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3D MAX建模教程:女性角色模型解析
先来卡看最终效果图:嗨,各位,我是Andrius Balčiūnas,接下来,我将带领你们来了解我制作”Shadow Conscious”这副图的制作过程。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了学习而制作。我想制作一个真实的(至少是自然的)人物。首先,寻找参考资料。我从网上收集了许多女孩的图片。虽然我不知道最后会成什么样子,不过我认为如果你拥有多个角度的女孩参考资料以及许多符合要求的解剖图片那会很有利于你的创作。我使用了可编辑的多边形建模。简单的从一个长方体开始,添加边缘线,切分等,我认为创建人物中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它不是一个技术活,而是美与结构之间精准的平衡(如果这个是你的目的)。这里有个眼球建模的小技巧。不要把瞳孔开始的地方做成硬边。因为在后期渲染时将会得到非常糟糕的效果。同样,当你在制作眼球的外部球体来实现反射效果时,不要让它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球体,你需要把它做的有点凸起。这样,就能得到自然的反射效果。

告诉你亚当斯区域曝光秘籍
除了分别曝光,可能确实没有什么能让你在前期做到既让左侧的透过云彩的阳光清晰,又能让右侧的建筑物清晰的方式。 景山万春亭 iso200 白平衡自动 亚当斯认为,黑白负片所能呈现的最大明、暗对比是从第2 – 8区 (数码的宽容度公认的比负片要低些但高于反转片)。而自然中光线强弱的变化,从最亮的阳光下的积雪,到最暗的阴影甚至会超过0 – 10区。有的情况下,画面中的景物又没有这么大的反差。比如只有从第4 – 6区,那就要通过曝光和暗房后期增加反差。总之,最终的效果是要充分利用底片(相纸)的宽容度,使一张照片中,黑的地方黑(第2-3区)白的地方白(第7 – 8区),这才是好照片!(注意以上叙述并非亚当斯原话,是老败对亚当斯精神实质的理解,信不信由你)。看看他拍出来的照片,漂亮照片都是这样的。 操作上,亚当斯的方法必须使用测光表,并且是点测光表(没有就DIY,象亚当斯那样),并且首先要了解一点测光表的工作原理。上面说过,这1 – 10区的灰阶是摄影工业标准。测光表工作的逻辑过程是这样的:你给它‘看’一个目标,它检测目标的亮度后告诉你使此目标‘正确’曝光的光圈/快门组合(亚当斯那年头的测光表没这么先进,只能告诉他目标亮度是多少烛光每平方英尺,剩下的自己算。所以确切地知道亚当斯的操作细节没有意义。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其精神实质对我们现在的帮助)。需注意‘正确’二字加了引号,什么意思呢?正确,就是把你的目标曝光成中灰,18%灰,第5区,随你怎么叫。而且不管你给它看的目标是白的(8、9区),还是黑的(2、3区),按测光表曝出来的效果就是第5区。听起来有点荒唐?没事可以慢慢想想,很难有更好的办法。 知道了测光表的逻辑过程。对亚当斯的语言就很好理解了。他常说在拍某某照片时把某某景物(比如一块石头,一片树林,一片云)“放在”第几区。怎么个‘放’法?用点测对目标(一块石头)测光,然后用测光表告诉你的光圈/快门组合曝光,你就是把这块石头‘放’在了第5区。也就是说,在你的照片里这块石头将是中灰。什么?!灰色的石头?!不行!这块石头在俺的画面里很重要,它处在树下阴影部分,色泽幽暗,与旁边天光直射下的花丛成鲜明的对比。它明明都快是黑的了,怎么弄成中灰了!这哪成?!?#¥%…… OK! 你的意思是这块石头不应该被放在第5区,而应该被放在第3区?那好办,按刚测出来的光圈/快门组合减两档曝光就是了。再测测边上的花丛,亮度比石头高出了4档光圈之多,把石头放在3区,花丛就被放在了7区,无论是底片还是数码的宽容度都该足够,挺好,按快门吧,你都应该已经能想象出能够得到一张什么样的照片了。(prevision 是亚当斯在推广他的理论时所宣称的重要优点之一。但这一点在当今数码 OK! 不知不觉,咱们已经按照亚当斯区域曝光理论虚拟操作一次了。体会到它的优点了吗?如果用点测光,测石头并曝光,石头出来是中灰(5区),花丛就是9区!完蛋,曝过了!超过底片/数码的宽容度,只得到惨白的花丛。用点测,测花丛并曝光,拍出来花丛是中灰(5区),石头可就成了1区了!完蛋!还是超过底片/数码的宽容度,欠曝,只得到漆黑的,没有质感的石头。那我用视场平均测光(这是亚当斯年代就有的)。那就得看运气了,你的暗石头占多大画面面积?花丛又占多少?其它背景很可能面积更大且可能很黑(地面阴影),也可能很亮(天空或水面), 它们会主导视场平均测光的结果(因为面积更大),所得出的曝光结果是你完全无法预料的。那我用*重点平均测光,评价测光,使用曝光锁定按钮……….. 这些都可以,但都不能保证给你一个暗而有细节的石头和明亮而有细节的花丛。只有亚当斯区域曝光法 – Adams’s Zone System 可以帮助你信心满满地做到这一点。 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可以保证你得到反差漂亮的照片,可好多人看了都嫌麻烦。当然了,嫌麻烦的可不只一个两个,懒人有一个优点就是聪明,于是就总结出了亚当斯理论的简化版,就4个字:白加黑减。啥意思呢?道理很简单。 首先明确前提条件:点测光。凡是谈亚当斯的道理都是在谈点测光,白加黑减是亚当斯简化版当然也不例外。 千万别把视场平均测光混进来,那肯定绕糊涂! 然后定义‘黑’和‘白’。‘黑’,就是画面中最暗的部分。‘白’就是画面中最亮的部分。 请看这张照片。先用视场平均测光来介绍一下这个画面。这是冬季上午9点不到室内阳光直射下的一个音箱。画面中的‘黑’与‘白’分别用绿圈和红圈标示。看看曝光组合。一切都规规矩矩,有什么错嘛?没有。可画面就是那么平淡。看看那中间调,就一个字:肉!结论: 视场平均测光不是好办法!

定焦镜头的优势与选择的理由
很多摄影爱好者希望“一镜走天下”,对变焦范围小的镜头都不满意,更别说定焦镜头了,其实,真正从摄影的角度分析,定焦镜头有许多优势。 首先补充一点点英文概念:一只定焦镜头(prime lens)特指只有一个固定焦距的镜头,相对应的另一种镜头则是变焦镜头(zoom lens),后者拥有可调整的多种焦段。虽然变焦镜头比定焦镜头在取景上更为方便,但是很多摄影者最终会选择一只定焦镜头作为自己最主要的拍摄伙伴,下面是最重要的6个让人钟情定焦镜头的理由。 1.实惠的价格 一般来说,定焦镜头要比变焦镜头的价格更低廉,相对变焦镜头,一只Prime Len采用更少的镜片组以及更简单的结构设计,一般来说,最出色的定焦镜头只有变焦镜头的一半价格,尤其是50mm焦段,几乎是各家最便宜的镜头焦段。 2.较小的畸变 畸变是变焦镜头最大的软肋,几乎所有涉及广角的变焦镜头都存在明显的畸变问题,而定焦镜头因为只需对一个焦段的成像进行纠正与优化,所以往往很少会出现畸变现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旁轴相机在广角畸变上比单反相机有天生优势,例如15mm/f4.5等超广角镜头甚至完全不存在畸变。 3.更锐利的成像 简单的镜片结构自然会带来更锐利的图像,尤其是那些含有ASPH非球面镜片的定焦镜头,在最大光圈下也能提供极为锐利的焦内成像。 4.柔美的焦外(Bokeh) 在相同价格下,定焦镜头可以比变焦镜头提供更大的光圈(事实上变焦镜头的极限光圈便是F2.8),也就意味着更柔和的焦外虚化(Bokeh)效果,除此之外,定焦镜头的光圈叶片更多,接近圆形的光圈会提供最漂亮的Bokeh。
最新发布

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镜头
如果你随便去问一些摄影初学者“长枪大炮”(超级变焦镜头)或者“旅行头”(变焦范围涵盖从广角到长焦的镜头)是什么,他们应该能回答出来。但是要提到其相机镜头的焦距,他们就未必清楚了。因为拍摄时,他们都是凭直觉选用变焦镜头的不同焦距的,当然通常是为了拍出更好的照片,但有时则完全是因为感觉顺手。 不同的焦距会使照片产生怎样不同的效果呢?为什么需要用不同的焦距拍摄呢?这些问题的答案你都能在本文中找到。在文中,我还会解释一直困扰着摄影初学者的一些与镜头有关的问题,比如“通光率”和“焦距转换系数”这类重要概念。至少在套头坏掉,必须更换新的镜头之前,你得知道这些概念指的是什么。 什么是通光率? 在摄影论坛和专业文献中常常会提到“高速镜头”,它指的是那些能将光圈调到很大的镜头。光圈值越小,镜头的通光率就越大。你会在相机的镜头上发现一串数字,这些数字就代表镜头的通光率,比如某一款变焦镜头上的数字是:28-135 mm 1:3.5-5.6。 在每个镜头上你都可以读到其最大的光圈孔径值 这串数字的意思是:如果将变焦镜头的焦距设置为28毫米,拍摄时就可以使用最大限度的光圈(即光圈值f3.5);如果将该镜头的焦距设置为135毫米,拍摄时能使用的最大光圈就相对较小了(光圈值f5.6)。 比如某一款变焦的高速镜头上会有这样的数值:28-80 mm 1:2.8。这意味着,不管你将镜头的焦距设置在28~80毫米之间的哪个值,拍摄时都可以采用光圈值f2.8。“1:”后面的数字越小,你在构图时可选择的余地就越大。只不过越大的通光率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越高的光学拍摄质量。不过如果使用通光率高的镜头拍摄,你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仍然能将曝光时间设置得比较短,而且不必调高感光度。此外,用这种镜头可以更容易地让首要主题从模糊的前景和背景中突显出来。不过这种镜头也有缺点,它比普通(通光率低)的镜头更大、更重,也更贵。 小提示:照片中模糊区域的美观度是由镜头决定的。专业术语叫做“散景”,这个词源于日语。散景指的并不是照片的模糊程度,而是模糊区域的形态。使用定焦的高速镜头拍摄时,光圈的相对孔径会比较大,因而形成的散景与变焦镜头下的完全不同。专业摄影师能根据眩光的形状特征辨别出这幅照片是采用多大的光圈孔径拍摄的。 什么是焦距转换系数? 我们在谈论相机镜头的时候常常会提到焦距转换系数,其实把它称做画幅系数或裁切系数更妥当一些,因为在摄影的其

使用长时间曝光 捕捉动与静另类的美感
通常相机上快门打开的时间仅为几分之一秒,只是为了让足够的光线落在胶片或图像传感器上,这样就能确保真实物体的色调和细节恰当地再现。然而,摄影不仅是制作照片的一种技术,同时也是一种利用视觉效果创作出作品的艺术。 长时间曝光是专业摄影师们用来获得生动照片的技巧之一。通过将相机快门长时间打开,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相机,摄影师能制作出真正令人惊叹的照片。如果展现的是流水或夜晚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照片看起来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长时间曝光会记录下我们肉眼捕捉不到的另一种美,如拍摄一张城市夜景,使用长时间曝光拍出流光溢彩的车灯,可以更加凸显这繁华都市的主题。如此吸引人的一种特殊的摄影手法,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长时间曝光摄影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稳定是首要的 一支三脚架必不可少,就算没有三脚架,也要有个可以稳定放置相机的地方。比如沙滩上,台阶上,桌子上等等。 尽可能不触碰相机完成拍摄过程 使用定时拍摄或者最好是备有一根快门线或者遥控器,这样可以进一步的避免接触相机,要知道按快门的时候,手很容易让相机产生轻微的颤动的,无论按得多轻,机震总是有的。 打开反光板预升功能 如果是单反相机,反光板自身的震动同样会对机身稳定度产生影响,拍摄前,打开反光板预升功能,按第一下快门的时候反光板先抬起,正式拍摄的时候,只需快门帘工作完成拍摄这一个步骤就可以了。

走出创作瓶颈 32个让你行动起来的摄影方法
有没有觉得拿起相机却不知道拍什么好?又或者想跟以往拍点不同的东西,但又没有概念?下面我们就为你介绍32种摄影方法,来丰富你的摄影方式。 1. 365摄影计划 这就是每天一张照片,为自己设定目标与限制,通过日复一日的累积,建立自己的摄影经验与风格,是个不错的方法。 2. 日常物件 生活很乏味?此言差矣,正好拿起你的相机,去拍摄你认为很平凡的日常物件,一堵墙、一个篮、一道门,仔细观察然后拍出最好的角度与作品,这个世界会从此不一样。 3. 每月蒙太奇 把每月拍下来的照片拼起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例如制成一张多幅照片合成的桌布…… 4. 一个景点,很多故事 找一个有很多人出入往来的地方,然后不停拍摄,可能是广场,可能是车站,又或者是某商店门口,你会在这里发现很多人情世事,很多值得拍摄的故事。 5. 盲拍

超实用的17个步骤 教你如何拍好人像摄影
一、更多让人物呈现最佳状态的技巧 人物摄影要获得专业效果比你想象中更难,原因很简单:专业摄影师雇佣令人赏心悦目的模特,而你也知道,模特之所以是模特,原因也只有一个——他们废寝忘食。当然,我是开玩笑。他们之所以成为模特是因为他们非常上镜。所以,让我们的工作更有难度的是:我们不是被迷人的模特环绕着。我们通常是为朋友,或者是为很多长相介于憨豆先生和赫特人贾巴之间的人拍摄。这也是作为一名人物摄影师,其工作比经验丰富的职业摄影师更有挑战的原因——我要从非模特相的人身上获得魔术般的效果。这也正是我们常常对我们的人物照片感到失望的原因(当然是在不是我们的过错时)。本章我们将会看到两种经过力证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每次都获得更好、更专业的照片。 (1)如何跟长相更好的人交朋友(如果你很富有,这非常有帮助)。 (2)学习控制灯光和控制被摄体的姿势。关键是要使用戏剧化的灯光,我所说的“戏剧化的灯光”其实是指没有光。这些非模特出身的被摄体被打亮得越少,最终的照片效果越好。实际上,考虑剪影或者长距离夜间拍摄,也就是距离被摄体100~200码拍摄——在这个距离上任何人都看起来非常不错(这也是距离产生美的原因)。不管如何,本章将告诉大家拍摄人物的方法,并提供一个地点清单,在这些地方经常有穿着比卢森堡的GNP还要贵的牛仔裤而且表情较好的人们游玩。 二、不要留太多头部空间 当一般人拍摄快照时,他们总是在被摄体头顶上方留有太多空间(如上图所示)。这是大多数业余爱好者常犯的错误,但幸运的是非常容易修正。但千万不要这么做 ——不要留太多空间。如果你记得本书第一卷中的人物构图技巧(被摄体的眼睛在景框上方1/3的地方),那么你就可以避免这种“太多头部空间”的问题。 三、人物方向 大多数图片都是水平方向拍摄(风光摄影),这也创造了最完美的感觉,因为相机就是以此种方式设计——水平支撑,这是快门按键在右上方的原因,正好手指可以自然地放在那里。 但是,专业肖像摄影通常都是垂直方向拍摄(这也是被称作“人物方向”的原因,但这个术语大多数时候都用在电脑打印图片的情形——你会看见一个风光片(横向)或者肖像(纵向)的按键)。所以,如果你想获得更专业的人物肖像,那么相机垂直放置,按照人物方向拍摄(当然,像其他规则一样总是有例外的,本章稍后会讨论这 四、拍摄人物?一定要有电池手柄

超强的20个近距离拍摄花上昆虫的技巧
现在正是百花争妍、拍摄漂亮作品的好机会,而拍摄花卉的同时,能够拍摄到昆虫们在花卉上的活动,更是非常吸引的作品。来自生态摄影师 Heather Angel 的分享,让我们了解多一点拍摄时的注意地方。事实上,这种生态摄影,确要认识天气变化、不同的花会吸引不同的昆虫、亦各自有独特的习性,是很生物科的一回事呢。(本篇作品的照片,都是由 Heather Angel 所拍摄,主要使用 105mm 或 70-180mm Nikkor 微距镜头) 1. 初春的晚上依然寒冷的话,没必要过早出外拍摄,因为昆虫自己都未热好身飞出来。 2. 有些昆虫会在花上过夜,所以找到时可能依然在昏睡,它们比较容易拍摄。 3. 在昆虫热身完成前较易被接近,因为它们会没那么活跃,亦会较多停留在花上。 4. 接近昆虫时,要避免突然而生硬的动作。 5. 避免在花上投下你或你相机的影子。 6. 从上而下拍摄昆虫的话,尝试让感光平面与昆虫保持平行;如果拍摄收起两翼的蝴蝶,则可从旁边拍摄。 7. 长焦段微距镜例如 200mm,可以增加工作距离,比较有利。 8. 别用脚架,以增加拍摄的灵活性。 9. 如可行,镜头转为 VR (Nikon) 或 IS (Canon),以减少震动。

超简单的3招布光技巧让光线更加多元化
打灯也是一门艺术,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路,每一道光都有不同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外拍的时候,会用反光板、闪光灯来制造眼神光,从小细节的地方,丰富照片的可看度。当然使用棚灯也是同样的道理,除了要注意主体脸部的光线之外,还要考量到Model动作与光线的搭配,背景光线的明暗程度,必要时也是要出动蜂巢罩、柔光罩、透射伞......等小配件,来变化光线,增加层次。下面就要与大家分享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棚灯打出来的光线更为多元哦! 善用背景纸与对比,营造千变万化调性 除了柔光的拍摄外,棚内拍摄的另一个主流就是对比光的拍摄,而这类对比光用最多的情形,就是在背景纸上。下面这张照片是很标准的棚内背景纸打光作品。在这边,我们用了四支灯,一支是位于模特儿头上,打出主要影子的主灯;一支是在模特儿正面,加了透射伞的正面补光灯;我们也用了另一支灯打亮背景,让它不会太暗,也多一些层次;最后,我们在模特儿脚上再加一支蜂巢灯,用来制造地上的光点,便完成了这张照片。其实拍背景纸不难,重点是模特儿本身的动作扎实度,和你打灯时的所要表现的重点是什么。 以这张图为例,我一开始只是想要一张有单纯光影变化的单柔光罩作品,以表现出模特儿本身酷酷的个性;为了让光线不会太硬,所以我们用了150公分的八角罩。只是这样大的罩子因为打光范围大,加上为了加强人的对比度,所以我们选择了高一点和斜一点的角度来打光。但问题来了:这样一来,模特儿的前方和脸的下方会因为光线不足而反差太大,简单地说,就是这些部份会太黑;所以我们才会在正面再补一支灯。那为什么要加透射伞呢?主要是就是因为需要柔光正面的补光光线。 在加了这些光线后,我们又发现背景也是太暗了,所以我们才会再加一支出力很小的蜂巢灯,让背景出现一些层次,却又不会太亮而破坏了整张照片的感觉。最后加在脚上的光点(蜂巢灯),则是为了要强化戏剧性的效果。 说了那么多,其实马克只是想让大家了解:你在打灯时,一定要知道每一支光线是为什么而做;甚至是你在拍摄时,就必须要了解整张照片的调子会是什么样的感觉,这样才可以在你定好的大方向下,把灯光布置好而完成一张照片。 活用光与影,完成丰富层次感 同样的状况我们也可应用在下方的照片中。在拍这张照片时,我已经大概了解厂商要的光线是带有层次又不会太硬的光线,所以我们一开始就用了裸灯的方式来表现,因为裸灯的光线有些会经由其它介质反射而得到一些柔光,直打的部份又有硬光的特质,刚好符合厂商的需求。但在打完第一次后,因为背景都是白色的,感觉少了一点层次,所以我们在灯和人之间再加了一个假框,用打光制造出黑色的影子,以增加背景的层次感。 这例子中,一样也是先决定了主灯,之后再藉由事后的补充,来达到我们照片的要求,所以,打灯最重要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要先厘清自己的目的,再来打这个光线。

利用白平衡改变相片的气氛
数码摄影面世以前,我们可透过不同菲林底片或颜色滤镜令影像呈现不同色彩。现在我们只需设定数码相机不同的白平衡模式,便能令影像获得不同色调! Photo by kevenlaw 校正影像色温 现时数码相机的自动白平衡模式,已能提供相当准确的色温,不过在室内的灯光环境下,影像仍会经常出现偏色,我们应透过使用相应的白平衡模式矫正色温,例如在钨丝灯光源下,便应使用钨丝灯白平衡模式拍摄 ; 在荧光灯光源下就使用荧光灯白平衡模式;, 如果发现效果仍不理想,可透过手动白平衡模式即场校正,我们一般可以将灰色或白色物体放置于最终拍摄的光源下,利用相机测量;由于每部相机的手动设定白平衡的方法或有不同,需要可参考个别相机的说明书。 校正白色平衡前,画面偏黄 校正白色平衡后,画面变回正常 加强影像色彩 白平衡另一个作用,就是能够加强影像本身已存在的色彩,就如以下例子般,简单的选择阴天白平衡模式或阴影白平衡模式,就能够加强影像的暖调。 日光白色平衡 阴天白色平衡

单灯+反光板拍出时尚大片
如果总是看着时尚杂志和男人装上的时尚大片眼馋,自己也想拍上几张,那就马上行动吧!看上去复杂的作品,其实并不是很难! 出镜专家 尤奕:时下当红的时尚摄影师,为《时尚先生》、《男人装》等拍摄热辣时尚大片;他还是网络红人,被POCO网友评选为“2008年度最受欢迎摄影师”! 器材推荐 佳能EOS 5D MarkII:最近非常热门的佳能最新全画幅数码单反,2110万像素的全幅CMOS,最高分辨率达5616×3744。ISO感光度设定范围为ISO 100-6400,可以扩展到ISO 50-25600。 外拍闪光灯:依据自己的需要购置,功率400W基本可以达到外拍需求;外挂电池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使用时间;灯架的高度和稳定性也应该在考虑范围。 反光板组合:“组合”的意思非常重要,这不是你简单认为的一块金色或银色反光板,而是具有一块柔光板,一个拥有金银两面的柔光板外套和一个全黑外套组合,因为在拍摄过程中它们会和灯光组合出四种不同的效果。 给“无敌兔”配个适合你的人像镜头 普通影友如果对拍摄时尚人像大片非常感兴趣,一般我们会推荐24-70镜头;你还可以选择50/1.4或85/1.8,它们价位适中,拍 摄效果也比较理想;有更多的预算可选择50/1.2、85/1.2或135/2大光圈L级镜头。 01柔和光线打亮模特全身

美女街拍实例摄影教程--屋檐下的花季雨季
美女街拍实例摄影教程--屋檐下的花季雨季 拍摄地点:火车站 拍照技巧: 遇到阴雨绵绵的天气,可以选择店面漂亮的骑楼或有遮阳伞的广场拍摄。 除了在地铁站拍摄,火车站也是一个适合拍照的地点。这组照片的拍摄地点位于某火车站的二楼广场,有很多门面漂亮的餐厅可以拍摄,户外也有阳伞、骑楼可以遮雨,即使是下雨天也不会有太大的困扰。如果外拍时天气不好或不想跑太远,可以考虑找交通比较方便的地点,避免下雨塞车等困扰。要注意的是,广场上的开放式桌椅有时是属于店家的,若坐下来取景拍摄,最好还是点杯饮料消费一下。 通常店门口都是装潢很用心的地方,因此可以选择由此开始拍摄,这里不会有室内光线不足的困扰。这时最忌讳到此一游的拍摄方式,因此要请模特做一些动作,例如在门口自拍、望向远方、或者是推门进入等,这样会比较生动活泼。摄影教程 如果要跟环境互动,我会选择有点倾斜的构图,前一张看起来就会比后一张活泼。

拍摄孩子成长系列照片的技巧
替年幼子女定时拍摄成长的对比照片,永远都是很有趣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显著的分别,却又有迹可寻,同时又能感受成长的喜悦。来自Making it Lovely的分享,这辑关于小女孩Eleanor由出生到两岁的照片合集确实很有趣,以下还有拍摄心得分享。 对比之下,刚出生到两岁之间的差异确实又明显又可爱。 1. 决定拍摄间隔 每周甚至每日一张当然很有趣,但这涉及太多工作,一年要拍摄52张指定的照片甚至要365张,并非易事。由零到两岁,每月一张看来间隔上比较理想,看到分别,又不至于太疏落。 2. 不要随意松懈 指定日子是重要的,例如你决定每月第一日拍摄,就不要认为拖多一天两天可以,因为这样你不但会落后进度,更可能慢慢就放弃,而且坚守日子会让这个过程更深刻。 3. 一致性是关键 找一个在未来日子不会改变的地方,例如Eleanor的客厅已经装饰完毕,短时间内都不会改动,拍摄角度、色调、构图都要相同,保留唯一改变的元素就是小孩本身。 4. 要有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