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RO/ENGINEER 2000i2新功能简述
美国PTC公司在2000年3月份向广大用户发布了PRO/ENGINEER2000i2。在很多用户还没有把PRO/ENGINEER2000i的行为建模等新技术深入了解的时候,PRO/ENGINEER2000i2又带着440多项改进和广大PRO/E用户见面了,到底性能有哪些改进呢?就让笔者把PRO/ENGINEER2000i2的新功能简单介绍给大家,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笔者认为2000i2和2000i相比,功能要强大的多。因为2000i2和2000i相比,有了更多人性化的设计,(我想这应该就是PTC大力宣传的柔性工程技术的一部分吧!)其中包括可视化检索(VisualSearch)、形状索引(ShapeIndexing)、特征灵活性(FeatureAgility)、行为建模技术(BehaviorModeling)、疲劳预测(FatiguePrediction)、CDRS渲染(CDRSRendering)等等。对于工程师来说,这些人性化的设计可以让工程师把时间更多的用在优化设计和产品的创新上,从而提高设计效率。 在这众多的新功能中,最让笔者欣喜的就是可视化检索(VisualSearch)了。如果您一直从事产品设计的话,您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寻找一个其他工程师做好的零件或装配,需要从几十甚至上百个零件、装配中去不停的打开或关闭一个又一个窗口。这样的工作让人厌烦,并且效率极低。现在有了PRO/ENGINEER2000i2的可视化检索(VisualSearch),一切都简单多了。可视化检索功能就是让工程师在调用零件、装配、图纸时,可以预览即将调用的零件。更让人惊讶的是,您还可以和在PRO/E操作界面中一样用鼠标加Ctrl键去旋转放大或移动它去看更详细的结构。而完成一个超大型部件装配的预览只需要几秒种的时间,让人不敢相信。据PTC称,这得益于PTC新的远程数据调动技术和专用多线程图形技术。在您打开预览功能的同时,零件或装配的基本形状立即出现在您的眼前,它只是一个近似的表示,几秒种后,零件的细节越来越清晰。可视化检索具有智能化,并且支持多线程处理。当您缩放模型时,PRO/ENGINEER只会载入浏览区域内的部位的数据而忽略其它部位数据。您还可以在装配浏览窗口中直接选择子部件和零件,来查看它们的结 形状索引(ShapeIndexing)也是PTC正在申请专利的先进技术之一。它利用智能过滤技术,把当前的模型与数据库中的已有模型进行比较,找出那些具有相似几何体的模型,以提高设计的重用性。充分利用这项功能,可以使企业减少许多重复设计的工作,也为数据的管理带来了方便。对于交通产品,机械制造业等等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他们制造的许多产品都使用相似或相同的部件。有了这项功能,也许在新产品的开发中,您只要投入一半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可以,另外一些部件只是需要调出来略微修改就可以用于新产品了。PTC称,由于利用了自动过滤和快速过滤技术,如果对一个包含300000个模型的企业数据库进行检索,只需要2秒就可以得到结果。这样的速度恐怕连最挑剔的用户也会无话可说。 特征灵活性(FeatureAgility)也是这次PTC大力宣传的技术热点。因为在当今的产品设计中,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适应市场的变化,更改设计是司空见惯的事。而如何缩短更改周期就成了需要研究的问题。在PRO/ENGINEER2000i2中,增加了一种称为意向参考的新功能。使用这种功能,设计者可以定义特征建立的方式,利用这种定义方式,你可以灵活的构建特征,并且在特征发生更改时仍然保持你的设计意图,从而把设计人员从烦琐的设计更改中解放出来。在PRO/ENGINEER的用户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你试图修改一个特征时(特别是这个特征是较早构建的),经常会跳出参考丢失,后续特征不能构建的对话框。你需要手工重新定义每一个失败的特征直到零件完全再生成功。这种重复性的工作使设计人员不能全力投入设计,而必须不断考虑这类特征的不稳定性。利用意向参考,工程师可以更方便的指定特征建 行为建模技术是从PRO/ENGINEER2000i开始推广的新技术。这种行为建模技术被业界作为第五代CAD技术。它通过把导出值(比如容积)包含到参数特征中,再反过来使用它们生成和控制其它模型的几何图形。使用行为建模技术,用户首先要定义一个工程分析模型,其中包括名称、类型和定义。接着,他们要建立“操作”—定义和引用一类用在分析模型中的新特征,比如体积,然后为分析模型设置约束条件—包括目标值、一个参数的最小和最大值。系统会出现解决方案的图表,协助用户为设计选择最优方案。利用行为建模技术的自动求解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能满足工程标准的最佳设计。相对于传统的手工反复操作的方法,行为建模的全自动处理有很多优点。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方便的求解,复杂的问题则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寻找解决方案的任务。有了这个强大的功能,产品的设计创新才会更快更好。

蝴蝶结-变化结教程-中国结
蝴蝶编成的结式与蝙蝠形状类似,南方方言中蝴与福同音,如以蝴蝶配上铜钱即称福在眼前,若编上五双蝴蝶可寓意五福临门。 蝴蝶结是以盘长结为主体,再以两边耳翼上各编一个双钱结当蝴蝶的翅膀而成,此外还有一种编法,即将盘长结改为团锦结也很美观。
最新发布

4个替代方案替代传统的汉堡图标设计
越来越多的用户抱怨网页设计已经变得无聊无趣了。高端的技术和流行的趋势已经为网页设计构建起了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而开发者和设计师在社区中依然不停地探索新的可能性,寻求下一个病毒式流行的新热点。虽然新设计和新界面层出不同,但是许多看起来和之前流行的设计大同小异。说道UI界面,这几年最深入人心的应该就是汉堡图标了。前年,对于汉堡图标是否会成为大势所趋的撕逼一直没停过,而在去年,针对汉堡图标的讨论核心就变成了使用汉堡图标的技巧有哪些。现在,汉堡图标已经谈不上是“热潮”了,说它是使用过度也不为过。汉堡图标的优势很明显,它紧凑,直观,便捷。它的“缺陷”也相当突出:太熟悉,“无聊”。我的意思是,每一个APP都有三条横线在UI的顶端告诉你“我是菜单”,有没有更加有趣,让人眼前一亮的替代方案呢?有。今天我们就聊四种不错的汉堡图标替代方案。1、垂直字母纵向导航将整个导航连同字母方向都翻转90度,这样的设计比起汉堡图标看起来要新鲜得多。这种设计占用的空间更少,它看起来更像是一条纵向的线,在视觉上,它几乎和屏幕等高,视觉形式感上也很强,结构紧凑,内容也足够丰富,可以说,它是一种非常符合现代设计风格的一种呈现形式。这种设计对于绝大多数的用户而言,都没有识别度上的问题,如果说它真有什么缺陷的话,大概就是治好了我多年的颈椎病吧……VR Sessions 这个网站就选取了这种导航设计。他们将这种纵向的导航和他们的LOGO排布在了一起,看起来漂亮又精巧。你刚刚打开 Snake River Interiors 的网站的时候,它的导航看起来相当普通,可是当你向下滚动的时候,整个导航会变成纵向排列的,并且悬浮在屏幕左侧,随时待命帮你导航,这种设计思路非常有趣。

4个方法帮你从零开始进行用户招募
提到用户招募,你的眼前可能马上浮现出一个麻烦熊孩子的形象。假如你采纳了定性研究方法,它几乎就无法躲开。它令人疑惑,一开始你可能一头雾水,不太清楚要找怎样的用户;它让人着急,你计划在4天内找到合适的用户,在多个渠道发放了招募信息,却只收到少量回应,不得不将整个调研项目的时间往后推;它不让人省心,用户也许表示只在某个特定时间段有空,可是这个时间段已经被另一位用户占用了……你来来回回地调整时间表,既尴尬又心累。怎样才能让这位“熊孩子”听话些?今天笔者就来简要说说用户招募的步骤和其中的一些技巧。一、确认用户招募标准一般而言,在了解调研背景和目的,决定调研方法后,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究竟哪些用户适合参与调研呢?“具有代表性的用户”、“产品的目标用户”似乎是标准答案,然而它们未免过于抽象,难以捕捉。怎样才能得到具体的标准呢?首先,有一个重要原则:被招募的用户要有能力参与访谈/测试。具体而言,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应该是对调研的领域、产品或功能相对熟悉的人。假设我们在对某款手游进行改进,招募一位从未接触手游的用户就不太合适。恰当的人选应该是:该款手游的用户,或同类型竞品手游的用户。接下来,我们要找到那些影响用户行为或认知的关键因素,基于这些变量进一步细化招募标准。在常见的移动产品调研中,手机系统(iOS/Android)的差异是必须考量的因素,毕竟两种用户群体有着不同的操作习惯,对产品的认知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使用年限有时也会影响用户对产品的认识,对比新老用户的反馈,经常能得到有价值的发现。最后,为了样本的覆盖性和平衡性,我们在招募标准中加入人口统计学的变量,如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如果是成熟的产品,可以参考该产品用户的人口学特征,决定用户招募的比例。例如:产品使用者中,80%都是男性,那么八位用户中找六位女性就不太合理。在调研新产品时,我们可能无法准确把握目标用户的特征分布,这时可以将该产品所在领域的市场报告作为参照。制定用户招募标准时,还要注意尽量不要找以下两类用户:半年内参加过同类调研的人。因为之前参与调研的经历可能会影响用户的行为和认知,造成本次调研结果产生偏差。用户体验行业,和与被调研产品/功能密切相关的从业者。不难想象,一位交互或用研很难摆脱职业视角,站在普通用户的角度完成调研。

优秀网页设计师用实战案例解读内容化设计
什么是内容化设计?设计师为什么要关注内容?如何通过设计的手段提高内容体验?阿里设计师用一个手淘的实战案例,帮你掌握内容化设计的精髓。前言如果说好的产品是运营出来的,那么内容作为用户体验中的重要部分不容忽视。然而我们在设计中经常缺乏内容体验的意识。借着第十三届用户体验大会User Friendly 2016的分享,手淘的设计师和业内的同学们一起做workshop,探索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内容策略脑爆,以及思考内容产生、组织到流转分发的设计策略和用户行为数据验证。希望能让大家对无线端导购的内容化设计有所启发。以下是对大会相关内容的整理。在探讨内容化设计是什么之前,或许有人奇怪:设计为什么要关注内容呢?内容一直是设计缺少关怀的“冷门”,一直以来内容似乎是运营的事儿,设计更多是参与到产品、技术的流程中。那么,大家觉得作为设计师的我们是否要管内容的事儿呢?要关注!为什么?因为交互设计是一门关注人(people)、产品(product)、情境(context)的科学。我们平时在工作中最多关注的是用户,也就是人和产品之间的交互。但情境也是重要一环,除了具体场景化情境,设计师也要关注当前的时代环境。内容为王的时代决定设计要关注内容以淘宝导购的历程为例,一起来看下当下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情境之中。阿里CEO张勇曾这么描述过:在PC时代,在淘宝上非常重要的两条消费者的动线,第一是搜索,第二是分类导航。这个在PC时代大家都知道,大家做很多事情最后都希望在搜索里面排位更靠前。PC时代淘宝以搜索、分类导航为方式的中心化流量分配的方式。运营做的最多便是招商、盘货排楼。所谓流量运营的模式。而不久之后便遭遇到无线时代的挑战:无线时代有一个弱点就是屏幕那么小,但更聚焦,可以更针对消费者个体和他的偏好。同时消费者通过手机回访的频次和停留时间比PC时代大大增强。只要能够提供好的内容,用户就可以非常顺利地提起他的兴趣,这是在无线时代淘宝经营非常重要的一点。

设计师解析四个界面设计规范的经验
最近为了设计提高效率和质量,我开始研究如何做规范。看了一圈别人做的设计规范,又回想了一下自己以前做的,总结了以下几个经验。说到设计规范,这里有一篇绝对不能错过的:《内部教程!超实用6步透视网易设计规范(附完整PDF下载)》设计规范的共性不同的规范虽然内容差别很大,但是对比一下它们的目录,却又很多相似之处,通常包含:布局、组件、配色、图标这四部分。组件里的分类无非是导航、菜单、表单、列表、表格、按钮、弹出框诸如此类,我就不一一列出了。设计规范有哪几类总体看来,我发现这三类设计规范出现概率很高:1、给产品经理看的IOS和早些年的Android(现在已经统一改用Material Design)设计规范就属于给产品经理看的,里面写的东西大多围绕如何选择大的方向、哪种处理方式更加合理展开的,界面细节却没有详细介绍。这种规范适合用来做演讲,内容不多,都很有道理,参杂这很多创新的功能。而拿着它做设计却很痛苦,因为它不告诉你如何才能达到理念中所勾勒的那个目标,图标、尺寸、陪色、字体……很多东西都不明确。2、给设计师看的

详细解析当下泛滥的移动产品设计模式
如果你是一名移动产品设计师,你可能会同意这样的观点:参考借鉴别人的设计不算抄袭。这不仅是最佳的练习方法,也是一种设计模式,而且还符合业界主流的设计趋势,同时还能确保在用户熟悉的模式下来创建可用性的界面。有人可能会说,坚持设计规范和跟随其他人的步伐会扼杀创造力,而且时至今日,所有的APP看起来都是大同小异。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问题。你相信Google、Facebook、Instagram永远是正确的,所以习惯于采用他们的做法,因为他们的设计目标与你的设计目标相同,所以你不会对此产生质疑。我还总结了一些设计模式,在过去可能被认为是最佳的实践方法,但结果可能不如你想象的那么美好。1、隐藏导航在业内各大热门设计社区,至少有数万篇的相关文章分析汉堡包菜单(是指把菜单折叠隐藏在抽屉,因菜单图标像汉堡包得名),但现在反对这种设计模式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我想这并不是因为大家都审美疲劳了。简单来说,我们要讨论的不是关于图标本身,而是隐藏在图标后面的导航。幻灯片菜单灵活,方便使用汉堡包导航非常易于设计,你不必担心屏幕空间放不下那么多内容,只需将整个导航藏到左侧,导航内容超出一屏的时候滚动叠加。然而,实验表明,以更可见的方式露出菜单选项,可以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甚至能提升整体的转化率。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大家都从汉堡菜单转向易于发现的标签菜单。

通过电影海报实例解读组品构图技巧
这并不是一篇教程,也算不上是个人的经验之谈,构图方面的知识大家上网都可以找到,但是有一个问题,很多理论知道的人很多,真正会用的很少。这正是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就是通过对生活中见到的案例的分析来巩固我学到的理论知识,本篇只是个试验,以后应该还会继续写下去。如果有大家喜欢和支持,我会更有动力的!同时也希望大家可以尝试着运用所学的知识,学而不用,等于没学。好了,言归正传,下面就是我对电影中一些画面的构图分析。您请上眼。

Illustrator用字体组成的怪物来袭海报实例教程
本教程主要使用Illustrator用字体组成的怪物海报效果,在这篇中我将教你如何使用字形面板中的字型来创造这个怪物。之后用它来做什么完全由你,本篇中你要学会如何使用字形以及如何配合轮廓化、缩放、旋转字体做出这个怪物等。如果还要更多,那么可以试试路径查找器或者其他工具。先看看效果图

详细解析平面设计中的魔力数字3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3仅仅是一个数字吗?3还能代表更多!?数字3推动着摄影、设计、建筑和自然规律的发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数字3的魔力。来了解为何网页设计、印刷广告、Logo设计都和数字3息息相关。设计中的三实际上,数字3是设计师的亲密朋友。3是一种设计手段,一种设计模式。3是美丽的,3是对称的,3是一种设计思维。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TheBorsky.com 你会发现数字3有多重作用。三栏或者说三张卡片,标题+内容+详细信息=3水平上的三栏布局,垂直上采取堆砌。 Vizzuality.com这种三栏布局对于图库、文章为主的博客来说非常奏效。

CorelDRAW制作道旗海报实例教程
这篇教程像思缘的朋友们介绍使用CDR制作道旗的方法和具体过程。教程主要介绍的是使用传统图案来制作商业设计中挺常见的道旗广告。教程挺不错的,讲解思路比较清晰,推荐到思缘和正在学习CDR的朋友们一起分享学习了。最终效果:具体的制作步骤如下:新建页面,绘制矩形设置属性f11,填充渐变颜色

浅谈更优雅的微信第三方设计技巧
最近比较忙,整理作品的速度明显放缓了许多。今天总结些前段时间做的微信第三方网站。要清楚,它是网站不是单独的一个网页。需要考虑更多是整体性的问题。在拿到项目时,首先需要冷静下来。而不是急着去动手,大部分同学肯定都理解了解其缘由。这边要说的更多是前期先看看相似对手的情况。因为视觉设计相对于产品功能,是最容易拉开差异感的部分。或许一套不同的视觉策略就能让产品迅速脱离大部分同类作品走出来。大部分的普遍大部分的微信第三方,和似乎都不太注重展示部分。即视觉部分,隐隐有些暴发户的感觉。而且现在做这块的公司似乎已经有当年做团购的景象。多,十分多,最后迷失在一片片营销的海洋里。做为设计师,先跳出来观察下。其实我们会惊讶的发现,这些站的普遍性都是为你做个微信mini站,就是所谓的新时代营销。最核心的功能基本也是一致,如下:智能导航(调用地理位置地图接口)在线支付全景看图(自由图片组合)抽奖营销活动随便打开搜索”微信 营销 专家”,一堆类似微信第三方网站。现在很多的创业者也在做类似的项目,总之,就是很多很多公司做着类似的尝试。当然,国内任何的领域基本都是同时存在上百个同类的项目,能真正运营下去到最后也只有3-4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