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hotoshop绘制一朵具有怀旧矢量风格的红玫瑰
本文以中文版Photoshop CS2为例,其它版本的Photoshop操作起来可能会略有差异。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按Ctrl N打开“新建”对话框,将文档大小设置为445x470,分辨率设置为300像素/英寸,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单击工具箱中的“前景色”图标,打开“拾色器”对话框,将颜色的16进制值设置为C00000,然后按Alt Del键填充背景图层,如图所示。 2.选择工具箱中的“钢笔工具”,将前景色设置为900000,在上方选项栏按下“形状图层”按钮,然后按如图2所示绘制多个三角形。 3.将前景色改为700000,仍使用“钢笔工具”,绘制如图3所示的多个三角形。 4.将前景色改为黑色,仍使用“钢笔工具”,绘制出如图4所示的形状。

Photoshop CS3将冷冷的月亮打造成浪漫梦幻效果
本例介绍运用PS CS3将冷冷的月亮打造成浪漫梦幻的场景效果,教程讲解了如何将一张月球的图片通过色彩平衡调色,再通过选区工具将月球改成月牙形状,然后用高斯模糊和星星笔刷作修饰,完成最初效果,还介绍了海上明月的制作方法,希望能给朋友们带来帮助~~最终效果:1.我们先找一张月亮的图2.因为背景是比较纯的黑色,所以我们可以用"魔棒工具",容差选10,在黑色的背景那点一下把背景框选出来

6个不常用HTML标记使用说明
HTML标签众多,在HTML手册里你可以都查到。但有的HTML标签你可能从未使用过。不是因为你欠缺学习精神,而是它们确实用处不大。如果你有探索精神,那就接着往下看吧。第一个:<abbr> 或 <acronym>这两个标识是一回事,主要是用于一些英语的缩写,当你把鼠标移上去的时候,你会发现会出现一个小提示来提示缩写的全称。下面是一个示例: 第二个:<q>这个标识主要就是把引用的文字加上双引号,这个标识看来好像很没有什么意思。官方说是为了方便,可我总觉得这个标识还不如直接输入双引号来的方便。好像的确没什么。难道这个标识只能在Firefox下看到,IE就不支持了。下面是个示例:这个是一句引言这个是一句引言 第三个,<bdo>这个标识很有意思,可以把从左到右的字序全部反转过来。比如:May I help you sir ? 如果加上了这个标识后,就是下面这个样子:May I help you sir ?什么事可以为你效劳啊? 第四个,<del>为你的字符串加上删除线。如:这是一段删除文字。这是一段删除文字 第五、六个,<sub><sup>这两个是下标和上标。下面是示例:这是一个下标,这是一个上标。

拍摄溅出酒杯的动感与高雅
上图是一幅充满动感之余,却又不失高雅的照片,怎样在仿如静态的环境中,得到这种瞬间呢?当然不可少的是闪光灯技术与场景的配置。 下图就是拍摄现场的一刹那,有趣吗? 首先,搭建一个斜台,放上一架滑板,再在上贴好酒杯,让地心吸力引动酒杯,这样速度与力度才能够有效控制,自己推的话就难得多了。 闪光灯当然是重要一环,作者把灯打在后方白色墙壁,这样会得到比较平滑平均的光线。 然后图中显示这里有个叫做 piezo 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声音接收器,有响声,闪光灯就发动。 整个程序就是如下∶
最新发布

交互设计师如何做好设计走查的工作
前阵子跟几个同行交流,提到关于交互和 UI 的走查工作问题,所以特地整理了一下,给大家说说关于设计走查的几个问题。1. 设计走查的作用在很多设计师身上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拿到需求或原型,然后设计完成之后,就以为没自己什么事了,也不会主动去找事情做,他们认为到这里,自己的工作就完成了。其实到这为止,设计师才做完一半的工作。为什么呢?当设计师把设计稿交给开发时,虽然已经标好注、切好图(交互注释也很完美),但是不代表开发能把界面表达的跟设计稿完全一样,甚至会有很大偏差,所以设计师就要做好设计走查工作,尽量跟开发一起把页面实现的更好,这里不仅仅说的是UI、也包括交互。这样不仅能提高产品的实现度,让用户体验更好,还能促进团队的工作氛围,毕竟大家的目标还是一致的。2. 错误观点当中有一个朋友提到,设计走查应该是测试同学的事情。首先,我并不否认这位朋友的观点,但还是局限了。这位朋友的原话是:“设计只要做好设计的工作,开发也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很好的去实现设计稿,然后测试也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找到视觉、交互、开发的所有问题,这才是每个人真正的职责所在。”

详细解析感恩节Banner海报设计思路
第一步,先看文案,脑子里先过一遍,banner想表达什么,希望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主标题是感恩卡,肯定与感恩节有关系。(想到感恩节,我就只想到火鸡,这算吃货属性吗- -!)我是先上花瓣找了好多感恩节的图,看看别人感恩节是怎么做的,找找灵感和参考。好多设计都是橙色,黄色,红色等暖色调,然后就是爱心,火鸡,亲情,爱情等。也没想做的标新立异,所以还是根据大多数用户的感觉来走,选用了黄色为主色调,然后元素就选取了爱心,火鸡。除了与感恩节有关,也与电商擦边,毕竟送的是京东卡,还是会用来购物的。所以排版上,我在花瓣上找的是电商类的参考。(由于banner设计时间过去了很久,所以一下子找不到参考的图了)风格上,我当时刚刚来公司,下单给我的时候,说按照其他banner的风格来,当时官网其他banner正好都是扁平化的,所以我就选用了扁平卡通风格。我把想法画在了纸上,便于我寻找素材和做图,以免忘记,顺便也可以看看哪里不对。当时想既然送卡,又是感恩节,于是就直接把我念念不忘的火鸡(这明明是一只鸡!)放上来送卡了,适合主题也很形象。画的丑,但是没关系,自己看的懂就好。笔和纸真的是很方便的工具,适合前期构思,也很方便思维发散/头脑风暴,而且不需要很复杂。这一点我是看了大神讲合成的时候的办法,我发现做banner也适用,我以前也不爱用,总觉得画不好或者在ps用形状来占个位置就够了,结果找素材或者做图的时候思维容易飘忽,看到每一个都觉得好,都想用到自己的设计里面,渐渐偏离了本身构思,浪费了时间什么也没做出来。第二步,找到感觉了就开始设计了。按照草图我铺了个底色,并且画上了爱心。选用饱和度不是很高的黄色。爱心就用形状工具画的,然后发现太正规了,不太适合构图,就用钢笔工具稍微改了一点点,让它倾斜一点,并且叠加了三层,更有层次感。看右边的分层展示,都加有阴影。

实战案例解析教你学会视觉改版的方法
最近有个很好的机会来做了一次视觉改版,感谢team(良辰、圆圆、小马哥、珂珂、妖子)的努力,我们一起来完成这次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也学到了许多方法。不知道大家在遇到视觉改版的时候第一个想法是什么,是参考竞品?还是主观猜测?还是问问用户喜欢什么样的?其实都不正确,改版通常会分以下几种情况:1. 只改视觉,不动交互。2. 视觉交互一起改。3. 改交互不改视觉。第3点的情况不多,主要是第1点和第2点,如果视觉交互一起改,还相对更简单一些,但是交互的改动往往伴随着产品的整体规划调整。如果只改视觉不改布局,那限制条件就更多了。那么,究竟视觉改版要如何开始做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目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我们改版的目标是什么?在确定改版目标之前,我们先问问自己,目前的产品出现了什么问题,也就是为什么要改版?改版是一件工程量非常巨大的事情,因为首先风格的推导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说你几个人拍板,从自身经验出发说:我们就要这样改!这是不对的。其次改版之后的规范组件库要相应的更新,再次开发资源的分配更捉襟见肘,需要在完成产品功能需求的开发同时来完成改版需求的开发,最后改版的效果我们如何来衡量?是否是一次成功的改版,如果不是,哪些地方需要重新调整?这是一整个改版需要做的闭环工作,从前到后都是需要感性发散,理性执行的。

详细解析企业职员照片的排版技巧介绍
当"团队精神"一词被许多公司的管理人员整天不厌其烦地挂在嘴边的时候,他们往往也希望在公司的宣传手册中体现这一点,这就意味着你需要将很多职员的相片放在一起。那就要考虑照片如何摆放排版的问题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详解淘宝双12亲亲节活动视觉分析
一句话开头淘宝官方双11页面上线了,大家都看到了什么,接下里为大家分析一些观点,仅供参考。一、活动定位1、设计关键词 ─── 年轻、网络、亲双12对比双11,最大的区别是双11更强调品牌的狂欢、而双12更强调年轻、有趣、活力。A、采用有趣的人物形象为主体,能快速的将用户代入轻松的氛围里,而且能呼应“亲”的主题。人物不管是老的少的小的,都齐聚一堂。B、网络用语的烘托氛围、如图中的各种符号,不管是逗号还是句号,这些的确都是我们平常聊天中会用到的。其次是 “Fashion” 的 logo和其它元素做到统一,同时元素上面也区分了以往活动中大家都用的几何形状,千篇一律。相反这些更有意思、有趣、贴合网络。C、淘宝亲亲节在视觉定位上更加年轻,丰富的色彩和立体的网络符号以及情绪化的文案。

浅谈普通用户是如何看待设计细节
设计师对于自己的网站以及APP产品的视角,和用户往往非常的不一样。设计师看到的常常是设计趋势,排版,细节,但是普通用户的关注点则完全不同。我们应该迎合用户,如果连对的东西都不能坚持,产出物的最终目标就会发生偏离,甚至完全无效。 ——@冯铁用户更在意的是他们能否快速理解他们的交互对象。至于APP或者网站是如何运作运作的,它们是否让人愉悦,往往被用户所忽略。这是一个相当残酷的现实。排版与字体对于字体和排版,设计师通常非常着迷。漂亮的字母,柔美的轮廓,充满魅力的衬线,等等等等。可悲的地方在于,用户根本不知道Helvetica 和 Arial,很少能分辨出两者的区别,谈及字体,他们更在意的是,这些内容能识别,能读么?但是,用户的这种诉求并不意味着设计师在字体和排版设计上可以松懈,相反你需要更加在意它们。你需要通过设计勾起用户的兴趣,确保每个段落和标题都具备良好的可读性,而不需要用户费神去识别。你的工作是确保内容的清晰,为用户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从字体的选取到行间距、字间距的调整,让用户在不知不觉间享受阅读的愉悦感。虽然用户很难说清楚排版有何突出之处,但是一旦出现任何设计缺陷,他们往往能够感知到。色彩

12个苹果iOS系统曾经做错的设计方面
万能的苹果也会出错,今天腾讯ISUX 羡世写的这篇好文,总结了苹果做错的12个设计,包含了不少实用的用户体验设计方法,一起来看看。强烈推荐腾讯ISUX 设计师写的一篇分析:《热门好文!从IOS 10设计指南变化看设计的新趋势》iOS从07年第一代iPhone发布时的iPhone OS,已发展到今天的iOS10,这些年来,iOS从最初的一个简单、粗糙的ROM,发展成现在手机ROM中体验标杆的操作系统。设计风格走过了拟物化,扁平化,今年已发布的iOS10,设计风格也开始偏向卡片式风格,随着新的交互方式3D Touch的加入,开始脱离单调的扁平化设计,卡片式风格让设计语言更加符合用户的操作认知(卡片式的内容,对人有更强的按压操作暗示)。△ iOS10锁屏Widget界面手机友商的跟进苹果的设计,给大家的印象,总能精准的发现用户的痛点,在合适的场景下,创造眼前一亮的设计。如手机屏幕下滑出现快速搜索(Spotlight Search),屏幕下边缘上滑出现控制中心,这些设计创新,都能引起行业内的友商迅速跟进。Vivo的控制中心的设计思路与iOS几乎一致,操作方式都是从屏幕下边缘上滑出现控制中心。上图从左至右,依次为iOS10、MIUI、华为EMUI系统设置界面。很多手机ROM的系统设置,都沿用了苹果的一套设计模式,将系统设置项,用列表分组展示,同时将不常用设置项,收纳在二级界面中,如左图,iOS将更多设置收纳在【通用】中,小米则为【其他高级设置】,EMUI则为【高级设置】。

3个设计层次帮你重开情感化设计的大门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信息复杂度远超以往的时代。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物质和信息都极大丰富的世界,从产品竞争的角度上来说,越来越激烈的对抗和冲击是必然的,许多产品已经从单纯的“谈配置”过渡到了“谈感情”的阶段,情感化设计已经在不同的设计领域中崭露头角,甚至成为了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很多时候,我们几经努力,结果设计的UI常常在可用与实用的阶段来回波动,那些看起来让人愉悦无比的网页或者APP都是典型的“别人家的作品”。的确,大家都在想什么样的UI可能会让用户触动,哪些元素应该能影响到用户,怎样的套路可能会让用户内心波动。想要聊,谁都可以多少说一些,相关的案例也比比皆是。但是真要系统地探讨情感和情绪是怎样作用于设计的,语言又常常迎齿而溃。其实配合一些最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我们的自身对于世界的认知,并不难分析和理解情感化设计的原理。常说我们的设计要有情绪,那么做设计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情绪和情感。情感和情绪无处不在的确,情绪是动物性的,是人对于外界的直接的心理反馈,很多时候会被视作为理性认知和逻辑的对立面。但是情感和情绪又何尝不是我们认识世界最基本的工具之一?我们所做的哪一件事情是完全不受情绪和情感影响的?让人高兴愉悦的动效和充满情怀的插画给人的情绪影响是明显的,而扁平化界面中唯一的一个拥有阴影的按钮给人带来的不适也是客观存在、令人无法忽略的情绪反馈。逻辑和认知让我们拥有了分析和思考的能力,而情绪、情感和本能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则让我们的决策更加完善。“Like”和“赞”的按钮满世界都是,“收藏”的功能远没有这个带着情绪标记的功能来得好使。在我们还没有习惯QQ表情的时候,日本的手机已经将颜文字作为基本功能集成了进去,现在的emoji更是火得不行,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比文字更易于传达情感。喜欢还是不喜欢,高兴还是不高兴,我们生活中的决策过程充满了情绪的痕迹,而情绪也确实帮我们更快地对外界信息作出反应。

设计师自学手册之色彩搭配简易指南
这篇文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寻找配色方案灵感的一些思路,辅以大量案例来解释配色方法,通俗易懂,最适合新手了。色彩是设计师手中强大的武器。它吸引着用户的视线,唤起情感,传达内涵。在一项关于色彩的调研中,研究人员发现,用户对于产品的快速决策 90% 是基于色彩的。所以色彩的运用对于设计来说至关重要,每种颜色都有自己的意义,而多种颜色的组合也需要理论指导。选择配色方案有时候色彩搭配是一时的灵光乍现,但更多时候,它有更系统的方式来搭配。确定目的在开始设计之前,先确定设计目的。在开始前问自己这些问题:你想用你的设计传达什么信息?

电商设计师总结的8条产品设计趋势分析
这5年时间,我呆过已经倒闭了的小电商平台,做过腾讯电商的外包,也真正近距离参与过京东大大小小的各种活动设计,亲眼目睹了天猫双11成交额从2011年的52亿一直增长到2015年的912亿,直到现在,我把我的部分关于电商的思考和观察总结写成文章近百篇分享给大家。写在前面2011年那会儿,我还是杭州某互联网公司的一名ui设计师,那年双11我亲眼目睹了我们整层办公楼500多人都在买买买的壮观场面,不过那时候的我对电商没有任何概念,甚至对网购都不熟悉;2012年年初,我阴差阳错地接触到了电商设计,爱上电商设计并一直坚持到现在,已近5年时间。这5年时间,我呆过已经倒闭了的小电商平台,做过腾讯电商的外包,也真正近距离参与过京东大大小小的各种活动设计,亲眼目睹了天猫双11成交额从2011年的52亿一直增长到2015年的912亿,直到现在我把我的部分关于电商的思考和观察总结写成文章近百篇分享给大家。这几年,电商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我觉得有必要对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做一个小结,于是就有了这次的话题:“入行电商设计近5年,写文近百篇后,我给大家总结了这8条趋势分析和建议”。这篇文章也许对正在电商设计这条路上或即将迈入这条路的人有所启发,接下来我们直接进入正题:少数人会驱动多数人的行为和想法这个少数人是指什么人呢?指某一个行业领域里走在最前面的人,再或者是某一个圈子里最活跃的那一批人,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人的一举一动都会牵涉到其他人的发展方向,这种现象在炒股行业也许最为明显,知名企业或知名投资人的稍微一点动作就会对相关公司或行业的股价产生不小的影响。那么在设计圈里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现在在设计圈很火的C4D,三维建模和渲染,虽然这个在工业设计领域是非常常见的一项技能,但是不知是被谁引入到了电商设计行业,然后大家开始纷纷效仿三维的效果。还有合成效果早几年前比较常见于创意互动广告界,一开始一些简单的合成效果也只是常见于一些比较追求炫技和非主流效果的店铺(因为那时候的效果都做的比较粗糙所以看起来有些俗气),其实对于天猫或者京东这样的平台页面设计里是很少会用到这些效果的,因为这种效果对于动辄就是好几十个不同会场的平台活动来说,很难进行品牌视觉延伸,再一个就是合成玩的好需要很强的绘画功底和想象力,处理不好容易变得非常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