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平面设计

最新发布

建筑摄影必知要素
建筑摄影必知要素

摄影,因为不必学习素描,快门一按照片就来,尤其时下流行的自动相机更觉方便快速。但摄影是一门易学难精的学问,感觉得越拍越难,越难便越没有作品。  摄影技术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乏理论,对摄影艺术的提升受到了妨碍。摄影越拍越难越没有作品,便是这道理了,所以摄影,艺术与技术是一样重要的。有艺而无术,作品便不能表达思想。有术而艺,作品便不能提升到最高境界。  摄影,有唯美的艺术摄影;签毫毕露的应用摄影,表现自我的学院摄影。建筑摄影属于应用摄影,也是职业摄影的一环,在这工业社会里,建筑师、业主、工程界、出版界、学术界…无不愿花巨额经费,以获得优良而符合需要的建筑摄影照片。故建筑摄影的实用价值更高于艺术价值。  建筑摄影的目的和功用,是传播建筑师的心灵和思想,把建筑师精心设计和建筑公司努力营建的三度空间的建筑物,用二度空间的照片完美的表现出来,而且不能失去原设计的精神和优点。所以建筑摄影家必须具备职业摄影的一切基本学养和技能,更须具备建筑艺术上一切学识和审美的眼力。  设计美好的建筑物,在阳光照射下,加以美好的环境,适当的器材和优良的摄影技与艺,便可产生一帧美好的建筑摄影作品了。  建筑透视图,是设计阶段的纸上作业,建筑摄影则是工程进行中或完工后的作业,是具体成果,作为工程经历或证明,远较纸上作业的透视图和模型更具真实感和说服力。  建筑摄影的基本条件:  1. 建筑物本身要有美好的设计。  2. 建筑附近要有美好的环境。  3. 要有太阳光──建筑师设计建筑物时,无不极度重视太阳光下“阴”和“影”的效果。 建筑物如果没有太阳光的照射,便显得平淡而没有生气。 建筑摄影是用二度空间的平面照片来表现三度空间的立体建筑物, 如果没有太阳,便不能产生“ 阴 ”和“ 影 ”,照片也因无立体感而觉得毫无生气。

8 次浏览
教你如何快速掌握微距摄影
教你如何快速掌握微距摄影

现在,很多朋友都买了DC,而很多使用DC的朋友,也都喜欢拍点微距——题材容以获得啊。不过有些DC的微距能力并不是那么优秀,我在这里提供一些简单的提高微距能力的办法,适用于DC和不愿意另购微距镜头的使用单反的朋友。  第一招:使用增距镜  其实所有使用增距镜的朋友都知道,接驳了增距镜以后,相机能把远处的东西放得更大,同样的,在进行微距拍摄的时候,由于使用增距镜时,最近相机对焦距离不会改变,所以也能让拍摄的物体比原来更大。不过这招的使用,有一个限制和两个缺点。  限制:  就是只能用在微距能力不强的相机上,或者是用在相机的长焦端。因为微距能力过于强劲的DC,微距往往在广角段,距离往往达到1~2cm,接驳了增距镜以后,再拍微距,有可能无法对焦。对于单反相机来说,由于对焦距离原本就比较大,所以不需要在乎这个问题。  缺点:  1、增距镜使用以后,镜头的光圈会变小,虽然相机上显示的光圈数值不会改变,根据相机内测光的结果拍照,也没有问题。但实际上,光圈的真正数值,应该是显示的光圈数值乘以增距镜的倍数:比如,一只镜头在接驳了2×增距镜以后,当使用光圈为F2.8的时候,实际的光圈数值是2.8×2=5.6。这个时候,虽然按照测光结果,仍然能拍摄,但由于实际光圈变小,焦距变长,这个时候,快门速度会变慢到手持的时候,可能因为轻微的晃动而模糊的程度,所以,最好使用三脚架来保证图片的清晰。  2、增距镜往往不轻,有点重量的哦。所以接在相机上的时候,容易头重脚轻,即使放在三脚架上也不能绝对保证平稳,按快门的时候,产生的震动,也会造成拍摄的失败,最好是使用自拍,或者用快门线进行拍摄。把震动减到最低。  第二招:使用近摄镜  近摄镜,其实就是凸透镜。有三片一组的,也有单片的。有+1、+2、+3、+4等几种规格,数值越大的,放大倍率越大。可以单片使用,也可以多片叠加使用,非常灵活。

7 次浏览
摄影时如何让森林美女更神秘一些
摄影时如何让森林美女更神秘一些

面对偌大的森林场景,影友们经常会觉得找不到神秘感觉的拍摄思路,其实只要紧记着几个拍摄要点就能拍出不少好片子,这次我们挑了三张照片与专业摄影师一起探讨在森林里面拍出神秘感觉人像的小技巧吧。  佳能EOS 5D,EF28-70mm,F2.8,ISO100,1/60秒 摄影教程  “树林中光线比较幽暗,因为树林的上空大部分都被树叶挡住了,所以我选择了一块透光性较好的地方拍摄;此外我还使用了外拍灯为人物打逆光和侧逆光;这种做法足够展现出森林里的大气感觉吗?”  有层次的光线过渡非常重要  这张片子的整体氛围让我眼前一亮,照片很好地展现了森林的那种神秘、低调的感觉。首先摄影师运用了柔和光比,配合上摄影师选择的场景,使得场景,在一棵有杈的树下同时有密有疏的绿叶中,女模特一身白色连衣婚纱显得特别出彩,主次分明。而且镜头畸变控制非常好,较少的焦外变形以及模特修长的身形显得这张图特别的高档。  在我看来唯一不足的在后期方面,阳光从树荫之中射入的光线可以更有层次些,从明到暗的画面过渡会更加出彩,大概作者在做后期的时候稍微有一点偷懒了,只是用画笔工具将左上角、右上角以及人物部分的局部光线简单地加亮了,没有留意到暗部以及亮部之间的衔接,使得两者过渡有点含糊了。总的来说,该作品还是很好看的,无论是构图还有裁图方面都很有心思,让观图者看上去很舒服。   佳能EOS 5D,105mm,F2.8,ISO500,1/60秒 

3 次浏览
教你如何拍出动感背景的照片
教你如何拍出动感背景的照片

拍摄:Rich Lavigne 摄影教程  这种背景拥有动感虚化的照片被称为“Rig Shot”,指用吊臂将相机固定在某物体上拍摄。前赛车摄影师Rich Lavigne解释道:“在汽车摄影中,Rig Shot是指用吊臂和夹具将相机固定在汽车一侧,当汽车在运动时用低速快门拍摄的。”  不过上面这张照片的主角并不是拥有涡轮增压的高速跑车,而是一架婴儿车;拍摄地点也不是赛车场,而是当地一家超市的过道;模特则是Lavigne 6个月大的儿子,Tyler。  Rig Shot可以拍出这种背景虚化主体清晰的照片——当然和浅景深的背景虚化不是一回事儿。拍这种照片是Lavigne的“365拍摄计划”的一部分。本文就是他与我们分享的一些经验和技巧。  Lavigne建议使用超广角镜头来捕捉尽量广阔的背景——背景的虚化是照片中最特别的部分。如果你使用APS-C格式相机,应该选择10mm或12mm镜头。Lavigne使用佳能5D Mark III和EF 16-35mm f/2.8L II镜头。改变不同的快门或运动速度能得到戏剧化的效果。“如果效果出来了,那很好。如果没有,那就再试一次。”他说。    Lavigne使用的曼富图035rl Super Clamp夹具  Step 1

4 次浏览
2012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大赛,参赛作品欣赏
2012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大赛,参赛作品欣赏

国家地理杂志 举办的摄影大赛,皆属高水平,正所谓“没有三两三,哪敢上梁山”。 2012国家家地理杂志摄影大赛 ,将于11月30日截止投稿。共有3种不同的分类,分别是人物、地方及自然。最大奖可获得10,000美元,还可参加2013年的国家地理摄影讲座之旅。在这么多的作品当中,哪一张照片才是你心中的最爱呢?  国家地理杂志所举办的摄影比赛,可以说是摄影人所向往的指标,获得国家地理杂志的认同,也代表自己的作品已在“世界级”水平之上。当然除了比赛带来的荣誉名声外,所提出的丰厚奖项,每个类别的优胜者,能获得2500美元,还能把作品刊登于国家地理杂志上;而最大奖则能抱走奖金10,000美元,还能参加2013国家地理杂志摄影讲座之旅,在旅行中的吃住将由国家地理杂志负责,还可到造访国家地理杂志的幕后总部。  在去年的比赛时,国家地理杂志收到来自130个国家,超过20,000张的照片,不论是业余或是专业的摄影师,大家无不卯足全劲,希望自己的照片能藉此比赛,跃上国际版面。在缴件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版权的相关问题,还有国家地理杂志所提出来条件限制,有兴趣的朋友报名的朋友,可以参考“国家地理摄影大赛 报名流程教学,参赛作品抢先看”。  在评比的过程中,将会过三关,先由律师及摄影专家小组,在每个项目中选出10张照片,检示他们是否符合参赛资格,再依照创意、摄影的质感及内容的真实性做评选,每个类别将会有一名得主。整个比赛评选结束后,将在2012年12月15日公布得奖名单。下面我们将收集截至目前为止,参赛者所投稿的照片,与大家一同分享,哪一张才是你心中的Number 1呢?  参赛作品欣赏  自然  ▲NATURE'S ART,Photo by Ted Grambeau。  ▲LOST SOUL,Photo by Jack Murphy。

12 次浏览
飞羽摄影:利用摇拍突显展翅高飞的速度感
飞羽摄影:利用摇拍突显展翅高飞的速度感

拍摄飞禽好像比较像是老人家会从事的活动,因为早起的鸟儿才有虫吃,也就是说拍鸟的时间与一般摄影题材的拍摄时间不太相同,所以拍摄的族群也大有限定,不似人像摄影的广泛。其实拍摄飞羽,有很多不同的拍摄手法,不管鸟儿是在起飞还是在觅食,都可以不同的拍摄技巧来突显,到底有哪些小技巧能让这些小鸟朋友,更显丰采呢?  拍摄鸟类时,可用摇拍技法拍摄飞鸟动作可以强调画面的动感。摄影者需要利用相机的快门先决模式,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通常情况下是1/30秒或1/60秒。锁定目标后,相机紧跟被摄体,然后以和被摄体同步的速度进行摇拍。当然,使用连拍模式会捕捉到更锐利的照片。此时,摄影者会发现,被摄体成像清晰,而背景变模糊了。为了妥当地拍摄,在被摄体离开景框后,还要继续摇拍几秒钟。熟练掌握摇拍技法的关键就是能很好地预见被摄体的下一个动作走向,这种预见能力是在不断的拍摄实践中领悟出来的。  ▲光圈F8,速度1/90s,焦距 45mm,ISO 100。摇拍技法让观赏者本身感觉和被摄体同时运动,动感十足。  鸟类的定格动作可以说是一种很美的姿态,许多舞蹈的创作灵感就是来源于鸟类的。鸟类自身的运动性极强,对于拍摄鸟类要充分利用相机的性能设置。摄影者可考虑使用相机的快门先决模式,利用高速快门进行抓拍;利用连拍模式,增加拍摄的成功率;利用跟踪对焦模式,保证画面对焦的准确。  ▲光圈F6.7,速度1/350s,焦距115mm,ISO 100。展翅欲飞的海鸥。 摄影教程  长焦镜头的一大优势就是它的远摄能力,它可以把很远的被摄体摄入画面,而不必打扰被摄体,这在拍摄野生动物时非常有用。鸟的警觉性很高,要想拍到其自然的生活形态,摄影者需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长距离拍摄。在画面中加入模糊前景的的运用,可以增添空间的延伸感,使被摄体看起来距离很远。将光圈全开,可以用较快的快门速度来拍摄。拍摄鸟类的特写画面时,需要600mm等级的超长焦镜头。如果没有这种器材,那么我们可以将鸟类作为风景中的点缀物来拍摄。这样只要拥有80~200mm焦段的变焦镜头就够用了。  ▲光圈 F8,速度 1/1000s,焦距 500mm,ISO 1000。用长焦镜头拍摄的蓝额红尾鸲。

16 次浏览
了解镜头特性与偏光镜的运用
了解镜头特性与偏光镜的运用

单眼相机可搭配多种镜头,市面上有许多变焦镜可选择,我们依据 风景摄影 常用的焦段,将简单区分为广角变焦镜(16-35mm)、标准变焦镜(24-70mm)、长焦变焦镜(70-200mm)个别说明。 了解镜头的特性能让事半功倍,在拍时如果懂得利用摄影小配件- 偏光镜 ,也能为自己的风景添加独有的色彩{魅力哦!  了解镜头的特性  广角变焦镜(16-35mm):  可以拍摄范围宽广的风景,强调透视的远近感,由于景深较深,便于手持拍摄,可很方便地拍出前景夸张、近大远小的构图。  标准变焦镜(24-70mm):  涵盖了广角到长焦的焦段,是拍摄风景常用的镜头。在50mm左右与人眼视觉相同,所以很适合实时创作,所见即所得。  长焦变焦镜(70-200mm):  可以用来望远拍摄,将远景放大呈现或局部放大拍摄,而且容易呈现浅景深的模糊散景。另外,还有鱼眼镜头和微距镜头,可表现独特风味。  ▲镜头的焦距与视角关系示意图。由此可见镜头焦距愈短,视角愈大;镜头的焦距愈长,视角愈小。

3 次浏览
y光技巧的成L
y光技巧的成L

不论你是探用自动曝光模式(如Auto或P Mode)、半自动曝光模式(如A、S Mode、ISO Auto)或手动曝光模式(M Mode)拍摄时,我们也是根据相机的测光值去决定一张照片的曝光量。所以准确的测光技巧及经验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在我拍摄的历程里,我测光的方法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方法及体会,在此我分享一下我的历程,看看会不会跟你有一样的体会?  第一阶段 – 无脑测光期  我初初购买第一个单反相机时,对什么测光、光圈、快门及ISO完全不懂。只是希望靠单反相机的质素,可使我为子女拍出清晰的照片。当然我只会用Auto或Program Mode,依赖相机帮我决定曝光,所以照片拍出来的效果完全不是自己决定。尽管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尚算清晰,还沾沾自喜自己的照片非常漂亮…  曝光模式 : Program Mode  光圈 : f/4 快门 : 1/50s ISO : 400  但是每当我在户外拍摄时,特别是背光的时候,常常发现会拍出小朋友漆黑一片的照片。那时便知道原来这和相机的测光与曝光有莫大关系。之后便开始翻查相机说明书,但看上几页后便呼呼入睡了…  曝光模式 : Program Mode  光圈 : f/8 快门 : 1/800s ISO : 200

29 次浏览
教你如何拍摄出漂亮女生!
教你如何拍摄出漂亮女生!

每个人的审美标准都有所不同。但作为摄影最早普及的国家日本,经过多年的拍摄早就已经研发出一套技术标准!日本网站naver最近就列出女生在镜头前看上去漂亮的方法。同是亚洲人,无论你是男女生都可以来参考看看!  下巴拉后一点  如果想你的脸拍上去小一点,试试将你的下巴拉后一点拍摄吧!不能只可以让你的脸看上去更细,还可以令你看上去更温柔!相反如果你将下巴仰前,拍上去脸就好大了,而且会给人坏印象。  眼睛不要张开太大,要不是额头就会出现皱纹!  张开眼睛可以令你魅力大大提升呢!但要留意,眼睛张太大的话会令额头多皱纹,看上去就变老了,要多加留意呢!  嘴角记得尽量向上翘  嘴角向下的话,看上去就会令人觉得老。拍摄时请你尽量将嘴角向上,同时记得要左右对称,嘴角左右不对称,看上去就让人觉得没礼貌了。  收起下排牙齿  露出下排牙齿看上去感觉令人觉得老呢。相反如果上排露出6只或8只牙齿,看上去就让人觉得漂亮了。  脸部的Highlight位置

8 次浏览
巧用中国元素让人像作品风韵十足
巧用中国元素让人像作品风韵十足

时下我们会发现,经常可以看到杂志或电视报道,讲述某某国外摄影师拍摄以中国风为主题的一系列作品,并获得好评及盛誉。包括国内的新锐摄影师,许多都是经由拍摄中国风元素的大片从国内走向国际。中国风在艺术界的热度可见一斑。  经过这么多年文化的传承与沉淀,中国元素已经不单单能由一件红旗袍或一个中国结代表的了。方方面面都可以体现出中国独特的艺术气息,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我们为什么不利用中国独特的元素特征,让拍摄的人像作品韵味十足呢?  巧用中国元素——色彩篇  在大多数国人及外国人的眼里,红色无遗是表现中国风最恰当的。红色代表着激情、热烈,是孕育着中化文化的色彩。然而象征中国风的颜色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譬如琉璃黄、青花蓝等,独具中国代表意义的颜色,经过合理搭配、巧妙组合,也能焕发出独具中国风的时尚风采。  虽然红色是最能体现中国风元素的颜色,但是如果单一的运用也会略显呆板,中国红、琉璃黄、青花蓝,正好是三原色,理论上三原色可以配出我们知道的绝大部分色彩,根据这个特性,我们就可以合理的运用,搭配出更独特的中国风色彩。  中国红  热情洋溢的中国红  琉璃黄  端庄贵气的琉璃黄 摄影教程  国槐绿

6 次浏览
共计26043条记录 上一页 1..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0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