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详细解析如何有效的向用户传递信息
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的职责之一,是有效的向用户传递信息。在互联网产品中,操作引导、结果反馈、界面呈现的元素、大小、颜色等,都可以看作是信息的传递。高效准确的信息传递,是良好用户体验的基础。下面总结了几种简单的进行有效信息传递的原则:一、使用用户容易理解的语言信息的传递过程就像是一种对话,对话就需要语言。语言的形式可能是文字、图片,也可能是闪烁、变色、大小对比等,但不论采用什么形式的“语言”,一个基本的要求是,确保用户能够“听”得懂。例如,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用户不理解的专业术语、含义不明确的符号、表意不准确的动画等。GOOD DESIGN:图标图标是一种经典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好的图标设计可以让用户一眼就知道它后面对应的程序是干什么用的,生动并且直观。所以现在流行的系统中,很多都采用了图标的方式来标识程序。上图所示,即便没有文字,我们也能猜到这些图标代表着什么功能。GOOD DESIGN:iBooks的列表界面在iBooks中,显示图书列表的界面并没有做成常规的list的感觉,而是使用了拟物的方式,以一个书架的形象呈现,书架上摆满了用户已经下载的图书封面,就像是你真的面对着一个书架,上面摆满了图书一样。这样的话,用户很容易意识到,只要把书“拿下来”,就可以阅读了。

PS制作卡通鲜花文字
最终效果图 1.新建一个200PX * 200PX 的文件,背景填充白色 ,然后选择文字工具输入"F"文字的颜色为浅绿色(色值:DBF5AD),字体请选择比较宽,粗的字体本教程选择“Arial Black”,文字大小为: 200 pt 如图1。然后删格化图层,用橡皮工具选取适当的大小把文字的各个边角擦出弧度参照图2 < 图1 > < 图2> 2.调出文字的选区,然后新建一个图层,填充深绿色数值:2F8B48,如图3,先不要取消选区,按 Ctrl + Alt + D 羽化数值为:7,再选择菜单: 选择 > 修改 > 收缩 数值也为7,然后按 Delete 键删除选区部分如图4 < 图3> < 图4> 3.再调出文字的选区,在背景图层上面新建一层,选择菜单: 选择 > 修改 > 扩展 数值为3,然后填充浅绿色颜色数值为:A8CFAF 效果如图5 < 图5> 4.在最上面的图层上新建一个图层,按 Ctrl + "+" 把图层适当放大,在文字的下部位置用钢笔工具勾出叶子,然后调出选区填充深绿色颜色数值:2B8E00,效果如图9,再按 Ctrl + Alt + D 羽化,数值为2,再选择菜单: 选择 > 修改 > 收缩 数值也为1,填充浅绿色,颜色数值为:B4FF92,效果如图10 < 图6> < 图7> < 图8> < 图9> < 图10> 5.新建一层,把图层再适当的放大,在空白的图层区域,用椭圆选取工具绘制椭圆,然后用渐变工具绘制渐变如图11,取消选区,按 Ctrl + J 复制图层,选择菜单 :编辑 > 变换 > 垂直翻转 ,再适当哪个的移到之前的椭圆图形下面如图12,同样的方法复制出如图13的四个椭圆小花瓣。 < 图11> < 图12> < 图13> 6.适当的把花瓣旋转一下得到图14的图形,然后把四个小花瓣合并到一个图层,按 Ctrl + J 再复制一层,按Ctrl + T变换45度得到图16所示的图形。 < 图14> < 图15> < 图16> 7.在最上面的图层新建一个图层,用椭圆选区工具绘制一个小正圆再填充粉红色数值:FFC8D4,如图17,选择菜单:选择 > 修改 > 收缩 数值也为2, 然后把前景颜色设置为橙色数值:EA682F,背景颜色设置为淡橙色数值:FF965B,选择菜单:滤镜 > 杂色 > 添加杂色 数量为 17% 效果如图18 < 图17> < 图18> 8.在花瓣的图层上面新建一个图层,用椭圆选取工具绘制正圆如图19,然后填充黄色,在把选区适当的移动位置,按Delete 得到图21所示的图形,取消选区按 Ctrl + J 复制一份,选择菜单 :编辑 > 变换 > 垂直翻转 移到下部位置如图22 ,把这两个图层合并,然后复制变换角度得到图24的效果。合并这些鲜花的图层,调出他的选区,在他的下面新建一个图层 选择菜单: 选择 > 修改 > 扩展 数值为2 填充颜色:E68D00。合并这两个图层. < 图19> < 图20> < 图21> < 图22> < 图23> < 图24> 9.把做好的鲜花移到文字的上面,用同样的方法绘制其他颜色的鲜花,再不断的复制改变大小,最后完成最终效果。如果嫌花朵制作工程复杂,请下载适当的笔刷,和图案。 < 图25> < 图26> < 图27>

秋日私语 Photoshop绘缤纷水晶枫叶
1、在Photoshop中将前景色定义为绿色(#00ff00),选用“自定形状工具”,画出一个枫叶的形状,起名为“枫叶”。 2、点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添加图层样式”按钮,选择“内发光”一项。 3、设置和效果。为了大家观看方便,我把背景色换成了黑色。使用“内发光”是为了使风叶的边缘的颜色更自然一些。 5、选择钢笔工具,把枫叶的主经络钩出来。 6、将路径转为选区,填充深绿色(比浅绿深的绿色就是深绿,哈哈 开玩笑。其实这里的颜色并不重,要到后面会调整的)。 接着将此层复制出来一层,将两个图层的“混合模式”都设置为“柔光”。

给爱旅行摄影女孩的忠告
我写这篇文章是受到世界旅行者、国家地理专栏作者Daisann McLane接受的一篇访谈的启发,她的采访主题是“旅行对于女人们来说难不难?”McLane小姐向正在旅行的女性们提出了一些忠告,尽管她的文章是从绝大多数旅行者的角度出发的,我的这篇文章面向的是那些既想旅行又恰恰想成为摄影师的女性朋友。所以如果你是那些现正在考虑采取行动到陌生国度去旅行的女 摄影师,我希望你能从文中有所收获并最终激发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么,当一个人是女性的时候,旅行对她来说有所困难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的。但是你可以让旅行变得更简单,只要你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并且有所计划。 作者作品 泰国 一个女人孤独的旅行不一定是无所畏惧的。相反,独自一人在一个谁也不认识的陌生国家的时候我会感到害怕和脆弱,想想吧,在凌晨四点(甚至更早)或是晚上十点(或是更晚),你拿着你那昂贵的器材到处乱转。我觉得恐惧,可我疯狂到愿意去做这些事情,为啥?因为我爱摄影,我甘愿为我所做的奉献。我还知道如果我不能从让我舒适安逸的国度之外去发掘(美好),在别的地方那就更不可能了。 像其他严肃的摄影师一样,不管是女性和男性,我的目标是拍摄伟大的照片。问题是如果你想拍这样的照片,你需要完美的光线。不幸的是,风光摄影或是城市摄影里那些最好的光线来自于一天之中最让人(女人)难受的时间(作者通常在黎明傍晚时拍摄)。 威尼斯 意大利 我并不是一直一个人旅行,但是我已经这样旅行过很多次了,当我独自一人时,我就要自己保护自己。我喜欢在水边和桥上去拍摄,这种情况下我经常越过肩膀回头看,以防一些疯子把我推下去。我并不认为我是偏执狂,因为我要照顾自己以便让我安全回家。 当然,其他黑暗或是遥远的地点,或者为了一个更好的有利位置,你必须要攀登或者跋涉下到一个小山丘上,这种情况下意味着潜在的危险。如果男摄影师担心这些事情(我相信他们一定会的),我确信女人们要考虑的事会更多。 那么怎样才能让你远离危险呢? 伦敦塔桥 英国
最新发布

黑白与彩色间的碰撞 教你如何选择
不少人都喜欢拍摄黑白照片 (或把颜色调至黑白),因为有时会更为「有感觉」,但与此同时,其实色彩也是照片的重要元素,失去了色彩,也就会削弱了照片的某些吸引力,到底该如何选择?以下有一些照片,让我们来比较比较。 1. 天鹅 这张照片基本上分为三大元素U天鹅、左下方的灌木、河流,在黑白照片里这三个主体都保留原好;然而天鹅的嘴在彩色照片里是抢眼的,会让人聚焦并感到天鹅的接近;加上啡黄色的灌木与色调,也带来冬天的苍凉感,这两点在黑白照片里就丧失了。不过,天鹅与雪的白,在黑白照片里却反而更突出而互相配合。 2. 小麦与日落 这张照片最主要是两大元素U天空的渐变色与小麦的剪影。显然黑白照片会将非常重要的夕阳色彩消除掉,但换上了灰阶的渐层,与及更为突出的剪影效果,似乎也相当不错。 3. 人像

选择正确的参数拍风光
从全自动模式到手动模式,尝试了很多不同的曝光模式,但对于其中的各个具体参数和选项,并没有真正了解。该如何使用它们,以及在哪些时候应该使用它们,仍然是个问题。 在拍摄风光时,开始尝试不同光圈和快门速度组合的效果。但会发现始终很难掌握快门速度、光圈以及感光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这个问题很多人感觉很沮丧,因为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效果是什么,可得到的照片总是达不到自己所预期的想法。 比如拍摄自己最喜爱的海景时,大家都很清楚需要将曝光时间设置得长一些,才能让波涛起伏的海水呈现出朦胧的薄纱状虚化,但是在慢速快门下,很快就会发现很难获得正确的曝光。 快门:25 光圈:F/16.0 感光度:50 遇到的最大障碍便是在手动模式下进行长时间曝光。因为需要设置的项目太复杂了,以致于不知道该怎么去平衡光圈、感光度和快门速度,以及所想要的虚化效果。 快门:6 光圈:F/16.0 感光度:50 要彻底搞明白曝光是很困难的事情,你要搞懂快门、光圈和感光度是如何彼此影响、相辅相成发挥作用的。如果想要充分地掌握画面表现的主动权,就必须了解这一切。 曝光的重要性 快门:8 光圈:F/16.0 感光度:200 对曝光的控制是整个摄影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你必须学会在按下快门前就能确保最终成像和你想象中的是一样的。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学习过程,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很不错的照片放在一个高级摄影师眼里,也许是属于被舍弃的范围。

探索相机世界 拆开看看光圈的真面目
今天的主角是大B君,也就是zeiss Biotar 75MM F1.5,这只镜头产量少,成像素质非常优秀,拥有迷人的焦外表现,虽然是只老镜头,现在的市价可是非常不便宜的!!! 故障原因是光圈叶片严重漏油,导致叶片散架,各位玩摄影的亲们,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马上停止操作光圈,停止一切动作,打包好直接送修理处,否则脆弱的光圈叶片非常容易出问题,变形折断的情况不在少数。 拆下的叶片上都是厚厚的油泥,以及一些锈蚀的氧化物,叶片本身是钢片,富有弹性,为了寿命硬度也较高,但是比较脆,卡住很容易折断。上面的固定点是黄铜的,因为这种金属有自润滑性,不会卡死,在需要轻盈变动的光圈叶片上使用是非常合适的。培养皿里面是分析纯乙醇,用来清洗油泥很方便,也很干净。 光圈叶片上原本是不会上油的,一般都是碳涂层来润滑,现代也有用氟涂层的,只是叶片不用金属材料了。以前都是手动头,金属叶片的很多。这是底部的固定孔有着严格的间距限制。 这货是另一层压圈,用来旋转,带动光圈叶片的移动来完成光圈的移动和开合。 叶片清洗完毕,晾干后一片片按照顺序和方向放置,不能有差哦! 全部放完了!一共是15片。原来是16片的,之前就维修过,应该是折断了一片。在这里,因为光圈数很多,缺一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压上开合用的压圈,这一步和上一步很难,需要非常多的耐心和时间来完成,所以,手痒的小白们还是三思而后行吧,就算我们这些老手,也是很烦开光圈叶片的!!!全拆光圈叶片双倍收费神马的我会乱说?! 请爱惜修镜师的生命,切勿投喂拆掉装不起叶片的零散镜头!!!投诉+差评噢!!! 完成!!关闭一下,看来工作正常!

夜景魅力 尼康D5200高感光度原片解析
在笔者的《绝佳画质 D5200+4支DX头及最全样张解析》文章中,我们已经非常具体的了解了尼康D5200在不同光线条件下样张的画质水平,本篇后续文章,笔者将向读者具体展示D5200高感拍摄夜景的能力。 手持D5200,并用旋转LCD进行取景拍摄 D5200的感光度范围与D5100一样,为ISO 100-6400,经过扩展,ISO可使用到ISO25600。虽然D5200提高了传感器像素数,并且提高了素密度,但因为它采用了与D4、D800/D800E、D3200相同的EXPEED 3图像处理器,笔者对D5200的高感表现还是有一定期待的。 D5200/D5100参数对比 再了解D5200高感表现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D5200与D5100两代入门单反的差别。 D5200机身仅重555g(含存储卡与电池),机身很轻巧 从参数表来看,D5200与D5100的最大差别就是将传感器像素数提升到了2400万,采用了与D7000相同的39点对焦,为了改善机内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D5200还使用了EXPEED 3处理器,这个变化不仅可以提高图片处理速度,对高感的表现也是有很大帮助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D5200具体的高感表现。 D5200高感截图展示 我们来看一下D5200 ISO400-6400样张截图对比。 D5200高感100%截图位置

Sony RX100 大光圈F1.8 挑战微光夜拍
最近这几年发表的高阶机种,最大光圈早已突破F2.8这个数字,甚至来到F1.8,让玩家在微光环镜下更能轻易捕捉影像,Sony RX100 有着F1.8的超大光圈,并还有高性能卡尔蔡司Vario-Sonnar T*光学技术镜头,以及1.0Exmor CMOS影像感光组件的加持,让这款精巧的随身机可以拍出梦幻绝纶的微光作品与浅景深效果。 大光圈还有什么其它优点呢? 就摄影的基础观念来看,光圈越大则数字越小且景深越浅,多数在加强散景效果及突显主题凝聚焦点时使用,又或是在较昏暗的环境拍照时,可以提高相机的进光量,以换取较快的快门速度,让玩家能拍出稳定影像避免模糊的产生。不过有时适度缩小光圈值也有其好处,不仅可减少色散的情况发生之外,也能提升解像力让画质更加锐利。至于在拍照时要要如何拿捏光圈的大小?除了端看现场环境的光源强弱外,拍摄者想要如何呈现影像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透过Sony RX100的F1.8大光圈镜头及1.0Exmor CMOS影像感光组件的加持,微光拍摄再也不是随身机最头痛的事情了。 回头再提使用大光圈拍摄的注意事项,如果是在微光的环境要以大光圈来换取不手震的影像,有时还是会因现场光源实在太微弱而无法得到较理想的快门速度,此时不妨试着提高ISO感亮度至可接受的数字,再搭配防手震功能一起使用,相信就能拍出理想的影像作品。假若真的还是不行,另一个方式则是使用闪光灯,在需要时可利用Sony RX100的内建闪光灯来达到补光效果,也能有效凝结影像,不过在使用闪光灯时,若想要将背景也清楚入镜的话,Wisely会建议选用「低速同步」的闪光灯模式,才能拍出理想的画面。

日系清新空气感术: 美味料理写真
翻着被酱汁弄脏的食谱,跟着书中的步骤,一步一步努力完成的美味料理,再透过相机亲手记录下来,上传到部落格和大家分享料理心得,似乎已经变成不少现代人生活的乐趣之一了,当然摄影达人 宇杰 也是其中一员,也分享如何拍出充满日系空气感的美味料理写真。 料理写真 我们家常常利用空闲时间较多的假日,主些比较特别的晚餐,因为特别,所以常常需要看着食谱才能煮出来,因此比起一般的料理,需要花上更多时间,要下的功夫也更多。历经千辛万苦完成的美味料理如果未经修饰与摆盘就拿起相机随意乱拍岂不是太可惜了。 要把食物拍得好看又好吃,其实前制作业是最重要的,首先要先找到一个有自然光的地方,把窗户打开,让阳光满溢整个空间,那里就成为你专属的摄影棚了,然后开始细心的布置装潢吧!摄影教程 铺上桌巾、放上充满自然朴实感的木匙木叉,拿出最喜欢的盘子来装盘,完成了以上步骤,就离好看的照片不远了。 拍照的时候请尽量使用自然光,大胆的依赖它吧!因为笔者习惯靠着窗拍,所以通常光线都是从九点钟方向照进室内,常常在晚餐煮好得时候发现太阳已经准备下山了,光线也变的微弱,这时千万不要太信任自己双手的稳定度,架上脚架吧!只要画面不要晃,就算画面整体看起来很暗也没关系,因为每个时段的光线变化都能够带给人不同的感觉,也因为这样,早午晚餐所拍出的氛围都不同,照片内容与情感都丰富了许多,也更能贴近生活。 除了用布和背景制作出的摄影棚可以做为媒介,营造出想象中的整体氛围外,其实运用现有的素材就能营造出整体的视觉感受。简单来说,就是把整个家里都当作摄影棚来使用,将食物结合背景一起拍,不需要特别营造,利用巧妙的构图就可以呈现出一种乱中有序的感觉。

【人像摄影技巧】如何拍摄特写照片?
如何拍摄特写照片? 特写照片的效果比近景更进一步,它可以让模特的某一局部充满整个画面,从细微处来揭示人物对象的内部特征。特写更重视揭示画面内在的动感,通过细微之处看本质。 拍摄特写,成功的关键在于拍摄者要独具慧眼,能抓取一些值得特写的局部。特写会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没有诸如构图、拍摄技巧等复杂因素就可以直接了当地进行拍摄。特写一般用来表现人物比较有特点的一面或者身体的局部,当然,也包括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场面。 拍摄参数 相机:Sony α900 焦距:70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 200 快门速度:1/80s 曝光补偿:EV0 拍摄提示 如果模特面部轮廓清晰,长相标致的话,很适合拍摄特写。人物的眼睛常常是特写的内容,因为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可以窥见人物的内心感情。 拍摄参数 相机:Sony SLT α55 焦距:85mm 光圈:F8.0 感光度:ISO 100 快门速度:1/125s 曝光补偿:EV0 拍摄提示

蔬果瓜菜布光有讲究
这一次以蔬菜水果之类的农产品做为我们拍摄的主题,为了让画面更贴近生活,画面设计上决定采用拍摄食谱的手法,营造出创意厨房生活料理的味道。为了让拍摄画面更美轮美奂,前制的采买作业就显得很重要,为了找到品项较好的蔬果,特地在中午时刻就前往黄昏市场,这时段的市场尚在进货、准备,因此没什么客人,有助于我抢先挑选到外观模样较无瑕疵的蔬果(这也是我平时拍摄类似案子时所做的前制工作)。 过去我们在拍摄这类题材的时候,为了让照片看起来更干净一点,所使用的道具,无论是蔬菜、水果本身,还是钻板、厨具皆以新品为主,避免旧器物上的破旧污痕降低照片质量。比较让我惊讶的是,由于这次未与厂商合作,因此所有厨具皆来自自家厨房,不仅使用痕迹明显,造型更与设计构不着边,然而整体拍出来的照片,完全看不出一丝脏污老旧,藉由傻瓜摄影棚明亮、均匀光源,得以保留器物的使用痕迹与历史岁月,剃除了破败脏污的调性。 提早前往市场才能找到外观品项较佳的蔬菜水果,拍摄时画面才会更好看 另外一点,金属对象之所以特别难拍,在于其强烈的反射性质,容易将周遭环境倒映在金属表面上,导致拍出来的照片充斥着破碎凌乱的脏点(破碎的白色反光来自闪光灯,凌乱的黑点来自于周遭环境的倒映)。使用傻瓜摄影棚就算不是深谙打光技巧的商品摄影师,也能将金属对象拍出如广告般的平顺柔滑、渐层光泽。如本次照片中的刨具、滤网、模具……等,都是利用傻瓜摄影棚本身的光源拍摄出完美的金属光泽。 拍摄食材类的情境照片,难免加入金属厨具或餐具做为摆设点缀,由于金属在控光上不好处理,大多人不喜爱拍摄。利用傻瓜摄影棚的柔光特性,则可轻松的解决这恼人麻烦的问题,如本图的滤网与刨具,呈现出完美的渐层光泽,替照片加分许多。 傻瓜摄影棚的光源虽然仅来自顶部的两支灯管,但藉由摄影棚的设计,可让光线在摄影棚里进行充裕的反射,使光线均匀而柔和,以光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光线最能突显被摄对象的色彩饱和度。而拍摄蔬菜水果这类题材最需要的就是色彩饱和度,才能表现出蔬果本身的新鲜度,卖相更受欢迎。值得一提的是,傻瓜摄影棚采用标准色温5500K灯管,只要将相机白平衡设定在日光白平衡模式,就能获得准确又饱和的蔬果照片。 拍摄时,玩家们一定会遇到正面光线不足,也就是蔬果前部过暗的情况,这时候建议在傻瓜摄影棚的前方装设弧形与直线反光板,也就是说明书上的B、C板,藉由两片反光板的反射,轻而易举就能解决前方光线不足的问题。 未使用反光板,蔬果前部偏暗,视觉上看起来就不怎么可口 使用反光板,蔬果前部获得足够的照明,整体照片的新鲜度大幅提升很多 利用弧形与直线反光板为产品前部补光示意图。图为拆掉C板(直线反光板)后,替蔬果泼水,提升蔬果新鲜度与饱和度的情境。

哪支镜头才配得上你的尼康D800
2012年发布的尼康D800在DxOMark的测试排名中,至今仍毫无争议地占据着榜首位置。其3600万像素的高分辨率在所有其他135全画幅单反相机中未逢敌手。 然而,如此高的传感器分辨率,对光学系统也提出了要求。换句话说,并非所有镜头都能充分发挥D800传感器的分辨率优势。那么问题是,你该选择哪些镜头,又该回避哪些呢? 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DxOMark使用D800测试了61支不同的镜头,向我们展示了这些镜头配合D800会有怎样的结果。 在本次测试的第二部分,我们将关注标准焦距镜头。在这个焦段用户可以有非常多的选择,包括定焦和变焦镜头。为了简化工作,这里我们只关注50mm和85mm定焦镜头、微距镜头和一些标准变焦镜头。 在这个范围内,DxOMark一共测试了28支镜头,焦距从50mm到105mm,还有6支焦段在24-70mm左右的变焦镜头。 在测试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50mm和85mm定焦镜头往往表现出超越其他定焦镜头的结果。事实上,DxOMark测出来的最高分几乎都来自85mm镜头——这一点值得任何人在选择镜头时注意。 如果你在寻找最佳性能的镜头,不妨考虑一下85mm 除此之外,我们都知道的“定焦比变焦更好”的结论在这里也再次得到证实。定焦镜头的结果平均比变焦镜头高出20%到30%——一个不容忽视的差距。 定焦镜头普遍比变焦镜头得分高出20%到30% 50mm

30套精美的图标素材分享
网上的免费图标素材非常多,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图标对设计师来说是宝贵的财富,高质量的图标素材既能为设计师节省时间,又能有很不错的效果。今天本文收集了30套新鲜出炉的图标素材资源与大家分享,可以免费下载使用。记得分享和推荐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