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RO/ENGINEER 2000i2新功能简述
美国PTC公司在2000年3月份向广大用户发布了PRO/ENGINEER2000i2。在很多用户还没有把PRO/ENGINEER2000i的行为建模等新技术深入了解的时候,PRO/ENGINEER2000i2又带着440多项改进和广大PRO/E用户见面了,到底性能有哪些改进呢?就让笔者把PRO/ENGINEER2000i2的新功能简单介绍给大家,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笔者认为2000i2和2000i相比,功能要强大的多。因为2000i2和2000i相比,有了更多人性化的设计,(我想这应该就是PTC大力宣传的柔性工程技术的一部分吧!)其中包括可视化检索(VisualSearch)、形状索引(ShapeIndexing)、特征灵活性(FeatureAgility)、行为建模技术(BehaviorModeling)、疲劳预测(FatiguePrediction)、CDRS渲染(CDRSRendering)等等。对于工程师来说,这些人性化的设计可以让工程师把时间更多的用在优化设计和产品的创新上,从而提高设计效率。 在这众多的新功能中,最让笔者欣喜的就是可视化检索(VisualSearch)了。如果您一直从事产品设计的话,您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寻找一个其他工程师做好的零件或装配,需要从几十甚至上百个零件、装配中去不停的打开或关闭一个又一个窗口。这样的工作让人厌烦,并且效率极低。现在有了PRO/ENGINEER2000i2的可视化检索(VisualSearch),一切都简单多了。可视化检索功能就是让工程师在调用零件、装配、图纸时,可以预览即将调用的零件。更让人惊讶的是,您还可以和在PRO/E操作界面中一样用鼠标加Ctrl键去旋转放大或移动它去看更详细的结构。而完成一个超大型部件装配的预览只需要几秒种的时间,让人不敢相信。据PTC称,这得益于PTC新的远程数据调动技术和专用多线程图形技术。在您打开预览功能的同时,零件或装配的基本形状立即出现在您的眼前,它只是一个近似的表示,几秒种后,零件的细节越来越清晰。可视化检索具有智能化,并且支持多线程处理。当您缩放模型时,PRO/ENGINEER只会载入浏览区域内的部位的数据而忽略其它部位数据。您还可以在装配浏览窗口中直接选择子部件和零件,来查看它们的结 形状索引(ShapeIndexing)也是PTC正在申请专利的先进技术之一。它利用智能过滤技术,把当前的模型与数据库中的已有模型进行比较,找出那些具有相似几何体的模型,以提高设计的重用性。充分利用这项功能,可以使企业减少许多重复设计的工作,也为数据的管理带来了方便。对于交通产品,机械制造业等等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他们制造的许多产品都使用相似或相同的部件。有了这项功能,也许在新产品的开发中,您只要投入一半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可以,另外一些部件只是需要调出来略微修改就可以用于新产品了。PTC称,由于利用了自动过滤和快速过滤技术,如果对一个包含300000个模型的企业数据库进行检索,只需要2秒就可以得到结果。这样的速度恐怕连最挑剔的用户也会无话可说。 特征灵活性(FeatureAgility)也是这次PTC大力宣传的技术热点。因为在当今的产品设计中,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适应市场的变化,更改设计是司空见惯的事。而如何缩短更改周期就成了需要研究的问题。在PRO/ENGINEER2000i2中,增加了一种称为意向参考的新功能。使用这种功能,设计者可以定义特征建立的方式,利用这种定义方式,你可以灵活的构建特征,并且在特征发生更改时仍然保持你的设计意图,从而把设计人员从烦琐的设计更改中解放出来。在PRO/ENGINEER的用户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你试图修改一个特征时(特别是这个特征是较早构建的),经常会跳出参考丢失,后续特征不能构建的对话框。你需要手工重新定义每一个失败的特征直到零件完全再生成功。这种重复性的工作使设计人员不能全力投入设计,而必须不断考虑这类特征的不稳定性。利用意向参考,工程师可以更方便的指定特征建 行为建模技术是从PRO/ENGINEER2000i开始推广的新技术。这种行为建模技术被业界作为第五代CAD技术。它通过把导出值(比如容积)包含到参数特征中,再反过来使用它们生成和控制其它模型的几何图形。使用行为建模技术,用户首先要定义一个工程分析模型,其中包括名称、类型和定义。接着,他们要建立“操作”—定义和引用一类用在分析模型中的新特征,比如体积,然后为分析模型设置约束条件—包括目标值、一个参数的最小和最大值。系统会出现解决方案的图表,协助用户为设计选择最优方案。利用行为建模技术的自动求解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能满足工程标准的最佳设计。相对于传统的手工反复操作的方法,行为建模的全自动处理有很多优点。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方便的求解,复杂的问题则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寻找解决方案的任务。有了这个强大的功能,产品的设计创新才会更快更好。

蝴蝶结-变化结教程-中国结
蝴蝶编成的结式与蝙蝠形状类似,南方方言中蝴与福同音,如以蝴蝶配上铜钱即称福在眼前,若编上五双蝴蝶可寓意五福临门。 蝴蝶结是以盘长结为主体,再以两边耳翼上各编一个双钱结当蝴蝶的翅膀而成,此外还有一种编法,即将盘长结改为团锦结也很美观。
最新发布

Photoshop抠图之:墨的艺术
言归正传,我们先看图片。 这样的图片其实很容易处理,不过要处理得有层次,那还是有一点小难度。拿到图片感觉拍摄的质量不够好,感觉ISO有点高,噪点多了些。那就先看看通道好了,依次查看通道,发现绿色通道还不错。那就先复制一个绿色的通道在通道调板中的绿色通道上,执行“全选”命令,在执行“拷贝”命令将在通道中显示回RGB通道取消选区后,在图层调板中执行“粘帖”命令,将绿色通道的内容作为新图层贴入

通道抠图让漂亮MM无处不在
适合人群:初中级用户学习抠图注:本教程的图片有其它更简的处理方法,在这里只是借此图片讲一下比较通用的通道抠图方法。本例中所使用的是Photoshop CS版本。 前后效果对比处理图片时,抠图是大家常会遇到的问题,对于边缘整齐、象素对比强烈的,可以用魔棒或是路径工具进行抠图处理。但是对于人物飘飘长发,用这些工具就无从下手了。事实上,抠图的方法很多,不同的图片有不同的抠法。下面笔者就向大家推荐一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通道抠图法。小提示:通道抠图法是运用图片自身通道信息来选择所需要抠取的部分。

Photoshop教程:抠图杂谈 再话抽出
本文由中国教程网 cfljg 原创,转载请保留此信息!在《抠图杂谈 三言两语话抽出》里,我们介绍了抽出滤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及相关的有关事项,说白了抽出就是作选区,就是把选区内的颜色提取出来,今再针对抽出滤镜我们继续探讨,我们利用抽出滤镜进行对图片的换背操作目前只有单色抠取和全色抠取两种方法。 一、单色抠取散发的详细步骤 01、这个方法可以去除散发的边缘杂色,当我们打开图片时可以看到散发的边缘有红色的杂色。 02、打开图片后,ctrl+j两次,分别得到图层1和图层1副本,点击红圈处新建图层2,放于图层1和背景层之间。填充颜色,作为检查效果和新的背景层。

Photoshop教程:图层模式抠猫咪
本文由中国教程网 cfljg 原创,转载请保留此信息!原图:效果图:方法步骤:01、打开图片,ctrl+j,得到图层102、点击红圈处,新建图层2,放于图层1与背景层之间,并拉一渐变颜色作为检验效果和新的背景层。03、在图层1执行图像--调整--去色。(快捷键shift+ctrl+u)

Photoshop教程:图层模式在抠图中的运用详细图解
本文由中国教程网 cfljg 原创,转载请保留此信息!原图:效果图:01、打开图片,ctrl+j两次,分别得到图层1和图层1副本。见图0102、点击红圈处,新建图层2,放于图层1与背景层之间,并填充蓝色。作为检验效果和新的背景层。见图0203、在图层1执行图像--调整--色阶命令,用白吸管在图中的红圈处点一下,这样原来的蓝灰色的背景就变成了白色的背景了。见图03

教你用抽出和历史记录画笔抠图
我们要学会观察图片,先来看下面这张图:这张图片色彩虽然不算丰富,但也不是纯色背景,甚至有些许的零乱,但人物的主题却被黑色长发包围,我们只需抠出头发,脸部和身体用历史记录恢复即可。1、打开图片,复制背景,关闭背景眼睛。单击滤镜-抽出,弹出对话框,如下图: 2、强制前景打上勾,用吸管工具在头发上吸一下,如下图:

用PS图层“混合颜色带”做完美抠边
抠图有很多种方法,但任何一种抠图方式都无法以一盖全,今天我们介绍Photoshop图层模式中的“颜色混合带”,这个工具很神奇,通过拉动滑块即可轻松完成难以处理的抠边操作。 本期使用的工具与技巧:混合颜色带、调色融合法、素材弥补法。 “混合颜色带”简介 混合颜色带是一种特殊的蒙版,它调用容易,设置简单,但不能单独编辑,非常适合处理明暗变化非常大,边缘非常复杂的图像抠取。混合颜色带选项中,有两组滑块,分别是“本图层”和“下一图层”。例如我们调整“本图层”这组滑块,就会以当前图层的明暗为准来设置透明区域,调整“下一图层”,情况也如此。 实例操作:将“天空”准确移到照片上

PS通道抠图-抠出婴儿模糊的头发
本文由 中国教程网祁连山原创,转载必须保留此信息。这张照片因为背景比较花,再加上图片质量不是非常好,头发部分过于模糊,因此想换背景的话,需要有一定的技巧。 下面我们来看修理方法。比较通道中各个通道的头发对比,选择对比强一些的蓝通道,复制一份,并分区处理,把左边选择后,CTRL+I反相,这样头发颜色就统一了,左右都是黑色的头发.。用加深和减淡工具把一些模糊的边缘修理一下,这样对比强一点点,再用色阶就会干净很多。

用PS历史记录画笔快速抠婚纱图
抠一张白色底图的婚纱照,把上面的人物合成到下面的花朵图像上,此方法供初学者参考,操作熟练者可不用30秒完成,方法是大家都知道的,只在于怎么灵活运用。 效果图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