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hotoShop利用变形打造一个铅笔问号
本例主要应用了“变形”网格将一根笔直的铅笔扭曲成了问号,这项技术对于一些需要特殊变形效果图像来说是一个非常方便的技能,值得大家好好学习一下,希望大家能掌握这项技术。效果图1.打开“铅笔素材.psd”文件,隐藏素材图层,选择横排文字工具,并选择适合的字号与字体,设置前景色为黑色,在画布中间如图一个如图1所示的“?”号,并得到“?”图层,并将此图层移至“素材”图层的下方。

【知识大扫盲】微单和单反的差异区别
通常,对相机有所了解的人都认为单反和微单差异的根本就在如上所述的取景方式上,这话说得没错,但实际上单反和微单仍有各种主要结构方面的差异。但构成这些差异的本质就在相机的体积上。 相机的本质工作是拍照,拍照所要达到的目标自然是越来越好的图像质量。但要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往往是以牺牲相机的体积和便携性为代价的。当相机出现在家庭及旅游、生活纪录等场合时,便携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微单的出现正是试图将便携性和成像质量二者达到平衡状态的中庸之道。 什么是单反 *及香港地区将单反相机称作“单眼”相机,单反的全称是“单镜头反光相机”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缩写为SLR camera),又称作单反相机。它是用一只镜头并通过此镜头反光取景的相机。 所谓“单镜头”是指摄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个镜头,不像旁轴相机或者双反相机那样取景光路有独立镜头。“反光”是指相机内一块平面反光镜将两个光路分开:取景时反光镜落下,将镜头的光线反射到五棱镜,再到取景窗;拍摄时反光镜快速抬起,光线可以照射到感光元件CMOS上。 单反并非数码时代的产物,早在胶片时代就已经存在单反相机。随着照片的载体走向数码化,单反也随同进入数码时代,现在我们所说的单反通常都是说单反数码相机。 单反的内部结构中,有一个反光镜和用于光线各种反射的五棱镜,这些用于将外部光线通过物理反射的方式送达取景器的反光镜和五棱镜(或五面镜)成为单反相机取景的主要部件,也是单反同微单与其他便携式数码相机的最大差别。 通过镜面反射的形式最终让人眼能够在相机的取景器中观察到被摄物体,这种取景器被称作光学取景器。是否拥有光学取景器也可以认为是单反与其他消费级便携式数码相机的最大差异。 什么是微单 微单包含两个意思:微,微型 小巧,单,可更换式单镜头相机,也就是说这个词是表示了这种相机有小巧的体积和单反一般的画质,即微型小巧且具有单反功能的相机称之为微单相机。 普通的卡片式数码相机很时尚,但受制于光圈和镜头尺寸,总有些美景无法拍摄;而专业的单反相机过于笨重。于是,博采两者之长,微单相机应运而生。微单相机介于卡片式数码相机与单反相机之间,如同笔记本

有关 LOMO 的10件都市传说
这一阵子 LOMO 这四个字真的是有点陌生了。以前用 LOMO 这四个字随便当标题一堆人点赞,现在我想是一堆人找不到地方按烂。没关系,跟日本搞笑艺人的梗一样,重复讲个四次就会好笑就会有人理。所以本来标题应该是LOMO 教给我的10件事,但是我想这样的标题是没人想点的(虽然这标题也很老派拉,另外本篇请务必配合最下方批注服用)。 走下坡的LOMO 身为一个长期观察LOMO生态的键盘观察家,请容我用开门见山法来破题。LOMO整体气势上确实有在走下坡的趋势。连本来跟房价一样变了心就回不来的相机价格,也跟星巴克坚持不降价但不时找借口买一送一,相机价格竟然也有下修趋势。这着实让我抖了一下。 先别管抖一下这回事了,你听过安......LOMO嘛? ▲LOMO是啥,可以吃吗?(图片来源:dailymail) LOMO圈里的10件都市传说(注1) 我想我「现在」这样随便找一个人问(你听过LOMO吗),或许有人会回我「Is it good drink?」(注2)。好吧,同时身为一个长期发表LOMO战文的键盘嘴炮师,我想我就来讲LOMO圈里的10大都市传说,跟大家好好澄清跟复习一下。 1.LOMO圈里不讲求技术。 这个传说我大概战了不下1000次了我想,看到这个我差点开头要写出「臣亮言..」(注3)了。为了避免接下来出现跟出师表一样的万言书,我想我还是发动面上的魔法卡「三句话讲完」,结束这回合(注4):如果真的不讲求技术,那么像我这种以LOMO相机教学出身的嘴炮师就不会小有名气,LOMO相关的论坛或BBS也不会一天到晚出现「请当我看看照片是那边出了问题」的求救文章了(三句话打完收工,还好结尾不是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最新发布

动感、动态的摄影技法
(一)摄影技法 1.追随拍摄法: 横向追随拍摄法的操作要领是使用慢速度; 纵向追随拍摄法的拍摄要领是使用变焦镜头。 2.移动相机拍摄法 移动相机拍摄法,是在快门开启时使相机作有规律或没有规律移动,以形成各种影像的虚化效果。 物体运动速度越快,快门速度应越快。 物体运动的方向 分平角、直角、锐角和钝角。 物体和照相机的距离

鸟类摄影攻略之测光与曝光
关于测光: 摄影师王武建议: 在拍摄白鹭的过程中测光是有一个比较正确确的方法的。 面对异常复杂的场景,拍摄对象和环境的光比又是非常之大,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测光,刚进入白鹭拍摄领域的朋友都会显得一筹莫展无所适从。白鹭美,美在洁白无暇,把这种美拍出来就是成功。 在测光的时候,正确的测光方法是,把相机调到点测光方式,把测光点对着白鹭向光的一面,然后把测出来的快门、光圈值用手动的方式固定下来,可不计较稍许的偏差,些许偏差可以通过软件找回来。 正确的测光后拍摄的白鹭 图/王武 错误的测光后拍摄的白鹭 图/王武 蜂鸟网建议: 一般经验是这样的,在一些情况下,相机本身的测光系统并不能准确测光,相机会对暗的画面做过亮的测光,而对亮的画面做过暗的测光,所以一般时候要对暗的画面(并非拍摄主体)作减曝光补偿,整体过亮的画面(并非主体)做加的曝光补偿。 关于曝光:

【新品测评】尼康Coolpix P330评测
在一系列先进规格的带动下,高端紧凑型数码相机重新成为影像市场的热点。区别于单纯以外形取胜的卡片相机,它们通常都配有大尺寸的感光元件,造型复古精致,画质更是可以媲美单电甚至单反相机。近日,尼康公司除了推出具有APS-C画幅传感器的Coolpix A之外,也同时发布了定位更入门的Coolpix P330,来与佳能PowerShot S110等同类机型竞争。 尼康Coolpix P330虽不是旗下定位最高端的紧凑型相机,但从配置上来看也具有很多卖点,首先它的机身尺寸更小,但仍配备了1200万像素1/1.7英寸CMOS传感器,并加入了EXPEED C2图像处理器和尼康第二代减震系统,以防止相机抖动的影响。同时,你还可以看到一枚5倍光学变焦镜头,拥有惊人的f/1.8最大光圈(广角端),等效35mm焦距相当于24-120mm,兼顾广角与长焦端。镜头使用了HRI玻璃构造,拥有7片光圈叶片,有助于产生漂亮的背景模糊。 尼康Coolpix P330配备了全手动模式以及半自动拍摄模式,如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也拥有场景等全自动模式,并且支持Raw格式拍摄,可同时满足入门和高级用户的需求。另外,相机虽然没有配备WIFI功能,但可以支持尼康Wu-1a无线配件,从而实现互联网功能。GPS芯片也被加入到机身中,可以将地理位置数据添加到图像中,或在相机拍摄时通知你附近的兴趣点。 得益于新型的EXPEED C2图像处理器,尼康Coolpix P330拥有ISO 100-3200的感光度调节范围,同时还支持手动扩展至ISO 12800。另外,相机还可以实现在60,50,30或25fps的帧速下录制高清视频。尼康也为这个紧凑型相机加入了99点自动对焦系统,并支持主体跟踪,可以更好地抓拍到移动物体。说到速度,尼康Coolpix P330可以实现10fps连拍,在一秒内拍摄十张全尺寸分辨率的照片。 与Coolpix A相似,尼康Coolpix P330并不支持在拍摄时选择滤镜效果,而是通过后期的创意模式来添加效果,也有能力进行快速润饰和处理相机原始文件。同时,相机还支持360或180度全景拍摄、3D拍摄等流行模式。 可以看到,尼康Coolpix P330的整体配置虽不及众多大画幅传感器机型吸引人,但也颇具风格 外观设计和操作:缩小版Coolpix A 按键布局合理 尼康Coolpix P330的整体外形看上去与高端的Coolpix A十分相似,同样是具有磨砂质感的黑色金属外壳(另有白色版),不过机身尺寸却小了很多,你可以轻松将其放在口袋里。相机表面是相当平坦的,没有设计明显的手柄,而是在镜头右侧安放了一个小橡胶,在拍摄时也能提供一些抓力,尤其是一只手拍摄时。由于机身尺寸的限制,并没有设计太多直接访问的按键,但依然提供了较为良好的操作感。 在快门旁边,拥有一个尺寸颇大的转盘设计,用于在全手动模式下改变快门速度,而在其他模式下,它并没有任何的功能,这似乎有点浪费。按下背面的“OK”按钮,可以使用方向键周围的滚轮来改变光圈大小。机身顶部还设计了独立的模式拨盘,设置了全自动模式、场景模式、P/A/S/M档,另外还拥有自定义模式,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尤其是在一些经常使用的环境下(例如低光拍摄)。 在相机背面,还可以看到传统的五维方向键设计,同时集成了滚轮式拨盘。四个方向则代表了曝光补偿、驱动模式自拍、闪光模式和自动对焦功能,比如微距对焦。你还可以发现在镜头附近,拥有一个Fn按键,在手握相机时可以轻松触及。按下它,会出现一个快捷菜单,比如ISO,白平衡和测光模式,从而进行快速调节。

打开你的摄影眼,跟着台北 一起夜未眠
台北 每天上演着繁荣与衰败,在这可以看见与其它城市的同步时尚潮流,转身也能在巷弄之间的小吃摊,找到那乡间才有的浓浓人情味。不管身在何处,都能发现这个城市多变的众生相。特别是台北的夜晚,人声鼎沸、热闹不已的夜市、101附近喧嚣的城市光景、艋{龙山寺的朝圣乡民…,在台北的夜晚,能捕捉到哪些精彩画面呢? 白天不懂夜的黑 台北为*的首都,也是经济、政治、民生…等各大议题的繁衍盛地,位置*之北,周边腹地之广,结合而成的大台北地区,不管往哪边跑,都能瞧见不同的文化。从市中心画个圆心往外扩张,热爱摄影的朋友,可上象山,找到位在信义区最高耸的摩天大楼101,它为亚洲的建筑技术开了新的篇章,同时也是文化演变的代表象征,后现代主义,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拍摄时,可用星光与夜色来衬托,当然也从登上101鸟瞰灯火点点的台北哦! 101窗外的城市夜景。(图片出自fotopedia) 信义商圈。(图片出自fotopedia) 中正纪念堂,现为民主自由广场,建筑主要以蓝白两色为主,为台北重要的古迹之一,也是游客必到的观光景点。在中正纪念堂的夜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音乐与艺术,同时它也是当地居民下班后的散步健身之地,可能可以看到散步的路人、排练街舞的年轻人或是兴奋到处乱窜的小朋友……等。

摄影棚内的壮观大景
拍风景不需行千里,拍火山不再冒着生命危险,在摄影棚内也可以拍出梦幻大景。美国摄影艺术家 Matthew Albanese 利用家中常见的素材,加以组合上色,再运用巧妙的构图、打光与色温,营造出自然界的壮观景色,不细看还真的无法认出,这些都是人工制造的微缩场景。 拍摄风景作品最怕天气、光线不佳,或是拍到一半突然下起大雨,可能就要败兴而归了。美国新泽西州摄影师Matthew Albanese做了破天荒的尝试,不受自然条件限制,大胆在摄影棚内搭建场景来拍摄风景照片,而令人惊奇的是,原料都是一般人家中常见的物品加上组合、上色,使用打光技巧与拍摄角度,就能骗过大家眼睛,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真实的风景作品。 摄影师Matthew Albanese陆续发表了名为“Strange Worlds”摄影作品,本身就是一名摄影艺术家的他,专门拍摄创作与微缩模型,而这些风景照正是他所擅长的工作,他利用颜料、海绵、牙膏、羽毛、玻璃纸等常见的材料,动手搭建这些场景,再以特定的拍摄角度、灯光与色温,来营造几可乱真的风景画面。器材方面,作品几乎都使用18-55mm的Kit镜头,搭配脚架来改变拍摄角度,光圈缩小一些,一样可以拍出远景深的视觉效果。 美国西部大荒原,夕阳的光线与云彩。(图片出自Matthew Albanese) 事实上这是在摄影棚内搭建的场景。(图片出自Matthew Albanese) 壮丽的冰河,不须长途跋涉忍受风寒,也可以拍到。(图片出自Matthew Albanese)

上帝的花园 × 秋天合欢山的 虎杖花季
秋天是最为多彩的季节,大地万物在此时开花、结果、熟成。有句俚语:春耕、夏忙、秋收、冬藏。也因此,秋天也有丰收的意涵,更是高山开满野花的季节,在此笔者就带各位上合欢山,一赌虎杖花的丰采。 什么时候上山拍虎杖? 盛夏之后的秋天,山野林间开始披上了五彩斑斓的大地盛装。在此时,山间原野的各式花草开始绽放,赶着在深秋前结果,在冬天以前借着大自然的风力,为将来的一年传递缤纷的种子。在平地,你只要看到*栾树开花了,就代表高山的虎杖也开满遍野,为秋天的高山换上火红衣裳。 秋季为*天气的转型期,秋高气爽,*天气变化比较不明显。中秋前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相较于夏季的炎热较为舒爽,而且降的幅度比冬季缓慢。但是此时*南北温差颇大,此时北部开始逐渐阴冷多雨而南部较为干燥凉爽。也因此,每年的9月中到10月是满山红虎杖的季节。 秋意浓厚的山上,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致? 合欢山的高山花卉,*百合在盛夏绽放之后,紧接着秋天的此时,虎杖会开满山边,虎杖衬托在一枝黄花、玉山薄雪草、秋季的*乌头、玉山石竹、高山芒草等高山花卉之间,合欢山的此时进入整年最缤纷的时期,各式高山花卉搭配绿油油的高山箭竹草原、原始冷杉林,光影幻化宛若人间仙境。 秋天的高山是上帝的花园,四处开满各式的高山野花,沿着台14甲道路两侧迎风绽放。

教你拍出一个人甜蜜约会照
有时候在FB动态上面总有一些闪光照,避也避不掉,偏偏自己没闪光可以放闪反击。今天来教你一个人拍出约会好时光! 在咖啡厅喝咖啡中 这种打在FB上,加上打卡,真的很像在跟某人约会呢!可是实际上....呢? 首先先准备两杯饮料 最好还有女生会用的护手霜或是夹子绑头发的发圈 就可以变出这样的照片出来

6个诀窍让你轻松拍摄高调人像作品
1.场景布置 白色的礼服,简单优雅的妆容,整个模特的打扮清淡温婉,这些都奠定了这组作品最基本的格调。同时场景布置也要配合人物的特点,不能有大面积的深颜色出现。这一点在布景的时候尤为重要,否则,会非常别扭。 摄影师:Mr.Vincent 摄影师:Mr.Vincent 上图中虽然有深颜色,但是面积较小,而且贴近模特发色,所以并不突兀。 2.私房日志 选一个慵懒的午后,就在家中,浅色的床单和浅色的阳光,暖暖的笼罩着自己。私房主题的拍摄,也可以选择高调的画面来处理。 摄影师:胡桃夹子 摄影师:胡桃夹子 模特清新自然的状态毫不做作,不需要太多摆拍,就把白色的自然气质完全表现了处理啊。

数码单反人像摄影技巧
1、选择生动简洁的背景 一幅好的人像摄影作品要力求突出模特,主次分明,以达到简洁明快的艺术效果。人像摄影的重点是反映人物的容貌和气质,背景要尽量简洁、生动一些。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空间表现主体人物,避免喧宾夺主,使人物更加的和生动。 用简洁的背景突出人物 想要获得专业的效果,就必须尽可能减少分散注意力的背景因素,简洁协调的背景能够更好地突出人物。建筑物的墙壁是最容易找到的单色背景,可以避免杂乱的背景分散观众的注意力。而现代建筑的灰色墙壁则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红墙前的古典少女 古代的建筑物的红墙很适合搭配旗袍等传统服装,表现古典、含蓄的美感。在拍摄这类场景时,要尽量选择同一色系的服装、道具,让整个画面融为一体。含蓄、内敛的表情和动作,也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古典的韵味。 专家小贴士: 注重服装的选择与搭配在选择墙壁时,要尽量避免复杂的图案分散观众的注意力。现代建筑的灰墙、玻璃幕也是很好的选择。服装最好能够与背景形成鲜明的明暗对比。暗色的服装宜衬托在亮的背景上,亮的服装宜衬托在暗色的背景上,这样模特才会更加突出。 在开阔区域拍摄时,背后的树木、行人、地平线都很容易分割背景、干扰视线,让画面显得杂乱。你可以低头看看,尝试从高处俯拍或者让模特躺下拍摄,草地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背景。 草地上的恋人

摄影中如何使用渐变灰滤镜
在进行风光摄影时,你会经常发现天空比风景明亮得多。在保证风景曝光准确时天空往往难以保留细节,如果对天空准确曝光,风景又会太暗。 渐变灰滤镜就是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之一。渐变灰滤镜装在镜头前使用,它有一半是完全透明的,另一半则是中性灰镜。 一般来说,使用渐变灰滤镜时会把中性灰的一半盖在天空上,用来压暗天空的光线,透明的一半盖在风景上。这样就可以做到两部分的曝光同时准确了。 渐变灰滤镜分两种——边缘有过渡的和硬边缘的。边缘有过渡的是真正意义的渐变灰滤镜。这是风光摄影中最常用的滤镜,因为拍摄效果更加自然。 硬边缘的滤镜在拍摄有明显分割线的场景时比较有用。使用时让中性灰与透明部分的分界线与场景分割线重合即可。 渐变灰滤镜有“级”的区别: ND0.3 = 1级 ND0.6 = 2级 ND0.9 = 3级 使用时需要根据天空和风光之间的光比来决定使用哪一级滤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