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hotoShop利用变形打造一个铅笔问号
本例主要应用了“变形”网格将一根笔直的铅笔扭曲成了问号,这项技术对于一些需要特殊变形效果图像来说是一个非常方便的技能,值得大家好好学习一下,希望大家能掌握这项技术。效果图1.打开“铅笔素材.psd”文件,隐藏素材图层,选择横排文字工具,并选择适合的字号与字体,设置前景色为黑色,在画布中间如图一个如图1所示的“?”号,并得到“?”图层,并将此图层移至“素材”图层的下方。

【知识大扫盲】微单和单反的差异区别
通常,对相机有所了解的人都认为单反和微单差异的根本就在如上所述的取景方式上,这话说得没错,但实际上单反和微单仍有各种主要结构方面的差异。但构成这些差异的本质就在相机的体积上。 相机的本质工作是拍照,拍照所要达到的目标自然是越来越好的图像质量。但要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往往是以牺牲相机的体积和便携性为代价的。当相机出现在家庭及旅游、生活纪录等场合时,便携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微单的出现正是试图将便携性和成像质量二者达到平衡状态的中庸之道。 什么是单反 *及香港地区将单反相机称作“单眼”相机,单反的全称是“单镜头反光相机”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缩写为SLR camera),又称作单反相机。它是用一只镜头并通过此镜头反光取景的相机。 所谓“单镜头”是指摄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个镜头,不像旁轴相机或者双反相机那样取景光路有独立镜头。“反光”是指相机内一块平面反光镜将两个光路分开:取景时反光镜落下,将镜头的光线反射到五棱镜,再到取景窗;拍摄时反光镜快速抬起,光线可以照射到感光元件CMOS上。 单反并非数码时代的产物,早在胶片时代就已经存在单反相机。随着照片的载体走向数码化,单反也随同进入数码时代,现在我们所说的单反通常都是说单反数码相机。 单反的内部结构中,有一个反光镜和用于光线各种反射的五棱镜,这些用于将外部光线通过物理反射的方式送达取景器的反光镜和五棱镜(或五面镜)成为单反相机取景的主要部件,也是单反同微单与其他便携式数码相机的最大差别。 通过镜面反射的形式最终让人眼能够在相机的取景器中观察到被摄物体,这种取景器被称作光学取景器。是否拥有光学取景器也可以认为是单反与其他消费级便携式数码相机的最大差异。 什么是微单 微单包含两个意思:微,微型 小巧,单,可更换式单镜头相机,也就是说这个词是表示了这种相机有小巧的体积和单反一般的画质,即微型小巧且具有单反功能的相机称之为微单相机。 普通的卡片式数码相机很时尚,但受制于光圈和镜头尺寸,总有些美景无法拍摄;而专业的单反相机过于笨重。于是,博采两者之长,微单相机应运而生。微单相机介于卡片式数码相机与单反相机之间,如同笔记本

有关 LOMO 的10件都市传说
这一阵子 LOMO 这四个字真的是有点陌生了。以前用 LOMO 这四个字随便当标题一堆人点赞,现在我想是一堆人找不到地方按烂。没关系,跟日本搞笑艺人的梗一样,重复讲个四次就会好笑就会有人理。所以本来标题应该是LOMO 教给我的10件事,但是我想这样的标题是没人想点的(虽然这标题也很老派拉,另外本篇请务必配合最下方批注服用)。 走下坡的LOMO 身为一个长期观察LOMO生态的键盘观察家,请容我用开门见山法来破题。LOMO整体气势上确实有在走下坡的趋势。连本来跟房价一样变了心就回不来的相机价格,也跟星巴克坚持不降价但不时找借口买一送一,相机价格竟然也有下修趋势。这着实让我抖了一下。 先别管抖一下这回事了,你听过安......LOMO嘛? ▲LOMO是啥,可以吃吗?(图片来源:dailymail) LOMO圈里的10件都市传说(注1) 我想我「现在」这样随便找一个人问(你听过LOMO吗),或许有人会回我「Is it good drink?」(注2)。好吧,同时身为一个长期发表LOMO战文的键盘嘴炮师,我想我就来讲LOMO圈里的10大都市传说,跟大家好好澄清跟复习一下。 1.LOMO圈里不讲求技术。 这个传说我大概战了不下1000次了我想,看到这个我差点开头要写出「臣亮言..」(注3)了。为了避免接下来出现跟出师表一样的万言书,我想我还是发动面上的魔法卡「三句话讲完」,结束这回合(注4):如果真的不讲求技术,那么像我这种以LOMO相机教学出身的嘴炮师就不会小有名气,LOMO相关的论坛或BBS也不会一天到晚出现「请当我看看照片是那边出了问题」的求救文章了(三句话打完收工,还好结尾不是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最新发布

学会用最简单光源背景拍大片
随着时代变迁,我们不断地给摄影做加法,附加在摄影本身的东西越来越多。就这样,我们也渐渐迷失了。 洗去浮华,让我们关注摄影本身,体会捕捉简单,不使用任何辅助工具,只使用最简单的照明条件,巧妙地利用自然光与背景,赋予照片一种全新的美感。 “即便是拍摄一块蛋糕,也可以产生艺术”——Irving Penn Irving Penn这位纵横70年的美国当代摄影大师1917年6月16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的Plainfield市,父亲是一名钟表匠,母亲是护士,弟弟Arthur后来成为一位著名的导演。从1934至1938年,Penn在费城博物馆学院进修,师从传奇设计师阿列克谢•布鲁多维奇(Alexey Brodovitch),后者当时亦在《Harper’s Bazaar》杂志任职。 于是,大学时代的Penn就已经开始在《Bazaar》上发表自己的作品。从画家到音乐家,演员、哲学家、他拍摄了无数传奇人物,随后自己也成为了传奇。 Irving Penn是从拍静物开始进入摄影圈的,之后做过战地记者,遂逐步进入肖像摄影领域。但在职业生涯早期,他是一名造诣极高的插画师,曾经有数幅作品发表于《Bazaar》。摄影教程 《Bazaar》工作结束后,Penn应邀重新策划第五大道百货公司Saks的广告方案,与此同时,进行拍摄曼哈顿的项目。

2个超强小技巧 让你拍遍天下夜景
夜景或是晨昏的景色相当迷人,但想要拍出理想的作品除了要看老天赏不赏脸,拍摄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过人的体力和耐心,才能够翻山越岭四处趴趴走,将眼前的美丽景致通通囊括入镜!只是有哪些该注意的事项呢? 随时注意天气预报 有好的天气配合,才容易拍出理想的夜景晨昏作品,尤其是以冲大景为目标的玩家,天候状况十分关键。一般来说,台风来袭前夕是最容易出大景的时候,火烧云及霞光让不少玩家磨拳擦掌、跃跃欲试,而为了减少「杠龟」的机率,判断天候状况就是不得不做的功课。 小光圈可以带来较长的景深,并可拍出迷人的星芒效果 大光圈可以创造独特的朦胧感,化为散景的灯光十分吸引人 Canon 650D+EF-S 18-200mm F3.5-5.6 IS 的50mm 端。光圈F5, 快门0.8 秒, ISO 800, AV 光圈先决拍摄模式, 自动白平衡, JPEG摄影教程 一般来说,使用AV光圈先决模式就可满足多数夜景/晨昏的拍摄需求。除了使用最低的ISO感亮度拍摄外,建议同步开启长曝降噪功能,以确保画面的纯净度 另外,像是日出和日落的时间、能见度、潮汐的状况,以及月亮的阴晴圆缺等等,根据拍摄的主题掌握这些信息,有利于拍摄行程的安排。更重要的是注意自身安全,天候不佳的山区、海边容易发生意外,读者们要多加留意。

逆光拍枫叶 2招展现不同红枫美景
最近天气愈来愈冷,摄影玩家要等的就是枫叶现身,不过大家的拍摄角度就那几种,变化与差异性都不大。倘若想跳脱制式的构图角度,建议玩家可以尝试逆光拍摄,利用多种不同的角度作取景构图哦! 棋盘式构图表现紧凑 光圈 F5 | 速度 1/250s | 焦距 24mm | ISO 100。低角度拍摄的落叶,使画面富有一定的透视感和现场感。 棋盘式构图常用于表现结构之美,一般用来拍摄多个被摄体,不同的拍摄角度会有迥然不同的效果。当同一属性的物体以一种重复的形式存在时,优美的韵律感和统一感油然而生。秋天时,满地散落的枫叶映衬着树干,形成另一幅美丽的景色。使用广角镜头能很好地将大面积的落叶缤纷的场面尽收眼底,拥有一种透视感极强的包容气势,带来具有大面积色彩冲击力的画面,对远处的、近处的不同形态的枫叶良好表现是棋盘式构图的优势所在。 逆光表现枫叶脉络摄影教程 光圈 F16 | 速度 1/100s | 焦距 90mm | ISO 100。在逆光条件下拍摄的迷人枫叶。 在使用微距拍摄植物时,我们通常会借助光线的穿透力,拍摄逆光下的叶子,此时的树叶具有一定透明度,很好地表现了树叶的脉络与形态。对于枫叶也是如此。当我们站在树下仰视茂密的枫叶,阳光斑驳,枫叶鲜艳,自然地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

学好7招用光不再是难题
摄影是光的艺术,摄影要是没有了光就像画家没有了颜料一样,人像摄影中的用光尤为重要,我们不仅可以利用自然光对人物进行塑造,还可以利用人造光源来塑造人物。所以人像摄影主要就是通过用光对被摄人物进行表现,已达到表现不同主题,产生不同的效果的目的。 1.巧用窗户光 几个世纪以来,画家们都喜欢利用从窗户射进的阳光来画人像,因为这种光造型能力强,又有很好的投影。之后,摄影家们在室内拍摄人像,经常使用的也是这种光线。 当你在窗户光的对面置一反光板来减弱光源所产生的阴影时,出现的效果是柔和而优雅的,对人物的脸部能起到轻描淡写的作用。这种用光对彩色胶片尤其适合,为许多人像摄影家所乐于采用。 Tips: 1.调整主体与窗户的距离能够解决这个人物照明不均匀的问题。 2.在我们利用窗户光拍摄人像时,浅色色调的小房间比起大而阴暗的房间反射的光线多一些,因而背景也会更亮。 3.反射光的强弱和背景的色调,可以用拉开或关上窗帘的办法来调节。摄影者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用不同状态的窗帘模拟出不同味道的直射光的效果。 2. 散射光的妙用 “最适宜表现拍摄对象”的光线才是最好的光线,实际上在表现局部环境和色彩反差较大的景物时,散射光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阴天、雨天时,室外的光线是非常柔和的散射光,用这种光线拍摄人像,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学静物摆拍布光 广告大片你也轻松搞定
在广告摄影中,布光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它不仅体现着摄影师的个性和风格,而且关系到一幅作品的成败。以下3个实例布光图或许对你有所启发。 实例一作品: 实例一的布光图说明: 1号到3号柔箱的底部高度在台面水平高度附近。 台面背景要取得变化均匀的照明需要调整1号和2号柔箱的俯仰和转动角度,并在1号2号柔箱靠产品一侧放置黑卡阻挡柔箱光线对产品的直接照射。 产品的镜面反光面要获得有变化的光斑需要调整描图纸、3号柔箱及左边反光板的距离和角度。 后期调整了底色,隐掉了倒影的后端。 实例二作品: 实例二的布光图说明:

【儿童摄影技巧】大羽教你如何捕捉孩子的眼神
很多人都会告诉家长,拍摄孩子要保持和她平行的高度,才能拍出好效果。但在实际拍摄中,一定要打破这条“戒律”。这是因为拍摄孩子和大人有很大区别。我让张硕不要在意角度问题, 蹲下来拍摄固然不错,但是试着采用不同的角度,你会得到更多有趣的效果。在拍摄孩子肖像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固定一个角度,而是要抓住眼神。 千万别对孩子说“看镜头”之类的话,这样会让她的表情很不自然,此时要移动位置,试着迎着她的目光拍摄。孩子不一定要望着镜头,只要能和拍摄的方向保持一致,你就能记录下自然的照片。拍摄自己家的孩子,这一点并非难事,你只需要和她聊天,同时拍摄就可以得到不错的结果。如果是拍摄不熟悉的孩子,你就需要多多移动,寻找她视线的角度。 要表现转瞬即逝的眼神,你需要集中精力观察,同时也需要多拍照片,从中选择满意的作品。在本次拍摄中,我鼓励张硕不要在意废片,尽量多按快门,然后在选取照片的时候再来回想自己拍摄时的体会,从中总结经验。 拍到最后,张硕已经不再纠结于参数和清晰度,而是更在意效果是否自然,表情是否出彩。这种时候,孩子和摄影师的“配合”也会更默契,拍摄的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这张照片使用了大光圈虚化背景,孩子的眼神自然,手拿的小饼干为画面锦上添花。 注:更多请关注摄影教程栏目,三联摄影群:182959594欢迎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