉菜单全攻略之Fireworks篇
■ Fireworks 4/Dreamweaver 4双剑合壁造弹出菜单 与图形设计制作软件的龙头老大-Adobe公司的Photoshop相比,Macromedia公司的Fireworks 4(以下简称FW4)可谓短小精悍,同时,她对于网页图形制作的强大支持,也使其轻松获取了大批网页设计师的信任和追随。配合Macromedia网页制作三剑客中的另一位大名鼎鼎的剑客Dreamweaver 4(以下简称DW4),FW4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出时下网页中甚为流行的弹出菜单(亦称下拉菜单)。如果你对DHTML网页编程不甚熟悉,看到代码就头疼,不如跟随笔者一起亲身体验FW4的魅力所在吧!一、 在FW4中制作菜单1.制作母菜单按钮 打开FW4,选择File菜单下的New,或者按Ctrl+N快捷键,如图一新建一个文件,尺寸200X30像素,精度72像素/英寸,背景透明。 选择Window菜单下的Tools打开工具面板,从工具面板上选择矩形工具, 画一个100X30像素大小的矩形,选择Window菜单下的Info打开信息面板,直接输入数值精确调整尺寸和位置;

用Fireworks轻松制作网页交互按钮
3. 在工具箱中选择矩形工具,在按钮编辑器窗口中拖动鼠标,画一个适当大小的矩形。 4. 从填充面板中选择想要的填充特效(如果填充面板没有显示,可以从Windows菜单上选择Fill命令,打开填充面板),制作漂亮的按钮图像。本例选择Ripples(波纹)图案、Emerald Green(鲜绿色) ,如图3所示。 5. 输入按钮文本:选择文本工具,在按钮编辑器中单击矩形中心附近,弹出文本编辑对话框。从文本编辑对话框中的字体弹出菜单上选择一种字体,选择点大小,从颜色弹出菜单上选择一种颜色,单击居中对齐按钮(本例选用隶书,25点,红色,居中对齐),最后单击OK按钮(图4)。

用Fireworks给黑白图上色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Firework的强大功能吧! 打开一张黑白图如下,然后用魔术棒工具做选区, 在Xtra/Adjust color/Hue Saturation,弹出如下设置窗口 设置完点OK 可有时在用魔术棒工具做选区的时候,往往不尽如人意,看上去明明色彩有很大区别的地方也被选中了,呵呵,不急,魔术棒里有个属性叫“容差”。 “容差”表示用魔术棒单击一个象素时所选的颜色的色调范围。如果输入 0 并单击一个象素,则仅选择色调完全相同的相邻象素。如果输入 65,则选择一个更大的色调范围。 这下明白了吧,如果有不明白的多试下就知道了,也可以适当的用Edge属性修饰一下。

巧用Style制作立体感文字
大家都知道利用FireworksMX内置的bevel滤镜可以制作出文字的立体效果,但是这样调试起来很麻烦。而利用Styles的方法就简单了。 1.打开FwMX新建一文件,大小任意。将画布颜色设为:#729CFE 2.利用Text Tool在画布上拖画出一个文本框。选择菜单栏上的Text>Editor调出Text Editor对话框,输入文字“梦想瞬间”(这个方法解决了在画布上不能输入中文的BUG)颜色任意设置。图1: 3.选中文本框,按Shift+F11调出Styles面板。点选Style 30应用该样式(图2), 此时的文字应该和图3所示的样式差不多(如果字体大小变化了,请自己调整好) 4.选中文本框,在Properties面板中将轮廓颜色设为透明;将字体填充颜色设为#729CFE。如图4: 怎么样?效果出来了吧?变换字体试试,方便吧? 这其实也是利用了Inner Bevel滤镜,我们可以很方便的设置其中的各项参数来改变其效果,这样比一开始就使用bevel滤镜要方便一些。

Fireworks混合模式之宝石花效果(二)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通过对图层的混合模式进行调整从而产生令人眼花缭乱的效果,本节我们将继续对混合模式的使用进行深入挖掘!首先还是先看看通过调整图层混合模式产生的效果图,效果图的名称暂且还叫做宝石花效果吧,呵呵,因为实在我想不出更贴切的名称了,不管如何,我们还是一起来看看本例效果图的制作方法吧1、打开FWMX,新建文件,大小200*200,背景色采用的黑色。2、选取工具箱的椭圆绘制工具,配合Shift键,在编辑区绘制一个圆形,选中圆形对象,对Properties(属性)面板进行相关设定:Stroke(描边)选项设为None;Fill(填充)方式选择Radial(放射渐变)填充;Edge(边缘)选择Feather(羽化),羽化值的大小采用默认的10即可。3、接下来对填充颜色进行调整,单击填充颜色井,会弹出颜色设定框,左侧的颜色块采用默认的白色,右侧的颜色块设置为“#003366”。在颜色列上距离左侧颜色块大约1/3处,单击鼠标,会自动增加一个填充色块,保持该色块不做任何改变,具体操作请看下图:

Fireworks混合模式之宝石花效果
混合模式功能应该说是目前流行的各大绘图软件都不可或缺的,通过灵活调整各种混合模式,同样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效果来,如果各位不相信的话,可以先来看看下面的效果图,是否给你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呢?关于这种效果的名称我想了很长时间,觉得没有什么很恰当的,就暂且叫宝石花效果吧!呵呵~废话少说了,我们还是赶快来看看如何通过FWMX来实现这种炫目的效果吧1、打开FWMX,新建一个大小为200*200,背景为白色的文件。进入编辑区,如果编辑区的上侧和左侧没有标尺的话,首先执行菜单命令"View / Rulers"使得标尺栏为可见,为了操作方便,接下来执行菜单命令"View / Guides / Show Guides"、"View / Guides / Snap to Guides"使得辅助线为可见并且打开辅助线的自动吸附功能,这样,我们就将最基础的前期工作准备好了。2、顺序从上侧标尺栏和左侧标尺栏拖拽出两条辅助线,辅助线的位置均位于两侧标尺的中间地带,也就是100像素的地方,如下图所示:3、选取工具箱的矩形绘制工具,在编辑区绘制一个任意大小的矩形,然后在Properties(属性)面板上的Info区域进行具体设置,将W(宽)、H(高)值均设为100,将X、Y值均设为0,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位于编辑区左上角、边长为100像素大小的正方形。具体设置如下图所示:4、对矩形的填充方式进行调整,同样在Properties属性面板上进行调整。将填充方式设为Starburst方式,单击填充颜色井,在弹出的颜色设定框中进行设定,本例是将左侧的颜色块设为了黄色,右侧的颜色块设为了红色。当然,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任意调整。本例具体设置情况如下图所示:5、选中编辑区的矩形对象,配合键盘上的Alt键,向右侧拖动举行对象,这样就自动复制了一个新矩形对象,将复制的对象放置到编辑区的右上角。因为我们在第一步已经选定了自动吸附到辅助线的命令,所以这里我们不必担心位置的问题了,目前编辑区的具体摆放情况如下图所示:6、采取和第五步同样的方式,在编辑区的左下角和右下角再次复制出两个相同的对象,如下图所示:7、执行快捷键"Ctrl+A",同时选定编辑区的四个对象,然后快捷键"Ctrl+G",将四个对象组合成组,此刻层面板会如下图所示:8、选定编辑区的组合对象,执行菜单命令"Edit / Clone",原地克隆复制一个组合对象,接着执行菜单命令"Modify / Transform / Numeric Transform",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变形方式为Rotate(旋转),输入旋转的数值大小为"30",其余不作调整,点击确定即可,这样就将克隆对象顺时针方向旋转了10度,打开层面板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编辑区两个对象的位置关系。选中克隆的对象所在的层,单击混合模式的下拉菜单,选择混合模式为Lighten(加亮),如下图所示:9、打开History(历史)面板,配合Shift键,同时选定我们刚刚操作的上面这三个步骤:“Clone、Transform、Blend Mode”,单击历史面板左下角的“Replay”按钮,如下图所示:10、具体什么效果各位应该已经从编辑区看到了吧!呵呵,别急,再次按动历史面板上的Replay按钮!看看你制作的最终效果图是否如下所示:好了,其实通过上面的几步操作,相信大家对于使用混合模式产生一些奇幻的效果应该有一些个人的心得了,呵呵,这样最好哈;不过可能有些朋友对于混合模式的应用还是不太清楚,或者说认为通过上面的步骤产生的效果不过如此,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不要着急,后面我们还有没有讲到的地方呐~~~。单单使用一种混合模式就已经能产生我个人所认为的足够奇幻的效果了(老风卖瓜,自卖自夸,呵呵……),如果结合两种或者更多的混合模式综合使用的话,会产生什么效果呢?你不知道,俺也不知道,MM公司也不见得知道,估计老天都不知道,呵呵,废话又来了,抱歉,抱歉……还是看看如何实现如上面例图所示的宝石花效果吧!这就是两种混合模式综合运用产生的“下场”哈~~~~1、重复上面1~4步的操作,此刻编辑区应该如下图所示:2、选中矩形对象,会出现颜色调节手柄。用鼠标点中调节手柄右下侧的矩形调节点,配合Shift键,向圆形调节点推动。注意:此时使用Shift键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填充色均匀的向中心方向发生改变,如果不使用Shift键的话,很难保证这一点实现。针对本例的最佳调整效果就是如下图所示了:注意:此刻的调整效果对于将来效果的生成是很重要的,各位可以根据后面的步骤自行测试的! 3、同样,配合Alt键,在编辑区的四个角都复制同样的矩形对象,如下图所示:4、"Ctrl+A",选中全部对象;"Ctrl+G",组合成组;"Ctrl+Shift+D",克隆矩形对象;"Ctrl+Shift+T",数值调整克隆对象;变形方式为"Rotate",数值大小为"10",点击确定;打开Layers(层)面板,选中克隆对象,将混合模式调整为Lighten(加亮),此刻层面板如下图所示:5、打开History(历史)面板,同时选中“Clone、Transform、Blend Mode”这三个历史步骤,单击历史面板左下角的“Replay”按钮三次,编辑区现在应该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效果了:6、我们在进行旋转变形操作的时候,每次旋转的角度为30度,理论上,克隆两次、旋转两次即可了,但是我们这一次却克隆了三次、旋转了三次,这样最后一次的操作对象其实和最初的对象是完全重合了,请理解我这些废话!:)打开层面板,选中最上面的一层,该层的混合模式应该和下面的两层相同,为“Lighten”模式,此刻我们看到的效果和上面的例子出现的效果是没有什么两样的,所以我们要对该层的混合模式进行改变,现在我们要采用“Invert”模式,具体设置如下图所示:7、废话不说了,看看编辑区发生什么变化了?是不是如例图一般的宝石花效果图已经出现了?请看下面的最终效果图:各位,做个实验吧!如果将最上面一层的混合模式变成“Luminosity”,会产生什么效果呢?请看下图:继续令人心动的实验,这次我们将最上面一层的混合模式变成了“Diference”,居然产生了更加不可思议的效果:好了,罗罗嗦嗦了老半天了,自己都感觉有些麻烦了~~,本节我们主要是来学习如何利用混合模式进行效果制作,有关混合模式的相关基础知识我们并没有涉及到,如果大家想更清楚的了解相关常识,可以到点燃灵感去找找有关资料,当然,直接从FW自带的帮助中去寻找也是不错的选择,这里就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