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3D MAX建模教程:女性角色模型解析
先来卡看最终效果图:嗨,各位,我是Andrius Balčiūnas,接下来,我将带领你们来了解我制作”Shadow Conscious”这副图的制作过程。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了学习而制作。我想制作一个真实的(至少是自然的)人物。首先,寻找参考资料。我从网上收集了许多女孩的图片。虽然我不知道最后会成什么样子,不过我认为如果你拥有多个角度的女孩参考资料以及许多符合要求的解剖图片那会很有利于你的创作。我使用了可编辑的多边形建模。简单的从一个长方体开始,添加边缘线,切分等,我认为创建人物中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它不是一个技术活,而是美与结构之间精准的平衡(如果这个是你的目的)。这里有个眼球建模的小技巧。不要把瞳孔开始的地方做成硬边。因为在后期渲染时将会得到非常糟糕的效果。同样,当你在制作眼球的外部球体来实现反射效果时,不要让它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球体,你需要把它做的有点凸起。这样,就能得到自然的反射效果。

告诉你亚当斯区域曝光秘籍
除了分别曝光,可能确实没有什么能让你在前期做到既让左侧的透过云彩的阳光清晰,又能让右侧的建筑物清晰的方式。 景山万春亭 iso200 白平衡自动 亚当斯认为,黑白负片所能呈现的最大明、暗对比是从第2 – 8区 (数码的宽容度公认的比负片要低些但高于反转片)。而自然中光线强弱的变化,从最亮的阳光下的积雪,到最暗的阴影甚至会超过0 – 10区。有的情况下,画面中的景物又没有这么大的反差。比如只有从第4 – 6区,那就要通过曝光和暗房后期增加反差。总之,最终的效果是要充分利用底片(相纸)的宽容度,使一张照片中,黑的地方黑(第2-3区)白的地方白(第7 – 8区),这才是好照片!(注意以上叙述并非亚当斯原话,是老败对亚当斯精神实质的理解,信不信由你)。看看他拍出来的照片,漂亮照片都是这样的。 操作上,亚当斯的方法必须使用测光表,并且是点测光表(没有就DIY,象亚当斯那样),并且首先要了解一点测光表的工作原理。上面说过,这1 – 10区的灰阶是摄影工业标准。测光表工作的逻辑过程是这样的:你给它‘看’一个目标,它检测目标的亮度后告诉你使此目标‘正确’曝光的光圈/快门组合(亚当斯那年头的测光表没这么先进,只能告诉他目标亮度是多少烛光每平方英尺,剩下的自己算。所以确切地知道亚当斯的操作细节没有意义。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其精神实质对我们现在的帮助)。需注意‘正确’二字加了引号,什么意思呢?正确,就是把你的目标曝光成中灰,18%灰,第5区,随你怎么叫。而且不管你给它看的目标是白的(8、9区),还是黑的(2、3区),按测光表曝出来的效果就是第5区。听起来有点荒唐?没事可以慢慢想想,很难有更好的办法。 知道了测光表的逻辑过程。对亚当斯的语言就很好理解了。他常说在拍某某照片时把某某景物(比如一块石头,一片树林,一片云)“放在”第几区。怎么个‘放’法?用点测对目标(一块石头)测光,然后用测光表告诉你的光圈/快门组合曝光,你就是把这块石头‘放’在了第5区。也就是说,在你的照片里这块石头将是中灰。什么?!灰色的石头?!不行!这块石头在俺的画面里很重要,它处在树下阴影部分,色泽幽暗,与旁边天光直射下的花丛成鲜明的对比。它明明都快是黑的了,怎么弄成中灰了!这哪成?!?#¥%…… OK! 你的意思是这块石头不应该被放在第5区,而应该被放在第3区?那好办,按刚测出来的光圈/快门组合减两档曝光就是了。再测测边上的花丛,亮度比石头高出了4档光圈之多,把石头放在3区,花丛就被放在了7区,无论是底片还是数码的宽容度都该足够,挺好,按快门吧,你都应该已经能想象出能够得到一张什么样的照片了。(prevision 是亚当斯在推广他的理论时所宣称的重要优点之一。但这一点在当今数码 OK! 不知不觉,咱们已经按照亚当斯区域曝光理论虚拟操作一次了。体会到它的优点了吗?如果用点测光,测石头并曝光,石头出来是中灰(5区),花丛就是9区!完蛋,曝过了!超过底片/数码的宽容度,只得到惨白的花丛。用点测,测花丛并曝光,拍出来花丛是中灰(5区),石头可就成了1区了!完蛋!还是超过底片/数码的宽容度,欠曝,只得到漆黑的,没有质感的石头。那我用视场平均测光(这是亚当斯年代就有的)。那就得看运气了,你的暗石头占多大画面面积?花丛又占多少?其它背景很可能面积更大且可能很黑(地面阴影),也可能很亮(天空或水面), 它们会主导视场平均测光的结果(因为面积更大),所得出的曝光结果是你完全无法预料的。那我用*重点平均测光,评价测光,使用曝光锁定按钮……….. 这些都可以,但都不能保证给你一个暗而有细节的石头和明亮而有细节的花丛。只有亚当斯区域曝光法 – Adams’s Zone System 可以帮助你信心满满地做到这一点。 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可以保证你得到反差漂亮的照片,可好多人看了都嫌麻烦。当然了,嫌麻烦的可不只一个两个,懒人有一个优点就是聪明,于是就总结出了亚当斯理论的简化版,就4个字:白加黑减。啥意思呢?道理很简单。 首先明确前提条件:点测光。凡是谈亚当斯的道理都是在谈点测光,白加黑减是亚当斯简化版当然也不例外。 千万别把视场平均测光混进来,那肯定绕糊涂! 然后定义‘黑’和‘白’。‘黑’,就是画面中最暗的部分。‘白’就是画面中最亮的部分。 请看这张照片。先用视场平均测光来介绍一下这个画面。这是冬季上午9点不到室内阳光直射下的一个音箱。画面中的‘黑’与‘白’分别用绿圈和红圈标示。看看曝光组合。一切都规规矩矩,有什么错嘛?没有。可画面就是那么平淡。看看那中间调,就一个字:肉!结论: 视场平均测光不是好办法!

定焦镜头的优势与选择的理由
很多摄影爱好者希望“一镜走天下”,对变焦范围小的镜头都不满意,更别说定焦镜头了,其实,真正从摄影的角度分析,定焦镜头有许多优势。 首先补充一点点英文概念:一只定焦镜头(prime lens)特指只有一个固定焦距的镜头,相对应的另一种镜头则是变焦镜头(zoom lens),后者拥有可调整的多种焦段。虽然变焦镜头比定焦镜头在取景上更为方便,但是很多摄影者最终会选择一只定焦镜头作为自己最主要的拍摄伙伴,下面是最重要的6个让人钟情定焦镜头的理由。 1.实惠的价格 一般来说,定焦镜头要比变焦镜头的价格更低廉,相对变焦镜头,一只Prime Len采用更少的镜片组以及更简单的结构设计,一般来说,最出色的定焦镜头只有变焦镜头的一半价格,尤其是50mm焦段,几乎是各家最便宜的镜头焦段。 2.较小的畸变 畸变是变焦镜头最大的软肋,几乎所有涉及广角的变焦镜头都存在明显的畸变问题,而定焦镜头因为只需对一个焦段的成像进行纠正与优化,所以往往很少会出现畸变现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旁轴相机在广角畸变上比单反相机有天生优势,例如15mm/f4.5等超广角镜头甚至完全不存在畸变。 3.更锐利的成像 简单的镜片结构自然会带来更锐利的图像,尤其是那些含有ASPH非球面镜片的定焦镜头,在最大光圈下也能提供极为锐利的焦内成像。 4.柔美的焦外(Bokeh) 在相同价格下,定焦镜头可以比变焦镜头提供更大的光圈(事实上变焦镜头的极限光圈便是F2.8),也就意味着更柔和的焦外虚化(Bokeh)效果,除此之外,定焦镜头的光圈叶片更多,接近圆形的光圈会提供最漂亮的Bokeh。
最新发布

Photoshop制作书籍封面和光盘封面效果图
书籍封面最终效果光盘封面最终效果随便找一张ps图片素材作为书籍和光盘的封面1、新建一个 530×800的画布,然后打开渐变工具(G)设置渐变参数:下面有4个色标分别是①#909497 位置 0%、②#969a9d 位置 35%、③#FFFFFF 位置 35%、④#8a8a8c 位置100%图1

PS入门教程:PS图层样式中的混合模式参数解析
图层样式是photoshop中一个非常常用的功能,在UI设计中经常会运用到其中的摄影、内阴影和描边等功能为图层添加效果,不过很多时候都不会有人留意到图层样式的第一个选项,在本文中就来详细为你解说一下这个高级混合功能的运用。

photoshop基础教程之PS文件菜单栏介绍
在本教程中将为你带来的是photoshop中的文件菜单栏! (1)“新建”命令 我们来学习何如创建一个新文档。如果在Photoshop CS2中没有打开一个文档,那么它的任何工具和选项都是不能进行操作的,所以首先我们在“文件”菜单栏中选择“新建”也可以按住Ctrl键的同时双击鼠标左键便会弹出一个新建文件对话框,我们设置宽为500像素,360像素高的文档,这个大小对大多数显示器的工作区都是合适的,如下图所示: 在“名字”栏中,可以为文档输入一个你想要的主题。在“宽度”和“高度”域右边可以通过按向下的箭头弹出菜单选择“英寸、毫米、厘米、点和派卡”。要想访问弹出式菜单,Mac用户只需点击弹出式菜单的任何一个地方即可,而Windows用户必须点击弹出式菜单的下拉按钮。 如果宽度没有设置成500,高度没有设置成360,现在让我们输入这些值。通过点击“宽度”域来选择它,然后输入500。按下TAB键,移动光标到“高度”域,输入360。各域之间的光标移动可以通过用鼠标点击,也可以通过按Tab键进行切换。 我们一般把“分辨率”设置为72象素/英寸。Photoshop CS2将72ppi作为缺省设置,因为大多数显示器在屏幕区域中每英寸显示72个象素。换句话说,文档设置的分辨率与显示器的分辨率一样。如果你的设置不是72ppi,将其改成72。如果加大了分辨率、高度或宽度的值,那么图象的尺寸也会随之增大。在我们实际操作中我们尽量避免大图像,因为大图象在操作的时候非常笨重,反应比较慢,而且它还会降低计算机的速度。 在“模式”选项中,应该设置为RGB颜色(红/绿/蓝)。Photoshop CS2将RGB颜色作为缺省设置,因为RGB是视频显示器显示颜色的标准色彩模式。在RGB模式中,颜色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合而成。当设置成RGB颜色模式的时候,Photoshop CS2的所有绘图和编辑属性都是有效的。如果你的计算机没有设置为RGB颜色模式,可以通过点击“模式”的弹出式菜单选择“RGB颜色”来设置RGB颜色。 如果你想要把新建的图层背景是白色的,请点击组合框的“白色”按钮。如果你选择了“背景色”选项,Photoshop CS2上次使用的背景色将作为你新建文档的背景色。如果你选择“透明”,你将工作于一个没有颜色值的背景层上,当我们点击“确定”按钮关闭新建对话框时,一个新的文档窗口将出现在你的屏幕上,在窗口的主题条中写着文件的名字(未标题)、当前的显示模式和放大比例。可以滚动、改变大小和关闭Photoshop CS2的窗口,也可以通过单击和拖动主题条的方法把窗口移动到你想要位置。我们还可以通过选择“视图”︱“放大”或者按下CTRL+“+”放大图片;选择“视图”︱“缩小”或者按下CTRL+“-” 来缩小图片。

ps技巧教程:50个非常优秀的PS快捷键分享
大家伙都是设计师,关于软件使用那是越快越好啊。一、常用的热键组合1、图层混合模式快捷键:正常(Shift + Option + N),正片叠底(Shift + Option + M),滤色(Shift + Option + S),叠加(Shift + Option + O),柔光(Shift + Option + F),饱和度(Shift + Option + T),颜色(Shift + Option + C),明度(Shift + Option + Y)。2、混合模式循环热键(Shift + – /+):该组快捷键方便你在整套混合模式的选取中循环选取而不需要单独点击。3、不透明度调整快捷键:在输入框中输入1-10代表不透明度从10%-100%的变化。同时快速地输入任意两位数,可以实现当下数值的不透明度。例如快速输入59,则不透明度就是59%。4、填充不透明度快捷键:按住shift键快速键入1-10分别代表10%-100%,与上面的一样,快速输入任意两位数将直接呈现该数字的效果。

Photoshop设计超酷的应用程序软件图标
入门的同学,可以打开我给网址在这里学,英文不好,没关系啊,谷歌翻译,即使生硬,对于我们入门的同学来说,能猜得出来的啦。开始切入正题:1.新建画布512*515,背景先白色,做完后改成黑色(不要纯黑)2.选择圆角矩形工具,绘制512px*512px、半径80px的圆角矩形,命名圆角-底3.在绘制一个圆角矩形,命名“圆角-顶”,512*470px、半径80px,位置如下,并添加斜面浮雕和图案叠加(素材在下面下载)4.选择椭圆工具,绘制一个400px x 390px 正圆,命名“椭圆-上”,居中对齐

Photoshop设计简单的印花三角旗效果图
三角旗横幅的做法比较简单,你可以对它进行各种个性化的设置,也可以拿它去装饰几乎任何一个场合,让这些场合变得更有趣。本教程将向您展示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可打印出来的印花三角旗,然后会向您展示如何使用它来做一个可爱的三角旗横幅迷你模型。所以,不管你想打印三角旗还是想把它合并成一个设计,你都会学到很多知识。这个教程的三角旗是不是萌萌哒,喜欢这么可爱的小旗子么,让我们开始学习吧。最终效果:Step 1新建一个的10×11英寸的文档,将分辨率设置为300,颜色模式设为CMYK颜色。通过将视图>标尺(Ctrl / Cmd + R)调出标尺,然后选择视图>对齐到>参考线。在标尺区域的随意位置右击一下,选择英寸。单击水平标尺,拖出一个水平参考线,并将其放在离顶部一英寸的位置;再拖出一条水平参考线把他放在离底部一英寸的位置。然后,从垂直标尺上拖出两个垂直参考线,一个放在离左边界一英寸的位置,一个放在离右边界一英寸的位置。最后,再拖一个垂直参考线把它放在文档的中心位置。如下图:

Photoshop结合AI制作蜂窝状背景图案
今天我们要学的蜂巢炫彩图案,过程简单,且学会这个方法,可以帮你打造成千上万的背景。相信我,相比到图库里找现成的背景,动手制作永远是退货率最低而自己也能从中学习到更多的方式。一、制作背景色这里,我将采用我习惯的利用图片作为炫彩背景色素材的取色方式,我曾经写过的教程《配色弱有救了!教你利用图片创建独有的色彩方案!》已经有具体地阐述过,找图的时候最好找一些颜色相对丰富一点的图片。然后打开PS,新建一个1800px*1200px的文档,将图片拖入其中,调整到合适的大小。采用快捷键Ctrl+J复制背景图,将复制后的背景层的图层名称改为模糊层。根据改动的名称,大家也许已经猜到我要做什么了。没错!对这个模糊层进行高斯模糊。进入【滤镜>模糊>高斯模糊】,模糊大小尽量偏大,我在这里设置为400px。接下来让我们为图层增加一点杂色颗粒效果,复制模糊层(Ctrl+J),进入【滤镜>杂色>添加杂色】,杂色数量为15%,高斯分布,取消单色。大家可以在玩参数的时候,仔细观察相应的效果变化,日后对该滤镜的运用会更加自如,当然也就更加方便快捷。这时,让我们将杂色层的混合模式改为“叠加”,并对填充降低至60%。

Photoshop合成超酷的生化危机海报教程
效果图:笔者用到的素材:开始:1.将素材打开 ,拉两根百分之五十的参考线,画布大小根据情况需要而定。将背景素材上的水印和不需要的文字去除,这里用到仿制图章即可。PS:素材来自网络,若侵犯版权,请告知,为您删除。

Photoshop合成打造飞溅特效的性感女郎
在这个PS教程中,迈克.斯匹若,一位来自瑞典哥德堡的图形设计师,将向你展示他如何制作一个光彩飞溅的创意设计。他将一个女孩的照片与飞溅的牛奶以及光效美妙地组合在一起。教程源文件:飞溅特效的性感女郎PSD源文件先看看效果图步骤 1对女孩的照片制作蒙版。点击圆圈中按钮,这样,你在照片层中会得到一个白色方块(即蒙版——译者注)。然后,使用黑色的钢笔工具或画笔工具擦除背景。请确认你是在白色方块,而不是在照片本身上进行操作。步骤 2执行 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将中间的锚点拖向灰色区域,以使模特变为灰度。另一种更为简单的方法是按住 CMD+SHIFT+U (PC机中的CTRL键通常与苹果机中CMD键用法一直 ——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