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AutoCAD 2007 入门教程-隐藏三维面的边
在前面我们介绍了线架模型的绘制方法,在这里将要介绍表面模型和实体模型的绘制方法。表面模型用面描述三维对象,它不仅定义了三维对象的边界,而且还定义了表 面即具有面的特征。实体模型不仅具有线和面的特征,而且还具有体的特征,各实体对象间可以进行各种布尔运算操作,从而创建复杂的三维实体图形。 隐藏边 选择 “ 绘图 ” | “ 建模 ” | “ 网格 ” | “ 边 ” 命令 (EDGE) ,可以修改三维面的边的可见性。 查看全套"AutoCAD 2007 入门教程">>>>>

HTML教程:HTML的10个表格相关标记
根据我最近的一些实践以及在和一些读者进行关于HTML表格的使用问题沟通之后,决定写这篇文章。总的来说,我注意到由于误导性信息,他们对于table的使用有种先入为主的厌恶。事实上很多人会说”我看到永远不应该使用表格”的说法,但是这绝对是错误的!这个建议只是针对使用HTML表格来定义网页的布局,但是表格在方便的排列数据信息行和列方面非常完美,而且如果你一定要在一个页面上显示表列数据,你就不得不使用它们!为什么不呢?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无视了用于table的某些HTML标签的存在并且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使用它们。HTML有10个表格相关标签。下面是一个带有简介的列表,但是首先,文档要被正确的定义在HTML 4.01/XHTML 1或HTML 5下面:一个基本的表格结构如下:它包含一个标题、头部、主体和底部。正确的HTML元素顺序是:你也可以使用<col> 和<colgroup> 来定义表格的列或为列分组:下面是一个正确的表格结构实例:<table border="1"> <caption>Table caption here</caption> <colgroup span="1" style="background:#DEDEDE;"/> <colgroup span="2" style="background:#EFEFEF;"/> <!-- Table Header--> <thead> <tr> <th>Head 1</th> <th>Head 2</th> <th>Head 3</th> </tr> </thead> <!-- Table Footer--> <tfoot> <tr> <td>Foot 1</td> <td>Foot 2</td> <td>Foot 3</td> </tr> </tfoot> <!-- Table Body--> <tbody> <tr> <td>A</td> <td>B</td> <td>C</td> </tr> <tr> <td>D</td> <td>E</td> <td>F</td> </tr> </tbody> </table> 在浏览器中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人像摄影技巧】拍模特必知十件事
时尚摄影被认为是摄影行业最简单轻松的工作之一。可能大家都觉得和专业模特一起工作很轻松,他们懂得怎么在镜头面前摆姿,懂得适当地展现表情,尽他们所能创造最好的画面。但其实一切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下面是摄影师拍摄模特时一定要了解的事,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模特知道自己最好看的角度 没有一张脸是完全左右对称的,但是模特几乎都能告诉你哪一边脸拍出来最好看,模特因为经常被拍,所以一般都会积累些经验。 摄影师询问模特的意见,绝对不是一件丢人的事。而了解他们的想法后,摄影师才能更好地布置环境光线,比如他们认为某个姿势能突出肩部线条,摄影师可以相应地对布光和构图进行调整。 对于模特不喜欢的拍摄角度,即使让她们勉强摆姿,拍出来的照片也往往不好看。 如果你直接在模特认为最好的角度拍摄,他们自然感觉没问题;但若不是,一般而言他们会微微避开,调整角度。所以若你看到模特有调整的动作,自然可以知道他们的想法。 照片和本人要是同一个人 模特的确想要一张好看的照片,但至少是他自己的照片。摄影师会用种种技巧美化模特,但至少看起来依然是原来那个人。 若是任务性质的商业摄影,不少摄影师拍摄前会问希望照片达到怎么样的效果,然后他们说他们也不知道,然后摄影师就竭尽所能拍出了超级华丽的照片,照片看起来像换了个人一样。 其实模特并不希望这样的图片,摄影师对美学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拍摄模特时应该尽量挖掘她们自己独特的特点。也许后期处理中不可避免地要处理皱纹、色斑等问题,但是你要明白处理的极限:至少看起来还是同一个人。
最新发布

色彩系列教程(1):基础知识
设计爱好者对色彩的喜爱更是“如痴如狂”,他们知道色彩不仅仅是点缀生活的重要角色,它也是一门学问。要在设计作品中灵活、巧妙的运用色彩,使作品达到各种精彩效果,就必须对色彩好好研究一番。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一些关于色彩的最简单、基础也是很重要知识,感受一下色彩运用的妙处! 一、色彩的构成 色彩一般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颜色的色彩,即反射白光的色彩,如图1。图1 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颜色的色彩,如图2中的色彩。图2 在一定条件下,人对同一色彩有不向的感受。色彩单一给人一种印象。在不同的环境下,多色彩给人另一种印象。色彩之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称“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包括两方面。其一,时间隔序,称“同时发生的对比”;其二,空间位置,称“连贯性的对比”。对比本来是指性质对立的双方相互作用、相互排斥。然而,在某种条件下,对立的双方也会相互融合、相互协调。并置的不同色调往往相抵消对方的色彩,这种相互抵消的现象称“同化现象。对比的具体运用和效果,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再详细讲解。

色彩系列教程(2):色系和色调
一、色调和色系的概念 PCCS(Practical Color-ordinate System)色彩体系是日本色彩研究所研制的,色调系列是以其为基础的色彩组织系统。其最大的特点是将色彩的三属性关系,综合成色相与色调两种观念来构成色调系列的。从色调的观念出发,平面展示了每一个色相的明度关系和纯度关系,从每―个色相在色调系列中的位置,明确的分析出色相的明度、纯度的成分含量。 二、色调系列的组织结构 色调系列是由24个色相与9个色调组成的,如图1,看到色调系列的24色色环。图1,24色色环 从图1中的24色环,我们可以总结一下24色系的组织结构: Pccs色彩体系的色环的结构,是依据“三原色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以红(R)、黄(Y)、蓝(B)为三主色, 由红色和黄色产生间色――橙(O);黄色与蓝色产生间色――绿(G);蓝包与红色产生间色――紫(P),组成六色相。在这六个色相中,每两个色相分别再调出三个色相(如图1).便组成24色色相环。 9个色调是以24色相为主体、分别以清色系、暗色系、纯色系、浊色系色彩命名的。色调与色调之间的关系同色彩体系的三要素关系的构架是一致的,明暗中轴线由不同明度的色阶组成。 靠近明暗中轴线的色组、是低纯度的浊色系色调,Ltg色组、g色组。远离中轴线的色组、是高纯度的v色、b色组;靠近明暗中轴线上方的色组,是高明度的清色系P色组、Lt色组。中轴线下方的色组,是低明度的暗色系,dp色组、dk色组。*地带的色组,是明度、纯度居中的d色组。

色彩系列教程(3):实际运用
一、色彩知识的补充 (一)、色彩和面积的关系 色彩构成中,色彩面积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色彩意向的传达。例如红色,当它的用色面积只占画面的20%时,在作品中起到了点缀作用(如图1)。图1 如果用色面积占到90%时,那给人的感觉大不相同。如图2图2 在上一期的文章中,我们谈到主色调,在这里用色面积大的颜色就是所说的主色调。在一个作品中所用的色调不变,只改变各种色调作占的比例,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色彩效果。从以上的理论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色彩的使用技法――变换色调。这种方法很简单,大家可以自己试试,变换作品中面积不同的色调,得到另一种风格的作品。如图4

Photoshop CS3亲密接触(1):体验界面进化之美
Adobe近日发布了备受瞩目的Photoshop CS3测试版。作为全球图像平面处理行业标准的Photoshop将如何进化,大家都在翘首以待。从今天开始,太平洋软件资讯频道创意设计栏目将为您连载《Photoshop CS3 Beta精彩全接触》系列文章,通过图文并茂的实例讲解,带您一同领略最新版Photoshop的风采。 序言 几天前,adobe公司发布了Photoshop cs3的beta版本供大家试用,非常有幸的成为最先试用的人之一。迫不及待的安装上了Photoshop Cs3,从安装界面就给人感觉有很大的改动。打开Photoshop,没有任何图片的蓝色启动界面,给人以非常专业的感觉(见图1)。 图1 补充一下,在还没开始用之前就有另个发现,就是cs3的开启速度很快,笔者打开的速度是6秒,一改cs2的冗长让人颇感意外;因为cs2的速度,很多人至今都还是用的cs,但是接下来的介绍,你会觉得升级成cs3是非常值得的。 Photoshop CS3界面预览 图2 开启Photoshop后可以看到非常清爽的新界面(见图2),工具栏等都有很大的变化,Adobe公司会把这一新的界面变化应用在所有的CS3套件里,你会在以后的Illustrator, Indesign等软件里看到这一界面的变化。如果你用Photoshop很多年了,对这个软件非常熟悉的话,新的界面可能一开始会让你不习惯,但笔者觉得这次的界面变化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具体看看。 首先这打开一个文件,我们可以看到在界面的左边是一个单排的工具栏(见图3),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