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详细解析通过设计让APP变快的6个方法
我们都知道不管网页还是移动应用,响应速度都是最重要的体验指标之一,并且移动应用的网络环境不稳定,速度的体验显得尤为重要。其实速度优化不仅是程序员的事,设计,也能够让APP变得更快。1.后台执行这是一条很通用,也容易理解的方法。用户不会愿意盯着进度条傻傻地等待,除了“取消”没有其他选择。在系统处理一些网络任务的时候,完全可以允许用户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各大平台的发微博,都采用了后台执行。云阅读的离线下载也采用后台执行。而微博的看长图(或视频),是个反例。网络不给力时,要么等待1分钟让图加载完,要不就只好放弃看图。为什么不能让图加载的同时,用户可以看其他微博呢?2.在载入前显示内容客户端与web的一个不同点,客户端的显示内容包括本地数据和网络数据两部分。在设计界面时,将更多的信息放在本地,在网络数据未载入时即显示本地数据,让用户产生一种“已经载入一半了”的错觉,即使最终的耗时一样,心理感受也会更快。当然把数据过多地写在本地,会牺牲一些灵活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具体请看twitter、Facebook、Vine等优秀产品的启动画面,虽然同是静态图片,但它们不使用LOGO而假装已经载入了“导航栏”和“标题栏”,让人感觉“点击后立即就启动了”。

CS5快速给偏暗的人物磨皮
本教程运用历史记录画笔磨皮的方法跟用蒙版磨皮方法大致相同,先把图片稍微调亮后,对图片模糊处理,然后设置好快照位置,用历史记录画笔涂抹脸孔即可。 1、打开原图素材,按ctrl+J复制一层,选择复制层,设置图层样式为“滤色”,不透明度为“50%”。按“ctrl+E”合并两个图层。 参数设置如下图 2、执行 滤镜 < 模糊 < 高斯模糊,根据皮肤的好坏调节像素, 参数设置如下图

UGA5.5实例教程【文字淡出淡入】
2.点祯-“添加条幅文本”输入文字(佛前青莲).文字大小-25.颜色-白色.字体随意.在预览中把文字拖至画布左侧中间位置3.选-效果-进入场景选择-减弱-画面桢设为10;退出场景选-画面-画面桢设为10;开始预览-满意后点确定-创建单一对象如图:梅风剑提示:为使文字竖直,可以每输入一个字回车一下的位置4.点最后一祯(12祯),重复第2步/第3步操作.依此点祯-“添加条幅文本”依此输入文字(梅风剑)/(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梦寻佛踪影)/(莲香溢梦中)/(风弄花瓣雨)/(迷失莲花丛)/(佛伴我心眠)/(一睡五百年)梅风剑提示:记住不是一次性把文字复制粘贴,而是--依此分别重复第2第3步操作如图添加好

摄影时如何让森林美女更神秘一些
面对偌大的森林场景,影友们经常会觉得找不到神秘感觉的拍摄思路,其实只要紧记着几个拍摄要点就能拍出不少好片子,这次我们挑了三张照片与专业摄影师一起探讨在森林里面拍出神秘感觉人像的小技巧吧。 佳能EOS 5D,EF28-70mm,F2.8,ISO100,1/60秒 摄影教程 “树林中光线比较幽暗,因为树林的上空大部分都被树叶挡住了,所以我选择了一块透光性较好的地方拍摄;此外我还使用了外拍灯为人物打逆光和侧逆光;这种做法足够展现出森林里的大气感觉吗?” 有层次的光线过渡非常重要 这张片子的整体氛围让我眼前一亮,照片很好地展现了森林的那种神秘、低调的感觉。首先摄影师运用了柔和光比,配合上摄影师选择的场景,使得场景,在一棵有杈的树下同时有密有疏的绿叶中,女模特一身白色连衣婚纱显得特别出彩,主次分明。而且镜头畸变控制非常好,较少的焦外变形以及模特修长的身形显得这张图特别的高档。 在我看来唯一不足的在后期方面,阳光从树荫之中射入的光线可以更有层次些,从明到暗的画面过渡会更加出彩,大概作者在做后期的时候稍微有一点偷懒了,只是用画笔工具将左上角、右上角以及人物部分的局部光线简单地加亮了,没有留意到暗部以及亮部之间的衔接,使得两者过渡有点含糊了。总的来说,该作品还是很好看的,无论是构图还有裁图方面都很有心思,让观图者看上去很舒服。 佳能EOS 5D,105mm,F2.8,ISO500,1/60秒
最新发布

Photoshop CS3亲密接触:Brightness & Contrast
今天笔者要给大家介绍的工具是CS3中的Brightness & Contrast。你会觉得奇怪,这个有什么好讲的,Photoshop的早期版本里面不是早就有了么?如果你这么想那就错了,在Photoshop cs3中,adobe公司全面改进了brightness & Contrast的功能,以前可能我们不会直接去用这个工具——大多数人可能会用到曲线、色阶等其他工具来进行对比度的调整。今天,跟笔者一起体验一下新Brightness & Contrast吧,你会发现adobe的软件其细节正在变得越来越体贴。 首先,我们打开一张没有经过修正的照片(见图1),当然这张照片也ok啦,但是笔者想让这为大叔多点血色,让整张照片多点颜色的话,我们就要用到Brightness & Contrast。 图1 首先打开Image—Adjustments--Brightness & Contrast(见图2),我们可以看到一个Brightness & Contrast的对话框(见图3)。 图2 图3 你可以看到有个use legacy的选项,勾选这个选项。这个选项的意思是使用旧版中的Brightness & Contrast功能,我们在这里先勾选,用以前的功能进行调色,这样就可以有个对比。将contrast对比度设置到25,brightness明度设置到-17,可以看到一下效果(见图4)。

Photoshop CS3亲密接触:缔造完美曲线
这次,我们来介绍一下Photoshop CS3调色方式的另外一项改进——曲线。笔者认为,这将会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改进。下面,大家就跟着笔者来体验一下这个已经升级的曲线功能,你会发现,曲线功能在Photoshop CS3中真的变得更加完美了。 首先,打开一张没有调色的照片。(见图1) 素材图 图1 然后打开Menu / Image / Adjustments / Curves,见图2 图2 这个时候你就能看到一个curves曲线工具的对话框(见图3),用过photoshop的人一定对这个工具的界面很熟悉,你会发现curves的面板与以前有很多不同,我们拿Photoshop cs2中curves的界面来对比一下(见图4)。

Photoshop CS3亲密接触:快速选取新定义
随着网上交易的风头越来越劲,这年头已经不再是相互见面问“你吃了吗?”的时代了,或许有一天我们会问:“你在网上开店了吗?”,呵呵。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不论是淘宝还是易趣,或是其他形形色色的网上购物平台,拥有一个自己的小店已经不只是梦想了。但是越来越多的店铺诞生,要取得有利地位,处理好你的商品图片是极为重要的,首当其冲的头痛问题恐怕就是如何快速抠图可是对于大多数业余卖家来说,这是令人头痛的事情,如果包给别人做,这无疑也是成本。不过不要紧,新ps cs3的诞生将为您排忧解难。 今天我们就通过制作商品图片的全过程,来了解一下ps cs3的新魔棒工具以及重定义选边功能。 首先就是拍摄你的图片,这一步基本都没问题,偶就随便拿一件偶的衣服来拍,不过是非卖品哦,^-^(见图1)大家可以看到效果非常不好,背景和衣服混在一起,颜色也很灰暗,让我们来吧衣服抠出来,换一个简单一些的背景。 图1 选择工具栏里第三个按钮,就是新魔棒工具,见图2 图2 然后调整适当大小,对衣服进行选择,你会看到选择不同颜色区域只需要移动魔棒,而不需要像以前一样按快捷键,见图3。

PS CS3揭密:教你打造图片完美拼合
相信大家也有同样的经历,当看到宽幅的图片,那种表现出恢宏风光的全景照,是不是也会心生羡慕,都会有一种冲动,希望自己也要能拍摄和合成出这样的照片吧。但对于不具备拍摄全景照所需的专业器材的人群,对于受场地及数码相机性能限制等原因,无法拍摄一张表现全部景物的照片,这时,我们就用到了Adobe Photoshop来进行图片合并。 Adobe公司的 Photoshop.cs2,在图片合并的技术上已经发展的很成熟,我们可以运用它来合并出我们心目中完美的宽幅全景照,但是,对于差异较大的图片,或者颜色差距较大的图片,Photoshop CS2所做出来的效果仍然是强差人意,而且当差异较大的图片合成后,我们需要比较多的时间去把颜色融合,但是随着万众期盼的CS3的发布,这个问题不再是难办,CS3新增加的:“新照片合并(The new Photomerge)”简直让我有欣喜若狂的感觉,原来在CS2里面花我两三小时还是勉强合格的拼合图片,在CS3里面,我只花了5分钟,就出来一个完美的拼合全景照了,不是唬人的,真的5分钟,而且对于色调的均化,更加得到很好的解决,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下这个神奇的新功能吧。 注:(出于直观的原因,也是我懒 了,我们看教程的大多都对英文不太感冒,所以我用了汉化的CS3) 一.对比 1.下面,我们先看看CS2里面的拼合效果,修图的那种累啊,相信大家都经历过的了。 CS2里面的拼合效果 为了说明差异,我用的是一组在CS2里面无法自动拼合,需要自己手动来进行拼贴的图 2.经过仔细的手动拖拉,效果还是很不满意,放大来看,接缝很明显,而且图片对接不上,颜色偏差也是比较大,很头疼的问题

Photoshop CS3亲密接触:新混合模式 造奇酷波普效果
在前几篇我们讲了Photoshop CS3的新的工具和调色功能,可以说这次的变化还真是很大,今天我们来看看图层部分有什么新变化。 按照惯例,我们打开一张图片(见图1),这是一张再平淡不过的女孩图片。今天笔者决定个性一下,用新图层混合模式把这张图变的很波普。首先我们新应用图层样式添加一个solid层,选择蓝色(见图2-1.2-2)。 图1 原图及效果图 图2-1 图2-2 然后我们来看看图层混合模式,见图3

Photoshop cs3 教你制作wmp11的logo
效果图:图片较大,若看不清楚。请点图片放大后阅读。 推荐教程: 1、Photoshop CS3 beta 界面抢先瞧 2、Photoshop CS3 之 “黑白意境!” 3、Photoshop CS3亲密接触:感受新Bridge 4、PS CS3揭密:教你打造图片完美拼合

Photoshop CS3亲密接触:智能滤镜 让MM艳光四射
讲了这么多ps cs3的新改动,笔者觉得,如果要说最体现细节进化的莫过于smart filter智能滤镜了。PS CS3的这个改动,可能要转换一下你图层编辑的思路,因为从CS3开始,你就可以运用可编辑、互不干扰的滤镜,接下去我们通过实例来具体了解。 在这里我们打开一张图片(见图1),我们可以看到这张照片拍的有点软,我们要对照片进行下调整,让细节硬朗起来,其它的更加柔和,做一种比较梦幻的效果,过去的做法可能是复制一层图片用锐化加蒙版,要让皮肤看上去好,就要再复制一层图片,加模糊加蒙版。但是在新ps里,所有的调节都只针对于一张底图,让我们看看是如何实现的。 图1 首先,我们要对一张图片应用智能滤镜,我们首先要把图片转换成smar object 智能对象,你有两个方法进行转换,在选中要转换的那一层的前提下,一个是在layer菜单下--- smart objects选择convert to smart object转换成智能对象(见图2);另一个方法更加简单,在filter菜单下选择convert to smart filters转换成智能滤镜(见图3),这个时候会出来一个对话框,问你要使用可再次编辑的智能滤镜,就要把所选的层转换成智能对象(见图4),你只要ok确定,就可以了。 图2 图3

Photoshop CS3亲密接触:包装贴图轻松搞定
在前面的九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Photoshop CS3的不少新功能,都是一些修图中用到的。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我们接下来要讲的这个功能非常实用——当你要做一个商品包装效果图时,它可以立即帮你实现,那就是vanish point2。如果有用过ps cs2的朋友,一定会熟悉vanish point灭点工具,vanish point2在此基础上升级,能够缠绕多个面进行编辑,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下。 首先,笔者这里有一张没有贴图的DVD包装盒的图片(见图1),现在我们要把一张平面展开图(图2)贴到这个包装盒上,做一个DVD盒的效果图。 图1 图2 首先,我们ctrl+a再ctrl+c,全选并复制图2,见图3 图3 然后,在ps里打开dvd的包装,在图层里,有我事先调好的颜色,我先把阴影层隐藏掉,确定是选在brighten的那层,然后新建一层空白层,对其命名(见图4)。

PS CS3快速选择工具轻松创建优质选区
在使用Photoshop进行图像处理时,我们经常会遇到选区创建的问题,比如将图像的一部分从其背景中移除,或者修整某一特定部分的边缘等等。在以前版本的Photoshop中,各位高手也已经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完成各种类型复杂选区的创建工作。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大家关心的都是同样一个问题——如何选出最符合我们要求的选区。例如,将一位模特的照片中飞扬的秀发从背景中抽离出来,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一件非常伤脑筋的事儿:头发上的一些像素总会被落下,而背景中的一些像素又会附在头发上,或者两者混合在一起,难以区分。 Adobe Photoshop CS3新增的“快速选择工具”功能非常强大,给用户提供了难以置信的优质选区创建解决方案。这一工具被添加在工具箱的上方区域,与魔棒工具归为一组。Adobe认识到快速选择工具要比魔棒工具更为强大,所以将快速选择工具显示在工具箱面板中显眼的位置,而将魔棒工具藏在里面。 特别推荐: 《抢先体验Photoshop CS3 Beta新特性 》 好了,说得够多了……现在还是让我以实例的形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1.我们在Photoshop CS3中打开一幅非洲菊的图像,如图1所示。 图1 快速选择工具(Quick Selection Tool)可以在工具箱的上方找到,如图2所示,有点类似于魔棒工具。 图2

PS CS3揭密:利用消失点轻松精细化
消失点(VanishingPoint)滤镜工具是PhotoshopCS2在滤镜中提供的一个全新的工具,在消失点滤镜工具创建的图像选区内进行克隆、喷绘、粘贴图像等操作时,所做的操作会自动应用透视原理,按照透视的比例和角度自动计算,自动适应对图像的修改,大大节约了我们精确设计和修饰照片所需的时间。 搜索了网上大部分的文章,介绍的都是消失点(VanishingPoint)滤镜的最基础应用,对这个滤镜没多少深入的介绍,相信很多人片面的认识,就是消失点(VanishingPoint)滤镜大概就是Photoshop花俏而不实用的一个新功能吧,如果你也是这样认为的话,实在是对(VanishingPoint)滤镜的一种误解了。 尤其是Photoshop从CS2升级到CS3里,对消失点(VanishingPoint)滤镜进行了更加完善的改进,当对图片中的多面立体图形进行置换的时候,PhotoshopCS3消失点(VanishingPoint)滤镜会自动计算,大大减少我们操作的时间。运用简单的操作,就能对图片作出很好的效果。 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下VanishingPoint2.0滤镜的使用。 1).就以下面这个DVD盒子为例,运用PhotoshopCS3消失点(VanishingPoint)滤镜来为它轻松加上封面: 原图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盒子一共分为三个面,在以往PhotoshopCS2的消失点滤镜里面,在创建完一个平面后,要重新点选创建平面工具,分别拉出其他的两个平面框,就是说,在PhotoshopCS2里面要做好这个盒子的话,要创建三个平面,但在PhotoshopCS3里面,运用消失点(VanishingPoint)滤镜,我们只要一次操作,就能轻松作出效果 在PhotoshopCS2里,对消失点(VanishingPoint)滤镜只能进行平面的拖移,随着PhotoshopCS3的诞生,对消失点(VanishingPoint)滤镜进行了更加完善的改进,当对图片中的多面立体图透视形进行置换的时候,运用简单的操作,就能对图片作出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