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拍摄影学堂:赖亿南街拍达人驾到
- 2022-04-19
- 来源/作者: 网上收集 / 佚名
- 12 次浏览
在森爸的街头摄影志将陆续介绍一些亚洲的街头摄影师,希望能让喜欢街头摄影的朋友们,认识多一些同样喜欢街头摄影的人。赖忆南 是之前在我成立的Facebook街头摄影社团里认识的,他是位对影像创作非常有热情的香港摄影师, 2002年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其后加入香港电台电视部任职摄影师,他也是「现在摄影」的创办人之一。 以下就是阿南的访谈内容。
请介绍一下你自己
我是赖忆南,认识我的人都叫我阿南,我在香港演艺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毕业,主修电影摄影、副修导演。毕业后,加入香港电台电视部任职摄影师,拍戏剧,拍记录片。我一直在拍照片和筹拍电影长片,我的首部故事长《Monster》希望能在今年完成吧。
2011年初,以西瓜为主题的摄影作品《教我如何不想她》,尝试探讨恋物与厌物间的关系,同时纪念香港一条公共屋村的消失,我在艺穗会办了第一个相展。往后就一直在办了「地下情」和「现在摄影」等展览。感觉一步一步,走过来,还不错!
为什么喜欢街头摄影?
从2011年,《教我如何不想她》相展后,我一直寻找着下一个题材。当时初接触iPhone摄影,经常喜欢在街道上随意拍摄别人的背面,这就是我街头摄影的开始。这一批相片作品,令我联想到杨德昌导演的《一一》,男主角NJ(吴念真饰)儿子洋洋有一股傻劲,拍下身边人的背影。这批iPhone照片就是希望替别人拍下自己看不到的背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拍摄,作品却显得乏味,人物刻划也欠层次,一度欲放弃整个iPhone摄影计划。直至Hipstamatic 的出现,为整个计划重新注入了新元素。也揭起了我与街拍谈恋爱的序章。
街拍在从前~对不易,相机一拿出来,剑芒毕露,途人纷纷回避。但,iPhone却有其优势,扮一下传短讯、照镜、打机,咔嚓一声也免却,一张张「定格脸孔」垂手可得。快狠准,一切不留痕迹。冲击性的街拍,更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图片来源: 赖忆南部落格
街头摄影对你的意义?
街头速摄已成了我生活的一部份,每天都在做,用不同的摄影机做相同的事,记录、再记录!用快门定格城中每一个值得感动的一x,给城留下光影记忆,因为每一张照片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
拍摄街道上人物的正面比背面要困难得多,而关键在于如何走得最接近被摄者,如何平衡摄影者与被摄者的关系。我觉得双方是平等的,摄影者只是想捕捉一x的真实,留住时间的一刻,传递某一种感觉。所以不应追拍或苦缠着被摄者,应保持两者应有的平等距离。
这就是我街头摄影对我意义和规范。
你如何形容自己的摄影风格?
要谈摄影风格,则要先谈我用摄影机的习惯,我把摄影机分成两类,一类是随身的,另一类则是功能性的。手机iPhone 是最贴身,用于街头速摄及随身记录。Ricoh GRD4是我袋中的相机,同常用于街头漫摄及工作记录。我还会用5D Mark II 及传统菲林相机,同常
用于工作及专题创作。另外Fuji Natura Classica及 instax 210利用iPhone能使我以最低调的方式接近被摄者,从最近距离观察摄猎,走得愈近,所得到的也愈真实。香港乘客那种焦虑不安,疲惫烦躁,营营役役,神秘莫测,全都不能再对镜头说慌。经过半年的拍摄,香港这个地下迷宫展露五光十色的春光,不同国籍的乘客展现出独特的性格特征,然而,总体却呈现出多种「情」或仇、或悲、或喜!▲图片来源: 赖忆南部落格
对想要开始街头摄影的朋友说的话
街拍就是要走到街上,捕风捉影,不要光说不拍,拍就对了,随时间年月累积,作品自会成集。年轻人应放下对摄影机的成见,不要做摄影器材的奴隶,不是Lecia才能拍到出色的照片,不妨用iPhone 作起步,它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有很多人都说用iPhone拍照不需要技巧,也能拍出亮丽的照片,iPhone配有不同的数码镜头及菲林效果,能造出贴近真实菲林的质感,就像Lomo一样。而我觉得技巧是潜藏在作品内的,一幅有技巧无影像内容的照片,只会是一幅没有感觉,失掉灵魂的硬照。
我一直反对器材先行的摄影态度,不同器材及摄影工具,应配合不同性质的摄影模式,最重要能达至传递讯息,表现感觉的目的。从事影视行业多年,我发现有很多本末倒置的同业及思想,对于摄影我是有这样的坚持。
现在摄影Photo Now
2012年年中办了一个街头相展「现在摄影」,得到广泛的应同,更成了本地街头速摄的代名词。因此我们四位成员决定成立「现在摄影」公团,志在推广具创意及艺术的纪实摄影。我们的第一个计划「交换情书」就是要普及本地的纪实摄影,建立一种文化,组织两岸三地的影像社群。
▲图片来源: 赖忆南部落格
街头摄影时遇过的困难与趣事
走在人来人往的街头巷尾,遇上有趣的人物或事件时,最拍手上的摄影机来不及turn on,更甚是电池花光了,一点也不剩,哪就只能目送猎物离去。当摄影机运作正常,猎物浮现,按下快了门那一刻,方发现自己距离被摄者还可以再近一点,然猎物已擦身已过,错失机会。在街头公众场所抓拍,小不免被人咒骂或追赶,礼貌的,我会打过招呼便从容离开,不会追拍,遇上不礼貌者,我绝不退让,表明在公共场所拍摄照片,既不是偷,更不是抢,摄影师也有他的尊严,不愿被拍者,走开或说声不愿意即可,请文明的公民专重摄影者的工作。
谈有趣的事,实在很多,我感觉最特别的是在同一时间、地点,遇上同一批人,如在太子地铁外行乞的老伯,观塘裕民坊外买小食的小贩,还有在上环地
▲图片来源:赖忆南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