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RO/ENGINEER 2000i2新功能简述
美国PTC公司在2000年3月份向广大用户发布了PRO/ENGINEER2000i2。在很多用户还没有把PRO/ENGINEER2000i的行为建模等新技术深入了解的时候,PRO/ENGINEER2000i2又带着440多项改进和广大PRO/E用户见面了,到底性能有哪些改进呢?就让笔者把PRO/ENGINEER2000i2的新功能简单介绍给大家,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笔者认为2000i2和2000i相比,功能要强大的多。因为2000i2和2000i相比,有了更多人性化的设计,(我想这应该就是PTC大力宣传的柔性工程技术的一部分吧!)其中包括可视化检索(VisualSearch)、形状索引(ShapeIndexing)、特征灵活性(FeatureAgility)、行为建模技术(BehaviorModeling)、疲劳预测(FatiguePrediction)、CDRS渲染(CDRSRendering)等等。对于工程师来说,这些人性化的设计可以让工程师把时间更多的用在优化设计和产品的创新上,从而提高设计效率。 在这众多的新功能中,最让笔者欣喜的就是可视化检索(VisualSearch)了。如果您一直从事产品设计的话,您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寻找一个其他工程师做好的零件或装配,需要从几十甚至上百个零件、装配中去不停的打开或关闭一个又一个窗口。这样的工作让人厌烦,并且效率极低。现在有了PRO/ENGINEER2000i2的可视化检索(VisualSearch),一切都简单多了。可视化检索功能就是让工程师在调用零件、装配、图纸时,可以预览即将调用的零件。更让人惊讶的是,您还可以和在PRO/E操作界面中一样用鼠标加Ctrl键去旋转放大或移动它去看更详细的结构。而完成一个超大型部件装配的预览只需要几秒种的时间,让人不敢相信。据PTC称,这得益于PTC新的远程数据调动技术和专用多线程图形技术。在您打开预览功能的同时,零件或装配的基本形状立即出现在您的眼前,它只是一个近似的表示,几秒种后,零件的细节越来越清晰。可视化检索具有智能化,并且支持多线程处理。当您缩放模型时,PRO/ENGINEER只会载入浏览区域内的部位的数据而忽略其它部位数据。您还可以在装配浏览窗口中直接选择子部件和零件,来查看它们的结 形状索引(ShapeIndexing)也是PTC正在申请专利的先进技术之一。它利用智能过滤技术,把当前的模型与数据库中的已有模型进行比较,找出那些具有相似几何体的模型,以提高设计的重用性。充分利用这项功能,可以使企业减少许多重复设计的工作,也为数据的管理带来了方便。对于交通产品,机械制造业等等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他们制造的许多产品都使用相似或相同的部件。有了这项功能,也许在新产品的开发中,您只要投入一半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可以,另外一些部件只是需要调出来略微修改就可以用于新产品了。PTC称,由于利用了自动过滤和快速过滤技术,如果对一个包含300000个模型的企业数据库进行检索,只需要2秒就可以得到结果。这样的速度恐怕连最挑剔的用户也会无话可说。 特征灵活性(FeatureAgility)也是这次PTC大力宣传的技术热点。因为在当今的产品设计中,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适应市场的变化,更改设计是司空见惯的事。而如何缩短更改周期就成了需要研究的问题。在PRO/ENGINEER2000i2中,增加了一种称为意向参考的新功能。使用这种功能,设计者可以定义特征建立的方式,利用这种定义方式,你可以灵活的构建特征,并且在特征发生更改时仍然保持你的设计意图,从而把设计人员从烦琐的设计更改中解放出来。在PRO/ENGINEER的用户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你试图修改一个特征时(特别是这个特征是较早构建的),经常会跳出参考丢失,后续特征不能构建的对话框。你需要手工重新定义每一个失败的特征直到零件完全再生成功。这种重复性的工作使设计人员不能全力投入设计,而必须不断考虑这类特征的不稳定性。利用意向参考,工程师可以更方便的指定特征建 行为建模技术是从PRO/ENGINEER2000i开始推广的新技术。这种行为建模技术被业界作为第五代CAD技术。它通过把导出值(比如容积)包含到参数特征中,再反过来使用它们生成和控制其它模型的几何图形。使用行为建模技术,用户首先要定义一个工程分析模型,其中包括名称、类型和定义。接着,他们要建立“操作”—定义和引用一类用在分析模型中的新特征,比如体积,然后为分析模型设置约束条件—包括目标值、一个参数的最小和最大值。系统会出现解决方案的图表,协助用户为设计选择最优方案。利用行为建模技术的自动求解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能满足工程标准的最佳设计。相对于传统的手工反复操作的方法,行为建模的全自动处理有很多优点。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方便的求解,复杂的问题则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寻找解决方案的任务。有了这个强大的功能,产品的设计创新才会更快更好。
蝴蝶结-变化结教程-中国结
蝴蝶编成的结式与蝙蝠形状类似,南方方言中蝴与福同音,如以蝴蝶配上铜钱即称福在眼前,若编上五双蝴蝶可寓意五福临门。 蝴蝶结是以盘长结为主体,再以两边耳翼上各编一个双钱结当蝴蝶的翅膀而成,此外还有一种编法,即将盘长结改为团锦结也很美观。
最新发布
Photoshop手工磨皮保持人物皮肤的质感
本教程中我们介绍怎么磨皮才能保持住皮肤的质感,主要就是手工磨皮,想要得到好的结果,是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哦。嗯。。。上图,顺序可能会乱掉,不过都有编号,大家凑合着看吧!1,来看看原图和效果图的对比2,初略修一下图3,放大看,很多噪点。4,嗯 再放大,直接放大到像素,接下来是重点,利用修补工具一个毛孔一个毛孔的修补5,嗯嗯,效果出来咯,不错吧
很简单的Photoshop计算通道磨皮方法
效果图原图教程:1、打开原图,到通道面板,复制绿通道。 2、执行滤镜— 其他—高反差保留(数值10左右) 3、执行图象—计算,绿副本通道,强光模式,得到Alpha1通道。 4、图象-计算,Alpha1通道,强光模式,得到Alpha2通道。 5、图象-计算,Alpha2通道,强光模式,得到Alpha3通道。 6、Ctrl+A全选Alpha3,得到选区 7、进入RGB通道,回到图层面板,用曲线工具调整。完毕
通道和高反差保留PS磨皮方法给满脸雀斑的小男孩祛斑
小结:此教程其实没有一点新意,只是我以前的曲线祛斑的一个翻版,但是它可以给朋友提个醒,那就是在学习方法的时候别生搬硬背,要灵活运用这个小帅帅雀斑比较严重,雀斑的反差也比较大,一次没法去干净可以多次,还有很多朋友在祛斑的时候往往只注意雀斑,忽视了白斑,当雀斑被消除后原来雀斑周围的正常皮肤就显得非常的刺眼,所以我在最后还进行了一次消除斑白再就是以前的教程我是在RGB复合通道下调整,这对很多对色彩不是很敏感的朋友来说观察起来不是很容易,那么在通道下调整我们只要注意明暗度就很容易看准了一句话就是希望大家要根据图片的不同灵活使用说学到的方法原图:效果图:处理步骤:一、打开文件
使用选区与模糊处理法做皮肤的简单磨皮
对比图 效果图 教程一、把这张皮肤比较粗糙的人物照片用Photoshop打开,对背景图层执行CTRL+J复制一层,观察照片发现,照片中人物的手臂比较粗糙,我们先从这里开始,将手臂进行局部放大,使用磁性套索工具或钢笔工具将比较粗糙的区域选中。当粗糙区域变为选区以后,我们可以按CTRL+ALT+D执行一定半径的羽化处理。 然后对选区执行“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命令。在弹出的高斯模糊面板中,将模糊的半径设为5.8像素。
Portraiture+基底凸现滤镜磨出人物质感皮肤-PS磨皮教程
原图效果图教程步骤如下:1、CTRL+J复制一层,执行“自动色阶”操作。2、磨皮操作。这里我用的是Portraiture滤镜。把不需要磨皮的地方用蒙版擦出来。3、建立“可选颜色”调整层,在“红”色面板,执行加青去黄操作。减少黑色。具体数值大家自己适当调节。教程是死的,人是活的。
使用Photoshop内置的几个滤镜命令给人物面部简单磨皮
有几种方法可以在Photoshop中变光滑皮肤。 然而有的时候,皮肤会显得太光滑了,过于假了。 今天,我将展示一个简单的技术来帮助你ps出光滑的肌肤,同时保留了的毛孔纹理。 让我们开始吧!最终效果图原始图片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原始图片。第1步首先,打开你的图片,复制多一个背景层。 只需在右下角图层调色板中拖动当前层到“新创建层”图标层就可以了。现在设置这个新创建的图层混合模式为“亮光”。
PS磨皮实例:Photoshop通道与滤镜配合给MM祛斑
本教程更多的是介绍人物祛斑的新思路。具体的操作还需要自己去实践和推敲。大致过程:打开素材进入通道,选取一个斑点较为严重的通道复制一份。然后用滤镜及一些调色工具把斑点单独选取出来,有了斑点的选区只要稍微调白一点斑点就自动消失了。同样的方法再把一些皮肤过亮的部分单独用通道选区出来,用曲线调暗,这样皮肤看上去就均匀很多。教程只介绍了大致的过程,具体的操作还需要自己去把握。原图最终效果1、打开原图素材,把背景图层复制一层。点通道面板,把斑点最为严重的蓝色通道复制一份,得到蓝副本通道。2、对蓝通道副本执行:滤镜 > 素描 > 影印,参数设置如下图。3、按Ctrl + I 把蓝色通道副本反相,效果如下图。
PS通道计算法给人物做保留细节的磨皮并创建磨皮动作
本教程在介绍人物磨皮的同时也介绍了动作如何创建及使用。作者磨皮的方法为现在较为流行的计算通道法。很多教程都介绍过,大致过程:磨皮的时候我们在通道面板选择一个细节较多的通道并复制一份,然后对复制的通道执行一些滤镜及计算操作加强质感。最后用得到的通道选区给人物美白即可。原图最终效果1、打开原图素材。2、点动作面板(没有的选择菜单:窗口 > 显示动作),点面板下面的新建按钮新建动作,参数设置如下图。3、选择自己喜欢的动作控制快捷键。
简单实用的保留毛孔PS磨皮教程:蓝绿通道强光叠加法
看见炜摄影的一个贴,里面的MM没有做后期,想起我经常用的一种后期方式,因为非常简单实用,关键的是非常非常强大,所以又做了个简单教材。这个磨皮方式可以简单的叫 蓝绿通道强光叠加法,如果知道这个方式的,下面的内容可以不用看了,嘿嘿。首先是炜摄影贴中间的一个MM的原照片。第一步,按 CTRL+J,复制一个图层,然后在图中的红圈那里,把图层的性质改成“滤色”,然后可以在旁边调整透明度,此举的目的是用叠加的方式,无损的增加照片亮度。如果觉得不够,可以再按CTRL+J再加一层。 调整完了,用CTRL+E命令,把图层合并,你复制了几次,就合并几次,最后成为一个图层。第二步,点一下“通道”,用鼠标右键点蓝色通道,然后复制这个通道。
美女面部的保留细节磨皮和美化处理PS实例教程
本教程不仅非常详细的介绍了保留细节磨皮的方法还介绍了一些后期的细节处理。在磨皮的时候,如果使用一些外挂滤镜操作,出来的效果就会感觉非常平,因为肤色的高光及暗调部分丢失。后期还需要用计算及通道等把高光及暗调部分还原出来,也可以用加深,减淡工具来操作。只有做好这些后期的操作,磨皮后的效果才会更真实自然。原图 <点小图查看大图>最终效果 <点小图查看大图>1、打开原图素材,用修复画笔或图章工具把皮肤上比较大一点的斑点或痘痘去掉,如下图。然后把图层复制一层。2、对刚才复制的图层执行:滤镜 > 素描 > 基底凸现,参数设置:15/1,确定后把图层不透明度改为:13%。 给图层添加图层蒙版,按Ctrl + Alt + ~ 调出高光选区,按Ctrl + Shift + I 反选,在蒙版上填充黑色。用黑色画笔把眼睛,鼻孔,头发等不需要质感的部分擦出来。3、新建一个图层,按Ctrl + Alt + Shift + E 盖印图层。利用外挂滤镜:Portature滤镜润色及降噪处理,参数设置如下图(没有这款滤镜的可以去网上下载),确定后添加图层蒙版,用黑色画笔擦掉不需要处理的部分。 新建一个图层盖印图层,执行:图像 > 调整 > 阴影/高光,参数设置如下图,目的是增强皮肤的对比度,使皮肤的质感显得更加强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