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S颜色加深混合模式有哪几种?加深混合模式在哪设置?
加深混合模式中的混合模式可以是图片变暗。在该模式中,上方图层中白色像素会被下方图层中较暗的像素混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PS颜色加深混合模式有哪几种?加深混合模式在哪设置吧!加深混合模式包括变暗模式、正片叠底模式、颜色加深模式、先行加深模式和颜色模式5种。下面对加深混合模式组中模式的应用进行详细讲解。变暗模式:该模式通过比较图层之间的颜色信息并筛选选出颜色较暗的作为结果色,比它亮的像素将被替换,比它暗的保持不变。正片叠底模式:该模式是基于任何颜色和黑色混合产生黑色,与白色混合保持不变。颜色加深模式:该模式通过对上下方图层之间的比较使像素变暗,但是与白色混合后不产生变化。线性加深模式:该混合模式是通过降低亮度,从而使得像素变暗,但是与白色混合后不产生变化。深色模式:该模式是通过综合比较上下方图层中的像素信息,然后显示较暗的部分。下面对如何运用正片叠底模式进行案例详细讲解,默认为正常模式。
PS鼠绘卡通机器人样式的小黄人相机图片
本次教程内容是做一个拟物的小黄人拍立得,包含了光影的理解、图层样式以及蒙版的运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先看看效果图:教程步骤—小黄人拍立得可以分成4个部分:机身、裤子、手柄、镜头盖。步骤 01 新建文档大小800*600px,分辨率72填充背景色,色值#3a91c6命名为【背景】
Dreamweaver 比较本地和远程文件的差别
Dreamweaver 可以使用文件比较工具(也称为“diff 工具”)比较同一文件的本地和远端版本的代码、两个不同的远程文件的代码或两个不同的本地文件的代码。在本地处理某个文件并怀疑该文件在服务器上的副本已由他人进行了修改时,比较本地和远端版本十分有用。可以在将文件上传到服务器之前查看远程更改并将这些更改合并到本地版本中,而无需离开 Dreamweaver。 当保留有以前重命名的文件版本时,比较两个本地文件或两个远程文件也十分有用。如果忘记了对先前版本的文件所做的更改,则快速比较会指出这些更改。在开始之前,必须在系统上安装一个第三方文件比较工具。有关文件比较工具的详细信息,请使用 Web 搜索引擎(如 Google 搜索)以搜索“文件比较”或“diff”工具。Dreamweaver 可以与大多数第三方工具正常配合使用。在 Windows 中,请单击“浏览”按钮,然后选择用于比较文件的应用程序。在 Macintosh 上,请单击“浏览”按钮,然后选择从命令行启动文件比较工具的工具或脚本,而不是实际的比较工具本身。启动工具或脚本通常位于 Macintosh 上的 usr/bin 文件夹中。例如,如果要使用 FileMerge,请浏览至 usr/bin 并选择 opendiff(这是启动 FileMerge 的工具)。下表列出了针对 Macintosh 的常用文件比较工具,以及它们的启动工具或脚本在硬盘上的位置:如果使用请选择下面的文件FileMerge
CorelDraw文件导入PS的相关问题与对策
CorelDraw疑难杂症速查手册》收集了作者木平与各位平面设计同仁相互探讨提出的问题以及百度CD吧的提问,结合实际操作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其中有些问题参考了吧中好友和网络上同道中人的回答,对于一些不清楚或有疑问的问题作者都亲自用CorelDraw 9和CorelDraw X3分别验证了操作性与真实性。 本教程为分期连载教程,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问:如何将Coreldraw里面做的图转换到Photoshop里面,要求有图层,还可以编辑? 答:通常我们在PSD图层中,给图层做了效果的话,导入CD后效果全部丢失。怎样才能让CDR导入的PSD文件保持图层效果。 解决方法:在PS里在顶层新建一个图层,然后按Alt+ctrl+shift+E,再保存,再导入CD,这样的好处是免去了合并或者转tif文件的麻烦,还能在发现图片有误差或不对的时候进行链接修改。 ALT+CTRL+SHIFT+E的作用是在当前层合并以下所有层的图像。 也可以在顶层新建一空白层,然后左手按住ALT键不放,右手点击图层面版右上角的三角选择里面的合并所有可见图层,注意鼠标点击三角的时候不要松开一直移到合并所有可见图层后再松开。 最后导入CD后解散群组,扔掉下面的几层,最上面一层是我们想要的,万一发现效果不对或哪里出错,回到PS中修改下面的几层,做好后再重新合并到顶层再导入CD即可。 (PS中的效果导入CD不可用我们都知道的,如果新建一空白层与效果层合并,是可以解决这问题,但是出错的话,效果不可再修改,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另存为JPG文件),掌握这一点,以后就不用那么麻烦和浪费空间了。 附:Coreldraw图像文件导入Photoshop三种方法 (来源网上)
最新发布
PS笔刷设置详解:动态形状
先来看一下笔刷设定中的动态形状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笔尖形状设定中把间距设为150%。然后点击“动态形状”选项,将大小抖动设为100%,控制选择关,最小直径、角度和圆度都选择0%。如下图: 我们会看到如下图的效果。 所谓抖动就是随机,所谓随机就是无规律的意思。比如说一个随机个位数,那么这个数字可能是5可能是8可能是3,是完全没有规律的。就如同你把手中的沙子洒落到地上,沙粒的落点就属于随机,随机数是不可预测的。 大小抖动就是大小随机,表示笔刷的直径大小是无规律变化着的。因此我们看到圆点有的大有的小,且没有变化规律。如果你多次使用这个笔刷绘图,那么每次绘制出来的效果也不会完全相同。 在这里我们把间距设为150%,是为了更好地看清楚笔刷圆点大小变化的效果,如果把间距设为标准的25%,那么就是如下的效果了。看起来有点像被磨损的印章边缘。 大小抖动(随机)的数值越大,抖动(随机)的效果就越明显。笔刷圆点间的大小反差就越大。这个百分比是笔刷直径与1像素之间数值差的比例。 大小抖动的最小直径计算式为: 笔刷直径 -(笔刷直径 × 抖动百分比)。答案如果为0就加1,如果为小数就四舍五入。 如果笔刷的直径是10像素,大小抖动是100%的话,变化的范围就是10~1像素。如果大小抖动是50%,变化的范围就是10~5像素。 如果笔刷的直径是12像素,大小抖动为100%的时候变化的范围是12~1像素,50%的时候是12~6像素。30%时候是12~8像素。 上面的计算过程比较枯燥,大家可能短时间内难以思考通彻。这没有关系。这里只是演示一个推导过程和控制原理。在实际使用中很少需要这样精确的计算。
PS笔刷设置详解:异形笔刷
到现在为止,我们使用的都是正圆或者椭圆的笔刷,比较枯燥,变来变去都是那几个效果。现在我们来使用其他形状的笔刷。 如下图在画笔笔尖形状中选择一个枫叶形状(绿色方块处),这个笔刷的取样大小(笔刷取样将在以后介绍)是74像素,但这在我们400 x 300的图像中太大了,因此我们改为45像素大小。如果要恢复取样大小,点击“使用取样大小”按钮。这个按钮只有在更改了大小后才有效。间距设为120%。如下图: 是不是因为一直用黑色绘图觉得压抑?那我们换一个橙色(243,111,33)的前景色,在Photoshop中前景色就是绘图工具的颜色。注意即使更改了前景色,在笔刷预览图中也仍然是黑色。现在比较一下翻转XY的效果,如下图,第一行的是没有翻转抖动的效果。第二行是加上了翻转X与翻转Y的效果。 可以看出第二行的枫叶(如上图左起第3与第4)呈现上下左右颠倒的样子,这就是翻转效果了,也称为镜像。 现在我们设定更多的选项:大小抖动70%,角度抖动100%,圆度抖动50%。这样看起来就“大小不同,角度不同,正扁不同”了。然后再把间距设为100%。这次不要再画无聊的直线了。恋人还在因为你偷喝了饮料而生气吗?那就赶紧画一颗心送给她(他)吧。
PS笔刷设置详解:散布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喜欢看星空,在晴朗的夏日夜晚,灿烂的银河横贯于天际。它给了我们许多美好的幻想,许多童话故事也都和银河有关系。我们都曾梦想能够坐上飞船遨游星空。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亲手来实现那童年时代的梦想吧。 在这之前我们学习了笔刷中关于形状和颜色的改变,但是星空有无数的星星,如果一个个去画很麻烦。并且最重要的是星星的分布是不规则的,我们目前所学习的内容中尽管有各种各样的随机,但都是诸如间距、颜色、大小之类的。而绘制的轨迹还是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的。要想达到笔刷随机分布效果,我们需要先学习一下散布设置。 先设定一个笔刷:5像素,圆度100%,间距150%。关闭动态形状、动态颜色及其他所有选项后,进入散布选项,将散布设为500%,如下图: 这时候在图像中绘制,就可以得到如下的效果,可以看到笔刷的圆点不再局限于鼠标的轨迹上,而是随机的出现在轨迹周围一定的范围内,这就是所谓的散布。 注意有一个“两轴”的选项,这是做什么用的呢?为了让效果更明显,我们把笔刷直径改为15像素,间距100%,散布100%,然后在关闭和打开这个选项下分别画一条直线,如下图:
PS笔刷设置详解:效果选项
以前我们介绍了Photoshop画笔工具的基本使用,其实除了最常见的直径和硬度的设定外,Photoshop针对笔刷还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设定,这使得笔刷变得丰富多彩,而不再只是我们前面所看到的简单效果。 在Photoshop中按下快捷键〖F5〗即可调出画笔调板,注意这个画笔调板与画笔工具并没有直接关系,这是笔刷的详细设定调板。其实应该命名为笔刷调板更为合适。 如下图,点击黄色的“画笔笔尖形状”,如果下面各选项(如动态形状)如果有打勾的,先全部去掉。然后在笔刷预设列表中选择9像素的笔刷。最下方的一条波浪线是笔刷效果的预览,相当于在图像中画一笔的效果。如果我们更改了设置以后,这个预览图也会改变。 杂色选项的作用是在笔刷的边缘产生杂边,也就是毛刺的效果。杂色是没有数值调整的,不过它和笔刷的硬度有关,硬度越小杂边效果越明显。对于硬度大的笔刷没什么效果。 湿边选项是将笔刷的边缘颜色加深,看起来就如同水彩笔效果一样。如下图: 喷枪的作用和我们之前学到的喷枪方式是完全一样的。既然是一样的为什么设置两个呢?这是因为这里的喷枪方式可以随着笔刷一起保存。这样下次再使用这个储存的预设时候,喷枪方式就会自动打开。 平滑选项主要是为了让鼠标在快速移动中也能够绘制较为平滑的线段。下图是关闭与开启平滑选项后的效果对比:
Photoshop基础知识之画笔工具的使用
然后在公共栏点击下中图红色箭头处打开画笔预设,选择 蓝色箭头处的项目即可。这样就选择了9像素大小的笔刷,模式选择正常,不透明度和流量都为100%。 也可以不通过预设,参照下图直接把笔刷的主直径设为9像素。什么叫主直径呢?因为笔刷是一个圆,因此用圆的直径来表示笔刷的粗细。硬度的意义将在稍后的内容中介绍,现在先将硬度设为100%。 如果点击下中图绿色圆圈处之后没有出现蓝色箭头处的9像素笔刷选项,那么可能是你以前更改过画笔的预设。此时点击 绿色箭头处的圆形三角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复位画笔”,将出现如下右图的询问框,点击“好”即可。以后如果出现画笔预设更改的情况,就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恢复。其他诸如样式、色板等调板的复位操作也与这个相同。 这时鼠标在图像中会变为笔刷大小的圆形,如果不是,首先确定键盘上的大小写转换键CapsLock处于关闭状态,然后从Photoshop首选项中的“显示与光标”项目中的“绘画光标”指定为“正常画笔笔尖”。如下图。 现在我们就使用这个画笔在Photoshop中画下我们的第一笔,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即可绘制图像,松开左键结束绘制。它的意义不亚于人类在月球表面留下的第一个脚印,因此请画得好看些。如下图。 我们来看看画笔的一些选项。画笔的选项集中在公共栏。现在把“不透明度”降低到15%。改变画笔不透明度的方法有5种,这5种方法基本适用于Photoshop中所有有类似的数值调整的地方。
Photoshop基础知识之笔刷的设定
0321现在看一下硬度下方的间距选项,现在的数值是25%,这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我们前面所使用笔刷,可以看作是由许多圆点排列而成的。如果我们把间距设为100%,就可以看到头尾相接依次排列的各个圆点,如下左图。如果设为200%,就会看到圆点之间有明显的间隙,其间隙正好足够再放一个圆点。如下右图。由此可以看出,那个间距实际就是每两个圆点的圆心距离,间距越大圆点之间的距离也越大。那为什么我们在前面画直线的时候没有感觉出是由圆点组成的呢?那是因为间距的取值是百分比,而百分比的参照物就是笔刷的直径。当直径本身很小的时候,这个百分比计算出来的圆点间距也小,因此不明显。而当直径很大的时候,这个百分比计算出来的间距也大,圆点的效果就明显了。我们可以作一个对比试验,保持25%的间距,分别将直径设为9像素和90像素,然后在图像中各画一条直线,再比较一下它们的边缘。如下左图。可以看到第一条直线边缘平滑,而第二条直线边缘很明显地出现了弧线,这些弧线就是许多的圆点外缘组成的,如下右图。因为如此,所以使用较大的笔刷的时候要适当降低间距。但间距的距离最小为1%,而笔刷的直径最大可以为2500像素。那么当笔刷直径为2500像素时,圆点的间距最小也达到25像素,看起来是很明显的。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干脆就画一个大的长方形来代替也好。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关闭间距选项,那么圆点分布的距离就以鼠标拖动的快慢为准,慢的地方圆点较密集,快的地方则较稀疏。0322之前我们使用的笔刷都是一个正圆形,现在多了一个圆度的控制,我们就可以把笔刷形状设为椭圆了。圆度也是一个百分比,代表椭圆长短直径的比例。100%时是正圆,0%时椭圆外形最扁平。角度就是椭圆的倾斜角,当圆度为100%时角度就没意义了,因为正圆无论怎么倾斜样子都一样。除了可以输入数值改变以外,也可以在示意图中拉动两个控制点(红色箭头处)来改变圆度,在示意图中任意点击并拖动即可改变角度。使用翻转X与翻转Y后,虽然设定中角度和圆度未变,但在实际绘制中会改变笔刷的形状。如下左图,横方向是翻转X的效果,竖方向是翻转Y的效果。0323看起来似乎两种翻转效果是一样的,都是旋转了一定的角度,其实不是。翻转和旋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如下右图,仔细观察一下椭圆边缘红色绿色蓝色三个点在翻转之后的位置,就会明白这并不是旋转所能够做到的。翻转又称为镜像。把上图左上角的椭圆画在纸上,然后拿一面镜子,分别放在图中两条细线的位置,从镜子中就看到的情景就是镜像。大家可以自己动手做做,看看那镜像是不是上图的效果。
Ps画笔面板中少为人知的秘密
在Photoshop的画笔面板中,我们可以选择预设画笔,设置画笔的形状动态、散布、纹理等等属性,从而能够变幻出无穷多种画笔。这些大家都知道,自然不消多说。 这里要说的是画笔面板中隐藏的一个小秘密,其实如果是比较细心的朋友,或许早就已经发现了。且让我们看看究竟是什么。 以Photoshop CS2中文版为例,当我们打开如图1所示的画笔面板时,默认显示的是“画笔预设”。在“画笔预设”的下方有一行字“画笔笔尖形状”,看上去这象一个普通的文本标签,就象其它Windows应用程序中常见的文本标签一样。 我要说的是,其实,这是一个按钮,虽然它看上去不象个按钮而象个文字标签,但它的功能却是按钮的功能。不信吗?单击一下试试,在面板右侧会出现如图2所示的一些笔尖形状以及一些设置选项。 这个“文字标签”真是有很大的欺骗性是吧?如果没有发现这个秘密,就会少用许多重要的功能呢!你看,不仅可以在这里选择笔尖形状,还可以设置画笔直径的大小,以及笔尖的角度、圆度和硬度等,对我们更好地使用画笔应该比较有帮助。
photoshop中笔刷的用法
很多朋友下载笔刷后不会载入,其实很简单。。进入PS里,随便打开一张图片,使用画笔工具,在画布上按右键出现小窗口,窗口右上有个下拉小三角,你会清楚的看到“载入画笔”,然后根据你存入的路径去找。。。。或者是:1.下载笔刷并解压缩后,打开PS软件。单击编辑---预置管理器。 2、在弹出的预置管理器对话框中预置类型选择“画笔”。 3、在载入对话框中找到笔刷后按“载入”按钮。 4、完全载入后,单击工具箱中的画笔工具,在工具属性栏里操作就可以找到新画笔提示:有的时候找不着笔刷,如何处理?先把笔刷的名称全都复制如:笔刷.abr (后缀也要复制啊。。) 然后在PS里按上面的步骤找到路径,直接粘贴即可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