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CorelDRAW绘制绿色的森林一角场景
该实例制作了一幅森林场景画面,画面以绿色调为主,通过不同绿色之间的搭配关系营造出丰富的色彩关系。在处理手法上要注意表现画面的纵深感,并且要层次分明、主次有序。图3-2为本实例的完成效果。图3-2 本实例完成效果3.1.1 技术提示本实例的画面具有一定的纵深感,制作时通过为图形添加阴影效果,拉开了画面的层次,给人一种纵深的空间感。如图3-3所示,为本实例的制作流程。图3-3 本实例制作流程3.1.2 制作步骤:绘制远景植物(1)启动CorelDRAW,新建一个工作文档,在属性栏中将“微调偏移值”设为0.1mm,其他参数保持系统默认。然后使用“矩形”工具,在视图中绘制矩形。如图3-4所示。

Photoshop调出唯美冷色效果的外景人像
最终效果原图1、打开素材图片渐变映射调整图层,参数如下 选用较暖的明暗色作为叠加层,确定后把混合模式改为“叠加”,不透明度改为:30%,如下图。2、创建色彩平衡调整图层,参数及效果如下图。

(10-2):使用字符调板
1012以上是在文字工具的公共栏中出现的选项。在点击了字符调板按钮后即会出现字符调板【窗口_字符】,如下图。在其中可以对文字设定更多的选项。在实际使用中也很少直接在公共栏中更改选项,大多数都是通过字符调板完成对文字的调整的。其中的字体、字体形式、字号、颜色、抗锯齿选项就不重复介绍了。注意其中的为亚洲文本选项,需要在Photoshop首选项〖CTRL_K〗的常规选项中开启“显示亚洲文本选项”才会出现。1013拼写检查选项是针对不同的语言设置连字和拼写规则,如下右图显示了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对同样文字的不同连字方式。注意,末尾连字只有在框式文本输入时才有效。因为框式文本是自动换行的。通过手动换行的文字是不会有连字效果的。有关框式文本的输入方法在本节后面部分介绍。连字和拼写规则对于中文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汉字为单体结构,即一个汉字字符已携带完整含义,而字母系语言需要多个字符组合才能携带完整含义。也正是因为汉字携带的信息巨大,因此现在电脑的计算能力还不足以完美处理中文化的信息结构。-1014行间距控制文字行之间的距离,若设为自动,间距将会跟随字号的改变而改变,若为固定的数值时则不会。因此如果手动指定了行间距,在更改字号后一般也要再次指定行间距。如果间距设置过小就可能造成行与行的重叠。如下左图是自动行距与手动指定为12像素行距的比较。如果有重叠发生,下一行文字将会遮盖上一行。1015竖向缩放相当于将字体变高或变矮,横向缩放相当于变胖和变瘦,数值小于100%为缩小,大于100%为放大。如下右图中3个字分别为标准、竖向50%、横向50%的效果。-1016在字符调板中有比例间距和字符间距,它们的作用都是更改字符与字符之间的距离,但在原理和效果上却不相同。我们可以动手来理解它们的区别,新建一个足够大的图像,打上simple这几个字母,字体为黑体,大小为72像素。如下图左端所示,我们看到整个文字的宽度是由字符本身的字宽与字符之间的距离构成的。这两者都是在制作字体的时候就定义好的。有的字符本身较窄,但其左右的字距也较大,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每个字符占用的宽度一致。否则,较窄的字符就只能占用较小的宽度。但这种设计却也造成了字符之间疏密不同。如下图中的mp之间与pl之间的疏密就不同。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使用中文字库输入字母的时候,Windows系统自带的黑体、宋体、楷体字体都存在这种现象。因此输入英文时应避免使用这些字体。字宽与字距间的比例将随着字号的大小相应改变,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字体来说,字号越大,字符之间的距离也越大。反而反之。那么,字符间距选项的作用相当于对所有字距增加或减少一个相同的数量。可手动输入数值。如下图中将字符间距减去100,所有的字符间距都减去100,字符就互相靠拢了。但是这样做并没有改变疏密不同的情况,尽管mp已经是互相紧靠着密不透风,但pl还是有很大的距离。当然,如果继续减少字符间距也可以最终令pl之间也“密不透风”(设为-300左右),但mp之间却会产生重叠的效果了。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算式来理解:假设mp原来的距离为100,pl之间的距离为300,当字符宽度设置为-100的时候,mp之间的距离为0,pl之间的距离还有200。要令pl之间的距离为0,字符宽度必须设置为-300,但同时mp的距离必须为-200,所以mp产生了重叠的现象。比例间距选项的作用是同比例地减少(注意,只能是减少而不能增大)字符的间距。按照上一个算式中的前提来假设计算的话就是:当比例间距设为50%,相当于所有字符间距减半(mp间距为50,pl间距为150),当设为33%的时候,所有字符间距减为原先的三分之一(mp间距约为30,pl间距为100),当设为100%的时候,所有字符的间距就都被降为0了。因此我们看到的效果是所有字符都彼此依靠(抗锯齿选项及字体形式的不同可能带来微小差异)。1017间距微调选项是用来调整两个字符之间的距离,使用方法与字符间距选项相同。但其只能针对某两个字符之间的距离有效。因此只有当文本输入光标置于字符之间时,这个选项才能使用。1018竖向偏移(也称基线偏移)的作用是将字符上下调整,常用来制作上标和下标。正数为上升,负数为下降。一般来说作为上下标的字符应使用较小的字号。如下图。1019强迫形式的名称是我们为了与文字形式相区别而起的,它的作用也和文字形式一样是将字体作加粗、加斜等效果,但选项更多。即使字体本身不支持改变形式,在这里也可以强迫指定。它与字体形式可以同时使用,效果加倍(更斜、更粗)。其中的全部大写字母选项的作用是将文本中的所有小写字母都转换为大写字母。而小型大写字母选项的作用也是将所有小写字母转为大写,但转换后的大写字母将参照原有小写字母的大小。如下图所示。上标与下标选项的作用与竖向偏移类似,就是增加了可同时缩小字号的功能。下划线选项与删除线选项的作用是在字体下方及中部产生一条横线。

用PS完美抠出复杂的羽毛头饰的简单教程
打开如下图片,复制图层,将 背景 层锁定。我们将在复制层进行抠图,隐藏背景层。选择 >> 色彩范围,打开色彩范围窗口,选择最左边的吸管工具并点击图像背景,这时在色彩范围窗口中你会发现被选择部分变成了白色,移动颜色容差滑杆,使得图像大部分区域变成黑色,并且背景易于选取。提示:要添加颜色到选区时,应使用中间的吸管工具点击要添加的色彩部分2 获得选区,在通道面板中,按下“将选区存储为通道”按钮,得到一alpha通道,取消选择(Ctrl+D),点击“Alpha 1”层,这时图像变成黑白色。提示:图像中的黑色区域是我们要保留的部分,白色为要扣除的部3 这时我们发现图像中还有部分灰色区域,这些将成为半透明区域,所以必须将他们调整为纯黑色或纯白色。图像 >> 调整 >> 色阶,打开色阶窗口,由左向右拖动黑色滑杆直到灰色区域变为纯黑色为止。由右向左移动白色滑杆将白色区域变的更清晰4 选择黑色笔刷并提高笔刷边缘硬度,涂抹需要保留的区域,用白色笔刷涂抹羽毛边缘,根据涂抹区域大小的不同使用不同粗细的笔刷
最新发布

Photoshop之色彩调整(五)
现在说的这几个命令都比较简单,我们一起来看看……Channel Mixer(通道混合者)命令。Channel Mixer命令将当前颜色通道中的像素与其他颜色通道中的像素按一定程度混合,利用它可以进行创造性的颜色调整、创建高品质的灰度图像、创建高品质的深棕色调或其他色调的图像、将图像转换到一些色彩空间,或从色彩空间中转换图像、交换或复制通道。调出Channel Mixer对话框,如图25。(图25)首先在Output Channel(输出通道)选项栏中选择进行混合的通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然后在对话框的Source Channels(源通道)部分调整某个通道的三角形滑块:三角滑块向左移动,可减少源通道在输出通道中所占的百分比,向右拖动,则所得相反。(也可以在数据框中输入-200~+200之间的数值。数值为负时,源通道反相加入到输出通道中)。接下来调整对话框中Constant(常数)值,在输出通道中加入一个透明的通道。当然,透明度能通过滑块或数值调整:负值作为黑色通道,正值作为白色通道。如果选择Monochrome(单色)选项,能对所有输出通道应用相同的设置,得到只有灰阶的图像(色彩模式不变)。再次选择这个选项,在对话框中修改每个通道的混合,图像会产生一种手绘色调的效果。“OK”确定……最后来看一下Channel Mixer命令具有的效果:如图26

控制色相与饱和度
在Photoshop中,调整图像的彩色是时常要做的事情,而操作也是很复杂的,需要使用多种命令。不过,如果您对色彩的构成有一些了解的话,还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这一部分内容。在本教程前面的示例中,曾使用了一条常用的Photoshop命令DD即从Image下拉菜单的Adjust子菜单中选择的Brightness/Contrast命令,它能调整图像的亮度与对比度。若在这一份子菜单中选择Hue/Saturation(色相/饱和度),还能控制色相与饱和度。“色相”是物体表面反射或透过物体传播的颜色与明亮程度现,通常是由颜色名称,或者颜色号来标识,比如红色、桔红色、紫红色都为标识一种颜色,同时各自又有不同颜色号,但让它们过于明亮都将变成为白色。“饱和度”有时也称“彩度”,它表示了颜色的强度或纯度。注:饱和度表示色相中“灰色”成分所占的比例,用从0%(灰色)到100%(完全饱和)的百分比值来度量,初学者可以将此理解为百分比值越大,色彩越浓。图1 屏幕上将显示Hue/Saturation对话框执行Hue/Saturation命令后,屏幕上将显示Hue/Saturation对话框,如图1所示。此对话框提供了三条滑标,从上自下,依次控制着图像的色相、饱和度、明度,拖动其中的任何一个滑标,或者在某一个滑标右旁的文字编辑框输入一个新的值,都将改变图像的颜色。例如,图2为一幅将要处理的图像,将这些滑标拖至图2所示的位置后,图像会变得更明亮、色彩更浓,如图3与图4所示。在拖动的过程中,当前颜色将显示在对话框底部的预览条中,如果事先打开Preview(预览)检测框,即可在图像窗口中看到当前调整的结果。在拖动各滑标之前,可以在屏幕上将这个对话框拖至另一个地方,让它位于一个对观察图像影响不太大的地方,这样就能很方便的预览操作结果。这是一种很有用的操作技巧。 图2 打开要处理的图像图3设置参数

制作反相效果
如果您想看看图像的摄影胶片是什么样子的,只需要应用Photoshop 6对图像进行反相处理就能达到目的。该功能可将一幅阳片(冲印在相纸上)黑白图像变成阴片(冲洗好的胶片),或从扫描的黑白阴片中得到一个阳片。对于彩色摄影胶片来说,由于基底中包含有一层橙色掩膜,因此这种反相不能从扫描的彩色胶片中得到阴片和阳片,但将颜色图像反相后,颜色通道(参阅后面的内容)中每个象素的亮度值会被转换为256种颜色刻度上的相反的值,如值为255的阳片图像中的象素会变为0,值为5的象素会变为250,结果将类似于彩色胶片。例如,从Layer下拉菜单中选择Merge Visible(合并可见层)命令后,再从Image下拉菜单的Adjust子菜单中的选择Invert(反相)命令,立即就能看到该效果。注:上述合并可见层的结果将把当前可见层的图像象素,并使用Layer面板列表中最下方的图层名为合并后的图层名。完成上述操作后,可立即按下键盘上Ctrl + Z组合键,回退此操作,以便继续后面的练习。Photoshop 6的许多命令是要基于色彩来进行工作的。而计算机是通过各种颜色模式来定义颜色的。颜色模式是颜色空间的数学表达式,用于度量颜色。与的版本一样,Photoshop 6仍然允许使用多种颜色模式,但其中的“反相”只在RGB颜色模式下进行工作。尽管“反相”操作很简单,但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您一定想知道Photoshop 6是如何进行反相处理的,对吧?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但需要先了解什么是RGB颜色模式。计算机的监视器使用的是由红、绿、蓝 (Red、Green、Blue)三色调合而成的彩色,而基于这三种颜色可以产生出上百万种的变化,这种使用颜色的方法就称为RGB模式,R代表Red、G代表Green、B代表Blue。此模式是常用的颜色模式,也是Photoshop 6默认的颜色模式。RGB模式使用RGB颜色模型,它为彩色图像中每个象素的RGB分量分配一个从0(黑色)到255(白色)范围的强度值,共计256种颜色。例如,一种明亮的红色R值可为246,G值可为20,B值可为50。当R、G、B三种分量的值相等时,结果可能是灰色。当所有分量的值都是 255 时,结果必定是纯白色;而都是 0 时,结果肯定是纯黑色。 尽管RGB图像只使用三种颜色,但在屏幕上能重现多达1,670万种的颜色。新建图像的默认模式即为RGB,计算机系统和显示器也总是使用 RGB模型来显示颜色,这就意味着在非RGB颜色模式(如CMYK,参阅后面的内容)下工作时,Photoshop会临时将数据转换成RGB数据,然后再在屏幕上显示出颜色。构成的RGB模式中的每一种颜色都有一个固定的值,不同的值组合在一起即构成了不同的彩色,各值的取值范围都为0-255。如上所述,若各颜色的值都是255,则调和在一起的彩色将成为白色。白色也是最明亮的颜色。各颜色的值越小,颜色越暗,若各颜色都取值为0,则调和后的彩色将成为黑色。这里的白色与黑色都是屏幕上的色彩,所以这种彩色模式又称为“添加彩色模式”。如果您想看一看在Photoshop 6中各颜色在屏幕上的显示的样本,可单击图5中手势所指处的Swatches(样本)标签,进入图6所示的Swatches 面板即可。图5 单击此标签图6 拖动滚动条观看更多的颜色

制作高对比度的黑白图像
在摄影相片中,高对比的黑白图像可用来表现历史的真实性,在Web页面中应用它则可以大大地加快访客的浏览速度,因此在彩色不太重要的图像中,而且图像色彩比较单一,所包含的内容不多时就应当考虑执行上述Adjust子菜单中的Equalize(补偿)命令,此命令可去掉图像中的颜色,仅保留其轮廓,从而产生出一种黑白图像效果。不过,这种黑白图像在Web页面中用途还不是很大,比起高对比度的黑白图像来说所能表达的内容少得多,所以更多的Web页面使用的是后者。黑白图像中的象素亮度能由阈值来标识,通过此值即可将一个灰度或彩色图像转换为高对比度的黑白图像,其外观类似于木刻版画。为此,执行Adjust子菜单中的Threshold (阈值)即可达到目的。这一条命令让您将一定的色阶指定为阈值,便得所有比该阈值亮的象素会被转换为白色,所有比该阈值暗的象素会被转换为黑色。例如,再看看上面的图2,注意图像的色彩多鲜艳呀,这里执行此命令进入图7所示的Threshold对话框后,拖动直方图下方的滑标,并打开Preview检测框,就能在文档窗口中看到转换的结果。图7 拖动此没有标并预览结果

精确调整色彩
如果要精确而直观的调整颜色,可以使用Adjust子菜单中的Variations(变化)命令进行操作。这是一条实用性很强的命令,能用于观察并调整图像的色彩平衡度、对比度和饱和度,即从各个方面来调整颜色的平衡情况。在所使用的对话框中能让您通过一系列的缩略图(图标),并参照图像的当前颜色与亮度来确定是否加深或者变浅颜色、加亮或者变暗图像。有些网站要求各页面中的彩色采用一致的风格,此命令可提供大大的帮助。注:某些中文版的Photoshop简化了个别功能,因而没有提供此命令。另外,如果在Adjust子菜单中没有出现Variations 命令,则说明变化增效工具尚未安装,或者因为误操作删除了它。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容易掌握的处理方法从硬盘上卸除Photoshop 6,然后重新安装它即可。 Variations 命令是一条很特别的命令,执行后屏幕上将显示Variations对话框,如图8所示。刚进入此对话框时,位于该对话框左上部的两个缩略图(或者称为“缩览图”)所显示的内容将是一样的,一旦选择了别的缩略图来调整图像,如单击More Green(加深绿色)缩略图,当前操作的结果将显示在Current Pick(当前挑选)缩略图上,而Original(原始)缩略图上的内容将不会改变,实际上此缩略图上的图像在任何时刻都不会变,因此您可以对照它来进行操作,若需要的话可随时单击此缩略图,恢复调整前的图像数据,取消所有的操作结果。图8 Variations对话框中的Midtone处于打开状态在Variations对话框中,各缩略图的下方都标注了其功能,单击某一个缩略图即可挑选并应用此功能,多次单击则加重调整的效果,即多次应用此功能。在默认状态下,此对话框中的Midtone(中间色调)单选按钮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即可调整中间色调,所使用的对话框就将如图8所示。若打开Shadows(暗调)、或Highlight(高光)单选按钮,则能调整暗、亮区域。若打开了Show Clipping(显示剪贴板)检测框,在将调整剪切的图像区域,并显示霓虹预览──也就是转换为纯白色或纯黑色。通过Fine/Coarse(精细/粗糙)滑标能确定每次调整的数量,若将滑标移动一格可使调整数量双倍增加。 在调整颜色和亮度的操作中,若要将颜色添加到图像中,请单击相应的颜色缩略图;若要减去一种颜色,则单击颜色轮上相对应颜色。例如,要减去青色,应单击红色。单击位于此对话框内右部分的缩略图,还能调整图像的亮度。每次单击一个缩略图,所有的缩略图中的显示都会相应的得到改变。位于中间的Current Pick缩略图总是会立即反映当前的选择的结果。若打开Saturation(饱和度)单选按钮,可更改图像中的色相度数。
PS色彩调整简明教程:色阶
色阶也属于Photoshop的基础调整工具,如果在前一课程中掌握了直方图的含义,那也等于掌握了色阶。相反如果直方图没有掌握好,接下去的内容可能难以理解。 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上节课提到的直方图,如下图所示。水平X轴方向代表绝对亮度范围,从0至255。竖直Y轴方向代表像素的数量。和直方图一样,Y轴有时并不能完全反映像素数量。并且色阶工具中没有统计数据显示。 打开如下图的图像,这是在一所大学拍摄的校园风景。 将白色箭头往左拉动,直道上方的输入色阶第3项数值减少到200,观察图像变亮了。如下2图。这相当于前一节课中提高的合并亮度,也就是说从200至255这一段的亮度都被合并了,合并为多少呢?合并到255。因为白色箭头代表纯白,因此它所在的地方就必须提升到255,之后的亮度也都统一停留在255上。形成的一种高光区域合并的效果。
PS色彩调整简明教程:色彩平衡
我们使用下图作为范例图片,我就是在这栋楼内撰写这部教程的。 以下三图分别是暗调部分红色+100,中间调部分红色+100,高光部分红色+100的效果。 可以很明显地对比出不同加亮的部位的区别。大家也许觉得暗调和中间调的区别不如高光明显,那是因为背景天空中有大片的白云属于高光区域的缘故,而白云在暗调和中间调都没有改变。可以用手遮挡掉天空,比较一下剩下的区域,差别就不那么明显了。暗调部分红色+100 中间调部分红色+100 高光部分红色+100 我们知道,对于增加红色成分的操作,换句话说就是提升红色的发光级别。这在曲线操作上很容易感觉到。绿色、蓝色也是如此,提升这三基色的同时会造成图像整体亮度的提升。 中间调+100,关闭保持亮度选项 中间调+100时,打开保持亮度选项 中间调-100时,关闭保持亮度选项中间调-100时,打开保持亮度选项
PS色彩调整简明教程:暗调/高光
数量的数值越大,增加的程度也就越高,现在保持色调宽度50%,半径30像素,如下3图,分别是原图、数量50%、数量100%的效果。 色调宽度 色调宽度,有点类似我们在前面课程中讲解魔棒工具时涉及到的色彩容差的概念。这里的色调宽度就是暗调改变范围的大小,色调宽度约大,涉及的亮度就越多,改变的效果也就越明显,反而反之。下面2图是将色调宽度设为50%和100%的效果。 半径 半径的概念类似于上面的色调宽度,不过色调宽度是针对全图作用的。而半径是针对图像中暗调区域的大小而言的。他们的区别有点类似魔棒工具的邻近选取与非邻近选取一样。因此不同图像的半径也是不同的,理论上要将这个数值调整为与图像中需要调整区域相近的大小。但在实际使用中并不容易判断它。因此给大家的建议是做补偿暗调操作时,试着左右拉动调整到视觉最舒适的数值。 前面在讲解暗调部分时候,色调宽度和半径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大家或许看得不是很明白。那主要是人眼对暗调的变化不敏感,不便于比较。现在我们可以在高光上来演示它们的区别,效果就显得较为明显。 如下4图分别演示了色调宽度和半径改变的区别。因为图像改变的幅度不是非常显眼。大家要实际在Photoshop中操作,左右移动那些滑杆,才会有比较清晰的对比感。

PS色彩调整简明教程:匹配颜色
图一 图二 将其中一幅图片处在编辑状态,然后启动匹配颜色命令,会看到如下图的设置框。在顶部的目标图像中显示着被修改的图像文件名,如果目标图像中有选区存在的话,文件名下方的“应用调整时忽略选区”项目就会有效,此时可选择只针对选区还是针对全图进行色彩匹配。 设置框下方的图像统计选项中可以选择颜色匹配所参照的源图像文件名,这个文件必须是同时在Photoshop中处于打开状态的,如果源文件包含了多个图层,可在图层选项列表中选择只参照其中某一层进行匹配。 最下方存储统计数据按钮的作用是将本次匹配的色彩数据存储起来,文件扩展名为.sta。这样下次进行匹配的时候可选择载入这次匹配的数据,而不再需要打开这次的源文件,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再在Photoshop中同时打开其他的图像了。载入颜色匹配数据可以被编辑到自动批处理命令中,这样很方便地针对大量图像进行同样的颜色匹配操作。 在位于设置框中部的图像选项中可以设置匹配的效果设置。“中和”选项的作用将使颜色匹配的效果减半,这样最终效果中将保留一部分原先的色调。 除了参照另外一幅图像进行匹配以外,如果正在制作的图像中有多个图层,那么也可以在本图像中的不同图层之间进行匹配。比如本小节的两幅范例图片在同一图像中的不同图层上,就可以直接指定图层间的匹配,此时并不需要打开其他的图像。需要注意的是,所选择的图层将作为目标图像。如下图。 因此记住,一是利用存储的匹配数据,二是参照本图像中的其他图层。这两种情况下只需要一幅图像即可。

PS色彩调整简明教程:替换颜色
这种采用灰度图象来表示范围的方式我们在前面课程中就已经接触过了,当时还有一种选区工具我们没有学习,它就是通过灰度图来表达选择有效范围的色彩范围命令。 确认选择后产生的选区效果。 除了直接针对全图进行色彩范围选择以外,也可以事先创建一个选区,然后在使用色彩范围选择选取命令,这样在色彩范围命令的预览图中只会出现所选中的范围,产生的选区也将只限于原先的选区之内,如下3图。 当然,也可以在针对全图创建选区后再减去某一片区域。以下图的最终选区为例,可以在针对全图创建选区后再使用矩形选框工具〖M/SHIFT_M〗减去右边除了集装箱和龙门吊以外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