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啤酒布光摄影技巧
“哈苏+啤酒=好东西”经验丰富的摄影师Rob Grimm和Phlearn共同创作了这一组以啤酒为主体的作品,共使用了5只闪光灯和两个反光板。虽说他们用的是哈苏相机,但是相信你学会了布光方法之后自己也可以拍摄出同样优秀的静物摄影。

十大照片优化秘籍(6)
这实在不是个吸引人的题目,也许在你学习Photoshop的第一天,你就能用简单的步骤和材质做出边框效果。如果你能找到精美的像框图像,哦,那可真值得恭喜!这样你就可以省出时间去做点别的。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样的好运气,如果你不满于那种简单粗糙的边框,而想要一个真实的精美像框,那么这篇文章就能给你帮助了。看看最终的效果,还满意吗?(图Frame)(本例的源文件请点击这里下载) 提示:这篇教程步骤虽然不多,但操作起来比较复杂,所以最好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它,不要掉以轻心,漏掉任何过程。 1.根据需要,新建一个文档,最好稍大一些,以便后面的操作。 2.选择渐变工具,使用线性渐变,打开渐变编辑器,首先选择黑白渐变,这是为了防止当前可能正在使用的多色渐变的色标防碍我们的视线。渐变类型选择“实底”,平滑度为100%,渐变预览框上面的是不透明度色标,用来调节渐变的透明(但要在图层的不透明度小于100%的情况下才能起作用),这里我们暂且不用,用到的只是颜色及位置,下面给出的是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渐变色标及其位置:(注意:这个渐变相当的繁琐,编辑时一定要耐心!)1.0%-RGB(9, 9,9) ;2.4%-RGB(73,73,73);3.8%-RGB(40,40,40);4.18%-RGB(111, 111, 111);5.21%-RGB(11, 11, 11); 6.30%-RGB(6, 6, 6); 7.33%-RGB(6, 6, 6);8.35%-RGB(63, 63, 63);9.40%-RGB(63, 63, 63); 10.42%-RGB( 81, 81, 81);11.44%-RGB(8, 8, 8);12.66%-RGB(0, 0, 0),将颜色中点设为92%; 13.70%-RGB( 78, 78, 78),颜色中点设为80%; 14.84%-RGB( 30, 30, 30); 15.100%-RGB(50, 50, 50)。 现在,渐变预览框中出现的就是我们将要用到的渐变样式。点击“新建”或是用鼠标在预置框中点击一下,将新的渐变储存,将之命名为“Frame”。如果点击存储,就会记录现存的所要渐变。不过重装Photoshop之后,系统回到默认状态,这些储存就会丢失。要想使你辛辛苦苦(这里可真是名副其实!)做好的东西能够永久的保存下来,就要用到编辑中的预设管理器。在预设类型中选择渐变,列表中出现现存的渐变样式。选择要储存的样式,点击存储设置,选择一个文件夹即可。在你需要的时候,随时都可以从这个文件夹中载入。 如果你不喜欢前面的渐变,想要创建自己的渐变样式,在这个例子结束之后,我会提供给你一些有用的信息,不过现在,还是耐心来把这个例子看完吧! 3.新建一层,命名为“left”,用矩形工具画一个选框,选区的大小就是你所要制造的像框的大小。用渐变工具,用刚建好的渐变,按住Shift键,从选框的左边框到右边框画出渐变路径,用渐变填充选区。(图01)图014.保持选区,新建一层,命名为“up”,从上至下做出渐变,取消选择。(图02)图02 5.将up层暂时关闭,在left层中,打开信息面板,将left层水平压缩,注意观查信息面板中的矩形大小,它是随着缩放而变化的,直至宽度为像框边框的宽度,确定变形。(图03)图03 6.打开up层,将它垂直压缩,使它作为像框的上边框。同样,一边压缩一边要注意信息面板中的矩形大小,直到其高度与left层的宽度相同。(图04)图04 7.用放大镜工具将图像放大,选择多边形套索工具,从up层的左上角顶点起,勾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按住Shift键,确保套索路径呈45°角(图05)。闭合路径后,删除up层内的选区图像。如果不出差错的话,那么up层和left层的渐变应该完美的对合。(图06)图05图06 8.分别复制up层和left层,将left副本改名为right,up副本更名为down,从下到上依次按照left、up、right、down的顺序排列图层。将right层和up层相链接,对齐右边界,再将right层水平翻转;将down层和left层的下边界对齐,然后垂直翻转down层。叙述起来相当的繁琐,但稍微一想就能明白,做起来也没什么费事的。图079.接下来,我们依然用套索工具勾出选区,删除多余的部分。在right层,如图07所示,删除选区;垂直移动选区,使选区下边缘贴住down层下边缘,然后将选区旋转90°,在down层中删除选区。(图08)现在,我们的像框看起来应该像这个样子。(图09)图08图09 10.现在,我们来为像框上色。在所有图层之上新建一个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不要选择和前一层编组,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勾选着色,然后调整各项数值,直到预览框中出现你喜欢的颜色,在这里,我用的是色相和亮度均为0,饱和度为37。(图10)图10 11.为了是像框更加逼真,我们继续为它添加高光。新建图层1,选择直径为27像素的柔化笔刷,打开动态画笔,将压力改为80步长。如果你的图像较小,那么相应的选择较小的画笔,步长也应设得小一些。(图11)图11 12.选择up层,用多边形套索如图12所示,勾出选区,选择前景色为白色,按住Shift,用喷枪在选区内画上高光(图13),取消选择。图12图13 13.将图层1的混合模式改为“柔光”,可以看到,像框的边框已有了一层光亮的感觉(图14),按照这种方法,在右边也添加高光,然后是针对down层的高光,将笔刷大小调到40像素,压力步长减为40(图15)。如果觉得高光亮度不够,可以复制图层1,将副本的不透明度改为50%,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你在本篇开头看到的图。图14图1514.最后,你可以加入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将图片调整到合适大小后,用选区相加的方法,得到4个边框的选区,删除图片层的选区内容,取消选择即可。这是最终效果。(图16)图16 好了,现在我们来看看有什么能帮助你创建自己满意的渐变。 当颜色从浅--深--浅依次排列时,如果间隔距离大致相同,那么渐变过渡会十分柔和;如果距离相差很大,那么渐变过渡也会变得十分突然;如果相邻的两种颜色相同,那就不会有渐变存在。两个色标之间有个小小的空心菱形,这是颜色中点,可以控制两个色标之间的颜色过渡,颜色中点靠近哪一端,相对一方的颜色范围就大一些。图17 如果你有数字相机或是扫描仪,那么你可以制作一些高精度的像框图片,用Photoshop打开,先执行去色命令,如果像框的轮廓不够清晰,可以再用亮度/对比度命令加以调整。将像框边缘放大,你也可以通过辅助线来帮助定义渐变的色标分布位置(图17)。打开渐变工具,用吸管在图像中点击选择渐变的颜色,在每个颜色转变明显的地方都吸取颜色,必要时,还要调整颜色中点的位置。这样,参考实物图片,你就可以做出很逼真的渐变了。这里,我们提供了一些以供参考。(图18,19,20)图18图19图20 如果你是个完美主义者,也许会想让像框的底边变得更暗,就像我们刚才加亮边框一样。我也曾这样想,但试验之后,发觉效果并不如想像中好;我也试着加入纹理,但仍不满意。也许你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最后,还有一句“废话”:其实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也没必要刻意追求完全逼真,你完全可以用别的渐变来做像框,也可以加入别的颜色,现实还是抽象,华丽还是诡异,全在你一念之间!

PowerShot S100V镜头中的百年东交民巷
自从喜欢上摄影之后,每每遇到好天气,就忍不住想出去拍拍。 前段时间北京迎来了今冬的第一场雪,本想出去拍拍雪景,无奈那天是周五还得上班,只好作罢。第二天早上,一睁眼就看到窗外湛蓝的天,是个好天。当即给朋友打电话约了见面地点,打算出去拍拍。出门前拿上了我的佳能PowerShot 100V打算去拍一些建筑和街景,这台机器有24mm的广角,非常适合!我个人很喜欢24mm的广角,够广,可以拍摄比较大范围的景物,但边缘又不会太严重的畸变。 我们从东交民巷的西口走起,一直向东而行,沿途拍了不少老建筑。就这么走了大半天,虽然已是冬天,但午间的太阳晒得暖洋洋的,非常舒服。回来后一数,拍了近百张照片,很多都是用PowerShot 100V的广角端拍的,效果非常不错。 下面还是看样片吧。 前门23号,清末,1903年,这里是美国驻中国公使馆,ZEN蝶1903因此得名。现在这里汇集了享誉世界的餐饮品牌Shiro Matsu、Agua、Fez Bar、Sadler、Maison Boulud等。 (参数:f/4.0 ISO-100 1/800s) 俄国兵营旧址,两只麻雀在光秃秃的枝头叽叽喳喳,仿佛在讲述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参数:f/5.9 ISO-80 1/125s) 东交民巷36号,北京警察博物馆。馆体建筑风格为西洋古典式,建于二十世纪初本身就是一件文物。 它是美国花旗银行北京分行旧址,建筑风格为西洋古典式,本身就是一件文物。 (参数:f/4.0 ISO-160 1/200s)
最新发布

Photoshop滤镜打造炫酷水晶效果教程
先看最终效果: 最终效果图 1.在Photoshop中新建一个大小为500*500像素的文件。然后建立一个新的图层命名为“立方体”,而后执行滤镜-渲染-3D变换在其中作出如下的立方体如图1。 图1 Photoshop滤镜:3D变换 接下来用轨迹球工具拖出如下形状并单击好确定如图2。

Photoshop给MM制作动感水裙
本教程创意非常好,用简单的笔刷素材模拟喷溅的水珠,然后用扭曲滤镜制作成逼真的水滴。效果非常不错。 原图 最终效果 素材1 素材2 1.打开原图,用钢笔工具把人物裙子勾出来,按Ctrl + Shift + U 去色。效果如下图.

运用PS滤镜打造神奇图案
先来看看效果一的制作: 1、新建图像,用默认颜色执行【滤镜_渲染_云彩】,得到如图1的效果。 然后使用【滤镜_纹理_染色玻璃】,适当调整数值得到如图2的效果。 2、使用【滤镜_扭曲_球面化】,设置如图3。效果如图4。

实战KPT7(三)
本文示例源代码或素材下载 三、KPT FraxFlame II™ 前几天看到《电脑报》的软件世界正在研讨“分形技术-Fractal”。分形技术通俗的说就是将不规则形状按照一定规律组合成新的形状。KPT7的这个滤镜正是利用分形技术来创造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图形。 通过上图我们看出这个滤镜拥有5个设置面板,相对前两个滤镜来说可要复杂得多了。不过没关系,只要跟随下面这个实例的讲解,你就能把它们完全掌握在手。 1、首先在 Photoshop 中新建一个 250pix * 200pix 黑色背景的文件。 2、选择 Filters > KPT effects > KPT FraxFlame II。 3、在 Style 面板中选择 Spherical 作为分形的基本样式。 这个滤镜中内置了七种基本的分形样式,它们是: Linear直线形Sinusoidal正弦曲线形Spherical球状线形Swirl漩涡形Horseshoe马蹄铁形Polar极座标曲线形Bent弯曲线形 由这七类基本分形样式可以衍生出无数子分形。每次你选定一种基本分形样式后,滤镜都会随机生成一个父分形显示在 Mutation 面板的正中,然后再根据这个父分形随机生成一组(12个)子分形显示在父分形的周围。面板底部的 Genetic Variation 滑块是用来调整子分形与父分形之间的差别。当滑块越靠近左边,子分形与父分形的差别越小;滑块越靠近右边,子分形与父分形的差别越大。

实战KPT7(四)
四、KPT Gradient Lab™ 从滤镜的名称我们就可以看出(“渐变实验室”),这个滤镜是对Photoshop渐变功能的强有力扩充。使用它我们可以轻易创建出具有复杂形状和样式的多层渐变。 本例中我们将使用这个滤镜创造一个类似万花筒的效果: 1、在 PhotoShop 中新建一个 250pix x 200pix的文件,背景色为白色。 2、选择Filters > KPT effects > KPT Gradient Lab。 首先我们要熟悉一下使用Gradient Lab面板调节渐变色。这里的渐变色调整方法与我们大多数的平面处理软件中的调整方法都不太一样。 注意上图中颜色条顶部的中括号,其作用是限制调整区域。具体的说就是我们只能在中括号范围内调整渐变色,范围之外的渐变色条在调整时保留原样。 要调整中括号的范围,只需拖动它的左端或右端即可。拖动中括号的尖端,你还可以移动它。 点击颜色条,不要松开鼠标,三个新的颜色条会显示出来。具体功能参见下图: 提示:实际上在你取色时,你的鼠标可以从屏幕任何位置取色。

实战KPT7(五)
五、KPT Hyper Tiling™ Hyper Tilling超级拼贴。使用该滤镜可以创建复杂的拼贴效果。你可以将原图像拼贴到2d平面或4d空间中。 1、在Photoshop中打开下图。 2、选择 Filters > KPT effects > KPT Hyper Tiling。 3、在Style面板的 Type 菜单中选择 Sphere 作为拼贴的类型。 该滤镜一共内置了5种拼贴类型,前两种属于平面拼贴类型,后面三种都属于4d空间类型。 原图 Vortex 漩涡状

实战KPT7(六)
六、KPT Ink Dropper™ 这个滤镜同前面介绍的KPT Fluid滤镜有些相似,都是用来模拟液体效果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利用它来创建彩色墨水滴溅在平面上的效果。 经过简单的调节,我们可以使用该滤镜创建几种不同的效果。 下面我们就要利用这个滤镜为下图中的堡垒覆盖一层薄雾。 1、在 Photoshop 中打开上图。 2、选择 Filters > KPT effects > KPT Ink Dropper。 下面你要使用 Ink manager 面板调整墨水的颜色。 3、先利用面板右下角的选色框选取白色作为薄雾的主色调,拖动光标指向灰度取色条的最右端。 接下来我们要调整颜色的亮度。 4、调整 Ink Manager 面板上的 Max Intensity 滑块为 210,这里设置的是效果中墨水相对集中区域的亮度。注意观察面板中 Ink Sample 颜色条的变化。

实战KPT7(八)
八、KPT Pyramid Paint™ 这个滤镜可以将一副图像转换成类似于油画的效果,在该滤镜中你可以对图像的色调、饱和度、亮度等参数进行调整,使得你生成的效果更具艺术特质。 KPT Pyramid Paint 滤镜在生成效果时使用了 Lab 颜色模式。 Lab 颜色是基于人眼认识颜色的理论而建立的一种与设备无关的 24bit 颜色模型。L、a、b三个分量各自代表 Luminance 通道(亮度)通道、a(红到绿)通道和 b(黄到蓝)通道。它由颜色轴所构成的平面上的环形线来表示颜色的变化,其中径向表示色饱和度的变化,自内向外,饱和度逐渐增高;圆周方向表示色调的变化,每个圆周形成一个色环;而不同的发光率表示不同的亮度并对应不同环形颜色变化线。如下图所示: A. 亮度=100%(白) B. 从绿到红 C. 从蓝到黄 D. 亮度 = -100%(黑) 它是一种具有“独立于设备”的颜色模式,即不论使用任何一种监视器或者打印机,Lab 的颜色都不会发生改变。 了解了 Lab 颜色模式的基本原理后,下面我们要结合一个实例来详细讲解这个滤镜的使用方法。 1、在 Photoshop 中打开下图。 2、选择 Filters > KPT effects > KPT Pyramid Paint。 这个滤镜只包含一个 Parameters 面板,所有相关设置都在这个面板中完成。

实战KPT7(九)
这个滤镜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图像中创建各种微粒运动的效果,你可以通过该滤镜控制粒子的大小、位置、颜色、阴影等诸多细节。 下面我们就将利用这个滤镜创建一个金鱼游动在酒杯中的效果。 1、在 Photoshop 中打开我们提供的酒杯图片。 2、利用 Photoshop 的选区工具建立如下图的选区。 3、选择 Filters > KPT effects > KPT Scatter。 现在你要把 2 幅金鱼图片加入到 Particle 面板中相邻的栅格里,作为分布在酒杯中的粒子。 4、如果 Particle 面板中已经包含有粒子,按住 Alt 键点击对应的格子,删除现有的粒子。 5、点击 Particle 面板左上角第一个格子,使用弹出的 Open 对话框中打开我们下面第一幅金鱼图片,该图片就会被作为一个新的粒子添加到 Particle 面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