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从京东分会场学到的模块化设计方法总结
在电商的世界,似乎一切时间都可以和购物挂钩,5.20、6.18、11.11、12.12、年货…,有购物节就要有各种各样的会场进行促销展示;面对越来越细分化的类目会场,作为设计师需要把多达几十个会场一一设计出吗?NO!如何提高设计及后续工作的效率,似乎在工业产品的标准化零件中找到了答案——标准化模块设计如果将会场比作工业产品,模块即是零件,动线即是图纸;使用不同的模块与动线,即可组成满足不同需求的会场。如何进行会场模块与动线设计?接下来将从模块设计原则、其它设计要求、会场动线设计三个部分进行讲解。零基础的同学移步:《设计小科普!给设计师的模块化设计新手完全入门指南》一. 模块设计原则从往年多次负责大促分会场的设计实践中,总结出一些模块化设计原则:可变性、可拓展性、丰富性、创新性。其中可变性与可拓展性属于结构化原则,创新性和丰富性属于内容性原则;接下来将逐一介绍遵循这些原则的原因以及如何遵循。

PS调出漂亮紫黄色自驾游照片处理教程
紫黄色自驾游照片是非常流行一种照片效果,这种效果有明显的反差,人物部分可能会偏暗一些,不过人物轮廓部分有一些透射光,看上去非常艺术。这也是很多摄影爱好者选择这种效果的原因,如果再配上合适的颜色,画面会更加梦幻。最终效果 原图一、打开原图素材,按Ctrl + J 把背景图层复制一层,混合模式改为“正片叠底”,不透明度改为:20%,效果如下图。这一步降低图片的亮度。二、创建可选颜色调整图层,对黄、绿、黑进行调整,参数设置如图2 - 4,效果如图5。这一步把背景绿色转为橙黄色,并增加暗部蓝紫色。

玩转Fireworks 8 笔触
总体效果图如下: (末尾有PNG源文件) 一贯偶的风格,继续长话短说,有疑问请跟帖。(本教程只针对FW8熟练用户) 原本偶只是想做出破损的感觉,虽然最终出来的效果和偶预想的不同,这个效果也非常令人惊叹。希望大家也不断的练习、摸索、试验,找出创作的感觉来。 1、 新建文档,透明背景。找一个有破损感觉的字体,偶用的是1942 report,52,黑色。 2、笔触效果:笔触颜色#A28200,强力消除锯齿。勾选“在笔触上方填充”,笔触相对路径为路径外。选择点击“笔触选项…”按钮后,选择“喷枪”——“基本”,笔尖边缘柔化最大,尖端大小为100。纹理选择脉纹,50%的纹理量。 再点击“高级…”按钮,“选项”标签中,墨量、间距、流动速率100%。勾选“建立”,纹理50%,边缘纹理86%,边缘效果选择白色霓虹。笔尖10,笔尖间距100%,变量为阴影。虚线为单虚线、开5、关1。“形状”标签中,不必勾选“正方形”,大小、边缘、方向都为100,角度360。“敏感度”标签中,大小:速度100;角度:水平100,垂直100;油墨总量:压力100,速度100,其他均为0。加上发光滤镜,颜色#352C04,光晕偏移35(为的是把图的空白处填满并增加层次感,请根据背景大小而自定),不透明度100%,柔化为0,偏移为0。 该层效果如下图所示;

实景婚纱摄影拍摄案例解析
策划:向诚(北京名人) 图文:田德友 造型:温狄 设计:邹运、张爱春 模特:桂巧惠、白亚舟 场地提供:锡盟爱罗维LV婚纱摄影 实景婚纱的拍摄,注重的是拍摄风格的多变,这四组场景的色调、画面元素与环境变化很大,属于时尚、怀旧混搭。拍摄时首先要根据画面的调子确定拍摄的影调,合理的运用灯光,选取不同的拍摄角度,搭配不同的色彩组合,设计与环境协调的美姿,拍出有新意的照片。本文通过灯光、机位和色调等不同角度,对在四个不同场景拍摄的婚纱作品进行介绍和分析,供广大读者在日后的实景婚纱拍摄中参考。 ● 灯光控制 场景1的特点就是清淡、高雅、明快。拍摄重点就是影调的控制,首先是服装的色彩要浅淡,人物的姿态设计具有剧情感,通过钢琴作为一个陪体,姿态设计自然。通过主灯提亮画面,增加皮肤的通透感,其他的灯对天花板反射到背景墙壁控制背景的亮度,制造均匀柔和的反射光效果,再用一支地灯控制画面的暗部层次和点亮人物的眼神,达到高调效果。拍摄时采取低机位拍摄使画面具有张力。 场景2最大的特点就是元素比较多,吊顶灯可以用现场光拍摄。场景的陪体多,拍摄时需要注意控制画面,保持简洁。利用混合光拍摄,还可以用来模拟太阳光的侧逆效果,勾勒人物的轮廓,使人物立体感增强。 ● 机位与构图 场景3的特点在于色彩太跳跃,要通过机位的变化使环境和人物具有视觉美感,如高机位的俯拍等。实景的环境局限性比较大,构图景别的变化,应该力求用减法原则使画面干净。采取定焦拍摄,控制画面的景深。低机位的拍摄,力求简约,突出人物的内在气质。 ● 色调控制 场景4的特点是无彩色和有彩色的搭配方式,通过改变色温来改变色调。采用现场环境逆光的拍摄,通过色温的调整使画面偏向于冷色调,对称式的构图,使画面充满阳光的味道。
最新发布

排版设计与制作:概述篇
一、基本概念 1.什么是排版 排版设计亦称版面编排。所谓编排,即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将版面构成要素--文字字体、图片图形、线条线框和颜色色块诸因素,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排列,并运用造型要素及形式原理,把构思与计划以视觉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寻求艺术手段来正确地表现版面信息,是一种直觉性、创造性的活动。编排,是制造和建立有序版面的理想方式。排版设计是平面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大分枝,它不仅在二维的一面上发挥其功用,而且在三维的立体和四维的空间中也能感觉到它的效果,如包装设计中的各个特定的平面,展示空间的各种识别标识之组合,以及都市商业区中悬挂的标语、霓虹灯等等。 排版设计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切视觉传达艺术施展的大舞台。排版设计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兴起的,并体现着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和时代精神风貌等方面,被广泛地应用于报纸广告、招贴、书刊、包装装潢、直邮广告(DM)、企业形象(CI)和网页等所有平面、影像的领域。为人们营造新的思想和文化观念提供了广阔天地,排版设计艺术已成为人们理解时代和认同社会的重要界面。 2.排版设计的历史发展 平面广告的发展离不开设计艺术的发展,而设计水平的提高,总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理性的成长的。19世纪下半叶,英国兴起了“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标志着现代设计时代的到来。 工艺美术运动的领袖人物是英国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1834-1896),他提倡合理地服从于材料性质和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和设计艺术的区分,认为“美就是价值,就是功能”。莫里斯有句名言:“不要在你家里放一件虽然你认为有用,但你认为并不美的东西。”其含义自然是指功能与美的统一。

字体创意设计方法谈
从古至今,文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事物,我们不能想象没有文字的世界将会是怎样。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师在文字上所花的心思和功夫最多,因为文字能直观地表达设计师所的意念。在文字上的创造设计,直接反映出平面作品的主题。 如设计一幅戴尔笔记本电脑的广告海报,假设海报上没有出现“戴尔”两个文字,即使放上所有戴尔笔记本电脑的图片都不能让人们得知这些电脑是什么品牌。只要写上“戴尔笔记本电脑”几个文字,即使没有产品图片,大家也能知道这张海报的主题。从这个实例中,可以看出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字体创意的来源 无论汉字,还是拉丁字,任何字体的形成、变化都体现于基本笔形和字形结构,基本笔形和字形结构是字体构成的本质性因素。一种字体构成风格的形成,完全取决于字体基本笔形规范化的字体笔调,正因为以字体笔调构成字体基本笔形的风格定性,才从字体的一笔笔、一画画中渗透出可见的形象性风格。 另外,任何一种字体在笔形组合上都向规范化的结构关系展现出字体风格特性,字体中的一笔笔、一个个偏旁部首的组合定势,都以结构上的个性表现出字体的形象性风格。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基本笔形和字形结构不仅是决定字体构成的本质性因素,它更是字体创意的根本源点。任何字体的创意从这两个根本源点上进行开发,均能从字体的本质性构架上创造出新的形象性字体。 从上述的理论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字体创意所要注意的两个重要因素:基本笔形和结构。 (一)基本笔形 基本笔形是文字笔画形象构成的规范性元素,它是文字符号的“体”的基本定势性决定因素,一种字体中以什么基本笔形组建文字,都由基本笔形的风格定势决定形成某种字体。所以说,所谓字体中的“体”,实质上就是基本笔形所规定“定势”的构成。汉字中的点、横、坚、撇、捺、竖弯勾等基本笔形是任何文字组构的基本元素。拉丁字等文字都具有类似的基本笔形规范而构成字体。因此在字体设计中,字体创意的本质性对象反映为基本笔形的创造。基本笔形中起收笔的变化,横坚画的比例,点、顿角、勾的形象定势,点、撇、捺的运笔规范等,都可以不同的形象观和意识观去变化去表现。

文字设计概论:文字设计的历史与发展
一、文字设计总述 文字设计意为对文字按视觉设计规律加以整体的精心安排。文字设计是人类生产与实践的产物,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步成熟的。进行文字设计,必须对它的历史和演变有个大概的了解。 世界各国的历史尽管有长有短,文字的形式也不尽相同,但世界文字在历经悠久的历史长河之后,逐步形成代表当今世界文字体系的两大板块结构:代表华夏文化的汉字体系和象征西方文明的拉丁字母文字体系。汉字和拉丁字母文字都是起源于图形符号,各自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发展,最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字体系。 中国文字 拉丁字母 汉字仍然保留了象形文字图画的感觉,字形外观规整为方形,而在笔画的变化上呈现出无穷含义。每个独立的汉字都有各自的含义,在这一点上和拉丁字母文字截然不同。因而在汉字的文字设计上更重于形意结合。 拉丁字母文字是由26个简单字母组成的完整的语言体系,拉丁字母本身没有含义,必须以字母组合构成词来表述词义。其字母外形各异,富于变化,在字体整体设计上有很好的优势。 二、汉字的历史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几款优秀的中文字体设计
中文字体设计发展到现在,风格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在广告(美术)字体方面,因为字数少 局限小,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比较突出的应用在标志设计唱片封套设计、包装设计上。 平常见的比较多的有象素体风格的跟流线体的 这种风格对04号英文字体作了不少有益的借鉴跟突破,直线条,直角 使字体看起来很刚硬有力。 流线型的字体则更多见了,普遍应用在女性产品、生活用品、影音产品的包装等方面。因为线条的作用,使整个字体显得柔美、优雅,极富亲和力。 相似的英文字体

HTML网页设计中关于字体设计的详细讲解
字符集的设定。 在查看html文件原代码时,我们经常可以在文件头<head>和</head>之间看到这么一句代码: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gb2312">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什么呢?是否可以删除呢? 其实这是meta标签的设定语句,是给浏览器看的。它的作用就是告诉浏览器:这个HTML文件是采用gb2312字符集制作的。当浏览器读到这一代码,便以gb2312字符集来解释和翻译网页原代码,然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正确的网页。所以这个meta语句是非常重要的,尽量不要删除。 gb2312就是我们最熟悉的GB简体码,英文是iso-8859-1字符集。其它还有BIG5,UTF-8,Shift-JIS,EUC,KOI8-2等字符集,分别用于不同的字体显示。 字体的使用。 在网页里,字体的定义语句是:<font face="Arial">显示文字</font> 其中Arial就是一种字体的名称。 默认的浏览器定义的标准字体是中文宋体和英文times new Roma字体。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设置任何字体,网页将以这两种标准字体显示。同时,着两种字体也可以在任何操作系统和浏览器里正确显示。

汉字字体设计与民族文化
一、汉字的产生和发展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一种,也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文字,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同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X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 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写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金文是雕刻或铸造在青铜器皿上的文字。篆书又分为大篆和小篆,是汉字书体发的重要阶段。隶书的出现和发展有着一段较长的时间演变过程,种类繁多,但它是当时人们喜爱而又得到长期使用之文字。楷书,其笔画端庄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而为世人所喜爱。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体。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 印刷X发明后,为适应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版镌刻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几百年来,在宋体字的基础上又衍生出长宋、扁宋、仿宋等多种变体。这些新生的字体,都是应雕版印刷和传统的活字印刷的需要诞生的。近代西方印刷X传入后,在西文字体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X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然而,由于宋体字即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一直沿用至今,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设计在线.中国 二、汉字与民族文化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民族文化信息的载体,而民族文化又包括各种类型的文化。汉字与民族文化的各类型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多种形式的关联。 民族文化行为的发生大都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语言的发展对人的思维和各种社会生活、文学艺术产生重要影响。比如汉语方言众多,这对以方言为基础的地区性艺术作品的形成、发展和极大的丰富提供了条件。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其它文化事项的产生和发展。

平面设计中的常用字库种类说明
文字是我们在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丰富的字库给设师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常用的字库,如GBK、PostScript、CID、TrueType字库等。 一、GB字库 全称GB2312或GB2312-80是一个简体中文字符集的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由中国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981年5月1日实施。GB2312编码通行于大陆;新加坡等地也采用此编码。几乎所有的中文系统和国际化的软件都支持GB2312。 GB2312标准共收录6763个汉字, GB2312中对所收汉字进行了“分区”处理,每区含有94个汉字/符号。这种表示方式也称为区位码。 01-09区为特殊符号。16-55区为一级汉字共有汉字3755个,按拼音排序;56-87区为二级汉字共有汉字3008个,按部首/笔画排序;10-15区及88-94区则未有编码。 二、GBK字库 GBK全名为汉字内码扩展规范,英文名Chinese Internal Code Specification。K 即是“扩展”所对应的汉语拼音(KuoZhan)中“扩”字的声母。 1993年,Unicode1.1版本推出,收录了*、*、日本及韩国通用字符集的汉字,总共有20,912个。*订定了等同于Unicode 1.1版本的“GB13000.1-93”“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 第一部分:体系结构与基本多文种平面”。 由于GB2312-80只收录了6763个汉字,有不少汉字,如部分于GB2312-80推出后才简化的汉字(如“”),部分人名用字(如中国前总理朱F基的“F”字),*及香港使用的繁体字,日语及朝鲜语汉字等,并未有收录在内。 *于是利用了GB2312-80未有使用的编码空间,收录了所有出现于Unicode 1.1及GB13000.1-93之中的汉字,制定了GBK编码。微软在它出品的Windows 98中,即采用了GBK编码。在微软的系统内称为CP936字码表。

几何图形英文字体创意设计及应用作品欣赏
在我收集的这些设计信息里面,发现一些新字体正在悄然兴起。下面简单介绍几个新出现的字体设计,不知道这些你之前有没有发现过呢? 这种几何图形字体是基于字母表的形式,形状很像几何图形,是在字体变化上算是比较大的一种。

平面构成的形式
1.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 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 2、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 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骨格与基本形具有重复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重复构成。在这种构成中,组成骨格的水平线和垂直线都必须是相等比例的重复组成,骨格线可以有方向和阔窄等变动,但亦必须是等比例的重复。对基本形的要求,可以在骨格内重复排列,也可有方向、位置的变动,填色时还可以“正”、“负”互换,但基本形超出骨格的部分必须切除。 -简单重复构成 -多元重复 3.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 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 本形)。 骨格与基本形变化不大的构成形式,称为近似构成。近似构成的骨格可以是重复或是分条错开,但近似主要是以基本形的近似变化来体现的。基本形的近似变化,可以用填格式,也可用两个基本形的相加或相减而取得。 4.渐变构成形式(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 排列的构成形式),骨格与基本形具有渐次变化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渐变构成。渐变构成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变动骨格的水平线、垂直线的疏密比例取得渐变效果;一是通过基本形的有秩序、有规律、循序的无限变动(如迁移、方向、大小、位置等变动)而取得渐变效果。此外,渐变基本形还可以不受自然规律限制从甲渐变成乙,从乙再变为丙,例如将河里的游鱼渐变成空中的飞鸟,将三角渐变成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