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利用图层样式制作漂亮的钻石字
斜面和浮雕效果:大小:10像素,光泽等高线:环形,点击:消除锯齿,高光模式:亮光,阴影模式下的颜色设置为:#a6a6a6。 斜面和浮雕:设置参数如图,样式:内斜面,方法:雕刻清晰,取消勾选:使用全局光,角度:82,高度:53,光泽等高线:环形,点击:消除锯齿,高光模式:线性光,阴影模式下的不透明度设置为:0%。 画笔笔尖形状:

用Photoshop液化滤镜校正歪人物头像
厂里要给工人办保险,需要1寸证件照。食堂的大门是蓝色的,正好作背景 。如图1: 背景上的铆钉、横纹用图章工具修饰,背景颜色太深,在“色相/饱和度(Ctrl+U)”里适当的提高青色、蓝色的明度和饱和度,如图2: 可不小心把人物头像拍歪了咋办? 当然,方法有多种,我这里介绍一种很简易的方法,速度很快哦 : 一、在人物眼睛的位置拉一根水平的参考线,再“全选(Ctrl+A)”>“自由变换(Ctrl+T)”,逆时针旋转,把人物的头部调正,如图3: “取消选择(Ctrl+D)”。

摄影构图技巧,照片审美构图中主体居中的困惑
每每说道摄影作品,总离不开谈及构图,构图有这么重要吗?好的构图怎么就看的那么舒服呢?构图有没有诀窍呢?构图会不会捆住我们的手脚,使我们变得教条呢?图片一出等等构图问题就不断地萦绕着我们,我们怎样看待自己作品中的构图缺陷,怎样练就在拍摄时留心布置画面疏密间架,其实,了解构图的意义在于建立正确的审美观,了解美的奥秘,才能获取美,才能更好地欣赏美。那究竟是什么东西困扰着我们的视觉,使我们有这么多的困惑。 构图的困惑:主体居中摄影技巧 这是最常见的构图困惑,很多主体居中的照片是不能让人有感觉的,为什么会这样?摄影者不禁要问,在拍摄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感觉,当看到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景物时,是真有那么一阵创作的冲动,用眼睛通过取景框尽力地盯住看,生怕抓不住这个景象,最后,照片还是不能引起他人的注意。照片虽然很清楚,色彩很鲜艳,可是为什么不能吸引人呢?困惑挫伤了我们的创作热情,这个困惑的原由究竟在哪里呢? 这个困惑的产生是个生理自然的问题,解决这个困惑先从了解我们自己开始。图片是用我们的眼睛来观看的,摄取图片也是通过我们的眼睛。都是通过我们的眼睛,为什么看与看就这么不同呢?剖析现象我们可以了解,看图时我们用的是双眼看大图,拍摄时用单眼(即使是双眼)看的是小图,还有相机的聚焦和测光功能设计在取景器的中心。双眼看图和单眼取景、大图和小图这些怎么就会有两种观看的感受呢?从图片是为了观赏这个目的看,双眼审视图片是决定图片构图成败的关键,双眼到底在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我们的眼睛是感受外界明暗色彩的唯一器官,在张望时还可以区分物体的远近,区分远近是依赖的双眼,两个眼睛看到不同的视场,经重合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立体的景象,既然双眼是不同的视场,就会产生两幅景象重合不到的地方,这个位置一般称其为盲区,双眼的盲区是在中心部位,无怪呼双眼对中心位置出现的物体视而不见,原来眼睛看不见中间的物体,这样说可能夸张了,谁说看不见!照片中间的一个小点都能看见,看见是看见了,可是,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很少能对此感兴趣,如果真正体会到自己生理上的这点需要,会不会从照顾自己的需要出发,安排好图片的画面。 取景时为什么这个现象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取景时也是用眼睛感受景物的,取景的感受怎么与图片的感受会不一样!我们大家忽略了拍摄时是用的单眼观看的现实,单眼是不存在盲点的,但是,看景物也不是立体的,即使是双眼,看到的是取景器小图,小图在眼睛看到的范围只是一个部分,这时小图在眼中只能算是一个点,我们宏观的眼睛不能完全融入小图中去体会眼睛的观感,只能做的是尽力的捕捉,很少去安排布置。 另外,相机制造商也在诱导我们做主体居中的行为,对焦(自动聚焦)、测光都设计在取景器的*,使得我们的主体脱离不了中间的部位,结果产生的都是让人不感兴趣的图片。 说了这么多,不就是不让把主体放在图片的*,放哪儿合适呢?看过舞台报幕员站的位置吧!舞台的1/3或2/3

跟着国外摄影师,一起玩转室内室外人像摄影
顶尖职业摄影师Brett Harkness和Jeff Meyer与我们共同分享完美人像摄影作品的一些基本技巧。 为什么人像摄影总是各类摄影题材榜首,一种解释是我们的不同情绪、不同身材、不同大小以及表现自我的不同方式使我们自身成为摄影创作所能接触到最为复杂、最为迷人的题材。 在生命的轨迹中,我们所有人一定都曾充当过人像摄影师,从这个角度看来,人像摄影和其他类型摄影作品相比也许最为容易。实际上,创作一幅真正优秀的人像摄影作品,所需技巧丝毫不逊于优美的风光摄影作品或野生动物作品。真正成功的人像摄影作品,需要对画面内外一切细节与元素的全盘把握。 本期专题,我们收集了一些易于掌握的人像作品拍摄技巧,并从顶尖专业人像摄影师BrettHarkness那里听取到诸多意见。Brett是英国著名的人像、婚礼与纪实摄影师,对色彩与构图有相当独到的见解。阅读本期专题,你将学习到如何拍摄室内与室外人像,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姿势,搞定单人与合影等等内容。我们还将告诉大家如何使用自然光、环境光、人造光的使用,这是任何专业人像摄影师都必须思考的关键。如果你担心人像摄影拍摄会消耗你太多的精力与金钱,也不妨看看我们挑选的那些简单经济的小技巧。 摄影教程 人像摄影常常被误认为是一种简单的题材,殊不知想得到一幅成功而迷人的作品需要克服诸多困难。 Brett的装备
最新发布

糖果质感的特效字
做完的效果图1、新建立一个文件:2、设置一种自己喜欢的渐变填充效果,并且打上自己喜欢的文字: 做完的效果图1、新建立一个文件:2、设置一种自己喜欢的渐变填充效果,并且打上自己喜欢的文字: 3、然后单击样式面板中的"蓝色玻璃" 6、设置渐变颜色: 7、设置等高线、投影、描边:这样就做完了。

乌龟壳纹理的特效字
最终效果图 1、建立文档,输入文字。 最终效果图 1、建立文档,输入文字。 2、双击文字层,在弹出的层效果窗口中设置参数如下: 3、允许pattern overlay,并选用下图同样的材质图案。 4、应用到文字层后,效果如下: 5、将文字层复制到新层,Ctrl 鼠标左键点击层选择文字,按Q键允许快速遮罩(quick mask),在滤镜菜单中选择Texture > Stain Glass,设置如下: 结果如下: 6、按Q键取消快速遮罩,并按Delete键删除选取部分。 7、设置新层的层效果,参数如下: 8、最后效果如图:

晶莹剔透的透明效果文字
最终效果图 1.新建一个360x190像素的文档,背景色为白色,输入你几个文字(中英文都可以)这里以英文为例子。如下图: 2.双击图层或者右键单击图层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Blending Options。选择投影菜单(Drop shadow),将模式(Blend Mode)调为正片叠加(Multiply),在后面的拾色框中选择你需要的颜色,不透明度(Opacity)为70%,角度(Angle)为90度,后面的作用于所有层(Use Global Light)不选取,距离(Distance)为10PX,扩展(Spread)为0%,大小(Size)为7PX。下面的品质(Quality)就按默认值。 距离(Distance):设定阴影的偏移距离。 扩展(Spread):设定投影效果的边缘强度,数值越,效果越明显,过渡就越生硬。 大小(Size):可以设定阴影的模糊程度。如下图: 最终效果图 1.新建一个360x190像素的文档,背景色为白色,输入你几个文字(中英文都可以)这里以英文为例子。如下图: 2.双击图层或者右键单击图层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Blending Options。选择投影菜单(Drop shadow),将模式(Blend Mode)调为正片叠加(Multiply),在后面的拾色框中选择你需要的颜色,不透明度(Opacity)为70%,角度(Angle)为90度,后面的作用于所有层(Use Global Light)不选取,距离(Distance)为10PX,扩展(Spread)为0%,大小(Size)为7PX。下面的品质(Quality)就按默认值。 距离(Distance):设定阴影的偏移距离。 扩展(Spread):设定投影效果的边缘强度,数值越,效果越明显,过渡就越生硬。 大小(Size):可以设定阴影的模糊程度。如下图: 3.接着打开内阴影(Inner Shadow),模式(Blend Mode)也调为正片叠加(Multiply),后面的拾色器拾取新的颜色(与上一步的颜色不同),不透明度(Opacity)为85%,角度(Angle)为90度,距离(Distance)为7PX,阻塞(Choke)值为25%,大小(Size)为13PX。品质(Quality)按默认值。如下图: 4.下面是外发光(Outer Glow),模式设定为屏幕模式(Screen),不透明度(Opaction)为60%,降噪(Noise)为0%,在降噪下面有两中填充的选择,一种是直接的单色填充,一种是过渡性的,在这里我们选直接的单色填充,手法(Technique)里选择柔和的(Softer),扩展(Spread)为0%,大小(Size)为13PX。 如下图: 5.现在是内发光(Inner Glow)模式选择为正片叠加(Multiply),不透明度(Opaction)为50%,降噪(Noise)为0%,选直接的单色填充,手法(Technique)里选择柔和的(Softer),光源(Source)选边缘(Edge),阻塞(Chake)为0%,大小(Size)为5PX,品质(Quality)按默认值。如下图: 6.轮到很关键的一步了~现在执行斜面和浮雕(Bevel and Emboss),样式(Style)选择内斜角(Inner Bevel)手法(Technique)选择平滑(Smooth),选择上(Up)投光,大小(Size)为7PX,柔和值(Soften)为2PX,角度(Angle)为90度,高度(Altitude)为67度,高光模式(Highlight Mode)选择屏幕(Screen)模式,拾色框选择白色,阴影模式(Shadow Mode)选择正片叠加(Multiply),拾色框选黑色。 如下图: 7.在斜面和浮雕下面有两个选择分别是轮廓(Contour)和材质(Texture)。这里我们选择轮廓(Contour)在里面调整等高线(Contour),具体如下图: 8.打开填色(Satin)菜单,模式选择叠加(Overlay),拾色框里选择一个新的颜色,不透明值为100%,角度(Angle)为90度,距离(Distance)为23PX,大小(Size)也为23PX,等高线(Contour)类型中选择一种最合适的。如下图: 9.到这里是最后一步,颜色叠加(Color Overlay),模式为正常(Normal),在拾色框后选个颜色,不透明(Opacity)值为100%。如下图: 10.最后做完的效果如下图,但是这种效果对不同的字体要做出不一样的调整,不能硬套,这上面介绍的只是一种字体下的做法,其他的就让大家继续去研究了。

绿色水晶字的制作
最终效果图1、首先新建一个300*300的文件,在上面写一个字母(我这里的字体是“文鼎特圆简 平滑 宽度增加50%”)如图:2、设置前景色为#A7A7A7,背景色为#F1F1F1,按住Ctrl点击字母H所在的层,选取H的轮廓,再新建一层,用线形渐变工具,从下往上拉渐变,如图所示: 最终效果图1、首先新建一个300*300的文件,在上面写一个字母(我这里的字体是“文鼎特圆简 平滑 宽度增加50%”)如图:2、设置前景色为#A7A7A7,背景色为#F1F1F1,按住Ctrl点击字母H所在的层,选取H的轮廓,再新建一层,用线形渐变工具,从下往上拉渐变,如图所示: 3、用一个深一点的灰色,外描边一象素,如图:4、依次选择“选择”>“修改”>“缩小选区” 半径设3象素。如图:5、设置前景色为#99FF66,背景色为#33CC00,然后新建一层,从下往上拉一个线形渐变,如图: 6、用“椭圆选取工具”拉一个椭圆选区,新建一层,做白色到透明的渐变,如图那样:7、按住Ctrl点击绿色渐变所在层,然后Ctrl shift I反选选区,再单击激活白色到透明渐变的那个图层,按Delete键,删除多余的部分,然后给绿色渐变那一层用深绿色描边,如图:8、最后激活H所在的文字层,栅格化图层,然后高斯模糊4象素,如图: 9、最后再做点点缀,就好了。。看看效果吧

PS制作腐蚀金属块上的镂空字
最终效果图 1.新建一个文件,图象大小为600X400象素,颜色模式选择RGB模式,分辨率设置为300,选择白色背景。2.先新建图层1,取名‘长方体’并将此图层填充为白色,执行菜单-滤镜-渲染-3D变换,在3D变换设置面板中选择左侧的立方体工具,在中间的画布区域中拉一个立体四方型,完成后再用左侧工具条中的直接选择工具来拖动四方型上四个角的节点,将四方型的形状调整至如(图1)样式。图13.选择左侧工具条上的‘轨迹球工具’,来旋转四方型轮廓,在旋转过程中如果长方体被转到了画布以外的话,可以用‘全景相机工具’来将长方体拖回画布中。完成旋转后如(图2)。然后再点击设置面板右侧的选项按钮,将分辨率设置为‘高’,消除锯齿也设置为‘高’,并取消‘显示背景’的设置。完成后如(图3)。图2图3 最终效果图 1.新建一个文件,图象大小为600X400象素,颜色模式选择RGB模式,分辨率设置为300,选择白色背景。2.先新建图层1,取名‘长方体’并将此图层填充为白色,执行菜单-滤镜-渲染-3D变换,在3D变换设置面板中选择左侧的立方体工具,在中间的画布区域中拉一个立体四方型,完成后再用左侧工具条中的直接选择工具来拖动四方型上四个角的节点,将四方型的形状调整至如(图1)样式。图13.选择左侧工具条上的‘轨迹球工具’,来旋转四方型轮廓,在旋转过程中如果长方体被转到了画布以外的话,可以用‘全景相机工具’来将长方体拖回画布中。完成旋转后如(图2)。然后再点击设置面板右侧的选项按钮,将分辨率设置为‘高’,消除锯齿也设置为‘高’,并取消‘显示背景’的设置。完成后如(图3)。图2图3 4.长体长方体完成了,但是看上去边角太尖锐、太生硬了,下面来把它处理的柔和点。按住CTRL点击‘金属块’图层,执行菜单-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将模糊半径设置为2个象素,这样看上去的长方体边缘就圆滑了(图4),但是四周边缘还是有黑色杂边,我们得去除它。方法很简单,不要取消选区,执行菜单-选择-修改-收缩,将选区收缩2个象素,再执行菜单-选择-反选,并将选中的图象删除(图5)。

可爱的糖果字制作
最终效果图 1. 在Photoshop中新建一个文档,大小为600×300像素,分辨率为72像素/英寸,背景为白色。选择合适的字体,用黑色在背景上写上文本。想想糖果藤的样子,你就不难选择所用的字体:边角圆滑,字体较粗,也没有很繁杂的形状。这里,我用的字体是VAG Rounded BT,大小在280至320pt之间。我将每个字母放入单独的图层中,便于调整变形。如有需要,将文字层栅格化,进行扭曲和透视的变形处理。满意之后,将文字层和背景层拼合。(图01) 图01 2. 转到通道面板,因为现在我们的图像还没有颜色信息,所以红、绿、蓝通道应该是完全一样的。随意复制一个通道,将副本通道更名为orig,将通道做反相处理。(图02) 3. 返回RGB通道,复位色板,用白色填充背景层。在背景上新建一层,命名为candy cane,用白色填充。设置前景色为RGB(204,0,0),选择图像>旋转画布,将文档顺时针旋转90度;选择素描滤镜>半调图案,大小设为9,对比度为最大,图案类型选择直线;再用一次旋转画布命令,将文档逆时针旋转90度,回到正常。选择扭曲滤镜中的切变命令,在切变对话框中,将线条设置如图03a所示形状,将未定义区域设为折回。(图03b) 图03a

花色字的制作
最终效果 1、新建一个空白文件,输入“DRIVE ME CRAZY”,在[文字工具]状态下打开 [切换文字和段落调版]面板,字型:Berlin Sans FB,大小:72点,文字上下间距:72点,左右间距:100,粗体,显示效果为强,对齐方式居中。

ps立体字,制作立体感艺术效果字
最终效果图 1、新建595×842像素大小的文件,设置前景色为淡黄色(f5dcb9),新建图层1。执行“滤镜”→“渲染”→“云彩”命令。 云彩效果 2、执行“滤镜”→“纹理”→“纹理化”命令,如图设置弹出对话框。 纹理化 最终效果图1、新建595×842像素大小的文件,设置前景色为淡黄色(f5dcb9),新建图层1。执行“滤镜”→“渲染”→“云彩”命令。 云彩效果 2、执行“滤镜”→“纹理”→“纹理化”命令,如图设置弹出对话框。 纹理化 3、选择多边形套锁工具,创建一个多边形选区,按“Ctrl Shift I”执行反选操作。删去选区内图形。 创建一个多边形选区 4、选中图层1,单击“添加图层样式”,选择“投影”,如图设置弹出对话框。 投影 5、现在我们在图库中找来两张素材图片,使用移动工具将它们拖动到工作窗口中。 两张素材图片 6、现在选择图层2,单击“添加图层蒙版”按钮,设置前景色为黑色,使用渐变工具为图层2蒙版添加渐变效果,然后使用黑色柔边画笔做一些调节。并设置图层2混合模式为“正片叠底”。 添加图层蒙版 7、现在选择图层3,单击“添加图层蒙版”按钮,设置前景色为黑色,使用渐变工具为图层3蒙版添加渐变效果。 渐变工具 8、设置图层3混合模式为“正片叠底”,不透明度为60%。 正片叠底 9、分别选择图层2和图层3,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创建剪贴蒙版命令,得到如图效果。 创建剪贴蒙版命令 10、再打开一张素材图片,使用矩形选框工具选择素材的一小块,执行“选择”→“羽化”命令,设置羽化半径为20像素。用移动工具直接将它拖到工作窗口中,放到如图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