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hotoshop调出古典唯美效果图的外景婚片调色
案列对比图:左为原片,右为效果图1、[注:一直不厌其烦的讲复制背景层,不要在背景层上修改]。复制背景层,生成新的背景层,而后复制背景层生成图层1,修改混合模式为滤色,操作目的:提亮。2、创建“色相/饱和度”调整层,设置参数如下:3、创建“渐变映射”调整层,操作布草如下:

插画艺术网
本实例以造型优美的、抽象的花朵形象和渐变的、绚丽的花朵色彩,来表现插花艺术网页页面的设计主题。该设计效果强烈,点、线、面、色彩和图形的组合运用是构成网页的装饰要素。紫红色的运用为画面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图11-40所示,为本实例的完成效果。图11-40 本实例完成效果在本实例中所设计的内容与主题相符,体现插花这门艺术的优美与浪漫。协调的处理色彩与其他设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网页的信息和情感传递效果,使人们在浏览的时候产生共鸣。在制作过程中主要采用绘制路径、描边路径来绘制图像,使用“画笔”工具来修饰图像的颜色,更改图像的混合模式使两幅图像叠加起来,能得到更加丰富的图像效果。如图11-41所示,为本实例的制作流程。图11-41 本实例制作流程(1)启动Photoshop,执行“文件”→“新建”命令,参照图11-42所示对打开的“新建”对话框进行设置,创建一个名为“插画艺术网”的新文档。图11-42 设置“新建”对话框(2)单击“图层”调板底部的“创建新图层”按钮,新建“图层 1”,然后使用工具箱中的“矩形选框”工具,参照图11-43所示在视图中绘制一个矩形选区。

CSS兼容IE6,IE7,FIREFOX的一些收集
第一种,是CSS HACK的方法height:20px; /*For Firefox*/*height:25px; /*For IE7 & IE6*/_height:20px; /*For IE6*/注意顺序。这样也属于CSS HACK,不过没有上面这样简洁。#example { color: #333; } /* Moz */* html #example { color: #666; } /* IE6 */*+html #example { color: #999; } /* IE7 */第二种是使用IE专用的条件注释<!--其他浏览器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css.css" /><!--[if IE 7]><!-- 适合于IE7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ie7.css" /><![endif]--><!--[if lte IE 6]><!-- 适合于IE6及一下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ie.css" /><![endif]-->第三种css filter的办法,以下为经典从国外网站翻译过来的。.新建一个css样式如下:#item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 red;} 新建一个div,并使用前面定义的css的样式:
最新发布

CorelDraw技巧教程:网格应用发挥到极致
我现在把风景画制作过程中的一方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由于这幅风景画基本都是采用网格来绘制的,所以我认为是把CD网格应用尽可发挥的结果。我已有关于创建基本网格教程了,所以这里不再赘述重复的内容,只就网格应用的一些技巧做说明,我想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吧。下面分别就风景画中的几种效果加以说明:1、将网格用于斑纹效果我在风景画中制作这种发亮的叶片,开始时纵横只用了9-15的网格大小,由于网格数少,不能很好地模拟叶片上的斑纹效果,看起来象塑料,所以在后期大量增加网格数量,以体现真实叶片上的斑纹效果,纵横达到了30-50网格大小,对于小小的叶片来说,这样的网格密度太大,制作效率太低。后来,我受到先前画主瀑布时将网格透明的启发,做些网格小点,让它四周透明融入叶片本色,中间显示斑纹颜色。以上是三组网格小点,实际上就是3个网格对象,都设置了透明,在白底是看不到,所以加个颜色底表现一下。两个白色对象用了标准/添加/80-85%的开始透明度,中间黑色对象透明设置为标准/差异/90-93%的开始透明度

ps新建一个图层填充为黑色快捷键填充图层快捷键
ps图层填充颜色的快捷键为Ctrl+Delete或Alt+Delete,两个快捷虽然都是填充图层颜色,但使用中与前景色和背景色有关系,如果要填充黑色到新建图层,那么就要看是前景色设定为黑色,还是背景色,下面通过截图简单说明两个快捷如何使用。 1、如下图所示,添加一个空白图层,下面需要填充上黑色,颜色的设定是通过前景色或者背景色来完成, 2、如果是【前景色】设置为黑色,那么选中空白图层之后,使用Alt+Delete来完成快捷填充, 3、如果是【背景色】设置了黑色,填充黑色的快捷键为Ctrl+Delete, 这两个快捷键很容易搞混,可以只记住一个,比如【前景色】填充的快捷键为Alt+Delete,当【背景色】为黑色的时候,可以把【背景色】切换为【前景色】再使用此快捷即可。

ps选区转换为路径锚点太多生成节点太多怎么办
持续使用ps做设计的朋友,应该会有一个体会,那就是ps的选区识别功能越来越强大了,比如使用快速选择工具,可能较为轻松的做出一个选区,2019版ps甚至增加了一个自动识别主体的功能,并且识别率还特别高,对于习惯使用矢量工具抠图的朋友,如果借助快速选择,然后转换成路径,再做一些细微的调整,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如果选区转换路径后,发现路径锚点太多了,很多节点必要存在,应该如何处理?下面通过截图简单说明一下解决方法。 1、为了把问题说清楚,笔者完整演示操作过程,如下图笔者已经做好了选区, 2、想要把选区转换为路径,可以点击图层面板上的【路径】,然后按住Ctrl键,点击【从选区生成工作路径】图标, 3、默认情况下生成的路径效果如下,密密麻麻的锚点,对于这个简单且具有清晰轮廓的水果来讲,简直不忍直视,如果是更为复杂的选区,生成的效果无法想象,到底这个功能是鸡肋,还是哪里没有设置好? 4、其实在生成路径之前,是可以设置容差的,只需要按住alt键,点击【从选区生成工作路径】按钮, 5、弹出的设置界面上,可以看到默认的容差值为2,通过容差值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减少锚点, 6、那么这个容差值,有最大值和最小值么,可以设置0.5和10之间的数值,超过这个范围,会弹出提示框, 7、笔者先把容差设置以为9,下图中可以看到,锚点是少了,但路径的范围出现了一些偏差,需要进一步的调整, 8、如果把容差调整为7,可以看到锚点较上图多了一些,但路径基本与选区一致,需要调整的地方比较少,也就是说,容差大了不一定好,容差小也不一定效果差,还是要多试几个数值,找到效果最佳的容差值。 锚点过多,可以通过容差值的调整,减少不必要的节点,选择合适的容差值,也可以减少调整路径的次数,还是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定,如果您在操作中遇到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讨论。

ps蒙版融合两张图片图层蒙版的使用方法
ps图片融合的设计中,少不了蒙版的应用,有些可以通过蒙版的渐变达到完美融合的效果,有些是需要使用画笔工具,做局部的绘制融合,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选择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没有哪一种方法是最好的,适合你自己的,或者用的最熟练的方法,才是最佳选择,毕竟最终的效果才是衡量的标准,下面通过一个实例,简单说一下,蒙版融合两种图片的方法。 1、下同中可以看到,ps软件打开两张图片,想要融合着两张图片,首先要做一下颜色匹配, 2、匹配颜色较为简单的方法,是选中一张图片之后,点击菜单栏上的【图像】,下拉菜单里面点击【调整】,展开的菜单里面继续点击【匹配颜色】, 3、弹出的界面上,选上【源】和【图层】,预览的效果,如果感觉不理想,还可以设置【图像选项】,直到理想效果。 4、匹配颜色之后,选中一个图层,点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添加图层蒙版】按钮,添加上蒙版,左侧栏上选中画笔工具, 5、在上端选中,点击进入【画笔预设】界面,选上【柔边圆】笔刷,调整【流量】为一个合适的值,这里可以先调整为50%,根据需要再次调整, 6、选中图层蒙版之后,在调整一下左侧工具栏上的【前景色】,在蒙版中白色代表显示,黑色代表遮罩,也就是所谓的“白显黑不显”,先把前景色设置为黑色,用画笔在图片上绘制,填充上的黑色,代表遮罩隐藏,所以下个图层的部分就显示出来了, 7、反复的绘制,以及流量和不透明度的设置,最终的效果如下图所示,笔者做的这个融合,也比较粗糙,并没有做更为细致的优化,只是想通过这个案例,说明一下大致的操作方法。 图片的融合,想要获得理想效果,就要不断的优化调整,并且还要做曲线调整、色彩调整等等吧,本文主要是蒙版入门教程,希望能够帮到你。

ps添加蒙版快捷键创建蒙版有哪些方法
ps图层添加蒙版初始状态下,并没有所谓的快捷键,可以手动设定快捷键,但通常我们只需要了解它的快捷操作步骤即可,在做好选区之后,可以点击图层面板下来的添加图层图标,即可添加上图层蒙版,也可以按住alt键添加黑色蒙版,下面通过截图简单说明操作步骤: 1、如下图所示,打开的图片中,使用选择中把人像选出之后,点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添加图层蒙版】按钮, 2、选区中的人像,在蒙版中显示为白色,其他区域为黑色,在蒙版中白色代表显示,黑色代表不显示,灰色代表半透明, 3、如果没有做选区,点击【添加图层蒙版】按钮,添加上去的就是白色蒙版,白色蒙版代表全部显示,可以在蒙版上绘制出遮罩区域,或者使用渐变工具,绘制出渐变等等。 4、如果想要添加上黑色蒙版,只需要按住Alt键后 ,点击【添加图层蒙版】按钮,此时图像全部隐藏, 图层蒙版也可以通过Ctrl+I快捷键,做反相的操作,把白色变为黑色,黑色变为白色。蒙版操作中如遇到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讨论。

3dsMax实例教程:制作逼真的彩色花瓶
本例将制作彩色花瓶效果,如图1所示。通过本例学习掌握“多维/子对象(Multi/Sub-object)”和“双面(Double sided)”材质的应用。执行菜单中的“文件(File)|重置(Reset)”命令,重置场景。单击创建命令面板下图形中的线按钮,在前视图依次单击鼠标从而创建花瓶外形(注意不要拖拉鼠标),如图2所示:进入线的顶点级别,选择工具栏上的选择物体工具,框选视图中所有的节点,接着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Besizer,从而将所有角点转换为Bezier点,结果如图3所示: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Modify List)”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车削(Lathe)”命令,并设置参数如图4所示,然后单击“对齐”选项组中的“最小”按钮,结果如图5所示:

ps减去顶层形状不管用什么意思在哪设置?
在用ps做路径或者形状合成的时候,经常会做所谓的布尔运算,也就是形状或者路径的加减乘除,其中比较难理解的是减去顶层形状,如果只是减去形状,可能要更容易理解,那么减去顶层到底是什么意思,哪个是顶层形状,顶层是怎么设置的,能更改么,带着这些问题且看本文讲解。 1、路径工具选中之后,在上端选项的【路径操作】菜单中,可以找到【减去顶层形状】, 2、举例说明一下,左侧工具栏切换到【椭圆工具】,在背景图上绘制出一个圆形,图层面板上可以看到新增了一个形状图层,笔者设置为形状,是为了更加方便理解,当然这里也可以绘制路径。 3、一个圆形形状画出来之后,如果要再画一个元,可以直接在背景图上话,默认情况下鼠标变为【加号】样式,此时会自动新增一个形状图层,也就是说这两个形状,产生了两个图层,如果要做布尔运算,是需要先合并形状,在进行设置,形状的合并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E”, 4、绘制第二个圆,也可以在一个图层上完成,前提是先按Shift键,此时鼠标变为了一个大一个小【双加号】样式,按住shift键,再按住鼠标左键,此时就可以松开shift键了,如果想要正圆形,可以继续按住shift键, 5、两个圆形绘制完成,默认的路径操作都是【合并形状】,也就是相加的效果,大圆加上小圆,得到的还是大圆,所以没有变化,想要得到圆环的效果,就要减掉小圆,此时用【路径选择工具】点击选中小圆,上端选项中,点击【路径操作】图标,下拉菜单里面,点击【减去顶层形状】, 6、最终的效果如下图所示,小圆被减去,剩下的是圆弧效果, 7、那么为什么小圆就是顶层图形?因为先画的大圆,后画的小圆,所以小圆处于顶层,其实形状的层级是可以手动设置的,选中形状之后,点击上端选项【路径排列方式】,下拉菜单里面,可以看到【将形状设置为顶层】,以及其他选项,所以【减去顶层形状】,就是减去处于顶层的那个形状。 路径的布尔运算,需要路径或者形状处于一个图层中,如果在操作中遇到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