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合成山谷中爬满藤蔓的瓶子图片合成
- 2021-08-18
- 来源/作者: 站酷/ 玩皮兔翻译
- 30 次浏览
教程源文件和素材:山谷中创意的瓶子合成PS教程素材
先看看效果图:
I 怎样创建有天有山的基础背景
Step 1
新建一个大小为2000*2000像素的文档。按键G激活渐变工具,选择径向渐变。将前景色设置为#f5e0a3,后景色设置为#8acded。利用径向渐变填充画布,即按住并按照红色箭头所示的方向拖动渐变工具:
Step 2
现在就要用的一系列天空的图片了。打开图片天空1,利用矩形选框工具(M),选择如下所示部分。复制(C)并粘贴(V)于主画布的渐变图层上方:
然后,为了让天空显得亮一些,我们将会使用偏蓝的色调。点击 图层→新建调整图层→色阶,并勾选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并如下图所示设置绿色和蓝色通道的值:
Step 3
接下来,应用曲线调整图层来进一步增加天空的亮度。点击 图层→新建调整图层→曲线,这一次并不勾选 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并将相关值设置为下图所示的样子:
打开图片天空2,利用矩形选框工具(M)选取如图所示的部分,粘贴(V)到天空1之上。然后,将混合模式设置为颜色加深,不透明度设置为35%:
之后,在这两个图层之上,应用一个色彩平衡调整图层。取消勾选保留明度,然后将此图层的混合模式设置为明度。
Step 4
打开图片山1,同样复制(C)、粘贴(V)在天空背景之上。
应用自由变换工具(Cnd/Ctrl+T)调节大小,水平翻转,并令其融合于背景中。接着添加一个图层蒙版,使用不透明度为30-40%的不透明度较低的画笔来遮住天空的部分,具体如下图所示:
添加一个色阶调整图层,还是要勾选使用前一图层建立剪切蒙版。
点击 图层→新建调整图层→色阶,并如下图所示设置各项值:
Step 5
现在打开图片山2,同样复制粘贴于主画布的最顶层。使用自由变换工具(Cmd/Ctrl+T),根据主要场景调节其大小。
添加一个图层蒙版,使用不透明度为40-45%的软刷,遮盖住如图所示的区域:
添加一个色阶调整图层,勾选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增加背景上山的亮度,调整颜色。具体设置值如下:
再一次添加一个曲线调整图层,同样勾选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进一步增强整个场景的亮度。
最后,应用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淡化山的存在感,使之融合于背景中:
Step 6
现在打开图片景观,这将会是我们所需要的地面。激活自由变换工具(Cmd/Ctrl+T),并将其调整至合适的大小。为此图层创建一个图层蒙版,利用柔软的、不透明度较低的画笔遮住如图所示的部分:
新建一个亮度/对比度调整图层,勾选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将亮度设置为+7,对比度设置为+8,以增加地面的亮度和对比度。
新建一个自然饱和度调整图层,在此剪贴蒙版中,调低自然饱和度至-22。
接下来我们会利用曲线调整图层来调节光影关系。新建第一个曲线调整图层,使得地面更暗一些。按键Cmd/Ctrl+Backspace,用黑色填充整个蒙版,然后将前景色设置为白色,后景色设置为黑色,使用柔软的不透明度为100%的笔刷,然后依照下图所示,显示曲线调整图层的效果:
现在,新建第二个曲线图层,为景观的中间部分增加一点亮度,效果如下:
II 怎样完整自然的山峰
Step 7
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主要的场景,就该添加更多的细节了。
打开图片悬崖1,将其拖动至主画布,不过只选择悬崖部分,放在景观和山图层之间,正如下图所示:
打开图片悬崖2,选择如图所示红色的部分,将其移动到悬崖图层的剪贴蒙版中,放到悬崖1的上方,选择扭曲变换工具,将之变形为图中所示形状:
为此图层增加一个图层蒙版,使用不透明度为20-36%的软刷,将僵硬的边缘遮盖掉。然后仍然是在悬崖2的图层,按键Cmd/Ctrl+U,为图层增加一个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设置如下:
Step 8
点击 图层→新建调整图层→色阶,新建一个色阶调整图层,并勾选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以便只有悬崖受到此调整图层的效果影响,将蓝色通道的值设置为图中所示:
接着再创建一个亮度/对比度调整图层,将亮度设置为-7而对比度设置为+10:
新建一个色阶调整图层,在悬崖顶端点缀一些高光。将图层蒙版设置为黑色,然后就像在Step6中做的一样,使用不透明度为100%的软刷,前景色设置为白色,按照下图所示的效果做:
再新建一个色阶调整图层,这次是为了制造阴影的效果。和之前一样的步骤,蒙版为黑,笔刷要软,具体效果如图:
Step 9
新建第三个色阶调整图层,勾选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将具体值设置为如图所示,其他的步骤和之前一样。
在所有图层之上新建一个图层(Cmd/Ctrl+Shift+N),使用柔软的黑色画笔,不透明度设置为24%,流量设置为51%,为下图所示区域添加一些阴影。将图层混合模式设置为正常,然后将不透明度降低到35%:
现在复制悬崖图层,然后利用自由变形工具(Cmd/Ctrl+T),缩放大小,并点击 编辑→变换→水平翻转。将之放在右边,并利用图层蒙版以及软刷,隐藏图中所示区域的悬崖。
为了降低右侧悬崖的饱和度,新建一个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将饱和度设置为-52,亮度设置为-7:
为了提亮此侧悬崖的部分,创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具体设置如图:
Step 10
打开图片包高峰1,选择图片4.点击 滤镜→Camera Raw 滤镜,将清晰度设置为+19.
使用魔棒工具(W),或者其他你更喜欢的,选择高峰的顶端部分,拖动到主画布上,放在所有悬崖图层之上。景观图层之下。
使用自由变换工具(Cmd/Ctrl+T),调整其大小并稍稍调整角度,放在悬崖顶部,如下图所示:
然后新建一个色阶调整图层(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和之前一样的步骤,为了为选区增加亮度,具体值设置如下:
Step 11
打开图片包高峰1,选择图片9。使用魔棒工具,选择图中所示部分,同样拖动至主画布,位于高峰1图层之上。
为此图层新建一个图层蒙版,使用不透明度为67%,流量为59%的软刷,遮住如图所示部分:
Step 12
新建一个色阶调整图层(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值如下:
图层蒙版设置为全黑,使用不透明度为100%的软刷,前景色设置为白色,涂抹以下区域。
新建另一个色阶调整图层(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使得亮度对比更为明显。注意选定高峰顶端区域:
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进一步增加明暗对比。蒙版同样全黑,同样的柔软画笔,使得调整图层效果只在选区内出现:
为这两个高峰图层及其调整图层建立图层组(Ctrl+G),命名为“高峰1”:
Step 13
在高峰组之上,新建一个图层(Shift+Ctrl+N)(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命名为明暗对比。我们将会通过减淡工具和加深工具来增加高峰的明暗对比。
将图层的混合模式设置为叠加,勾选填充叠加中性色(50%)灰(F)。
现在选择加深工具,范围设置为中间调,曝光度设置为15%,将高峰的顶部颜色加深。选择减淡工具,同样的范围设置为中间调,曝光度设置为15%,添加一些亮度更高的点。
图层混合模式为正常时效果如下:
这是混合模式为叠加,不透明度为100%时的效果:
要注意,这些图层都应该在景观图层之下。
Step 14
现在打开图片高峰2.使用快速选择工具(W),选择如图所示红色区域。
接下来,将之拖动至主画布,利用自由变换工具,调整大小。然后为此图层添加一个图层蒙版,使用不透明度为23-25%的软刷,遮盖掉不需要的部分:
Step 15
现在我们需要新建曲线调整图层(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来为高峰增加亮度。
同样的,将蒙版填充为黑色(Cmd/Ctrl+Backspace),然后使用不透明度为100%的软刷,前景色为白色,涂抹下图所示区域,使得调整图层效果显现:
我还想让我之前增亮的部分更亮一些,所以再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使选区变亮:
Step 16
再一次打开图片高峰2,利用快速选择工具选择图中红色区域。拖动至主画布,利用自由变换工具调整大小,并沿逆时针方向轻微旋转。
为此图层添加一个图层蒙版,使用中等不透明度的笔刷,遮住下图淡红色区域:
再一次打开前一张图片,选择比上一次高一些的部分,就是第二张图中的红色区域。复制此部分并粘贴在之前的图层中,并利用变换工具调整大小。
再创建一个图层蒙版,利用不透明度为47-50%的软刷,遮住下图中圈选出的部分:
Step 17
为了提高山峰边缘的亮度,也就是光源所在地,我将会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和之前一样的操作,仅在所选择区域显出调整图层效果:
再一次新建曲线调整图层,增加标红区域的亮度。和之前一样的操作,不过要用不透明度为100%的软刷,涂抹选区:
将这些高峰图层及其调整图层建组,命名为高峰2.
做完这些操作,你的工作面板应该像这样:
III 怎样添加更多的背景细节
Step 18
当我们需要处理前后景的关系时,我们需要一些迷雾。
在悬崖组下方、山组上方,新建一个图层,命名为迷雾。
使用不透明度和流量大约为20%,大小为430px的白色画笔,按键F5,进入画笔的设置:
按照下面的箭头指示,画一些迷雾:
现在在所有图层之上新建一个图层,我们将会使用同样的画笔绘制更多的迷雾:
将这一图层的不透明度设置为76%。
Step 19
现在打开图片老人,使用钢笔工具(P)或其他工具,将之从背景中提取出来,拖动至主画布中,放在所有图层之上,命名为老人。
我们将会为老人画一些阴影。在老人图层之下新建一个图层,命名为阴影。使用硬度为30-35%,不透明度为30%的黑色笔刷涂抹阴影。
Step 20
我们需要在人物身上增加一些阴影和光点。新建一个图层(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命名为减淡/加深,将混合模式设置为叠加,勾选填充叠加中性色(50%灰)(F)。
现在激活减淡&加深工具(O),范围为中间调,曝光度为15%,加深背光一面,减淡朝光一面,光源在之前的高峰上。
在正常模式下是这样的:
这是在不透明度为100%的叠加模式下:
Step 21
为了照亮人物的朝光一面,我们需要新建一个色阶调整图层(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设置如下:
Step 22
现在我们要在场景中添加更多的细节了。
打开图片小河。使用矩形选择工具选择图中标红部分,将之拖动至主画布,所有图层之上,利用自由变换工具调整其大小。
我想要这条河变亮,以便于整个背景融为一体,因此,新建一个色阶调整图层(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设置值如下:
Step 23
接下来,打开图片水流1,使用矩形选框工具选择图中红色部分。复制到主画布中,利用自由变换工具调整其大小。然后应用扭曲变换工具,将之变形:
接着应用一个图层蒙版,不透明度为40-45%的软刷,柔化边缘
和背景相比,河流太亮了,所以我们需要创建一个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将饱和度设置为-59
Step 24
打开图片水流2. 使用矩形选框工具选择图中红色部分。复制到主画布中,利用自由变换工具调整其大小。然后应用扭曲变换工具,将之变形:
应用一个图层蒙版,不透明度约为50%的画笔工具(B),柔化硬边:
Step 25
为了使得这一河流更亮,我们将会使用一个色阶调整图层(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
然后新建一个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来改变水流的整体色调,使之融于地面:
Step 26
打开图片小溪1,选择图中红色部分,复制到主画布,所有图层之上:
与之前同样的方法,柔化其边缘:
Step 27
新建一个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因为小溪看起来太亮了,于是将饱和度设置为-50
Step 28
现在,打开图片小溪2,使用矩形选框工具选择图示部分,复制至主画布:
然后使用扭曲变换工具:
同样的,图层蒙版,不透明度为45%的软刷,去掉不需要的部分,柔化边缘:
Step 29
新建一个色阶调整图层(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加深小溪的对比度。同样的,前景色为白色时,按键Alt+Backspace,用黑色填充蒙版,使用软刷选择显示效果的区域:
新建另一个色阶调整图层,这次是为了增加亮度。设置如图:
新建一个自然饱和度调整图层(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将自然饱和度设置为-16,饱和度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