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摄影知识之:关于色温
关於彩色摄影,色温会影响一张照片的感觉。在早晨或黄昏拍摄的照 片会偏红,在钨丝灯光下拍摄照片颜色会偏黄,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当时的色温不能符合软片的色温标准而产生色偏。在物理上,把称做完全黑体的 物体完全加热,温度上升,开始变成红色呈红热状态,再继续加热会变成 白色,呈白热状态。在红热状态时,光源放射能低,光波长,其红色成分 较多,白热状态时,光源放射能高,波长短,其蓝色成分多。凡发光物体 温度越高,光的颜色越白,温度越低,光的颜色越红。在同一钨丝灯下电 压低时的灯光比电压高时还红。 应用在摄影方面,色温就是发光物体由红 到白色各级温度所放射光线中包含颜色的成分。色温高低的度数以 K 表 示,也就是将摄氏温度 +297。色温K数变化时,蓝色光的成分并不随其等 量的变化,所以在加滤光镜调整色温时换算不是很方便。於是有DM值的设 计,DM值的计算方法是将色温K 数倒数的十万倍,所以色温越高,DM值越 低,色温越低,DM值越高。用DM值的优点是,DM值变化时,光线的蓝色成 分随其等量变化,如此就可以由软片色温的DM值和光线色温的DM值的差额 ,来决定用什麽号数的色温滤光镜。 例如日光型彩色软片色温标准为19DM (相当5400K),用在光线色温 14DM(相当7000K)的情况时,两者相差5DM,应用红色R5号滤光镜以降低色温。 时间 光源色温K数 光源色温DM 日出时 2000 50 日出後或日落前20min 2100 48 日出後或日落前30min 2400 42 日出後或日落前40min 2900 35

PS制作动态文字的案例教程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PS制作动态文字的案例教程,PS的功能十分强大,不仅可以美化图片、排版设计还可以对GIF动图进行制作,那究竟怎么做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操作步骤吧。效果图1、新建一个合适尺寸的画布;2、分别分图层输入文字,并将所有图层的小眼睛关掉,只留下“PS”图层;3、单击“窗口-时间轴”;4、单击“时间轴”中的“创建帧动画”;5、.单击“创建帧动画”后,在“时间轴”中会自动载入“控制面板”中位于顶部的图层;6、单击“复制所选帧”;7、关掉“PS”图层的小眼睛;打开“制”图层的小眼睛;8、使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剩余的图层;

打造玉石质感
教程是王敬的PS质感系列教程,飞特已经有了其他的质感教程,但是这一个玉石质感的没有,我把这个发布过来,这样就比较完整了,我们先看看最终效果图 下面是具体的制作步骤:首先制作出玉佩的形状。 添加图层样式,“斜面与浮雕”选项。

突破自拍局限的技巧
很多摄影师并不喜欢对着别人的镜头表现自己,或是受人摆布,他们更享受自拍带来的乐趣。但很多人认为自拍就是伸长胳膊,举着相机对准自己的脸,其实自拍有更多的方式来突破这些局限。下面sherry提供7个小技巧来提高自拍质量。 1.无线遥控器 大部分相机的自拍功能定时最长为10秒,显然这段时间对于一些自拍想法的实现并不够,并且相机不一定能够准确对焦,你确定要用替身么,开玩笑,那么你需要一个无线遥控器,或是足够长的快门线,准确对焦就不是一个难事,并且你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做复杂动作。 2.改变焦点 你可能认为一幅很好的自拍像的焦点应该落在自己的脸上,但是也许成为模糊的背景会更有意思。 3.尝试剪影 背光时的轮廓,会让人联想到更多的故事。
最新发布

人像摄影速成6招:突显拍摄主体的方法
新手在拍摄人像时,最常使用平视的角度取景,久而久之,画面里的人物也会看起来很无聊。不然就是把*对焦点放在Model的眼睛上,这时会发现头顶预留的空间太多,让画面略显松散,主体不够明显。或者是学到逆光的技法,想要拍出漂亮的发际光,头发的光是出来了,但脸部的表现却老是暗沈无血色。下面要教的是人像摄影技巧六招拍好人像的速成方法,请看! 选择不一样的视角 一般拍摄人像很自然会采用与视线平视的角度为拍摄高度,这是最基本的拍摄角度。要是想让画面显得更出色或者想增加一点创作乐趣,可以尝试从俯视或者仰视的角度拍摄。换一个角度往往能够得到不同风格的摄影作品。 手动模式,F11,1/125秒,ISO 200,自动白平衡 拍摄特写画面 被纳入照片的部分越多,需要控制的元素就越多,构图的难度也越大。尽量靠近拍摄对象,大胆取舍、画面中的人物会更加醒目。把焦点放在人物的眼睛上,并将眼睛放在纵向和横向平均三等分的交叉点上,即能够自然增加视觉上的吸引力。 光圈先决,F4,1/250秒,ISO 100,自动白平衡 逆光拍摄注重补光 逆光拍摄人像时,阳光会在人物的轮廓上透射出漂亮的轮廓线和发际光,记得用反光板、闪光灯补光或者启用E自动亮度优化功能,能够避免出现面部黑暗的问题。采用f/2.8这样的大光圈拍摄,能够虚化背景,在杂乱的环境中让人物更加突出。 光圈先决,F2.8,1/15秒,ISO 800,自动白平衡 倾斜构图裁切头部空间 在拍摄人像时,很多人都会使用*对焦点对人物的眼睛对焦,这种对焦方式会不由自主地在人像头部的上方保留了很大的空间,容易使人物在画面上也显得很小。尝试减小人像头部的空间,会让画面显得更加饱满,人物更加突出。另外,采用倾斜构图能够让增强画面的动感和活力。 光圈先决,F9,1/500秒,ISO 100,自动白平衡 用剪影刻画人物轮廓

发现在窗台上的美景 自家女友的田园风
在秋日午后里,我们教大家在自家窗台如何选择两个场景拍出暖洋洋的田园风格人像,从此不必再为了寻找场景而发愁,就在家里为女友拍照吧。 你需要它们完成拍摄 你需要它们完成拍摄 反光板 光线:下午2-4点的温暖阳光,这时光线角度较高而且强度较大,可以透过窗纱在画面中营造出明显的唯美逆光效果。 窗台:需要一个可以躺下整个人的大窗台以及薄纱窗帘。 花束:一簇色彩清淡的花束,真花或者假花都可以,可以增添活泼气氛,添加画面亮。 反光板:1.5mx2m折叠式反光板,较大面积的反光板可以为人物全身补光;把反光板正对着窗外的光线,这时可以根据窗外的光线来决定使用银面还是白色面。 两种设置拍出温暖色调 1 许多影友喜欢日系照片中那种暖洋洋的色调,我们可以使用自定义白平衡模式拍出那种暖调感觉,手动设置色温数值设置为5000K即可;

如何拍摄美丽的烟花?
佳能EOS 350D,4s,f/16,ISO 100 每到节庆假日,各地都会有漂亮的焰火表演,很多人都希望能拍下那些美丽的烟花。这里有一些基本的技巧和设置,可以给你的拍摄工作带来帮助――即使当晚你没有带三脚架。 1.使用长时间快门长时间快门可以记录下火光的运动轨迹,令拍摄出来的焰火照片显得与众不同。有时还可以在一张照片中拍到多个烟花图案。 顶部那张照片使用了4s曝光时间,结果拍到了好几朵烟花和它们完整的运动轨迹。不过当手持拍摄时,使用超过4s的曝光时间会有一定风险,因为人体很难保持那么长时间的静止(比如摒住呼吸)。 如果你有一支三脚架,那就可以试试更长时间的快门,在一张照片中就可以拍摄更多的烟花。在长时间曝光过程中,在每朵烟花结束后(下一朵烟花开始前)用黑色衣服盖住镜头,以减少噪点和防止环境光过曝――千万别移动相机。 2.使用小光圈 使用小光圈(例如f/8到f/16之间)意味着更少的光通过镜头。这样做的好处是,爆裂开的烟花色彩也可以完整的保留下来,而不会过曝。 如果使用较大的光圈,不仅烟花的色彩可能会变成白色,环境光源例如街道和广场的灯光也会过曝。 3.使用ISO 100

数码风光摄影技巧
数码风光摄影技巧_日出和日落前几个小时是拍摄风景的最佳时间。 这是因为太阳低角度进行阴影和纹理挑选。 把地平线置于 一个向下的方式,从顶部或底部的框架第三通常比有在现场的中间,更好 – 这是作为三分法已知和可能是 最重要的提示一数字风景摄影。 另一种方法是选择一个对象,帮助帧的场景,并添加了立体感外观。 框架 的场景,以便它包含的对象绘制到画面的观看者的眼睛。 三分之二规则 两个三分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初学者指南。 简单来说,你应该分配你的景观垂直或水平地分为三个equall部 门,使天空或地面占据了这些部门的两个。 冻结行动与Flash 一个或一个闪光灯闪光时间的速度是在几千分之一秒内,它可以用来冻结运动物体的行动。 在上面的天空景观的照片占据,而在两个画面的三分之二,它下面的仅占三分之一。

鸟类摄影攻略之快门速度
摄影师王武建议: 拍摄白鹭要想获得较高的成功率,速度优先,保持较高的快门速度是较明智的选择。快门速度在1/400秒以下,只适合拍休息理羽、产卵孵化等静态的白鹭,1 /400秒-1/800秒的快门速度可以拍求偶交配、嬉戏亲情等不太剧烈的活动,如果拍摄白鹭打斗、捕食和飞翔等动作幅度较大的剧烈运动低于1/1200 秒的快门速度恨难完成拍摄。 远摄镜头和一般的镜头不同, f5.6的光圈值,基本能满足即突出主体又虚化背景的要求,虚化的背景能减少干扰,洁净画面。在许多缺少拍摄条件的时候,有的摄影人还会以提高感光度 ISO来弥补快门速度的不足,但在感光度标准上不同的相机会因各方面的原因,相差很大,感光度的实用性、有效性远远没有制造商宣传的那么好,当感光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拍摄出来的画面质量就已经变的不能忍受了。 《梦鹭》 图/王武摄影技巧 蜂鸟网建议: 大多数陆地迁徙鸟类的飞行速度,在每小时30公里——70公里之间,海洋迁徙鸟类速度相对较高,平均速度为每小时67公里。飞行速度最快的尖尾雨燕平时飞行的速度为170公里/小时,最快时可达352.5公里/小时.飞得最慢的小丘鹬,8公里/小时。振翅频率最高的角蜂鸟,90次/秒。 要把飞行的鸟“凝固”在画面上,需要一个最低的快门速度。除了考虑鸟本身的运动速度之外,还有以下几个因素,决定最低快门速度的选择,相机与被摄鸟的距离;照相机与被摄鸟的运行方向的角度;照相机的镜头焦距。 照相机与被摄鸟的距离越近,需要的最低快门速度越高;反之照相机与被摄鸟距离越远,需要的最低快门速度就越低。 照相机与被摄鸟运行方向呈垂直角度,需要的最低快门速度最高;照相机与被摄鸟运行方向呈斜向角度,需要的最低快门速度稍低;照相机与被摄鸟运行方向一致,需要的最低快门速度较低。 照相机的镜头焦距越长(长焦端),需要的最低快门速度越高;照相机的镜头焦距越短,需要的最低快门速度越低。

新手快速入门 简单5招提升你的摄影功力
对很多摄影新手来说,有什么要点可以令摄影功力于短时间内获得提升呢?让笔者根据经验,分享一下5个让新手快速入门的摄影技巧吧!希望各位同学可以更快的享受摄影的乐趣! (一) 认识你的相机——了解数个功能键便可! 对于新手,你不用认识相机的全部功能,除了基本的光圈、快门、ISO和白平衡设定外,建议了解及认真研究以下数个功能键: 1、光圈先决(A/Av-mode) 和 手动模式 (M-Mode) 按扭 于大部份时间你也可以运用光圈先决来拍摄,而手动模式通常于拍摄夜间风景时会用上,这两个模式务必要知道怎样去设定光圈、快门和ISO。 2、曝光补偿按扭 (+/- EV) 于半自动模式 (如A/Av-Mode),这个按扭可以让相片变光或变暗,于背光的情况下特别有用。 3、测光模式按扭 测光模式不用常常转换,但于光差大的环境下(如演唱会)你需要使用「点测光」来拍摄。 4、闪光灯输出设定

了解摄影中光线的方向
摄影中的光线,可以来自于以被摄体为球心的三维空间中的任意方向,为了方便表述,我们用顺光、逆光、侧光、侧顺光、侧逆光、顶光、底光几个大致的光线方向来概括。 光线的方向示意图 (一)、顺光 光线的照射方向与照相机的拍摄方向一致或者是基本一致。阴影被遮挡在人物后面,在画面的构成上没有明显的明暗关系。顺光使被摄体亮度均匀柔和,也更容易遮挡皮肤瑕疵,而与此同时也会缺乏立体感和塑形感,容易拍成俗话说的“大饼脸”。 摄影/阮赵银 优点:成像清晰,色彩、线条、形态、气氛都能得到真实的还原。 缺点:呆板,立体感弱,缺少纵深。 拍摄要点:要注意画面层次感和立体感的营造。可考虑通过色彩差异拉大主体与背景的分离度,提高画面立体感。 2012年10月11日 16:01 发表评论(0) (二)、逆光

为什么相机的ISO感光度不是真的感光度
没有准则的准则 摄影师一般会认为ISO感光度(无论是数码的还是胶片的)是用来表征传感器或胶片“光子捕捉效率”的物理量。其实不是。准确来说,感光度实际上是和在特定照明环境中,特定对象以何种程度曝光能获得最好看的照片(根据大众审美)有关的。这其实是一个有很大灵活性的准则。 即使在胶片时代,这也是一个很随意的东西。拥有长期摄影经验的读者不妨回忆一些上世纪50年代,负片的感光度(当时还是ASA)突然间成倍增加。胶片没有改变,但使用上变了。 在提高曝光时,黑白负片会变得颗粒更多,锐度下降。在大画幅为王的时代这并不十分重要,而ASA更利于产生较宽的阴影细节范围。当小尺寸胶片成为主流之后,颗粒和锐度的问题开始变得重要起来。照片视觉效果的平衡点开始从阴影细节优先变成获得更少的颗粒和更好的锐度。 这实际上是一个取舍的过程,而不是对物理事实的客观选择。有些摄影师仍然坚持在拍摄时过曝一挡,来获得更好的阴影细节,而且他们乐于接受更多的噪点和更低的锐度。一如既往地,个人的曝光指数(E.I.)比制造商的额定值更重要。 甚至胶片“阴影速度”(shadow speed)都是很随意的。它在曝光上的密度比按照某种标准冲洗方法产生的基础雾化度高出0.1个密度单位。为什么是这种冲洗方法?为什么是0.1个密度单位而不是0.2或0.05个?因为这不是什么不可改变的物理学,而是摄影师的个人爱好。 5种方法 数码影像更加灵活。在业界,对ISO感光度的测量有两种方式,而其中一种是基于客观物理量的。 1. 传感器感光度是基于使传感器达到饱和(纯白)所感受的光线而测定的。这也是DxOMark所测量和公布的数值。有时这些值是违反直觉认知的。将传感器感光效率提高一倍,所以只需要原来光线的一半就可以让传感器饱和,这就相当于你提高了一挡ISO。就是这个道理。 假设你使用了更大尺寸的元像素,它可以收集更多光电子。那么会发生什么事呢?传感器现在要收集更多光线才会达到饱和,所以传感器感光度下降了——尽管此时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度并没有改变。

摄影中的简单色彩搭配
摄影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同色彩的分布。从而提高相片的美感。 象征意义 色彩有着象征意义。色彩的使用中普遍存在着情感的反应。红色意味着火焰和危险,是热烈的象征;绿色是植物色,包含着平静和新鲜,象徵着生命;蓝色是天空的色彩,象徵着和平与安静;黄色是阳光色,暗示温暖和喜悦;黑色常与恐怖、死亡联系在一起……但是不同的人对色彩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却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它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景而异的。如果一定要把它确定为一种规则,一定要将其死板地去联系、去硬套,那么这些象征意义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要牢记色彩的象征意义和内涵意义,但却不要过于拿它当真。” 色彩意境 色彩在创作中表达某种意境与情调时,主要的还是取决于摄影者对被摄体的感受、想象和创造。取决于因景而情的作品内涵。摄影者将因这种感受而进发的激情融人作品,让心景聚合,会产生情景交融的浓厚情调。因此,色彩情调依赖的不是色彩本身。任何离开作品的需要和人的感受去随意增添、调整和改变色彩。失去的只能是作品应有的情调。

教你如何拍出有灵魂的作品
摄影是一门大学问,当你拿起一台相机时仿佛在跟他交流自己的感情。他是你的伙伴,不是一个不会说话的机器。他是你情感的传递者。 摄影的灵感只是来自于你自身,你对事物的看法,你想留住的画面,你才是主导者。 学摄影首先要避开器材派,摄影器材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想法和灵感。 摄影的想法和灵感从哪里来?来自你的心、来自你的眼睛。 学摄影的时候,不要告诉我你用什么镜头什么相机,有钱你可以拿台哈苏,没钱你可以拿手机,重要的是你的眼睛里有什么,你的心里有什么,能不能做到真正的“心——眼——手”合一。 很多拿着好摄影设备的摄影爱好者都缺乏发现,拿着单反走来走去,不知道拍什么好,为摄影而摄影。遇到这种情况,请放下你的相机,先学会观察。 当你学会观察,就有所发现,有所发现,你就有想法要表达,这个就是“心——眼”合一。当你有东西要表达,就是时候拿起相机了,这个时候你再也不愁应该拍什么,你自然会拍摄想拍的东西,你拍出来的照片不仅仅是一种图像的记录,还被你赋予内涵,这种内涵传递给了看照片的人。摄影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