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RO/ENGINEER 2000i2新功能简述
美国PTC公司在2000年3月份向广大用户发布了PRO/ENGINEER2000i2。在很多用户还没有把PRO/ENGINEER2000i的行为建模等新技术深入了解的时候,PRO/ENGINEER2000i2又带着440多项改进和广大PRO/E用户见面了,到底性能有哪些改进呢?就让笔者把PRO/ENGINEER2000i2的新功能简单介绍给大家,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笔者认为2000i2和2000i相比,功能要强大的多。因为2000i2和2000i相比,有了更多人性化的设计,(我想这应该就是PTC大力宣传的柔性工程技术的一部分吧!)其中包括可视化检索(VisualSearch)、形状索引(ShapeIndexing)、特征灵活性(FeatureAgility)、行为建模技术(BehaviorModeling)、疲劳预测(FatiguePrediction)、CDRS渲染(CDRSRendering)等等。对于工程师来说,这些人性化的设计可以让工程师把时间更多的用在优化设计和产品的创新上,从而提高设计效率。 在这众多的新功能中,最让笔者欣喜的就是可视化检索(VisualSearch)了。如果您一直从事产品设计的话,您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寻找一个其他工程师做好的零件或装配,需要从几十甚至上百个零件、装配中去不停的打开或关闭一个又一个窗口。这样的工作让人厌烦,并且效率极低。现在有了PRO/ENGINEER2000i2的可视化检索(VisualSearch),一切都简单多了。可视化检索功能就是让工程师在调用零件、装配、图纸时,可以预览即将调用的零件。更让人惊讶的是,您还可以和在PRO/E操作界面中一样用鼠标加Ctrl键去旋转放大或移动它去看更详细的结构。而完成一个超大型部件装配的预览只需要几秒种的时间,让人不敢相信。据PTC称,这得益于PTC新的远程数据调动技术和专用多线程图形技术。在您打开预览功能的同时,零件或装配的基本形状立即出现在您的眼前,它只是一个近似的表示,几秒种后,零件的细节越来越清晰。可视化检索具有智能化,并且支持多线程处理。当您缩放模型时,PRO/ENGINEER只会载入浏览区域内的部位的数据而忽略其它部位数据。您还可以在装配浏览窗口中直接选择子部件和零件,来查看它们的结 形状索引(ShapeIndexing)也是PTC正在申请专利的先进技术之一。它利用智能过滤技术,把当前的模型与数据库中的已有模型进行比较,找出那些具有相似几何体的模型,以提高设计的重用性。充分利用这项功能,可以使企业减少许多重复设计的工作,也为数据的管理带来了方便。对于交通产品,机械制造业等等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他们制造的许多产品都使用相似或相同的部件。有了这项功能,也许在新产品的开发中,您只要投入一半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可以,另外一些部件只是需要调出来略微修改就可以用于新产品了。PTC称,由于利用了自动过滤和快速过滤技术,如果对一个包含300000个模型的企业数据库进行检索,只需要2秒就可以得到结果。这样的速度恐怕连最挑剔的用户也会无话可说。 特征灵活性(FeatureAgility)也是这次PTC大力宣传的技术热点。因为在当今的产品设计中,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适应市场的变化,更改设计是司空见惯的事。而如何缩短更改周期就成了需要研究的问题。在PRO/ENGINEER2000i2中,增加了一种称为意向参考的新功能。使用这种功能,设计者可以定义特征建立的方式,利用这种定义方式,你可以灵活的构建特征,并且在特征发生更改时仍然保持你的设计意图,从而把设计人员从烦琐的设计更改中解放出来。在PRO/ENGINEER的用户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你试图修改一个特征时(特别是这个特征是较早构建的),经常会跳出参考丢失,后续特征不能构建的对话框。你需要手工重新定义每一个失败的特征直到零件完全再生成功。这种重复性的工作使设计人员不能全力投入设计,而必须不断考虑这类特征的不稳定性。利用意向参考,工程师可以更方便的指定特征建 行为建模技术是从PRO/ENGINEER2000i开始推广的新技术。这种行为建模技术被业界作为第五代CAD技术。它通过把导出值(比如容积)包含到参数特征中,再反过来使用它们生成和控制其它模型的几何图形。使用行为建模技术,用户首先要定义一个工程分析模型,其中包括名称、类型和定义。接着,他们要建立“操作”—定义和引用一类用在分析模型中的新特征,比如体积,然后为分析模型设置约束条件—包括目标值、一个参数的最小和最大值。系统会出现解决方案的图表,协助用户为设计选择最优方案。利用行为建模技术的自动求解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能满足工程标准的最佳设计。相对于传统的手工反复操作的方法,行为建模的全自动处理有很多优点。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方便的求解,复杂的问题则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寻找解决方案的任务。有了这个强大的功能,产品的设计创新才会更快更好。

蝴蝶结-变化结教程-中国结
蝴蝶编成的结式与蝙蝠形状类似,南方方言中蝴与福同音,如以蝴蝶配上铜钱即称福在眼前,若编上五双蝴蝶可寓意五福临门。 蝴蝶结是以盘长结为主体,再以两边耳翼上各编一个双钱结当蝴蝶的翅膀而成,此外还有一种编法,即将盘长结改为团锦结也很美观。
最新发布

PhotoShop CS5 操控变形功能为美女摆Pose
在平时拍摄过程中,发现照片中的人像姿势不合理,如本来应该抬起的手臂却垂下了而显得缺乏活力,本应该弯曲的双腿却因为直立而显得比较呆板。在前期拍摄不理想,会造成不少的麻烦。我们可以利用Photoshop CS5的操控变形功能在后期对照片中的人物姿势进行适当的处理,得到更完美的效果。更真实的动作变形 Photoshop从早期的3D变换滤镜,到后来的3D系列功能,操作越来越简单,功能越来越强大。这次,Photoshop CS5的操控变形功能,赋予图像以动作“灵魂”,不需要建模和贴图,就能实现类似三维动作变形。 相信使用过平面和3D设计软件的朋友都知道,在3D软件中可以建模,这样的3D模型可以进行任意动作变形,而在平面软件中,图像只是一个面片,如果将其进行变形,就会出现缺损、断裂的问题。 Photoshop CS5的操控变形功能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用鼠标移动关节点,图像也随之进行变形。在本例中,我们将一个站立的模特变得更有跳跃感,模特的动作幅度可以更大一些,她将由此变得更为鲜活,可以摆出任意POSE。 这个功能非常强大,即使达不到天衣无缝的程度,我们也可以在改变之后对细节进行传统手段的修复,因此它足以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操控对象的使用技巧 建立主要活动图层

摄影照片存储格式选用RAW不用JPEG的4点理由
把RAW的拍摄和转换当作是冲胶卷的过程,你需要注意调节白平衡和曝光。而做照片的活儿留给Photoshop或者光影。而大家总是问我,为什么要拍摄 RAW格式呢?拍JPEG格式的照片不是很简单方便嘛。这里把RAW格式和JPEG的格式做个对比,你就知道RAW格式拍摄的优点了。 对于没有接触过RAW格式的人,一定想知道为什么要拍RAW格式。这里总结了4点来解说一下RAW格式和JPEG格式区别。 1.JPEG会丢掉很多影调细节。RAW纪录了原始线性信号,JPEG则经过了一次对数型影调曲线变换,高调和低调的信息丢掉了不少。 2.RAW记录的图像信息比JPEG多出很多。JPEG用8bit,RAW用12bit(或14bit),差16倍呢。 3.RAW可以通过软件调整白平衡和曝光。JPEG后的图像不能做同样的后期调整。 4.JPEG的图像压缩有损反差和线条的细节,甚至产生一些奇怪的影调。而RAW无损,后期制作的锐化和压缩可以随心所欲。 当然也不能说以后就全部摈弃用JPEG个格式拍摄了。JPEG的好处用四个省就可以概括了:省心,省存储,省时间,省电。而如果你是需要更大后期空间需要的人,那么还是用RAW吧。

人像摄影创意技巧的方法(下
抓拍和摆拍 相信你的拍摄对象 当被摄对象心甘情愿听从你的拍摄指示时,人物的动作造型往往看起来最自然。即使在没有指导人物动作的时候,也需要密切关注他们,学习他们的身体语言。了解他们在你提出某些动作要求时是否感到紧张。 指导动作不要过于具体,给被摄对象留下诠释空间。尽管大多数人并不清楚什么样的角度与动作最能将自己表现得最迷人,但如果你能表现得信任他们,他们也会表现得轻松一些。如果某个姿势让双方都感到满意,可以试试如何调整变得更加漂亮。 拍摄侧面人像 人物侧面像能揭示人物特点,让观众对人物外貌留下更真实的印象。拍摄正面照时,我们能通过布光取景将双下巴或皱纹等瑕疵巧妙的隐藏,而在侧面像中这一切都无所遁形。当然,如果拍摄对象对于表现自己的缺陷有所顾虑,最好避免这种拍摄方式。还要记住一点,当背景颜色与人物皮肤影调能形成鲜明反差时,侧面像的效果最好。 环境人像 反映人物特点的另一种好方法是在将人物置于日常状态中拍摄,例如说工作中的木匠,穿军装的士兵等。对于家庭人像摄影,试着让他们带上自己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事物。 拍摄环境人像前需事先征求被摄对象的许可,有些人对于自己的隐私特别注意,不愿意让自己的样子出现在照片中。 积极沟通

慢速快门技巧 不走寻常路的慢速快门
慢速快门不走寻常路 慢速快门一般是指1/30秒以下的快门,使用这种快门在摄影拍摄上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效果,比如主体清晰背景有速度感的虚化的体育摄影(强调其速度感)、易于消逝无法把握的烟花表现、强调动感的舞蹈动作和街景人头攒动、夜间的晴空、弱光下表现环境与人的细节、甚至把晚间街上的人抹去等,慢速快门的神奇之处不胜枚举,如果你认真看完下面的专题,关于慢速快门的技巧可能就掌握的八九不离十了。 按下快门的时候平移你的相机直到曝光完成 一、运动拍摄:背景模糊主体清晰。 把快门定在1/10或1/20秒,调整合适曝光,不断半按快门自动对焦,或快速手动对焦,或用预先对焦等方法,总之对准你要拍摄的运动中的物体,如汽车或人跑步,按下快门的时候平移你的相机,直到曝光完成。 设定小光圈手动对焦 二、拍摄烟花:长时间多重曝光。我们经常看到布满夜空的绚烂烟花的出色照片,其实这只需要长时间多重曝光的小技巧就能拍摄出来。首先用三脚架固定好你的相机,必须保持相机的稳定性,才能获得清晰的影像。用手动档设置快门速度为20或30秒,并设置准确曝光的光圈和iso;然后把镜头对准要燃放烟花的天空部分,夜空是漆黑的,进行对焦,是有点难度,您可以先自动对焦拍一个礼花,然后设定小光圈,并把对焦钮调到手动对焦上;用一块黑布或不发光的物体遮挡你的镜头,在一个礼花结束和另一个礼花燃放之间。 慢速快门 三脚架或其他支撑物 三、模糊运动:强调动感的活力。使用慢速快门和三脚架或其他相机支撑物,您或许可以用来模糊跳舞的人;做这些之前最好观察下你拍摄范围的场景,杂乱的背景容易影响人物动姿展现;最佳的情况是人物有静有动,从而形成虚实交织的效果,会让人更加印象深刻。 捕捉运动的星星的轨迹,快门可以定在10分钟到1小时,甚至更多 四、运动轨迹:夜间汽车和星星。如果你想要捕捉模糊的汽车行驶在路上,形成光线,您需要使用慢速快门和三脚架。快门速度通常为5到10秒,根据具体情景而定,60秒也是有可能的。如果你要捕捉运动的星星的轨迹,那么快门速度可以定在10分钟到一个小时甚至更多。

闪光灯基础知识扫盲
我们都知道闪光灯可以用来补光,但闪光灯有多少种分类?各自又有什么作用?使用闪光灯有什么禁忌呢?本专题将分享闪光灯的各种基础知识,只有了解更多,才会拍的更好。 闪光灯原理与发展历史 最早的闪光灯可以追溯到1887年,诞生于德国的用于摄影的闪光灯。早期的闪光灯使用镁,氯酸钾和硫化锑的混合粉末作为主要发光材料,镁在通电之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强光,照亮被摄体(同时也产生大量烟雾),因此亦称作镁光灯。 在之后的20世纪20年代,以此原理制成了闪光灯泡,即将铝和镁缠绕的灯丝放置在充了氧气的灯泡中。这样的灯泡是一次性使用,使用完如需再次闪光需更换灯泡。在希区柯克电影后窗中即有相关情节。 而现时使用的闪光灯多为电子闪光灯,主要由灯管,电容以及相应的控制电路组成。其发光应用高压放电发光原理,即先为电容器充电,在触发时,灯管内充的气体(氙气或其它惰性气体)受电容放电瞬间形成的高压电场电离而发出极其强烈耀眼的可见光,而完成闪光任务。 随着LED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一些可拍照手机选择了使用LED来进行补光,而非传统的电子闪光灯使用的氙气灯管。 闪光灯的英文名为FLASH LIGHT/中文全称为“电子闪光灯”,又称高速闪光灯。 电子闪光灯通过电容器存储高压电,脉冲触发使闪光管放电,完成瞬间闪光。通常的电子闪光灯的色温约为5500K,接近白天阳光下的色温,发光性质属于冷光型闪光指数(GN)闪光灯制造商为每部闪光灯所设定的发光强度,通常是以ISO 100为基准来设定。 闪光指数通常用GN来表示,为Guild No.的缩写。其表示方式根据采用的单位是米或英尺而分为两种,GN的计算可以用「GN=光圈F值x拍摄距离」的公式来计算。 一般135单反相机的内置闪光灯指数约为12(米制),如果用光圈F4来拍摄,也就是说有效闪光距离为12/4=3米。 闪光灯的分类 大致分内置和外置为两大类。 内置闪光灯 一般的单反相机、APS相机、傻瓜式相机都配有内置闪光灯,根据相机的不同GN有所不同,单反相机的GN约为12左右。 在一些*的单反相机中则没有内置闪光灯。内置闪光灯因为其指数较小,所以使用范围不是很广,最常用到它的地方就是在人像拍摄的时候进行闪光补光。 留意:使用内置闪光灯必然会造成大量的电量消耗,所以经常使用它的用户应该常备备用电池。

瀑布照片的拍摄技巧
拍摄一张富有戏剧性的瀑布照片。 风光摄影专家克里斯・哈德森(ChrisHudson)认为,拍摄瀑布的关键在于,要对快门速度进行反复测试,直到获得你想要的效果为止。“我通常会用很慢的快门速度去拍摄海水,这样可以使水变得模糊起来,但这张在冰岛拍摄的瀑布照片是个例外。由于当时的水速太快了,我用了1/10秒的快门速度拍摄就已经足够慢了。此外,我还试着用了更长的曝光时间,但这水流已经明显不成形了,以至于每一条细流的痕迹都很难辨认。” 克里斯补充道:“使用合适的焦距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原本可以将更多的元素拍摄进去以增添一种现场的环境感,但我更想突出的是瀑布的气势和规模,所以就将画面锁定在了瀑布上。 “当我已经想好构图并测试好快门速度时,特别希望能有一个人出现在瀑布前方,以此来衬托出瀑布的宏大与壮观。事实上,照片中红衣人的出现是一个意外的惊喜,的确为画面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拍摄窍门 拍摄瀑布时,三脚架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使前景看上去更加清晰和锐利。 如果你是用很慢的快门速度拍摄带有人像的风光照片,最好能让人物在曝光时间内尽可能保持静止,以此来避免不必要的动态模糊。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让人物穿红色或橙色的衣服,亮丽的色彩会和单调的流水形成鲜明对比,而且也会使已经完成的影像大为增色。 【本文选自《影像视觉》杂志12月号,由《影像视觉》杂志授权发表。】

用照片模仿经典艺术作品
维纳斯的诞生》,原作:波提切利,模仿:Kevin Thom “Remake”是Adobe针对英国学生举办的一个摄影项目和比赛。这个项目要求选手模仿经典绘画或摄影作品拍摄自己的照片,并提供10000英镑奖金。在读者的支持下,Booooooom博客举办了一个“山寨”版“Remake”比赛。在提交的作品中,有一些模仿得很不错的,还有一些照片就有点来混的意思了。不过这个项目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有趣。下面是一些参赛作品。 《我爱美国,美国爱我》,原作:Joseph Beuys,模仿:SuttonBeresCuller 《自由*民》,原作:欧仁・德拉克洛瓦,模仿:Fanchon Bonnefois 《王座上的拿破仑一世》,原作: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模仿:Isabella Materne和Christiane König 《戴维和巨人》,原作:卡拉瓦乔,模仿:Miguel Iturbe 《1889自画像》,原作:梵高,模仿:Seth Johnson 《Primavera》,原作:波提切利,模仿:Gianluca Fabrizio 《最后的晚餐》,原作: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模仿:Michael Hunter

拍好微距花卉的诀窍
Chris教你拍摄花卉的诀窍 我们的读者Hilary喜欢拍摄花卉的照片,但她总是得不到自己预期的结果,我们能否帮她解决心中的疑虑呢? 读者求救: 拍摄更好的微距照片 问题: 一开始,在我只有卡片机的时候,我就喜欢使用微距模式拍摄花花草草。后来,我购买了一台尼康D7000,想提高自己的拍摄水平,但是它操作很复杂,对于单反相机的功能和设置,我经常摸不到头脑,尤其是关于微距摄影。我想知道光圈的用处,以及镜头的更多操作窍门,请问可以帮我解决这些问题吗? 分析问题: 升级之后的困惑 Hilary最近将她的卡片机升级为尼康D7000数码单反相机。她希望能借助单反相机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在实践中,她遇到了很多困难。她对单反相机的操作还不熟练,不知道很多按钮的功能和用法。这些困难让她对使用单反有些畏惧,不敢拿起相机进行创作。 她使用镜头的焦段是18-105mm和70-300mm,她觉得用这两支镜头近距离拍摄植物很困难。她知道怎么寻找拍摄的目标,但是不知道如何设置光圈、快门速度和对焦点等相机参数。所以我们相约在Somerset的Gants Mill花园,我们将教她如何拍摄花卉微距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