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s减去顶层形状不管用什么意思在哪设置?
在用ps做路径或者形状合成的时候,经常会做所谓的布尔运算,也就是形状或者路径的加减乘除,其中比较难理解的是减去顶层形状,如果只是减去形状,可能要更容易理解,那么减去顶层到底是什么意思,哪个是顶层形状,顶层是怎么设置的,能更改么,带着这些问题且看本文讲解。 1、路径工具选中之后,在上端选项的【路径操作】菜单中,可以找到【减去顶层形状】, 2、举例说明一下,左侧工具栏切换到【椭圆工具】,在背景图上绘制出一个圆形,图层面板上可以看到新增了一个形状图层,笔者设置为形状,是为了更加方便理解,当然这里也可以绘制路径。 3、一个圆形形状画出来之后,如果要再画一个元,可以直接在背景图上话,默认情况下鼠标变为【加号】样式,此时会自动新增一个形状图层,也就是说这两个形状,产生了两个图层,如果要做布尔运算,是需要先合并形状,在进行设置,形状的合并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E”, 4、绘制第二个圆,也可以在一个图层上完成,前提是先按Shift键,此时鼠标变为了一个大一个小【双加号】样式,按住shift键,再按住鼠标左键,此时就可以松开shift键了,如果想要正圆形,可以继续按住shift键, 5、两个圆形绘制完成,默认的路径操作都是【合并形状】,也就是相加的效果,大圆加上小圆,得到的还是大圆,所以没有变化,想要得到圆环的效果,就要减掉小圆,此时用【路径选择工具】点击选中小圆,上端选项中,点击【路径操作】图标,下拉菜单里面,点击【减去顶层形状】, 6、最终的效果如下图所示,小圆被减去,剩下的是圆弧效果, 7、那么为什么小圆就是顶层图形?因为先画的大圆,后画的小圆,所以小圆处于顶层,其实形状的层级是可以手动设置的,选中形状之后,点击上端选项【路径排列方式】,下拉菜单里面,可以看到【将形状设置为顶层】,以及其他选项,所以【减去顶层形状】,就是减去处于顶层的那个形状。 路径的布尔运算,需要路径或者形状处于一个图层中,如果在操作中遇到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讨论。

Photoshop 鼠绘紫魅妖姬
最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非常妖媚的女子,她拥有超黑而又超密的睫毛、黑黑的眼线、大片的腮红、红红如水晶般的双唇、乌黑的头发。充满着神秘气息的女子,很是抢眼。笔者今天来告诉大家此紫魅妖女的PS鼠绘制作过程。 老规矩,我们先来看看我们要打造的这位紫魅妖姬的样子: 最终效果图 1.首先打开PS,建立一个新的文件,长宽自己来定就可以最重要的是分辨率定为72就可以。正常屏幕观看给72就可以如果要打印出来的话就要根据纸张的大小、材质来定了。多多学习一下打印方面各个参数也是很不错的,对以后的实践工作会带来很大的帮助。(图1-1) 图1-1 2.用钢笔工具把人物的大体轮廓勾画出来,这个图绘制的是正面的效果,正面比较好绘制,把路径保存起来。新建一个图层,填上皮肤的颜色,这里皮肤的颜色RGB值为:239、198、178。(图2-1) 图2-1

用Photoshop打造撕纸文字效果
最终效果图 1、新建一个文件,设置宽度为10厘米,高度为5厘米,分辨率为300像素,模式为RGB的白色文件。 2、打开通道面板,在控制面板下方单击“创建新通道”按钮,生成新的通道Alpha 1,执行菜单栏中的“滤镜”“渲染”“云彩”命令,效果如图01所示。 图01 3、进入图层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下方单击“创建新的图层”按钮,生成新的图层“图层1”,选择工具箱中的“横排文字工具”,在文件窗口中输入文字,效果如图02所示,按确认键,文字变为选区,效果如图03所示。 图02 图03 4、单击工具箱下方的“以快速蒙版模式编辑”按钮,使图像进入快速蒙版状态,效果如图04所示。 图04 5、执行菜单栏中的“滤镜”“像素化”“晶格化”命令,在弹出的“晶格化”对话框中,将单元格大小选项设为7,如图05所示,单击好,效果如图06所示。 图05 图06 6、单击工具箱下方的“以标准模式编辑”按钮,使图像退出快速蒙版状态,效果如图07所示。 图07 7、打开一幅报纸图片,并调整它的色相/饱和度,效果如图08所示。执行菜单栏中的“编辑”“定义图案”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将报纸定义为图案。 图08 8、执行菜单栏中的“编辑”“填充”命令,打开填充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图09所示,选择自定图案为报纸图案,单击确定,文字效果如图10所示。 图09 图10

抽线效果新思考
Photoshop中的混合模式是其理解难点,它的实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看不见蚁行线的选择。通过混合模式,可以以确定的方式决定哪些色阶的像素被屏蔽或者改变,因此,了解混合模式的作用机理,对用户有的放矢地使用PS达到目的非常重要。下面通过一个实例,说明如何使用PS中的颜色减淡模式抽出图像中的线条,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打开图像。 将“背景副本”的图层混合模式由正常变为“颜色减淡”,文档似乎变得空无一物,但是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图像上还有一些黑色的杂点。想一想这是原图中的什么色阶的像素?
最新发布
![[杂志封面怎样拍]我们的收集癖](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V%7BNkJzN%7BGgVz6rdHd%3E.jpg)
[杂志封面怎样拍]我们的收集癖
每次为《100毛》拍摄封面都有点「见招拆招」的感觉,因为差不多每一次都是直到拍摄前的十五分钟,我们才知道拍摄的环境是怎么样。就像这一次,古天乐来到会展参加电影发布会,于是我们便到会展……的停车场拍摄这一期的封面。 这次拍摄的主题是「我们的小毒瘾」,玩具是预先跟收藏家借来的。而幸运的是停车场刚巧有一张废置又很合用的沙发,那当然不能浪费喇!灯光方面,采用了外拍灯配合150cm直径的白色反射式柔光伞,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纯粹是营造一个很「稳阵」的柔和光线。 这就是调色前的拍摄效果。
![[杂志封面怎样拍]扮好伪文青手册](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V%7BNkJ4N%7BigVz6rdHd%3E.jpg)
[杂志封面怎样拍]扮好伪文青手册
拍风景用广角镜,拍人像用中长焦,这些都是大家习以为常的拍摄规矩。但比起盲目跟从规矩,明白背后的道理其实更加重要。这次拍摄的主题是【伪文青扮S手册】,既然是以「扮S」为题,封面的照片当然也要尽量整蛊作怪。 拍摄这个封面时,我们用上了一枚14mm超广角镜头,目的就是利用超广角镜夸张的透视感,拍摄出头大身小的趣怪效果。除了使用超广角镜,记得将镜头微微向下倾斜才能拍出这样的效果。由于用上了超广角镜,所以拍摄的距离要非常近才能拍到半身照,大概只有一、两盏木嗬搿 灯光方面,我们希望保留一点现场光,再用闪灯为人物补光,所以闪灯上要用一片 CTO gel 来平衡闪光灯和现场光的色温,这样闪灯看起来便不会蓝蓝的。

什么样的镜头合适拍人像
刚接触人像摄影不久的朋友在面对林林总总的“长枪短炮”时,常常会感到迷惑:“到底用哪一只镜头拍摄人像最合适呢?” 就笔者个人的经验来说,拍摄环境人像作品,常用的16mm到200mm焦距的镜头都能胜任,关键是你想营造什么样的视觉效果。 为了让我们对镜头焦距有个直观的认识,先做一个简单的实验:让模特站在树林前面约十米的地方,分别用16mm、85mm及200mm这三个代表超广角、中焦及长焦的焦距拍摄一个在画面中“顶天立地”的人像,将光圈都开在F/2.8。我们会发现:16mm的人物变形严重,后面的树木拍到的最多,树林有一种被“推远”的感觉,树叶的虚化微弱;85mm时,人物与后面树林之间的透视关系接近肉眼所看,树叶被明显虚化;200mm时拍到的树木最少,人物与后面树木的距离被拉近了,有一种“压缩感”,虚化进一步加大。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规律: 广角镜头: 视角大,可以拍摄到较大的场景,物体近大远小,纵向物体彼此之间的距离被推远,虚化背景的能力弱。 中焦镜头: 透视自然,和人眼所见差不多,虚化能力明显比广角镜头强。 长焦镜头: 视角最小,可以把远处物体拉近放大,纵向物体之间的距离“被拉近”,虚化背景的能力最强。

光影世界 如何玩转闪光灯
“一直持续前进,就不用担心被别人超越!”从外拍摄影玩家开始,到成为拥有自己摄影棚的专业摄影师,张马克认为,面对快速变迁的摄影市场,持续学习就是前进的动力;不论是向大自然借镜,或是上课取经,能够用光线精准打造出心中想像的完美视界,就是最快乐的事。 摄影既然是一门用光做画的艺术,从户外开始拍照自然是大部分人摄影的起点。从清晨、正午到黄昏,只要老天爷赏脸,老天爷已经帮我们打好了光,只要找到合适的景,就可以安心地拍照;而且太阳光线持续而稳定,一般说来,在构图和反差上多加注意,就可以拍出不错的照片。但是,太阳毕竟不是领我们薪水的灯光师,既不听话办事,限制也很多;光源角度不能随心所欲,光线强度更不能控制,只要反差一大,肉眼看起来再怎么漂亮的场景,拍出来就是亮部爆、暗部黑成一片。因此,想要让自己的摄影更上层楼,就不能只是“捕捉”光线,更要学习“控制”光线的技巧,甚至是“打造”心中想要光线环境的方法— 也就是进入摄影棚拍照。 在棚内,光线要自己想办法 “说到摄影棚拍照,大部分摄影人都会心生恐惧,毕竟这和外拍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张马克说,“外拍时,只要天气许可、选择适当的时间与场景,好好构图,就可以在太阳的帮助下拍出不错的照片;但是在棚内,不仅光线要自己想办法,场景也要自己一手包办。再加上使用闪灯或棚灯拍摄时多半不是使用持续光源,所以在打灯之前,是无法亲眼确认实际光线效果的,只能在脑海中自己演练。问题是,我们想的大多和实际拍出来的不同,所以大家才会感到恐惧或害怕!”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外拍走入棚内,马克认为,其实棚拍的原理和外拍很像,只是光线要自己去制造而已;但是这些光线原理和自然的光线环境其实还是相通的,许多技法都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不断练习。简单的棚内拍摄其实不难,只是需要经验的累积;一旦把使用光线的基础一步步打好之后,更复杂的多灯布光也不再是难题。 摄影始终来自于深刻的观察 说到打光,马克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该用闪灯还是棚灯、哪支灯出力比较强,或是那个牌子比较耐用之类的器材问题,也不只是配件怎么用灯具摆哪里的技术问题,而是平时对自然光线环境的观察。“许多精彩的打光,其实都是大自然而来的!”马克表示,一天中大部分的时候,太阳光都是从上方往下打来,我们的视觉记忆也是在这样的光线环境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如果在摄影棚内布光时,我们将灯头设置得太低,就会违背我们对光线的既定印象,产生说不出的违和感。这就是一般人在一开始打灯时最常遇到的问题之一:灯头位置太低。 马克发现,许多闪灯、棚灯初心者刚拿到器材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兴冲冲地装上罩子、接上电源,立刻按下快门,然后迫不及待地检视刚刚& “如果不是要营造出特殊效果,一般说来,我们会让灯头位置维持在模特儿头部以上,从上往下打。”马克说,“但是许多人把灯装上脚架以后,往往就急着拍照,因而没有注意到灯的高度问题。”解决之道其实很简单,就是把灯的位置拉高一点就好了。

尼康Coolpix A评测
或许你已经习惯了使用手机日常拍照,在出游时才换上数码单反或是单电,来获得画质更好的照片,这种行为模式对传统的卡片DC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不过,用户的需求总是多变且值得深层次挖掘的,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一款体积小巧、操作简单,不用很复杂的设置就能够拍出好照片的数码相机。于是,将数码单反的一些特性移至到卡片相机中,便造就了一个新的产品类型,简单地说就是拥有单反级别大画幅传感器的高端DC,比如富士X100系列、索尼RX系列、佳能GX1等机型,它们都代表了传统小DC在画质方面的飞跃,成为街拍、LOMO爱好者的掌中利器。 尼康Coolpix A评测 在2013年,尼康也通过Coolpix A这款新机重新加入到高端DC的竞争中来。它是一款采用了DX(APS-C)画幅的高端便携式DC,拥有1616万像素,并配备了等效焦距28mm、F2.8的高素质定焦镜头。另外,尼康Coolpix A也与其他同类机型一样,拥有精致小巧的金属机身、先进的影像处理器和全面的自动、手动功能,对于入门用户或是影像玩家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不能忽视的是,大画幅高端DC与单电相机存在一部分的市场重合,那么是否说明我们可以完全使用前者来替代后者呢?一起通过尼康Coolpix A的评测内容来寻找答案吧。 尼康Coolpix A主要参数信息: 核心组件:1616万像素的APS-C尺寸(23.5*15.6mm)CMOS感光元件 镜头配置:等效焦距28mm(实际焦距18.5mm),5组7片式尼克尔定焦镜头,最大光圈F2.8 屏幕参数:3英寸92.1万像素液晶屏,具有宽视角、防反射涂层和9级亮度调整 对焦模式:对比度侦测AF对焦系统 电池容量:1020mAh锂电池(EN-EL20),约230张照片或1小时10分钟视频 感 光 度:ISO 100-25600,支持高感光度降噪

如何拍摄午后花墙中的少女
春日的午后,是否带着女孩在花团锦簇中享受久违的日光。这样的环境自然可以拍摄下恬静唯美的女孩的清新姿态,但在这样的光线下也有着需要注意的用光技巧,才可以和阳光玩游戏。 将女孩与环境完美地结合 花墙前拍摄女孩清新照,最根本的就是不要让花抢去女孩的光彩,同时又不要让花成为单纯的背景,结合环境营造花海气氛。 女孩融入环境花墙与站在花墙边有不同的画面效果 大光圈配合动作突出人物 拍摄中的整面花墙会在画面中产生较多的色彩,大范围的花丛可能会在色彩上喧宾夺主,这个时候使用相机的大光圈建议使用 F2-F2.8左右,配合景深将焦外的大片花色模糊掉,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色彩对人物的影响。同时下午后顶光或逆光的大光比条件下,建议使用点测光的测光方式,选择对女孩的面部进行测光。另外为了实现逆光效果,可以在相机设置中选择增加1EV-1/3EV的曝光值,可以将焦外的色彩打淡。同时让女孩加入与花的互动,去摸花闻花增强景物与主体的关系。 除了在画面中加入女孩与花的互动之外,利用花墙的纵深感让整个花墙成为画面中的对角线,在画面上突出了主体又让整个画面有视觉延展

摄影爱好者 OR 职业摄影师
很多摄影爱好者都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职业摄影师,把爱好变成工作。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想法。甚至有很多观点认为这是一种高尚的追求。谁不想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同时还能赚钱呢?在今天,开展自己的摄影师事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你随时都可以成为职业摄影师。但是,要成为一名成功的职业摄影师,并不是只要能拍出好照片就行的。好好看看下面这幅图,然后再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选择吧: 那么,你想做一名职业摄影师? 你很快就会遇到一些困难 真实的职业摄影师的生活

向新手级别say bye
有些朋友认为摄影只是一种欢乐余兴,随心随手就是他们的摄影哲学,没关系的,这篇文章你当作参考就好,而那些渴望求进步的人,可以来检视自己有否犯同样的毛病,互勉之。其实或许都是老生常谈,但我们又何尝不是重覆犯错?温故知新总会有益处。 1.相机没贴身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怎样看待摄影,就注定了得到什么摄影作品 真的,很多人斥资买了一台上万元的单反,结果放在家里养尘,雨天怕湿,晴天怕热,往楼下走走觉得没什么好拍,出远门又嫌相机太笨重… …跟任何技术一样,摄影要求进步的话,必须“机不离手”,否则一天打鱼,三天晒网,就别幻想可以进步吧。 2.不懂欣赏别人的作品 欣赏别人并不容易做到,很多时候我们看见别人的作品,即使是大师级,很自然会(在心里)说:“这是Photoshop的啦”,或是“他的器材厉害啦”,或是“其实这幅相挺无聊“,或是”哗,很浪费时间的拍摄方式“之类。 这些批评或者是对的,但绝对无助于我们的进步,即使是Photoshop中,我们也可以学习当中的步骤,长一点知识,器材,我们也可以了解多点不同器材的能力,即使是无聊,但能够吸引你的眼球,就算得上一份创意,用来激发自己也不错,时间也不是问题,这份耐力都可以鼓励我们自己,酸溜溜的人只会退步。 3.步伐太快 是因为坐着这么缓慢的吊车,才会发现地上的灯饰 不是说敦优敦劣的问题,而是这份从容,绝对有助于摄影的进步。走得太快,对日程表过于紧张,根本不可能观察到生活种种细节与趣味,既然如此,谈何拍摄到精彩的镜头?

白平衡来创作出最棒的风光作品
风光摄影师总是追求用黎明和黄昏的金色光芒来为画面“添彩”。但是作为一名真正的摄影师应该在光线不配合的情况下也能够对照片信手拈来。在青黄不接的月份,为什么不趁别人都无心拍摄的时候出去走走,尝试利用相机的白平衡来创作出最棒的场景呢? 白平衡设置通常是用来得到正确的色彩平衡。在自动的情况下,说实话,这也是大多数人拍摄时使用最普遍的白平衡设置,相机会自动尝试中和整体的偏色。但是也可以故意选择“不正确”的白平衡设置,用来增添画面的戏剧感和艺术效果。 这张“情绪化”的斯凯岛(Skye of Isle)的海景照片出自于专业风光摄影师亚当·伯顿(Adam Burton)。亚当将这张美景的白平衡手动设置为“日光”模式,这为整个画面带了自然凉爽的视觉感。但如果让相机自己“决定”白平衡的调节,那它便会试图减弱蓝色的色调而调整为较为温暖的色调,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让照片失去“情绪化”的神奇效果。 拍摄窍门 ★ 利用日光、闪光灯或钨丝灯等相机预设白平衡设置来为室外场景增添蓝色调。可以在实时取景模式预览这些设置。 ★ 手动设定日光、阴天或阴影设置增加夕阳的温暖感。 ★ 尝试设置白平衡的开尔文(K)选项设置出更多微妙的效果。 ★ 用RAW文件格式拍摄,然后在RAW处理软件中调整白平衡。

棚内灯陪你布好外拍光
走出空间的限制,棚灯也是可以外出带着拍照,了解完摄影棚内的基础打光技法以后,再加上自然光的运用知识,必然可以让自己在人像拍摄上更上一层楼。最常遇到的问题是,在美丽的场景进行外拍时,天气有时不会照着我们的计划走,这时就可以利用棚灯,让阳光洒进来! 带灯出走! 离开摄影棚,在棚外打光的状况又和棚内不太一样了。在户外,有些时候你的灯只是一支副灯,为的是要把反差下降,因为阳光便是那最好的一支主灯;但也有时候,你手上的那支外闪可能就是你创作上最好的那一支主灯,而阳光只是打亮你背景的工具而已;而如果在阴天时,你手上的灯就可能是制造“阳光”的最好利器。所以在棚外拍摄时,就完全是看个人心中世界的发挥了。 让阳光洒进来创造自然的阳光感,降低反差 让阳光洒进来创造自然的阳光感,降低反差 而如果是到一般的室内拍摄时,所要考虑的状况就更多了。有时你要考虑的是场景对于打灯的自由度有多高,因为有些室内的场所十分窄小,所以最多就是跳灯的发挥;有些室内状况是有光线打入,所以就可借力使力发挥闪灯的能力。而有些室内完全没有光线进入,那就要把室内当成棚内的一部份来发挥。因为在棚外的状况不像棚内可完全由自己掌控,这时打灯的基础是否扎实就更显得重要了。 下面这张图看起来是一张有阳光洒进室内的照片,看起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其实当时的拍照环境是一个阴天的状况。 没打灯时的状况,可看出光线质感其实没那么好。 没打灯时的状况,可看出光线质感其实没那么好。 这个室内只有单面受光,虽然我们从肉眼看来,像是个还挺不错的光线环境,但是在相机的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