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3D MAX建模教程:女性角色模型解析
先来卡看最终效果图:嗨,各位,我是Andrius Balčiūnas,接下来,我将带领你们来了解我制作”Shadow Conscious”这副图的制作过程。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了学习而制作。我想制作一个真实的(至少是自然的)人物。首先,寻找参考资料。我从网上收集了许多女孩的图片。虽然我不知道最后会成什么样子,不过我认为如果你拥有多个角度的女孩参考资料以及许多符合要求的解剖图片那会很有利于你的创作。我使用了可编辑的多边形建模。简单的从一个长方体开始,添加边缘线,切分等,我认为创建人物中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它不是一个技术活,而是美与结构之间精准的平衡(如果这个是你的目的)。这里有个眼球建模的小技巧。不要把瞳孔开始的地方做成硬边。因为在后期渲染时将会得到非常糟糕的效果。同样,当你在制作眼球的外部球体来实现反射效果时,不要让它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球体,你需要把它做的有点凸起。这样,就能得到自然的反射效果。

告诉你亚当斯区域曝光秘籍
除了分别曝光,可能确实没有什么能让你在前期做到既让左侧的透过云彩的阳光清晰,又能让右侧的建筑物清晰的方式。 景山万春亭 iso200 白平衡自动 亚当斯认为,黑白负片所能呈现的最大明、暗对比是从第2 – 8区 (数码的宽容度公认的比负片要低些但高于反转片)。而自然中光线强弱的变化,从最亮的阳光下的积雪,到最暗的阴影甚至会超过0 – 10区。有的情况下,画面中的景物又没有这么大的反差。比如只有从第4 – 6区,那就要通过曝光和暗房后期增加反差。总之,最终的效果是要充分利用底片(相纸)的宽容度,使一张照片中,黑的地方黑(第2-3区)白的地方白(第7 – 8区),这才是好照片!(注意以上叙述并非亚当斯原话,是老败对亚当斯精神实质的理解,信不信由你)。看看他拍出来的照片,漂亮照片都是这样的。 操作上,亚当斯的方法必须使用测光表,并且是点测光表(没有就DIY,象亚当斯那样),并且首先要了解一点测光表的工作原理。上面说过,这1 – 10区的灰阶是摄影工业标准。测光表工作的逻辑过程是这样的:你给它‘看’一个目标,它检测目标的亮度后告诉你使此目标‘正确’曝光的光圈/快门组合(亚当斯那年头的测光表没这么先进,只能告诉他目标亮度是多少烛光每平方英尺,剩下的自己算。所以确切地知道亚当斯的操作细节没有意义。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其精神实质对我们现在的帮助)。需注意‘正确’二字加了引号,什么意思呢?正确,就是把你的目标曝光成中灰,18%灰,第5区,随你怎么叫。而且不管你给它看的目标是白的(8、9区),还是黑的(2、3区),按测光表曝出来的效果就是第5区。听起来有点荒唐?没事可以慢慢想想,很难有更好的办法。 知道了测光表的逻辑过程。对亚当斯的语言就很好理解了。他常说在拍某某照片时把某某景物(比如一块石头,一片树林,一片云)“放在”第几区。怎么个‘放’法?用点测对目标(一块石头)测光,然后用测光表告诉你的光圈/快门组合曝光,你就是把这块石头‘放’在了第5区。也就是说,在你的照片里这块石头将是中灰。什么?!灰色的石头?!不行!这块石头在俺的画面里很重要,它处在树下阴影部分,色泽幽暗,与旁边天光直射下的花丛成鲜明的对比。它明明都快是黑的了,怎么弄成中灰了!这哪成?!?#¥%…… OK! 你的意思是这块石头不应该被放在第5区,而应该被放在第3区?那好办,按刚测出来的光圈/快门组合减两档曝光就是了。再测测边上的花丛,亮度比石头高出了4档光圈之多,把石头放在3区,花丛就被放在了7区,无论是底片还是数码的宽容度都该足够,挺好,按快门吧,你都应该已经能想象出能够得到一张什么样的照片了。(prevision 是亚当斯在推广他的理论时所宣称的重要优点之一。但这一点在当今数码 OK! 不知不觉,咱们已经按照亚当斯区域曝光理论虚拟操作一次了。体会到它的优点了吗?如果用点测光,测石头并曝光,石头出来是中灰(5区),花丛就是9区!完蛋,曝过了!超过底片/数码的宽容度,只得到惨白的花丛。用点测,测花丛并曝光,拍出来花丛是中灰(5区),石头可就成了1区了!完蛋!还是超过底片/数码的宽容度,欠曝,只得到漆黑的,没有质感的石头。那我用视场平均测光(这是亚当斯年代就有的)。那就得看运气了,你的暗石头占多大画面面积?花丛又占多少?其它背景很可能面积更大且可能很黑(地面阴影),也可能很亮(天空或水面), 它们会主导视场平均测光的结果(因为面积更大),所得出的曝光结果是你完全无法预料的。那我用*重点平均测光,评价测光,使用曝光锁定按钮……….. 这些都可以,但都不能保证给你一个暗而有细节的石头和明亮而有细节的花丛。只有亚当斯区域曝光法 – Adams’s Zone System 可以帮助你信心满满地做到这一点。 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可以保证你得到反差漂亮的照片,可好多人看了都嫌麻烦。当然了,嫌麻烦的可不只一个两个,懒人有一个优点就是聪明,于是就总结出了亚当斯理论的简化版,就4个字:白加黑减。啥意思呢?道理很简单。 首先明确前提条件:点测光。凡是谈亚当斯的道理都是在谈点测光,白加黑减是亚当斯简化版当然也不例外。 千万别把视场平均测光混进来,那肯定绕糊涂! 然后定义‘黑’和‘白’。‘黑’,就是画面中最暗的部分。‘白’就是画面中最亮的部分。 请看这张照片。先用视场平均测光来介绍一下这个画面。这是冬季上午9点不到室内阳光直射下的一个音箱。画面中的‘黑’与‘白’分别用绿圈和红圈标示。看看曝光组合。一切都规规矩矩,有什么错嘛?没有。可画面就是那么平淡。看看那中间调,就一个字:肉!结论: 视场平均测光不是好办法!

定焦镜头的优势与选择的理由
很多摄影爱好者希望“一镜走天下”,对变焦范围小的镜头都不满意,更别说定焦镜头了,其实,真正从摄影的角度分析,定焦镜头有许多优势。 首先补充一点点英文概念:一只定焦镜头(prime lens)特指只有一个固定焦距的镜头,相对应的另一种镜头则是变焦镜头(zoom lens),后者拥有可调整的多种焦段。虽然变焦镜头比定焦镜头在取景上更为方便,但是很多摄影者最终会选择一只定焦镜头作为自己最主要的拍摄伙伴,下面是最重要的6个让人钟情定焦镜头的理由。 1.实惠的价格 一般来说,定焦镜头要比变焦镜头的价格更低廉,相对变焦镜头,一只Prime Len采用更少的镜片组以及更简单的结构设计,一般来说,最出色的定焦镜头只有变焦镜头的一半价格,尤其是50mm焦段,几乎是各家最便宜的镜头焦段。 2.较小的畸变 畸变是变焦镜头最大的软肋,几乎所有涉及广角的变焦镜头都存在明显的畸变问题,而定焦镜头因为只需对一个焦段的成像进行纠正与优化,所以往往很少会出现畸变现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旁轴相机在广角畸变上比单反相机有天生优势,例如15mm/f4.5等超广角镜头甚至完全不存在畸变。 3.更锐利的成像 简单的镜片结构自然会带来更锐利的图像,尤其是那些含有ASPH非球面镜片的定焦镜头,在最大光圈下也能提供极为锐利的焦内成像。 4.柔美的焦外(Bokeh) 在相同价格下,定焦镜头可以比变焦镜头提供更大的光圈(事实上变焦镜头的极限光圈便是F2.8),也就意味着更柔和的焦外虚化(Bokeh)效果,除此之外,定焦镜头的光圈叶片更多,接近圆形的光圈会提供最漂亮的Bokeh。
最新发布

摄影师柳叶刀镜头下的迷离世界
潮汐起落,日月交替,自然风光的绝美不止于一瞬,更存于一时。虽然我们的眼睛无法将这样的美景过程铺展,照相机却可将流动的时光与风光在快门间“凝结”。当镜头记录下如丝绸般的潺潺流水、夜空里星星的轨迹以及划过天际的彩云,藉由慢速快门(以下简称:慢门)开启的迷离世界,会在摄影者的眼前缔造出一场真实的“梦境”。 柳叶刀作品 拍摄时间:2013年4月1日晚间10点 拍摄地点:西藏八宿县来古村 拍摄数据:光圈f5.6,快门速度13秒 拍摄提示:星轨拍摄起来较为复杂,此幅作品共运用了多达220张的照片后期合成。 摄影知识:何为慢门风光摄影? 慢门风光摄影,指的是相机通过一段的时间的曝光来记录风景的连续状态,一般的设定速度在1/25秒以下直到B门的这段速度范围。在运用慢门拍摄风光时,因其速度较慢,场景中的影像元素会在感光元件上移动,形成我们平时肉眼所看不到的虚影,从而产生不一样的视觉观赏效果。 Q1.在您拍摄的大量作品之中,您觉得什么样的摄影题材比较适合慢门摄影?原因是什么? A: 慢门风光摄影最适合的题材一般是有流动的水或云的户外场景。因为慢门能勾勒出风景运动的形态与过程,拍摄出人眼无法看到的梦幻效果。在这样的表现下,流动的水和云会呈现如同丝绸一般令人惊艳的效果。 柳叶刀作品

如何拍摄野兔的拳击赛
天气变暖,也意味着野兔们的“拳击赛”拉开帷幕。“它们的速度快而激烈,所以在拍摄这张照片时我选择了中等的光圈值和高速快门。”屡获殊荣的摄影师理查德·史蒂文斯(Richard Stevens)解释道,“这样可以为将野兔‘冻结’在一个小景深里提供了更好机会。这个镜头拍摄于荷兰的特塞尔岛(Isle of Texel),那里生长着大量像这样的生物。每年春天,都可以看到雄性和雌性野兔在田野里‘拳击’,而这个特殊的日子也不例外。与此同时在英国,我已经在赫特福德郡(Hertfordshire)的乡村里拍摄了一些不错的‘拳击’野兔。” 拍摄窍门 ★ 野兔的情绪易变,很难接近。因此可以考虑使用超远摄镜头来获取最佳的效果。 ★ 提高ISO设置可让你在弱光环境中获得适当的快门速度。 ★ 使用相机最快的快门速度和最高效的对焦模式,在最短间隔内按下快门拍摄。 注:更多请关注摄影教程栏目,三联摄影群:182959594欢迎你的加入

隔著玻璃拍摄时如何避免反光?
爱去旅行的你,坐火车、住酒店或者是在观景台时,都会拍摄玻璃窗外的景色,但拍摄时有否发现反光?在你无法打开窗的情况下,其实有些小技巧可以帮你减低反光的情况呢: 1. 最理想就是在室内全黑的环境下进行拍摄外面的风景,因为室内的光线会在玻璃上造成反光。如果你在酒店房间内,可以试试先落下窗帘。 2. 在镜头旁放一些黑色的衣物,防止镜头附近的光线进入镜头内。 3. 镜头尽量离玻璃窗愈近愈好,但如果你是用单反的话,不要让镜头碰到玻璃,会令拍出来的相片有点模糊。 4. 尽量不要用超广角镜头,因为入镜的画面愈多,相机吸入反光的机会就愈大。 5. 有些超高的酒店大楼会使用偏光镜,这时候就记得不要再在镜头加上偏光滤镜了,因为这样会令相片出现奇怪的颜色。

如何拍摄定格“悬浮”的小羊
随着夏日的到来,大自然为你提供了大量季节性拍摄的机会。除了让花卉和小动物来填满画面,为什么不更近一 步,尝试捕捉更多吸引人的照片呢? “我在草场的附近骑着车,突然有一些奇怪的白色物体进入我的视野,” 专业生态摄影师罗斯李恩·雷蒙(Roeselien Raimond)描述道,“一些羊羔在来回不停地跳跃,像是疯了一样,那一刻我甚至怀疑它们是不是患上了疯羊病,但显然那只是羊羔们‘游戏’的方式之一。我几次回到那里想要拍摄下这一刻,不过实际上并不简单。围栏和昏暗的光线经常让我扫兴而归。” “跳跃中的羊羔速度非常快,而且并无规律可寻,因此拍摄时只能预测一个焦点,然后期待它们会毫无选择地通过那里。我把相机设置到人工智能伺服对焦模式上,并试图通过取景器而不是肉眼来跟着它们完成拍摄。” 拍摄窍门 ★ 找一个合适的位置,不要离你家太远,这样你就可以在光线充足时尽快到达拍摄点。 ★ 如果你能够进入田野,尝试和农夫们成为朋友,并选择一个视野开阔的拍摄角度。 注:更多请关注摄影教程栏目,三联摄影群:182959594欢迎你的加入

作品赏析:把宠物脑袋配在主人身上
把不同的脑袋“装”在不同的身体上是一种很有趣的错位摄影。比如以前我们介绍过的《用报纸恶搞路人》就是一例。加拿大摄影师Zachary Rose则想出了把宠物的脑袋,配在主人身上的玩法,在Instagram(@zachdriftwood)上玩得不亦乐乎,且大受欢迎。 这种玩法其实很简单,拍一张宠物照片,然后比着主人再拍一张。不过真的实践起来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特别是要考虑到服装、道具和周围环境的搭配问题时。

吕小川解密摄影独特性和使用性
大家好!很多摄友对摄影构图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很多时候感到力不从心,深感构图看着简单却很难驾驭。 我告诉大家,最主要是理解构图和使用窍门。我曾说过,每一幅作品我们要达到目的有多种方法,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我今天给大家讲的这个构图元素绝对是我吕小川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并且一直成功运用的构图方法,相信对大家能够有一个很有效的实战参考。自古以来每一种知识经验、方式方法都不是凭空而来,这要感谢一代代的智慧分享者在提供知识经验。在这里小川不敢妄称此法唯独唯好,我也仅仅是将自己作为一个学习者和经验分享者的角色,希望能加入一代一代的智慧分享者的行列而已。 摄影师:吕小川 此构图法为何冠以“吕氏”两字,是因为有其独特性和使用性。“吕氏”并非标新立异或自立门派,只是想说明这是吕小川一直使用的构图方式方法。这个构图方法与我们在网络中能够搜索到的很多构图方法应该不同。构图经络法是采用表面构图之外更深层的线构方法。怎么理解呢?比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外表形象,但每个人的内部经络分布却是基本一致的。我们通过这些经络的分布和构建由画面内部向外设计摄影构图,这与我们常用的由外向内的“外显构图法”正好相反的思路。 用此“构图经络法” 可以简单、快速、有效的直达我们熟知的任何构图方式。就如数学中的公式(公式不等于定式!),我们把这“构图经络法”的精髓领悟并牢记,将来可突破一切构图框框而灵活运用! 我曾引用过一句话:说而无说。 希望大家将此构图方法在拍摄中与自己融为一体,必定受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切记不可认死理,走死胡同,一定要懂得灵活运用! 每一份知识都是总结出来的,摄影构图的方法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后去实践,然后再总结、再实践... 这种总结和实践绝对是智慧的积累,智慧不是衣服可以扔掉的,智慧绝对是伴随你一生的!这也绝对不是事后诸葛亮,这是学习方法,千万不要幼稚的去想。 吕小川作品 有人可能会问:记背这些构图规则会不会太死板?我的回答是:谁让你去背了?要懂得学习精髓,了解原理。如果你只会得死记硬背,我告诉那就是无效用功,学习方法有问题。因为每张片拍摄的情况不同,我们的大脑和创意不是生产机器,而是有灵性的。 有人说要凭感觉、直觉、灵感,说的很对,但请问这些又从哪里来?每一份知识技巧的现场运用绝对不是你在一瞬间要想很多事情,如果等你想清楚、 在这里再次提醒大家,每一份知识都是有用的,在这里小川不排斥任何对你有用的知识。我曾说过:小川分享的知识仅仅是百花齐放中的一朵,仅供大家参考使用。每一份知识、每一个技巧和经验它都有其存在并发展的意义。首先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

长枪短炮不需要 随手拍出诱人的小点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小编一样的习惯,就是睡前一定要吃些小点心当做夜宵。今天闲来无事,小编决定在吃掉它之前,给它留一张最后的“遗照”。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最近看微博上随手拍摄的食物图片越来越多,尽管其中很多照片因为拍摄的随意,导致其存在诸如光线杂乱、无法表现食物的诱人等问题,但此类照片依然在微博上很受欢迎。小编尝试想通过手头上非常有限的设备,尽可能的把食物拍的好看、有质感,希望能为网友们带来一些灵感。 效果对比 拍摄时小编身边只有一台相机加一个35mm定焦镜头,连一部闪光灯都没有。拍摄对象是夹着热狗肠的奶油脆皮小面包。金黄的外表,诱人的香气...等等,先别急,在把它吃下肚之前,先把相机拿出来吧。 让我们看看怎么样才能把它拍摄的更加诱人。 首先,我们拿一张干净的复印纸垫在桌子上。一般而言,拍摄这类的食物使用白色的背景会比较好。如果拍摄地点在餐厅也可以使用餐巾作为背景。然后把奶油脆皮小面包放在上面。注意抓拿的时候要尽量使用餐巾纸,这样可以避免在操作相机的时候弄脏机器。即使手上沾上不易察觉的少量油渍,对于相机表面涂层的伤害都是非常大的。 我们先按常规曝光参数拍摄一张。结果... 自动测光拍摄 不出意外,相机的自动测光下,照片灰暗、欠曝,面包毫无质感可言,更别提什么“诱人”了。看到这种场景,一般的拍摄者,会采取提高曝光补偿的做法。小编将相机的补偿增加1.5个EV。同时调整白平衡。偏暖一点的颜色比较适合表现面包这样的食物。于是... 增加曝光补偿拍摄 效果较第一张照片有了一定的提升。面包稍微看起来新鲜了一些,光线很柔和,照片的细节也很足。我们常见的微博上个人拍摄的食品图片大约都是这样。但是,对于一张食物的图片来说,这样的效果实在过于普通,距离“诱人”还有一定的距离。 我们还能采取什么手段呢?

解析常见花卉的拍摄技巧
不同花有着不同的美,不同的视角展现花不同的美,不同的镜头记录花不同的美丽,针对不同的花有不同的技巧让影像更精彩。想要把花拍的更美首先要了解花的美为何物,下面引用张爱玲的一段文字让大家感受花的美。 家中养了玫瑰,没过多少天,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了花落的声音。起先是试探性的一声“啪”,像一滴雨打在桌面。紧接着,纷至沓来的“啪啪”声中,无数中弹的蝴蝶纷纷从高空跌落下来。 那一刻的夜真静啊,静得听自己的呼吸犹如倾听涨落的潮汐。整个人都被花落的声音吊在半空,尖着耳朵,听得心里一惊一惊的,像听一个正在酝酿中的阴谋诡计。 花 美为何物 早晨,满桌的落花静卧在那里,安然而恬静。让人怎么也无法相信,它曾经历了那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 玫瑰花瓣即使落了,仍是活鲜鲜的,依然有一种脂的质感,缎的光泽和温暖。我根本不相信这是花的尸体,总是不让母亲收拾干净。看着它们脱离枝头的拥挤,自由舒展地躺在那里,似乎比簇拥在枝头更有一种遗世独立的美丽。 ——张爱玲 《花开的声音》 一段对落花描写的文字都可以美的如此“惊心动魄”,正向文字中所描述的那样,花是鲜活的生命,具有质感的生命。我们的镜头应该忠于现实,让花朵在影像中有生命的绽放! 梅花 梅花的花期为当年十月到次年二月,虽然现在花期已过,但作为经常入镜的花卉品种,还是想为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的拍摄技法。

微距镜头配合增距镜拍摄极致复眼
很多人都想拍摄昆虫的复眼,拍摄昆虫的复眼除了要有比较高级的设备外,布光也要比较讲究,而对焦更是要快速、准确。 实时取景手动对焦 拍摄复眼的时候,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焦点处是否合焦。虽然看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要求,但是实际上要能够做到完全合焦是一个既费时间、又费眼力的事情。首先我们还是要将相机架设在三脚架上,开启相机的手动对焦功能,并开启相机的实时取景,通过放大键放大到10倍来仔细观察虫子眼睛上的细节。慢慢转动相机的对焦环,直至画面完全清晰为止。当然这一连串动作要以昆虫不动为前提。我们可以将光圈设置得小一些,减少一些我们手动对焦上的阻力,可以将光圈设置在F11,即使小光圈,在微距镜头下依然会有较浅的景深。注意感光度尽量不要高于ISO 400,因为在这种极致微观拍摄下,画面中的噪点也会比平时更加明显,因此需要我们控制好感光度。 实时取景放大10倍观察合焦情况 蜻蜓的复眼适合拍摄 有一些昆虫的复眼是比较适合拍摄的。我们首选蜻蜓,它天蓝色的眼睛非常好看,而且画面不会那么凌厉。而其他的昆虫都不太适合拍摄复眼,比如蜘蛛, 它拥有不止一对复眼,拍摄出来有可能会让人不适。 静物箱

如何拍出最壮阔的草原景色
一望无际的草原是很多人最响往的地方。想利用相机拍下这绿油油的美丽景色,却发现不知该如何拿捏画面的比重,导致照片一片平坦没有层次。其实草原摄影的核心是线和色彩,摄影者可利用构图使它表现出最美的一面,进而表达主题内涵。有哪4个拍摄招式能解决这个难题呢? 典型的三分法构图 为了构成稳定的画面,可利用景物轮廓,横向三等分画面,而把被摄主体摆在黄金分割线位置上。右边这幅图突出了草原的秋意,而且摄影者在取景时特意加大了草原所占的比重,使其处于画面下方的1/3处。 光圈:F8 曝光时间:1/2000s ISO:200 焦距:35mm。草原刚好位于画面下方1/3处,主体加突出。 用全景构图来表现草原的宽广 摄影者可以利用宽幅取景的方法来拍摄整个草原。但是大多数时候,摄影者还是需要重点塑造那些能够抓住观者眼球的被摄对象。 光圈:F5.6 曝光时间:1/200s ISO:800 焦距:24mm。在一片草地上孤独挺立着的一棵枯树,自然有理由成为画面的中心。 用色彩对比来表现草原与树 草原与树木摄影的目的在于表现清新感。所以,当摄影者在拍摄草原上孤立的一棵树时,既然决定摄影主体是树木,就要大胆排除周围多余的被摄对象,而将摄影的重点放在色彩的对比上,并突出表现主体。下面两张照片均以水平线构图,并将一棵树纵向安排在黄金分割线交点上,而树木的阴影则增强了画面的稳定感。 摄影者应对准前景中的亮部对象,用点射光拍摄,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背景色调变暗,以体现出整体的高调效果。 光圈:F11 曝光时间:1/4000s ISO:200 焦距: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