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CorelDRAW设计电脑宣传海报教程
该实例制作的是一幅电脑产品宣传海报,通过绘制简单、生动的电脑图形,再加以轻快、活泼的色调,使整个画面给人来带科技、时尚、前卫的视觉感受。图12-2所示为本实例完成效果。图12-2 本实例完成效果技术提示该实例主要通过绘制准确的图形轮廓并填充颜色,从而制作出生动、形象的电脑图形。在绘制轮廓图形时主要使用了“贝塞尔”工具,并配合使用“形状”工具对其进行编辑调整,从而绘制出准确的轮廓图形。图12-3出示了本实例的制作流程图。图12-3 本实例制作流程制作步骤1.制作海报背景(1)启动CorelDRAW,新建一个工作文档,单击属性栏中的“横向”按钮,将页面横向摆放,其他参数保持默认设置。
Photoshop制作扁平及长投影的视觉效果
目前很流行的一种扁平化的设计,现在在设计当中使用的相当频繁,过程很简单,很快就能学会,工具以photoshop CS6为主,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下载源文件,我分享一下在网上下载的长投影,其实如果不按这个的教程来,基本上10分钟就可以搞定。最终效果第一步 创建一个背景新建画布,尺寸为840*400可以使用纯色做为背景,或是用渐变工具创建,这里的色值为#e0e0e0 这里就不多更描述了。第二步 创建一个形状选择矩形工具。大小为100px,半径为20px,色值:#4ac9b4
创意人像创作分享:少女和玻璃
拍摄前的设想与策划 拍摄这组人像作品的重要关键,就是玻璃镜子碎片的运用,首先必须注意摄影师与工作人员安全,摄影师要求工作人员全程穿戴护目镜、长袖衣服、长裤,以防止飞溅玻璃镜子碎片割伤工作人员。碎玻璃的布置过程中,必先使用黑色布幕为基底,并铺在墙上、地上,一来可以衬托光影与人像主体,二来在拍摄完毕后,也可以方便收拾玻璃镜子碎片。 锋利的玻璃镜子碎片,也能创造出极具视觉效果的摄影背景。 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将一整块玻璃镜子摔碎之后,利用胶水把适当形状大小的玻璃镜子碎片,一片一片手工贴合在布幕上,并在布幕前方使用透明塑料细绳,也挂上一些玻璃镜子碎片,营造出前后景的空间立体感。 先准备一大片完整的玻璃镜子。 接着把它摔个粉碎。 选出适当的玻璃镜子碎片,然后在背后涂上胶水。
GIF Animator 5.0轻松动画制作
Ulead GIF Animator 5.0大家可以在友立公司的主页上下载得到,文件大小8.96MB,现在真正可以说是一个成熟、出色的动画制作软件了。令人感到兴奋的是,国内的汉化新世纪之YY工作室(http://www.YY-china.com)对这个软件的新版本作了汉化,你可以在那里下载汉化版本进行试用,我们下面的讲解也将以这个汉化版作为范列。现在你大可以将枯燥的英文抛之脑后,投入到我们熟悉的使用环境中来。 软件的安装很简单,使用默认的设置就可以,在这就不多做介绍了,运行GIF Animator,在程序的启动时会有一个新建方案供你选择,如图一所示 我们选择打开一个样本文件Fruit,这是一个24位真彩色的动画文件,一对儿蝴蝶在餐桌上飞舞,程序界面如图二所示, 我们用鼠标选择相应帧数,然后在画面上就可以对里面元素的位置、大小以及运动方向进行修改,如果觉得画面太单调,我们还可以点击工具栏里面的字母“T”插入文字,选择好字体和大小,切换输入法输入“飞吧飞吧!”点击“确定”按钮,看!文本已经插入完成了。如图三所示输入好文本之后就可以设置视频效果了,选择菜单栏中的“视频效果”选项,在“效果类型”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效果,如图四所示 完成后按左下角的播放键观看一下最后的效果,然后点击菜单栏下方保存的快捷键,就是那个磁盘图案,如图五所示
最新发布
Photoshop绘制一朵具有怀旧矢量风格的红玫瑰
本文以中文版Photoshop CS2为例,其它版本的Photoshop操作起来可能会略有差异。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按Ctrl N打开“新建”对话框,将文档大小设置为445x470,分辨率设置为300像素/英寸,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单击工具箱中的“前景色”图标,打开“拾色器”对话框,将颜色的16进制值设置为C00000,然后按Alt Del键填充背景图层,如图所示。 2.选择工具箱中的“钢笔工具”,将前景色设置为900000,在上方选项栏按下“形状图层”按钮,然后按如图2所示绘制多个三角形。 3.将前景色改为700000,仍使用“钢笔工具”,绘制如图3所示的多个三角形。 4.将前景色改为黑色,仍使用“钢笔工具”,绘制出如图4所示的形状。
Photoshop CS2 图像鼠绘技术精粹
1.“钢笔工具”勾出头发的轮廓,填充一个头发的中间色。便于后面加深和减淡颜色的操作。 2.单击工具箱中的“加深工具”,选择笔刷大小为60像素的柔性画笔,选择“范围”为“中间调”,设置“曝光度”为20%左右,加深头发阴影位置,把头发的体积感表现出来. (提示)由于系统默认的撤销步数为20步,在使用加深和减淡等一些工具的时候,很容易就超过20步,所以大家可以在一些操作之前先再历史记录建立快照,在操作不满意时,即可后退到快照位置,方便操作。 3.单击工具箱中的“橡皮擦工具”,选择画笔大小为80像素的柔性画笔,选择“模式”为“画笔”,设置“不透明度”为60%,设置“流量”为60%,擦掉头发边缘的一些颜色,降低不透明度,使头发边缘部分显得柔和自然。 4.制作绘制头发时需要一些特定的画笔,我们来制作一个自定义画笔,首先新建一个文件,设置“宽度”为50像素,设置“高度”为50像素,设置“分辨率”为72像素/英寸,背景内容为“透明”。
Photoshop CS2 制作潜水文字效果
Photoshop CS2 制作潜水文字效果。 最终效果图 1.启动Photoshop CS2中文版,按Ctrl+N打开“新建”对话框,将文档大小设置为500×350像素,背景内容为白色,如图1所示。 2.选择工具箱中的“渐变工具”,将背景色数值设置为“1a687b”,前景色数值设置为“10a6c1”。设置完这两种颜色后,使用“渐变工具”从底部向顶部绘制如图2所示的渐变色。 3.选择工具箱中的“文本工具”, 然后输入文本,并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例如在本例中,我们输入“UNDERWATER”,然后选择字体“Impact”,字号设置为“72”,并将文本颜色设置为白色。现在在我们的文档中就有了一个渐变填充的背景,并且有一行文本位于文档的*,如图3所示。 4.在文本图层上单击右键,然后从弹出菜单中选择命令“混合选项”。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使用下面这些图中的设置,才能得到最终的正确结果。
Photoshop让色彩丝毫不差
两张有色彩差别的照片拖入同一个面板中的效果。如果只是单纯地调整两张图片的亮度对比,也能欺骗我们肉眼的视觉,但在色彩的问题上可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亮度对比。比如说RGB模式有R、G、B三个通道。这三个分别代表红绿蓝三个通道,你知道这三个通道的色彩的变化吗?图11. 将鼠标指在(如图2)的箭头处,我们可以从信息控制面板(如果没有请点菜单“窗口→显示信息”)上得知在右边一张图片的RGB的值分别为:R:243;G:255;B:255。图22. 用同样的方法,将鼠标移到左边一张照片与右边照片相近的位置,从信息面板中得到RGB的值分别为:R:207;G:226;B:220。图33. 在图层面板中选一个你要作调整的图层,然后点菜单“图像→调整→色阶”从如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两张照片的色彩差别主要在于亮度上,所以在这里我们只需要调整灰度滑标就可以了(如图3)。直到左右的RGB值相近或者完全相同为止,满意后点确定结束。图4
谈颜色空间
有位网友问我:色彩调整需要一定的色彩知识,但在讲解ps的有关书籍中都不讲解色彩知识(只有简单的概念介绍),在网上也很难找到这方面的资料,因此不少人只有一个色彩方面的基本概念,真要运用起来,总是感到无从下手,比方说:1、色相、饱合度、亮度与R、G、B值存在什么关系?换句话说就是R、G 、B值是如何决定色相饱合度与亮度的?2、色轮上的红、黄、绿、青、蓝、品各自的60度范围是的R、G 、B有什么特征?如果是在30、60、90、120度等一些特殊的角度是R、G、B的关系又是怎样?3、如果可能的话,请版主多讲一些色彩方面的知识。 【一】造成这种现象教材有一定责任,但也不能全怪教材。通常教材在讲到 RGB 颜色的阶段,匠术的内容还比较浅显,而 RGB 颜色空间在这时除了讲三基色以外,还没有什么很具体的内容适合继续深入,再要讲下去就是基色通道,但讲解通道还不是时候。于是教材就采取了“偷奸耍滑”的办法,趁着读者对于颜色空间还没有完整的概念,带着你不知不觉中偷偷转向,把 RGB 空间“类比”到 HSB 颜色空间,转来讲述颜色的色相、饱和度和亮度属性。 从教学意义上可以说这个偷换概念的做法是成功的,有效的,在学习的初期用糊弄的办法避开难点,但也让你不知道受到了糊弄,以为一切顺理成章而且严谨周密(其实我们的小学课本、中学课本也都是这么编的)。这是“教学技巧”,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教材能够在完成自己这一阶段后,把真相如实的告诉你,说清楚什么地方避重就轻的采取了愚民政策,并且指出存在问题那就更好了。如果能再对这些问题回过头来加以重新认识和讲述,那真是比好还好,功德圆满了。可惜好事难以成双,或许这种教学方法成了套路,传统教学培养的后代作者本身在这些地方也比较薄弱,所以就习惯性的回避这些难点。此外越难的东西感兴趣的读者越少,也是原因之一。 不过当我们学过了基础理论之后,就有了条件把以前被糊弄的地方搞清楚。当初是不得已,但现在有了适当的基础,如果愿意是不难做到的。那就言归正传从颜色空间说起。 【二】颜色通常用三个相对独立的属性来描述,三个独立变量综合作用,自然就构成一个空间坐标,这就是颜色空间。而颜色可以由不同的角度,用三个一组的不同属性加以描述,就产生了不同的颜色空间。但被描述的颜色对象本身是客观的,不同颜色空间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衡量同一个对象。 颜色空间按照基本结构可以分两大类,基色颜色空间和色、亮分离颜色空间。前者的典型是 RGB,还包括 CMY、CMYK、CIE XYZ 等。后者包括 YCC/YUV、Lab、以及一批“色相类颜色空间”。CIE XYZ 是定义一切颜色空间的基准,很奇妙的是,它即属于基色颜色空间,也属于色、亮分离颜色空间,是贯穿两者的枢纽。我们主要要讨论的是色、亮分离颜色空间中的子类型“色相类颜色空间”,它是把颜色分成一个表亮属性,和两个表色属性,其中有一个表色属性是色相。而色相以外的两个属性可以选用不同的变量来定义,而色相的概念不变,因此就构成一族共同使用色相属性,另加表亮属性和表色属性各一个组成的颜色空间。它们是颜色空间中的一个家族。暂且统称为 HSB 颜色空间(但后面要详细划分)。 因为不同颜色空间描述的相同的客观对象,所以它们之间必然存在数量的相互转换关系,但是需要十分明确,RGB 和 HSV 空间,虽然在教材中狐狸糊涂的把他们纠缠在一起,但它们实质上是概念完全不同的颜色空间,它们的共同点是比较常用,也比较容易直观理解,但这是表面的联系。 只有以 R、G、B 为变量的直角坐标空间才称为 RGB 颜色空间,在 RGB 空间中,三个独立属性变量性质对等,相互加减运算有意义,任何涉及色相、饱和度等等为基本颜色属性的,还有跟“色轮”一类概念直接关联的、用角度表示颜色的等等,都是 HSB 颜色空间,绝没有混淆的余地。在 HSB 颜色空间中,三个颜色属性性质不同,你不可能把色相和饱和度加在一起,就好比时间不能与面积相加,恐龙不能与蚂蚁杂交。 我们还记得传统教材是通过色轮上几个基色和二级色与色轮角度位置的对应关系在两个颜色空间之间偷换概念的,但存在对应关系与两者相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人民币和美圆有兑换关系,但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祥的,美刀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发行的,各属各自的金融体系。能兑换并不等于人民币就是美刀。RGB 与 HSB 颜色空间与此同理。 zhangwei5009 朋友提的是个好问题,说明已经清楚的意识到 RGB 与 HSB 颜色空间实质上的区别,也明确了两者之间必然存在客观的转换规律,并思考和探询两者之间的定量转换关系。提出这样问题的学习者不太多(我记得 zhangwei5009 很早就在短消息里提过类似问题),传统 PhotoShop 教材中除了千篇一律的重复六个基色、补色点以外,很少有教材在这个问题上有明确说法。 【三】颜色空间中没一个坐标点对应一种颜色,颜色空间要求颜色与空间坐标一一对应,即不能某一个点对应多种颜色,也不应该一种颜色对应多个坐标点。不过在 PhotoShop 这样一个实用工具中,在特殊情况下存在多个坐标点对应实质上相同颜色的现象,这是因为某些颜色空间的形状十分离奇古怪,为使用方便性考虑,做了一些权宜让步,把奇异的颜色空间形状虚拟为规矩的形状。这是一种程序设计技巧,因为这里主要偏重颜色理论讨论,这种应用技巧搁置不谈(但我们点明有此一说,而不是假装它不存在)。 关于颜色空间的宏观概念暂且打住,还是具体来看主要讨论的“色相类颜色空间”。前面已经概述过,色相类颜色空间由色相属性、另一个表色属性(通常称为“饱和度”即颜色纯度)和一个表亮属性构成,基本上它的三个属性是通过 RGB 空间的属性,即三个基色色阶值来定义的。色相的定义总是恒定,而另两个属性则有多种定义方式。 也就是说,把颜色这样一个综合概念拆分成色相和非色相两部分独立属性,这是固定的步骤,再把非色相属性拆分成另外两个独立属性,――有各种各样的拆分方式,因此构成一个家族,每种方式都是这个家族中的一个成员。那么具体到 PhotoShop 中的 HSB 颜色模式,使用是色相和哪两种属性呢,如果问题能这么问,那就谢天谢地了。PhotoShop 中对于饱和度属性与表亮属性的使用,与“色相类颜色空间”家族的庞杂关系同样混乱不堪,涉及 PhotoShop 中表示饱和度的有三种(或者说“两种半”)不同的“饱和度”属性,而表亮属性则有至少有六种,其中一部分相互结合并与色相属性组合,――据我目前所知――构成了至少三种实质上不同的“HSB 模式”也就是“HSB 颜色空间”。 具体说,取色器和“信息”调板上的“HSB”属于理论上“色相类颜色空间”中称为“HSB/HSV”的颜色空间; “色相/饱和度”命令中的,是另外一种通常称为“HSL/HLS”的颜色空间,它的饱和度与“亮”属性的定义与上面差别颇大;“色相”、“饱和度”等图层混合模式中涉及的,又是另一种“色相类颜色空间”,这种组合没有通用名字,可能是 Adobe 系列软件自行定义和专用的颜色空间。 因为“HSB”这个名称已经给了第一种专用,为区别期间,以后统称“色相类颜色空间”我们改用“HS*”来表示。理论上的 HS* 颜色空间还有更多种变化,比较大的差别产生在表亮属性的定义,这不仅是 PhotoShop 中令人头疼的概念,也是整个颜色理论中乱如一团麻的概念。不仅六种以上的“亮”概念没有固定的术语将它们严格区分,而且它们表示发亮的数值也相互出入很大,例如两种颜色在某种“亮度”意义下认为亮度相等,而换一种“亮度”概念来看,他们的亮度可能相差九倍。【四】所以表面看 PhotoShop 的颜色概念精密和谐,实际上,在 PhotoShop 内部它们比迷宫还乱。但是 Adobe 根本就不希望你知道这些,同时也没有提供适合精确描述这些空间特性的基本概念。 我们说“PhotoShop 是根据精密的光学理论设计的”,这话没错,这些东西也不是 PhotoShop 搞怪而是“精密的光学理论”就是如此,它的确有精密的部分,但我们也不要隐瞒它糟糕的、令人无所适从的部分。那么是科学有问题么?科学家是糊涂蛋、睁眼瞎么?也不是。关键的原因是颜色这种东西太紧密的涉及到人的主观感觉,如果不是为了将就我们的感官和心理,那么光的强度用能流密度表示,颜色用光谱成分表示,这种客观的光学理论完美无缺。就是因为要适应人类视觉这种特性古怪、翻覆无常、莫名其妙的感光设备,并且以人为本为人服务,颜色理论才搞得一塌糊涂。 人类心理对于颜色感知的主观影响不说了,就说眼睛这种感光器官,它有非常非常宽广的感光范围,可感受的光能强度跨越十四个数量级以上,远远大于任何人造的感光设备,但是在不同的亮度范围,感受的敏感度却相差悬殊,而且它由两个部分衔接起来的(明视视觉和暗视视觉),由两种不同感光细胞分别负责(视网膜上的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两种细胞的特性相差很大,同时人眼对于颜色的感知相对迟钝得多,它不能分辨三色混合与太阳光全光谱混色的区别,所以我们才能用三基色的混合来冒充自然光谱,不然的话(如果我们的眼睛足够“精密”和“敏锐”),无论是彩色印刷,彩色摄影,彩色电视和显示器……一切现有的人造彩色图象,就都不是这么简单了,就会比现在困难很多,成本也会高昂得多。 所以有一个戏谑的说法,三基色技术是人类是借用自身的“缺陷”自己占自己便宜。 【五】权当是枯燥话题之前的一点娱乐,下面的东西就慢慢的晦涩了。上文说到,PhotoShop 中涉及的 HS* 类颜色空间实际上有三种,其实细心的使用者可能早已感到了。例如前几天举的一个最简单不过的例子来批驳 PhotoShop 手册中关于“色相”,“饱和度”一类混合模式的定义,PhotoShop 中自相矛盾的根源,就是因为所谓“色相”,“饱和度”的概念在不同工具和命令中是彼此不同的,此“饱和度”非彼“饱和度”,正如清人对属所云,“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还有“色相/饱和度”命令中,我们单独调整“饱和度”或“明度”滑标同时查看信息调板,S 和 B 属性的变化规律完全不是按照正常概念所预期的那样变化,以至于对于最普通的“色相/饱和度”命令我们很长时间都难以找到它的确切规律。这些还只是表面现象,理论的分析能彻底找到它们在基本概念上到底差别在什么地方。 幸好我们主要关心的概念是色相,在各种不同的 HS* 空间中,色相的概念是不变的,而“色相/饱和度”命令加上“信息”调板,恰好是分析色相与 RGB 颜色空间属性的最好工具。在实际观察分析前需要指出一个分析 HS* 颜色空间概念的关键点,在我们熟悉的 RGB 颜色空间中,颜色决定于三个通道的色阶值组合,我们关心的是三个通道色阶值的[b]实际数值[/b]或[b]绝对数值[/b],红多少绿多少蓝多少,但是,在探索 HS* 空间基本颜色属性时,分析它们与 RGB 属性之间的关系时,要把注意的重点放到 RGB 颜色色阶的[b]相对数值[/b]上,也就是 R、G、B 三者谁大、谁中、谁小,这是理解 HS* 空间属性与 RGB 关系的顶尖机密。 只要把脑筋换到大中小关系上,那么色相与 RGB 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攻自破。我们首先简要复习一下中学中的排列组合,三个数值按照大中小顺序排列,可能的结果有六种,就不一一列举了。而颜色的色相属性恰恰是由这六种排列决定的,R、G、B 三者中最大的那个决定色相的主要基调,中间的和最小的决定实际颜色与主要基调的偏离程度,中间的和最小的两个对于色相有相互“抵消”作用,即两者相等时对色相的影响正好抵消,色相就等于主要色调的色相。 我们说的“主要色调”,就是色轮上间隔 60°分布的红黄绿青蓝品――基色和其补色。60°,一种六种基色和补色,还有大中小关系的六种可能,这些六六大顺的组合是碰巧得来的吗,其实不是,实际上色相概念本来就是照着这种规律来定义的,种瓜得瓜,求仁得仁,一点也不奇怪(我知道你还是感觉有点奇妙)。 【六】我们用一个试验来强化上述概念。 任意取相同色相的颜色,一种可以,几种也可以。这里取 45°,一个一般值。打开“色相/饱和度”命令面板,慢慢将色相加大,同时密切监视“信息”调板上 RGB 颜色值的变化,可以看到 RGB 值居中的绿色阶值在缓缓增大,而最大、最小的红、蓝保持不变。我们知道当该颜色的色相转到 60°,也就是“色相”滑标调整到 15°时,颜色将变成纯黄色,这不希奇,我们要看的在这个关键点上,RGB 颜色将发生的奇妙转折。
用PS给婚纱照片换背景教程
5、选择工具拦中的“钢笔工具”,将人物除婚纱透明部分以外选取,建立选区。 图5 建立选取 6、选择菜单栏中的“选择”“羽化”命令,设置羽化半径为1。选择菜单栏中的“选择”“存储选区”命令,将选区存储为Alpha1。 图6 羽化选区 7、选中绿色副本,将“绿色副本”中选取的部分填充白色,将背景填充黑色。 图7 填充背景色 8、回到图层面板,选择“图层1”,单击图层面板下的“添加图层蒙板”为图层1添加蒙板。选择菜单栏中的“选择”“载入选区”命令,打开“载入选区”对话框,在通道下选择“绿色通道副本”,单击好,将其载入选区到蒙板层中。选择菜单栏中的“选择”“反选”命令,按Delete将反选的部分删除。 9、选择“图层2”,选择菜单栏中的“选择”“载入选区”命令,打开“载入选区”对话框,在通道下选择“Alpha1”,单击好,将其载入选区,选择菜单栏中的“选择”“反选”命令,按Delete将反选的部分删除。这样婚纱照就抠出来了。 10、选择几张教堂、餐厅的图片做背景,效果如图9、10、11、12、13……怎么样很漂亮吧! 最终效果图1 最终效果图2 最终效果图3 最终效果图4
Photoshop扣照片的五种教程
Photoshop扣照片的五种教程。 原图 第一抠 1、先用钢笔或套索工具勾出人物的主体部分,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蚂蚁线不要太到边缘,更不能外出,否则扣出来的效果是不理想的。 2、然后进行羽化,羽化的作用是使边缘柔和,不会显得生硬。 3、羽化值根据图像的面积的大小和所选范围的大小而设定,我这里设定为1。
2种方法简单讲抠图
抽出抠图方法(简单、快速): 1.打开图片,按"ctrl+alt+x"抽出,弹出“抽出”对话框。 2.用画笔擦出所需抠出的`头发部位,“强制前景色”设为黑色,点击确定。 3.头发部位抠出后,“复制”背景层,添加蒙板,擦除头发附近的背景色。头发以下部分,则可以用“钢笔”抠出路径后,"ctrl+enter"(路径转选区)——羽化1-2像素——反选cttrl+shifl+I ——用黑 画笔擦除即可。 教你如何抠那些`飘逸的头发。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像抠这类的图,分二个部分.第一:抠图人物的`外轮廓, (注:不要抠到飘逸头发的地方,也就是说`尽量不要抠到`有透出少许背景图的地方。)一般的简单图只要这一步就好。) 详细步骤: 1.打开一张图片,抠出`人物轮廓,注,不需要抠到`头发里含少量背景的步位。 2.此时出现了`路径,复制`背景层,加上`蒙版,按"ctrl+enter",出现了“选区”,按ctrl+shift+I 反选,羽化1-2像素, 再用“画笔”工具,用黑画笔(即前景色为黑色的时,的画笔) 擦掉不需要的部分。第二:抠出头发部分。这里采用 通道+ 色阶调整 + 反相 +画笔 (目的是让和背景分开,白的更白,黑的更黑,让它黑白分明)。找图人物的`头发 1.复制一层,进入“通道”,按ctrl+1、ctrl+2、ctrl+3找出一个,黑白对比`比较明显的通道。 2.复制一个此通道 (如红通道),然后用“色阶”ctrl+L 进行调整,让黑白明显分出。 3.为了让黑白更明显分出,按ctrl+I 反相 , 此时出现了,黑白二种色,。 4.用白画笔,把不够白的地方擦白,,不够黑的地方擦黑。(即白色是要的,黑色是不要的) 5.按ctrl+Alt+~ (取出高光), 再按cltr +shift+~ 返回图层,ctrl+J 就可. 再加上自己喜欢的背景就可。
简单实用的可爱宝宝抠图教程
最实用的扣图,精通一天23百张不是问题,近来很多后期向我咨询扣图问题,在此本人把多年使用的扣图方法发给大家分享下!1、打开照片双击图层,对图层解锁全选图像,自由变换选区,并把图像拉小给图层添加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