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hotoshop调出古典唯美效果图的外景婚片调色
案列对比图:左为原片,右为效果图1、[注:一直不厌其烦的讲复制背景层,不要在背景层上修改]。复制背景层,生成新的背景层,而后复制背景层生成图层1,修改混合模式为滤色,操作目的:提亮。2、创建“色相/饱和度”调整层,设置参数如下:3、创建“渐变映射”调整层,操作布草如下:

插画艺术网
本实例以造型优美的、抽象的花朵形象和渐变的、绚丽的花朵色彩,来表现插花艺术网页页面的设计主题。该设计效果强烈,点、线、面、色彩和图形的组合运用是构成网页的装饰要素。紫红色的运用为画面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图11-40所示,为本实例的完成效果。图11-40 本实例完成效果在本实例中所设计的内容与主题相符,体现插花这门艺术的优美与浪漫。协调的处理色彩与其他设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网页的信息和情感传递效果,使人们在浏览的时候产生共鸣。在制作过程中主要采用绘制路径、描边路径来绘制图像,使用“画笔”工具来修饰图像的颜色,更改图像的混合模式使两幅图像叠加起来,能得到更加丰富的图像效果。如图11-41所示,为本实例的制作流程。图11-41 本实例制作流程(1)启动Photoshop,执行“文件”→“新建”命令,参照图11-42所示对打开的“新建”对话框进行设置,创建一个名为“插画艺术网”的新文档。图11-42 设置“新建”对话框(2)单击“图层”调板底部的“创建新图层”按钮,新建“图层 1”,然后使用工具箱中的“矩形选框”工具,参照图11-43所示在视图中绘制一个矩形选区。

CSS兼容IE6,IE7,FIREFOX的一些收集
第一种,是CSS HACK的方法height:20px; /*For Firefox*/*height:25px; /*For IE7 & IE6*/_height:20px; /*For IE6*/注意顺序。这样也属于CSS HACK,不过没有上面这样简洁。#example { color: #333; } /* Moz */* html #example { color: #666; } /* IE6 */*+html #example { color: #999; } /* IE7 */第二种是使用IE专用的条件注释<!--其他浏览器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css.css" /><!--[if IE 7]><!-- 适合于IE7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ie7.css" /><![endif]--><!--[if lte IE 6]><!-- 适合于IE6及一下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ie.css" /><![endif]-->第三种css filter的办法,以下为经典从国外网站翻译过来的。.新建一个css样式如下:#item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 red;} 新建一个div,并使用前面定义的css的样式:
最新发布

PhotoShop中让MM照片脸部变清晰的三种方法
画面中,对比比较强烈的物品总是第一个吸引住人们的眼光,而在同样的作品中,对比强烈的片子也同样容易让人注意。但我们大多数拍摄出来的作品放到电脑中,感觉总是缺乏一点什么东西,仿佛笼罩着一层雾气。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从基础开始,认识photoshop中的调整对比的工具,为你的片子剥开雾气吧!原图效果工具一:亮度/对比度 打开方式:优势:三个工具中最为简单的调整工具,是较为直观的工具。 不足:画质损失较大,调整较为单一,每次调整都只能做大面积的调整。使用方式:只要通过调整三角形,亮度就可以左暗右亮,增加减少对比度,

PS为照片添加圆角矩形边框的详细入门教程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下【形状工具】的使用:【文件】|【打开】宝宝照片,选择形状工具的圆角矩形工具,如下图 公共栏选择如下(半径越大,圆角的幅度就越大): 在照片拉出我们形状路径。如图: 按【ctrl】+【enter】转为选区

PhotoShop中水墨笔画效果的简单制作方法
有了画笔设置面板以后,画笔的功能就变得非常强大。我们只需选择好适当的笔刷,再在画笔面板设置好相关的参数就可以画出很多非常漂亮的效果。下面的教程介绍类似水墨笔画效果制作方法。过程也比较简单:先做好一个小点构成的图案定义为画笔,然后稍微设置画笔参数就可以任意画出水墨风格的效果图。 最终效果1、打开PS,执行“文件”→“新建”命令,新建一空白文档。2、使用“椭圆选框”工具,在视图中绘制椭圆选区3、新建“图层 1”,选择“画笔”工具,设置其选项栏,并运行绘制4、取消选区,执行“编辑”→“定义画笔预设”命令,将绘制的图像定义为画笔。

PhotoShop中图像尺寸和像素的概念详解
这里小编使用Photoshop来说明,打开图片然后点击菜单栏的(图像―图像大小),可看到如下右图的信息上面的像素大小我们都已经熟悉了,指的就是图像在电脑中的大小。其下的文档大小,实际上就是打印大小,指的就是这幅图像打印出来的尺寸。 可以看到打印大小为17.64×10.58厘米。它可以被打印在一张A4大小的纸上。 那是否就是说500像素等同于17.64厘米呢?那么1000像素打印大小是否就是17.64×2=35.28厘米呢?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电脑中的像素和传统长度不能直接换算,因为一个是虚拟的一个是现实的,他们需要一个桥梁才能够互相转换,这个桥梁就是位于文档大小宽度和高度下方的分辨率。注意这里的分辨率是打印分辨率,和 “显示器分辨率”是不同的。 现在看它的取值为72,后面的单位是像素/英寸,表示“像素每英寸”。英寸是传统长度,那么这个“像素每英寸”换句话就是“每英寸多少像素”。指在1英寸的长度中打印多少个像素。现在取值是72,那么在纸张上1英寸的距离就分布72个像素,2英寸就是144像素,由此类推。 为什么不是“像素每厘米”呢?这主要是英制单位使用范围较为广泛,我们平时所说的电视机或者显示器的寸数也就是英寸。在出版印刷行业也是如此,所以为了方便计算和转换,通常使用“像素每英寸”作为打印分辨率的标准。简称为dpi,Dot(点)Per(每)Inch(英寸)。 在Photoshop中,也可以把分辨率单位换成符合我们习惯的“像素每厘米”,如下左图。想一想,如果我们把打印大小和打印分辨率调整为下右图所示那样,像素大小是多少? 首先看分辨率:每厘米80像素。再看宽度是10厘米,所以宽度的像素就是80×10=800像素。那么高度就是480像素。 在像素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打印分辨率将会扩大图像的打印面积。提高打印分辨率则会缩小图像的打印面积。 以上的换算过程中我们都使用了厘米和“像素/厘米”,是因为这个单位与我们平时的习惯比较接近。但是要记住在国际标准中,打印分辨率的单位是“像素/英寸”。

缺乏摄影创意?让摄影师保持自己的创意和活力的6个小技巧
作为摄影师,我们的工作就是创作富有创意和灵感的作品。但是几乎人人都遇到过缺乏创意的时刻——作家们称其为“写作障碍”。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幸运地是,这里有一些小技巧能够帮你保持自己的创意和活力。下面就是这些技巧: 1. 寻找创意 你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自己并不是唯一的艺术家。事实上互联网上聚集着成千上万的艺术家。花1、2个小时浏览网页,欣赏那些优秀的摄影作品,从中汲取灵感。不要只是欣赏照片,更要认真阅读画面和注解。从过去的经典作品中学习,可以运用在你自己的创作中。此外也不必将自己局限于摄影作品中,紧接着看下一条。 2. 无限灵感 摄影作品并非唯一的灵感来源。绘画、建筑,甚至雕刻都有相同的作用。同时,也不要将自己的注意力局限在视觉作品中。音乐及写作同样也是创作。事实上对我而言,音乐是最有效的获取灵感的工具。同样要注意,不要只是欣赏这些作品,而要从中学习。拓展知识面是增长创意的关键。 3. 忘却自己 忘却自己,这是一个比喻,而非字面意思。暂时脱身于自己的工作和日程表,来一次自然之旅吧。如果你是一名终日守在工作室内的摄影师,也许一天的外出正是你所需要的。你将发现整个世界本身就充满了灵感。 "The Fountain of Youth" captured by James Elliott 4. 学习新东西

最经典摄影技巧12则
摄影是一门技术,同样也是经验的积累。下面是无数摄影师的经验汇聚而成的十二条最经典、最实用的摄影技巧,将其熟记于心,将帮助你应对很多难以掌控的拍摄场景 1.阳光十六法则 (Sunny 16 Rule) “阳光十六法则”是在没有测光表时,正确估算日光下曝光数值的方法,所以这条法则只有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合使用。将光圈设为F/16,快门与 ISO同步,或者略快。如,ISO设为100时,快门应该设为1/100秒(1/125秒)。所以,根据这个法则,在海滩上摄影时,应该使用F/22光圈,在多云时应使用F/11光圈。 2.月光11、8和5.6法则 (Moony 11,8and 5.6 Rules) 如果你想拍摄月亮,那么这里有一条很好的法则。快门与ISO同步的时候,拍摄满月用F11光圈,弦月的时候用F8光圈,新月则使用F5.6光圈。 3.相机抖动法则 (Camera Shake Rule) 当你手持相机拍摄时,快门的速度不能小于镜头焦距的倒数。如果快门速度越慢,那么拍摄抖动时就越可能降低锐度。如果用50mm焦距的话,快门就要达到1/60秒以上为宜,只有当环境实在昏暗时,用闪光灯、脚架或者把相机放在硬物上防止抖动。 4.灰板法则 (Anatomical Gray Card) 18%中灰版 随身携带18%中灰板是拍摄的利器。可是如果身上没有灰度板怎么办呢?可以将手掌摊开面向阳光,对手掌进行测光,然后加一档曝光。

广角镜头的使用技巧
美国著名的新闻摄影家汤尼·斯比纳在最近出版的《新闻摄影采访任务》一书中谈到广角镜头时指出:“我认为,如何有效地使用好广角镜头并不容易。当一位摄影者使用广角镜头时,我能马上判断出他是否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摄影者。” “因为使用这种镜头比使用其他种类镜头更难拍摄出优秀作品。如果能够非常好地掌握这种镜头,就能拍出优秀照片,你将成为一个优秀的摄影记者。许多摄影记者 往往以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使用这种镜头,他们实际是在尚无初步使用经验的情况下就企图超越。在拍摄成组图片报道时,不应只会使用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而不 会使用这两种镜头之间的各种镜头。要有节制地使用广角镜头,并用35mm至300mm之间的镜头作为补充。应在提高照片质量的前提下使用广角镜头,充分发 挥广角镜头的性能,使它成为一只具有通用性的镜头。广角镜头的景深特别大,就是说,画面中的大部分物体都能拍摄清楚,这对我们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拍摄照片 十分有利。35mm广角所以特别受人青睐,因为它所拍摄的照片变形较少,15mm或20mm超广角镜头,则有较明显的变形现象,因此不适合拍摄新闻照 片。” 斯比纳积三十多年的摄影采访经验,曾八次采访英国总统就职典礼,四次采访罗马梵蒂冈教皇选举。他的照片曾获450枚奖牌、奖状(其中包括著名的普利策新闻 摄影奖)。他告诫摄影爱好者:“不要以为只要用上了广角镜头就能理所当然地拍出好照片。对摄影者来说,拍摄之前首先应该经常考虑在什么场合使用什么镜头。 我是非常有节制地使用广角镜头的,常以其他各种镜头作为补充。鱼眼镜头只在特殊情况下才使用。使用广角镜头,一定要事先考虑成熟,并从它的概念上加以理 解,认为使用它可使照片具有更完美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就能使你接受新的挑战,从而提高你的照片的质量。” 在今天的新闻摄影报道中,记者们确实越来越喜欢使用广角镜头了。因为在他们争先恐后地围住采访对象时,有时也只能用广角镜头。在不能接近被摄主体时,记者 们常常高举相机,使用20mm或24mm镜头从头顶拍照,经过放大剪裁也可以得到有用的照片。使用广角镜头的边沿偷拍,也是一个不打扰被拍对象的好办法, 因为至少在目前,许多人还认为只有面对镜头时才会被摄入照片中。 有人认为24mm广角镜头是新闻报道的最佳镜头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景深极大,可以同时记录人物与环境气氛。但须记住,即使是广角镜头,景深也总是有限的,因此,学会使用超焦距拍摄法,比依靠景深有更多的优越性。 人们常说,广角镜头造成夸张的透视效果,远摄镜头则缩短被摄体的平面。英国摄影家罗恩·斯皮尔曼认为,透视效果只同被摄体与镜头的距离有关,并不涉及到焦 距,只是因为广角镜头经常用于透视非常明显的狭隘场面,远摄镜头主要是从远距离拍摄,才造成了夸张的印象。他说:“如果你分别用广角镜头和远摄镜头从问一 距离拍摄,那么透视效果将是一样的。” 对于上述观点,英国摄影家G.L.韦克菲尔德曾通过55mm标准镜头与广角镜头的对比来证明过。他用两种镜头在同一视点各拍一张照片,用广角镜头拍的较大视点的照片,显然与另一张大不相同。初看之下,似乎两张照片的透视不一样,然而实际这是一种错觉。 如果把广角镜头拍摄的负片的一部分,放大到同标准镜头拍摄的负片放大的照片尺寸相同,两者透视的一致性就一目了然了。知道了这一点,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便可以放心地使用广角镜头而不必担心会出现透视的改变。 关于近距离摄影的问题,韦克菲尔德指出:“广角镜头往往可以在很近的距离上调焦。例如,24mm平面算起的,实际上如的最近调焦点可近至250mm。由于 这一距离是由胶片头前表面算起,远不足200mm。在这一距离内物距与像 距之比约为8:1,这与55mm镜头在最近调焦距离上 获得的物距与像距之比大致相同。”因此,韦克菲尔 德认为,“如果不用接圈或皮腔,要把物体的影像拍 得大一些,使用广角镜头并没有什么优越性。此外,由于使用广角镜头,镜头与被摄体的距离太近而很有可能使摄影师或相机的影子落在被摄体上面。”这是必须引 起注意的。 斯皮尔曼认为,使用广角镜头时,靠近被摄体 时用聚焦屏对焦非常容易,在远距离拍摄时就比较困难。但如果我们把广角镜头当标准镜头用,就不会遇到问题。对于近摄,靠聚焦屏对焦就像使用普通标准镜头在 较远的距离拍摄一样方便。在较远的距离拍摄,景深往往是很大的,因此,只要靠调整距离标尺就能很容易地取得清晰影像——判断上的错误可能要比一面观看聚焦 屏一面调焦小得多。使用广角镜头拍摄建筑物等,必须使相机保持 纵向的绝对水平,否则近视点会造成剧烈的透视变化,在照片上使垂直线产生严重的会聚现象。在取景器上这种情况往往并不一定看得出来,只有当负片放大后或幻 灯片投影出来时,这个缺点才较为明显。 实际上,照片上出现线条会聚现象并不是歪曲原景物,而是一种自然的透视效果。它之所以被看成歪曲,是因为人们知道一个楼房的垂直线不会会聚,并希望在不合 适的视点拍的照片上看到垂直线都是平行的。然而,适当的会聚现象反而使照片显得真实。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柯达陈列室中悬挂着一幅赫梅尔的柯达大楼的 片,看起来好像顶部比底部还宽一些,用尺子量一量照片,结果证明顶部和底部的宽度正好相同,这就说明稍微有点会聚比完全没有会聚看起来反而更真实。

患病小王子luca的梦
英国《每日邮报》4月17日报道称,一名身患肌肉萎缩的小男孩却在摄影师的镜头里站立、跳跃、倒立、潜水、飞行,不禁让人感慨这些美丽动人的照片似乎是出自天使之手。 照片中的主人公卢卡是一名12岁的男孩,正在活泼好动的年纪。可惜,肌肉萎缩症让他只能呆在轮椅上,身上只有几根手指能听从指挥活动。卢卡有时会手拿一根彩笔,缓慢地在纸上画出自己的梦想。在一次交流中,卢卡想像正常孩子一样嬉戏的愿望被一位名叫马泰(Matej Peljhan)的斯洛文尼亚摄影师得知,于是他为卢卡拍摄了这组名为《小王子》的照片。神奇的是,照片没有用任何PS图像处理,只用了一些彩色的床单和最平常的东西做布景道具。马泰用俯拍的镜头描绘着卢卡心里的梦想,每一张照片都捕捉到了卢卡古灵精怪的性格——像斗士一样的勇敢、如阳光一样积极。 这组照片是“科技使人类生活更美好”最动人的表达,相信这些影像能鼓舞卢卡,更能感动许多拥有梦想的人。

人物摄影怎样掌握画面均衡
均衡,是力学上的一个概念,应用于人物摄影构图,就是指画面中的被摄对象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从而使人物照片能在视觉上产生稳定感、舒适感。为了掌握人物摄影画面均衡,一般要注意安排以下几个方面: 1、人物头脸方面 人物摄影的头脸,在视觉上,脸部为重,后脑较轻。因此,拍摄侧面像时,影像需偏后一些,甚至后脑的后面可不留空间,使脸部前方空间大于后脑。这样,既可给脸部的视线以伸展余地,又能保持画面的轻重平衡。但也有些表现“冲力”情节的题材,人物脸部前方空间小于后脑,以致画面有失重之感,这是根据主题需要而作的特殊位置安排。 2、主体方面 人物摄影不等式画面结构形式(参见本书《人物摄影有哪些画面结构形式?》条)中,被摄对象俯、仰或倾斜等姿势,往往导致失重不稳的感觉。为此,可通过主体自身的肩头可自身的手以及与主题有关的书、花、茶杯、扇子等陪衬物体作“衬垫”,就能使失重的主体起到稳重作用。 3、主体与陪衬方面 有景物作陪衬的人物摄影题材,在视觉上,人物为重,景物较轻。为此,可将人物所占空间的面积安排得小些,而对景物占有的空间则安排得大些,以取得画面均衡。例如,拍摄人物写字的半身场景,其中较大面积的人物,可安排偏于一边,与此相应,在桌子的另一边,可放置墨水瓶或砚台等对象,使画面得以保持均衡。 4、明暗深淡方面军 人物摄影构图中,对于明暗深淡,视觉上的轻重也有所不同,一般以深色为重,淡色较轻。通常,可用小面积的深色块面与大面积的灰色或淡色块面进行平衡。如遇某一部位太深或太浅,轻重不够协调,可在太深的部位选择淡色的景物作“衬垫”;也可在太淡的部位选择深色的景物作“衬垫”。但要严格注意,深底淡景与淡底深景,都要有一定的对比度,才能起到增减重量、平衡画面的作用。 5、色彩方面

跳跃的美姿
文 图/(北京黑光)程德喜 大川 编者按:拍摄人像时常用到跳跃的美姿,捕捉到精彩的动感瞬间极具形式美感。空中的动态人像最能表现出被摄者真实的自我,最原始的、最质朴的感情得以充分释放,能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 拍摄跳跃的姿态有一些难度,需要被摄者加以反复练习,也需要摄影掌握快门的瞬间感和提前量,这样才能拍摄到完美的跳跃姿态。跳跃是指用单脚或双脚蹬地,使人体克服自身体重而腾空的一种动作形态,常见的有向上跳跃和向前跳跃两种方式。要想掌握跳跃的动作设计,单凭记住某个特定动作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要在了解静态的人物动作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原理和规律,分析跳跃的动作,掌握重心、动态线、人体各部分的动作顺序和形成的曲线轨迹、人体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变化规律。 人在向上跳跃时重心就向上移动,当蹲下时重心就向下移动。拍摄跳跃的姿势要保持落地瞬间的稳定性,被摄者跳跃落地时身体应该适当下蹲,从而降低身体重心,保持身体平衡与稳定。 要让模特跳跃的美姿充满美感,先要教会模特小跳的技巧。小跳的重点就在于脚背的绷力,还有膝盖的弹性,落地的顺序先是脚尖,接着是前脚掌、再到脚后跟,注意缓冲落地要轻盈。 芭蕾小跳 跳跃美姿的要点 1、 如何让跳跃的姿势更加舒展 舒展的跳跃姿态是产生美感的重要条件,舒展的四肢和身体躯干共同形成动态线,动态线的形式多样:辐射式的充满动感,舒展的曲线尽显婀娜多姿,富有张力的折线是力量与爆发的表现,笔直的动态线则显得很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