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平面设计 > 实用技巧:给Flash课件加上一支注释笔

实用技巧:给Flash课件加上一支注释笔

  • 2022-03-23
  • 来源/作者: 不详    / 佚名    
  • 2 次浏览

前不久用Flash MX帮同事制作了一个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同事问我能否给课件加上一支注释笔,类似于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的那种“笔”。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标注,也充分体现了课件的交互性。经过一番研究,终于满足了同事的要求,现将制作方法介绍给各位同仁。

  需解决的问题

  1.当课件运行后,光标的外形应该根据实际进行变换。当光标移动到书写区域时,光标的外形应该发生变化(如:笔形);当光标移到按钮或其他交互区域时,外形再次变化(如:手形);移动到其他区域时,光标外形还会变化(如:箭头)。

  2.当按下鼠标左键后,可以进行书写,松开后,可以再次进行书写,不会影响上次书写注释的内容。注释的内容不能被课件中的内容覆盖。

  3.提供清除功能,可以随时清除注释的内容;加入“注释笔”功能后,不能影响课件的运行及交互;注释功能可任意移植到其他Flash课件中使用。

  具*作步骤

  1.打开Flash课件,按“Ctrl+F8”创建一个名为“光标外形”的影片对象,连续按F6键插入三个关键帧,然后在各帧中分别绘制光标不同状态时的形状(如图1),这些外形的大小基本相同,在舞台中的位置也要基本相同。最后为第1帧加上“Stop()”语句。创建名为“清除”的按钮对象,然后制作按钮。创建名为“响应区”的影片对象,在里面绘制一个矩形,大小随意。创建名为“注释内容”的影片,不要加入任何内容。


图1光标的不同形状

  2.选择菜单“插入→图层”命令,在课件的所有层上方插入六个新层,从上至下分别取名为:Actions语句、光标外形、清除按钮、显示区域、注释内容、响应区。按“Ctrl+L”打开“库”,将影片“光标外形”拖放到“光标外形”层第1帧的舞台中,单击舞台下方的[属性]按钮,设置“实例名”为“waixing”。将“清除按钮”拖放到“清除按钮”层第1帧舞台的合适位置。将“注释内容”影片拖放到“注释内容”层的第1帧,设置其“实例名”为“zhushineirong”。


图2覆盖相应区域


  3.将“响应区”影片分别拖放到层“显示区域”和“响应区”的第1帧的舞台中,并且调节大小使其覆盖用来注释的区域(如图2)。选中层“响应区”中“响应区”影片,将其实例名设置为“xiangyingqu”,并且调节其“透明度(Alpha)”为“0”,让其不挡住课件中的内容。选中“显示区域”层,右击弹出菜单选择“遮罩层”(如图3)。


图3选择“遮罩层”

  4.选中“Actions”层的第1帧,加入如下Actions语句:

  stop();

  var songkai = true;

  var anxia = false;

  var x, y;

  Mouse.hide();

  _root.onMouseDown = function() {

  anxia= true;

  };

  _root.onMouseUp = function() {

  anxia = false;

  songkai= true;

  };//定义鼠标左键的按下和松开。

  zhushineirong.lineStyle(3, 0x3711EE, 100);

  //设置笔画的粗细、颜色和透明度。

  xiangyingqu.onRollOver = function() {

  waixing.gotoAndStop(2);

  };//当鼠标移到响应区域时,光标外形变化为铅笔。

  xiangyingqu.onRollOut = function() {

  waixing.gotoAndStop(1);


  };//当鼠标移出响应区域时,光标外形变化为箭头。

  zhushineirong.onMouseMove = function() {

  x = this._xmouse;

  y = this._ymouse;

  if (anxia) {

  if (songkai) {

  this.moveTo(x, y);//设置鼠标按下的位置为坐标原点。

  songkai = false;

  }

  this.lineTo(x, y);

  }

  updateAfterEvent();//更新画面

  };

  waixing.onMouseMove = function() {

  this._x = _root._xmouse;

  this._y = _root._ymouse;

  updateAfterEvent();

  };//自定义光标与鼠标同步移动

  5.选中“清除按钮”,加入如下Actions语句:

  on (release) {

  zhushineirong.clear();

  zhushineirong.lineStyle(2, 0x3711EE, 100);

  }//按下按钮,清除注释的内容,并再次设置笔画。

  on (rollOver) {

  waixing.gotoAndStop(3);

  }//鼠标移到按钮上时,光标显示为手形。

  on (rollOut) {

  waixing.gotoAndStop(1);

  }//鼠标离开按钮时,光标显示为箭头。

  最后按下“Ctrl+Enter”键测试效果(如图4),当鼠标移动到响应区时,变成铅笔,按下鼠标左键即可任意书写注释的内容;松开鼠标后再按下可再次书写;单击[清除]按钮,可以清除当前屏幕上的所有注释内容;当要在其他课件中使用此“注释笔”时,按“Shift”键,将新增的层全部选中,然后右击选择“拷贝帧”,切换到其他课件中“粘贴帧”,再根据实际调整“响应区”影片的大小即可。


图4“笔”的效果

  怎么样?感觉还不错吧!有兴趣的话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