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详细解析日系网页设计的现象和本质
在很多人眼里,日本是一个隐忍、充满禅意的国家。以寺庙、茶道、电子产品而闻名。既传统,又现代。日本的建筑设计、书刊设计受世界瞩目。但是不知怎么的,日本的网页设计风格很怪异。有点像1998年的网页风格。RakutenNicoNicoDougaGigazine看看日本这些最流行的网站(比如 Goo, Rakuten, Yomiuri, NicoNico, OKWave, @cosme),你会发现他们都有共同点:文字排布紧密图像质量偏低

FW MX 2004 之 Shapes 初体验(二)
大家好,欢迎大家回来继续和我一起早早体验FWMX2004之Shapes带给我们的全新体验! 在上一节,我们一起详细的研究了工具箱上的Shapes工具组的使用方法,操作技巧,本节我们就来看看Shapes浮动面板带给我们的新奇感受吧! 首先我们再次来看看Shapes浮动面板都有哪些新东西: 可以看到,Shapes面板里面目前共有9个形状组:Clock(钟表)、Cog(齿轮)、Cube(立方体)、Cylinder(圆柱体)、Frame(像框)、Perspective(透视图)、Tabs(制表符)、Talking(谈话框)、Tube(管子)。接下来我们依次来看看个个形状组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提示:为什么我们对Shapes面板里面的9个形状对象使用的称呼是“形状组”,大家可以从Shapes面板中任意拖拽形状对象到编辑区,然后执行菜单命令“Modify--Ungroup(快捷键为Ctrl+Shift+G)”,解散群组关系,就会发现这些形状对象都是以群组方式形成的!所以这里我们称其为“形状组”。 提示2:关于形状组的操作技巧,我们会在下面的介绍中马上介绍道,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方法技巧都是在没有打散群组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 1、Clock(钟表)组 将Clock形状组直接拖放在编辑区上,就会自动出现一个钟表图案,如下图所示。钟表的调整很有意思的,大家可以看到,用鼠标单击钟表后会出现四个调整控制点,下面我们就依次来看看各个调整控制点的作用所在: a、1号点:单击鼠标,会出现背景提示框:“Click to change tick marks(单击改变表盘标记)”,如果单击鼠标,就会改变表盘的时间刻度显示状态,总共有4种显示状态:不显示时间刻度;只显示以0点为起点的90度间隔的时间刻度,共4个刻度;显示以0点为起点的45度间隔的时间刻度,共12各个刻度,也就是12个小时的显示方式;显示60个刻度,也就是60秒的显示方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显示方式。

基于Pro/E和ADAMS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运动仿真
少自由度并联机构是国际上机器人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构造出具有良好性能的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众多构型,以便根据应用要求选择不同性能的机构,是并联机器人机构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众多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都集中于构建新型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根据理论研究出来的众多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还需要检验其运动的正确性,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试验样机制造实物来验证,而近年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那就是虚拟样机技术,这包括了三维CAD建模技术和机械系统运动学等相关技术。 大型的商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SIMPACT等集成了最新的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成果、各种方便的建模工具、高效的求解器、功能强大的后处理模块以及可视化界面等,用它们来建立机械系统的仿真模型,可以将注意力放在改进模型设计上,而不必关心建立方程、求解方程这些在过去要耗费大量精力的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机械系统仿真的效率。仿真首先要做的是建立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精确的三维模型,此时用动力学仿真软件就有点力不从心了,特别是对于此类少自由度并联机构,各个运动副的空间几何结构和位置都对整个机构的运动有重大的影响,需要三维建模建立准确的模型。因此,需要借助于三维建模功能很强的CAD软件来建模。 这里以PTC公司的三维建模软件Pro/E和MDI公司的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相结合建立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仿真模型。首先在Pro/E中建立机构的三维模型,机构的安装位置为机构运动的初始位置。然后利用两个软件的接口程序Mechanism/Pro生成刚体和基本的运动副,把三维模型导入ADAMS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添加驱动和约束,进行运动仿真。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对建立模型等前续工作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才能生成所要求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仿真模型。 一、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提出 少自由度并联机构新构型的提出有着不同的理论方法,本文中采用的为利用螺旋理论来分析新型少自由度并联机构。利用运动螺旋与力螺旋的对偶关系,以及运动与约束、运动螺旋与反螺旋的对应关系,建立复杂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类型综合的数学模型。因为并联机器人机构是由支链、动平台和静平 在少自由度并联机构中,三自由度移动并联机构有着广泛的用途。在很多工业应用中,三个方向的移动就已经满足要求,而使用传统的六自由度机构增加了机构的复杂性和控制的难度,因此直接应用三自由度移动并联机构非常合适。此处利用螺旋理论提出一种纯移动三自由度并联机构,通过此机构来说明利用Pro/E和ADAMS完成运动仿真的过程。如图1所示,此机器人支链为三条对称的RPC支链,通过螺旋理论和空间几何分析可得此并联机构动平台应具有三个纯移动自由度。 图1 三支链并联机构模型
最新发布

混合模式全面应用实例详解
变暗混合模式是一种经常被忽视的混合模式,也是一种很容让人产生误解的混合模式。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会觉得如果在图层面板中有两个图层,对上一图层设置为变暗混合模式,结果色就会变暗。但是情况并不是总是如此的,比如上一图层的亮度小于下一图层的时候,或者上一图层是下一图层的副本的时候,变暗混合模式就不会对上面的图层有任何影响。由于这两种情况图像看起来就好像没有变化,因此被很多人忽视。对于变暗混合模式来说,我更倾向于把它当作是一种逻辑上的混合模式,而不是单纯的去理解它的公式。简单的来说,变暗混合模式的逻辑是,如果两个不同的源存在亮度上的差异,那么结果色是亮度暗的那个源。当然这在只有两个象素的时候很容易理解,而通常处理图像的时候,一个图像有着成千上万个象素,此时就要理解变暗混合模式的本质所在。新建两个Alpha通道,都填充为白色。使用矩形选框工具在Alpha1通道上建立一个100X100象素的选区,填充为黑色。使用矩形选框工具在Alpha2通道上建立一个100X100象素的选区,与在Alpha1通道中的矩形不要在同一位置,填充为黑色。打开计算命令,源1源2分别设置为Alpha1和Alpha2通道,混合模式为变暗。如果没有看最后的通道,你能预计出结果么?如果不能的话,那么你就是一直不懂这个混合模式。在结果通道Alpha3通道中可以看到,Alpha3通道中的黑色区域是Alpha1和Alpha2通道中的黑色区域之和。换言之就是变暗混合模式通过对两个源进行比较,结果色是两个源中相对较暗区域的总和。基本上来说,理解了变暗混合模式的原理,变亮混合模式也没有多大问题了,只是结果色是两个源中相对较亮区域的总和。记住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通道的混合过程中,这两个混合模式威力不可轻视。(关于混合模式的公式请自行查找网上资料,这里只粗略谈一部分) 正片叠底的公式是:结果色=源1x源2/255。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源1/255和源2/255都是小于一的,因此结果色会通常小于任何一个源,即比任何源都要暗。黑色和白色是两种特例,假设两个源中有一个源是255即白色的话,那么依照公式有:结果色=255x源2/255=源2,或者结果色=源1x255/255=源1,也就是任何源跟白色以正片叠底混合后不变。假设两个源中有一个源是0即白色的话,那么依照公式有:结果色=0x源2/255=0,或者结果色=源1x0/255=0,也就是任何源跟黑色以正片叠底混合后得到的是黑色。如果源1和源2都是50%中性灰的话,那么它们混合后的结果色就变成了接近64,比原来的两个源暗了64个色阶,因此正片叠底混合模式经常用于压低图像的亮度。 正片公式是结果色等于源1x源2再除以255,滤色公式是结果色等于源1+源2-(源1x源2再除以255),那么也就是说滤色后面那部分跟正片是一样的,假设两个通道(源1和源2)以正片得到一个通道(暂且命名为正片),源1跟源2通道再以滤色到一个通道(暂且命名为滤色),那么正片通道和滤色通道以相加混合得到的最终图像是跟直接用源1加源2一样的。 线型加深混合模式 线型加深混合模式的公式是:结果色=源1+源2-255,首先从公式来看跟相加混合模式很类似,完全可以用相加混合模式来达到同样的效果,即源1和源2以相加模式混合,缩放为1,补偿值-255。假设源2是源1的反相的话,也就是源2等于255-源1,代入上面公式可得:结果色=源1+255-源1―255=0,可以看到直方图只有最左边一条竖线,也就是说结果图像是黑色,即一个通道与自身的反相通道线型减淡混合的话结果色是黑色。如果源1和源2都是50%中性灰的话,那么他们混合之后的结果色就变成了-1,但是0即黑色已经是最暗的值了,所以任何小于0的亮度都将当成0。可见,两个源如果接50%近中性灰的话,混合后的结果色接近黑色,因此这个混合模式的效果比正片叠底的要强烈不少。网页设计师联盟 www.68design.net 线型减淡混合模式 线型减淡混合模式的公式是:结果色=源1+源2,从公式来看完全就是相加混合模式使用缩放为1,补偿值为0的另一个版本,由于结果色是两个源的亮度加在一起,所以一般结果色比任何一个源的亮度都要高。除非两个源都是黑色的时候,结果色才是等于黑色。如果源1和源2都是50%中性灰的话,那么他们相加在一起就变成了256,但是255即白色已经是最亮的值了,所以任何大于255的亮度都将当成255,因此这个混合模式的效果比滤色混合模式要强烈不少。 从线型加深和线型减淡两个混合模式来看,其实都是相加混合模式的一个简化版本,因此也就少了一些可控性,所以在通道混合过程中,它们更像是相加混合模式的两种特别情况的快捷方式。

图文详解:photoshop渐变映射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颜色包含了三个要素,即色相、明度、饱和度。色相(Hue)是与颜色主波长有关的颜色物理和心理特性,通俗来讲,红、橙、黄、绿、青、蓝、紫都是表示颜色外貌的属性,就是色相。通常所说的冷色调和暖色调也是色相的范畴;明度(Brightness)是颜色的相对明暗程度;饱和度(Saturation)是指颜色的纯度,通常我们称为鲜艳度。 而渐变映射中是将相等的图像灰度范围映射到指定的渐变填充色,其实这里说的灰度范围映射,就是指不同的明度进行映射。 颜色的明度范围是从0~100,而渐变也是由0~100,由此我们可以将渐变上的色点不改变明度,而改变色相和饱和度的话,就可以得到灰阶完整的渐变映射。 在这里,颜色的选择和色点的位置,注意红框中的数值尽量相等。

photoshop中文字w不能正_@示的}解Q
运行PhotoShop 后发现在字体选择栏内不能正确显示汉字字体名,而是一些莫 名其妙的英文字母如“Simsun”(宋体)“Simhei”(黑体)等;更可气 的是在PhotoShop 中竟然不能输入中文!我做错什么了要这样对我,我不 甘心。于是我想尽一切办法,什么重启 PhotoShop、重启计算机都没用, 甚至重装了 n遍后依然看不到那可爱的双字节汉字。老天不公啊!一阵怨 天尤人后我突然想起每次安装都是典型 (Typical)安装,而无法输入中 文一定是缺少什么组件所致,何不试试自定义(Custom)安装。选择自定 义安装后会弹出一个对话框,用以选择需要安装的组件。选中其中的“Type Support”项,此时按钮“Change”变成可操作状态。点击进入子组件选择框,原来秘密就在这里。看看对组件CMap Files 的解释吧,它是用来支持双字节字体的(象繁/简体中文,日文和韩文)! 选中确认后继续安装,安装结束后运行 PhotoShop,哈哈,可爱的汉字终 于又重见天日了。 现在剩下 PhotoShop字体选择栏中不能正确显示汉字字体名这个问题 了。通过笔者不懈的努力和查找,终于在D:\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 \Adobe\TypeSpt 目录下(此路径会因PhotoShop的安装路径不同而有所差 别)找到一个名为“Adobefnt.lst”的文件。用文本编辑软件打开这个文 件一看,哈哈(又是一阵大笑),原来在文件里记录着本机已安装且Photo Shop认识的所有字体的列表,而且每种字体都有自己独立的属性。例如宋 体字的属性如下: %BeginFont Handler:WinTTHandler FontType:TrueType FontName:SimSun FamilyName:SimSun StyleName:Regular FullName:SimSun FamilyNameNative:宋体 StyleNameNative:Regular FullNameNative:宋体 WritingScript:SimplifiedChinese WinName:宋体 %EndFont 其中有一行是“FamilyName:SimSun”,冒号后面的 SimSun就是显示 在PhotoShop字体选择栏中的内容。把 SimSun改成“宋体”后存盘退出, 运行 Photoshop,选择字体工具,OK,久违了的“宋体”两个字终于出现 了!后来在使用过程中我发现,其实还有另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能解决Photo Shop 中字体选择栏内不能正确显示汉字字体名的问题。在PhotoShop中选 择Edit/Preferences/General,弹出属性对话框,取消对“Show Font Names in English”的选择(默认是选中的),问题解决。以上两种方法唯一不 同的是:如果修改Adobefnt.lst文件,PhotoShop 字体选择栏后的字体样 式(StyleName)框中可正常显示为Regular;而通过修改属性的方法,则 显示为一条短线“-”。 修改Adobefnt.lst的结果修改属性的结果至此所有问题全部解决。看来软件出现莫名其妙的问题后,试试自定 义安装也不失是个好办法。这是我在安装和使用PhotoShop v6.0过程中遇 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如果对大家有用,那将是我的荣幸。 关于“PhotoShop v6.0安装历险记”的反馈 让photoshop v6.0的中文字体显示出来,不需要这么麻烦的,其实只 要在Edit-Preferences-General(或按Ctrl+K),将其中的一项关于Show Font Name in English前面的勾去掉……呵呵,不需要重新启动,所有的 中文字体就又出现了吧?其实5.5版本以后的photoshop都可以这样。

photoshop八招密技
一个小技巧会为平时的操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密技一: 当你需要快速隐藏工具栏和多个浮动面板时,逐一点击面板上的关闭按钮,接下来使用时又要打开,十分不方便。其实你可以同时按键盘上的“Shift”和“ Tab”键,这样浮动面板会立即隐藏起来,从屏幕上消失,再同时按下两键,面板又会显现;如果只按下“Tab”键,则工具栏连同浮动面板会一起隐藏,再按以下该键,它们会同时显现。 密技二: 在Photoshop中,有很多时候要修改设置的取值。一般情况会在取值框的又侧有一个黑三角,点击它会出现一个滑动标尺,拖动标尺就可以修改取值了,但有时不会十分精确。这时可以按键盘上的向下箭头键(每按一下表示取值加一)和向上箭头键(每按一下表示取值减一),来准确调整数值。如果按住“Shift”键不放,那么每按一下表示取值加十或减十。 密技三: 当你正在使用画笔工具,要调整不透明度时,还要打开设置框,很麻烦。这时你可以直接按键盘上的数字键来设定。比如当你按一下“ 0”键时,则不透明度为100%。“ 1”键为10%。先按“ 4”再按“ 5”,那么不透明度则为45%,依次类推。 密技四: 当我们要复制文件中的选择对象时,要使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命令。复制一次你也许觉不出麻烦,但要多次复制,一次一次的点击就相不便了。这时你可以先用选择工具选定对象,而后点击移动工具,在按住“Alt”见不放。当光标变成一黑一白重叠在一起的两个箭头时,拖动鼠标到所需位置即可。若要多次复制,只要重复的放松鼠标就行了。 密技五: 我们需要多层选择时,可以先用选择工具选定文件中的区域,拉制出一个选择虚框;然后按住“Alt”键,当光标变成一个右下角带一小“-”的“+”号时(这表示减少被选择的区域或象素),在第一个框的里面拉出第二个框;而后按住“ Shift”键,当光标变成一个右下角带一小“+”的大“+”号时,再在第二个框的里面拉出第三个选择框,这样二者轮流使用,就可以进行多层选择了。其实用这种方法也可以选择不规则对象,自己去体会吧。 密技六: 当我们编辑图片文件时,有时要去掉选择对象以外的图片颜色,这时可以按键盘上的“Delete”键,选择区以外就会变成背景色或透明的,这要看你设定的背景内容是什么了。 密技七: 去掉扫描图片中的龟纹。由于印刷方面的原因,我们用扫描方式输入电脑的图片会有一些龟纹,如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处理,会影响以后的效果。这时你可以先用“Noise”滤镜中的“Despeckle”做处理,这时图片会变得稍微模糊;接着用“Sharpen”滤镜中的“Sharpen Edge”(注意设置数值要小一些)再处理一下,就大功告成了,这时即使用放大工具观察也不会出现龟纹了。 密技八: 我们使用Photoshop 一段时间后,文件夹中已经存放了大量的图片和影像文件。当你要调用一个很久不用的文件,并且忘记了它的文件名时,需逐一打开文件夹中的文件来寻找,太麻烦了。我有一简便的方法:Photoshop 的File 菜单下的Automate 中有一个Contact Sheet 命令,它可以给文件夹中的每个文件建立一个小缩图,并存放在一个图象文件中,这样方便了以后的检索和查阅,节省了你我的宝贵时间.

照片的自动化批处理
现在很多学校的学籍建档工作都电子化了,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采集学生的照片信息,一般都是一个学生照片对应一个图像文件,使用学籍号对照片文件进行命名。因这些照片文件大都是各学校使用数码照相机或者利用扫描仪采集的,所以送交教育主管部门后,往往分辨率、大小、明暗程度、色彩等都有差异。如果使用Photoshop软件逐个对图像文件进行调整,工作量太大,并且标准不能统一。如果运用Photoshop提供的动作录制功能,可以使同一处理自动化,从而批量地处理大量的图片文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面以自动调整亮度为例,介绍Photoshop中动作的录制和播放方法。 1. 打开多张照片文件(可结合“Shift”键,同时选中同批上报的多幅学生照片文档)。 2. 从“窗口/动作”菜单命令打开“动作窗口”,单击上部的“对号”符号所在的位置,即可取消下面所有动作项的选中状态。 3. 单击动作窗口底端的“新建动作”图标,并以“自动调整亮度”命名(如图1)。并可以为动作记录运行设置一个热键(如F12)。

平面设计霸主Photoshop辉煌十三载
Photoshop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畅销的图象编辑软件。它已成为许多涉及图像处理的行业的标准。并且是Adobe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然而Photoshop的开始却是名不经传,如果不是Michigan大学一位研究生学生延迟毕业答辨,Photoshop或许根本就不可能被开发出来。 1987年秋,Thomes Knoll,一名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一直尝试编写一个程序,使得在黑白位图监视器上能够显示灰阶图像。他把该程序命名为Display。但是Knoll在家里用他的Mac Plus计算机编写这个编码纯粹是为了娱乐,与他的论题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他认为它并没有很大的价值,更没想过这个编码会是Photoshop的开始。 图1 为Photoshop主要设计师诺尔兄弟 他的程序引起了他哥哥John的注意。当时John正效劳于Iindustrial Light Magic(ILM)公司――一家影视特效制作公司。随着《星球大战》的诞生,Lucas向世人证明,真正的酷效,配以英雄人物,将创造出惊世巨片!当时John正在实验利用计算机创造特效,他让Thomas帮他编写一个程序处理数字图像,这正是Display的一个极佳起点,他们的合作也从此开始。 John通过他父亲--Michigan大学的教授--购买了一台新的Macintosh II计算机。Thomas用它重新编写Display代码,使之支持彩色功能。随后,在John的力促下, Thomas开发了图像处理例程(即后来的滤镜插件),以及增加了读写各种文件格式的功能。其独创的创建软化边缘选区功能亦在此时得以实现,另外,还增加了如下功能:色阶,色彩平衡,色相及饱和度等。 1988年夏天,John决定实现这个程序的商业价值。尽管将很艰难,但天性乐观的他认为它值得努力。当时,在MacWeek上刊登的一种图象应用软件PhotoMac引起了John的关注。他到SIGGRAPH(计算机绘图专业组)大会去调查这种新的软件。最后他告诉Thomas他们无需担心,事实上PhotoMac缺乏他们的程序的很多重要功能。 图2 Photoshop前身是名为Display的小程序 Thomas好几次试图更改这个软件的名称,但每次都没有成功。有趣的是,正所谓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一次偶然的演示时,他采用了一个人的建议,把这个软件命名为Photoshop。从此,Photoshop正式成为了这个软件的名称,直至今日。 与此同时,John四处奔走,寻找公司投资Photoshop。SuperMac,Alcus,Adobe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他继续在硅谷寻找投资者,并鼓励Thomas继续编写新的功能。他甚至编写了一本简单的手册介绍这个程序。最后,一家扫描仪公司采用了这个软件。大约200份0.87版本的Photoshop拷贝随着扫描仪捆绑出售。Photoshop首次发行即是与Banreyscan XP扫描仪捆绑发行的。 图3 更名为Photoshop的第一个版本是0.87 图4 photoshop当时所使用的图标 后来,John重返Adobe进行另一次演示。Russell Brown,Adobe的艺术总监,完全被这个程序所打动。Adobe以极大的热情果断地买下了Photoshop的发行权。1988年11月,Knoll兄弟与Fred Mitchell,Adobe的首脑,口头议定合同,并于次年4月完成真正的法律合同。合同上的关键词是“license to distribute(授权销售)”Adobe公司当时并没有完全买断这个程序,直到若干年后Photoshop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签订了合同后,Thomas和John两兄弟开始研发新的版本以发布销售。而Adobe公司则决定保留Photoshop这个名字。 Thomas在Ann Harbor编写所有的程序,而John在California编写插件。Adobe的一些人认为John的插件过于花俏,不适合于严肃的应用程序。他们的观点是他们的产品仅作为一种润饰的工具,而非为了特殊作用。所以John只能偷偷地把这些插件编写进去。正是这些原来为很多所不齿的插件,却成为日后Photoshop成功的一大因素。时至今日,插件已经成为Photoshop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1989至1990年,Russell Brown和John,Tussell和Fred提供建议,Thomas编写代码,增加软件的新特性。 1990年2月,Photoshop1.0版本发行。它优秀的编码和简单便捷的使用给了它的竞争者ColorStudio狠狠的打击。它给计算机图像处理行业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除了其他软件没有的特点外,它还获得了天时。当时正值计算机桌面革命炒得火热,桌面的发展更为它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Adobe还有一个制胜的秘密武器-RussellBrown。他善于让人觉得这个软件容易使用且有趣。在一次演示会上,他幽默的演示突出了Photoshop的优点也使得参展的人把Photoshop竟相宣传出去。 图5 Adobe Photoshop首次亮相 图6 首次正式发行的PS只有800KB而Photoshop 1.0显然仍需改进。当时,Photoshop的优势是容易使用,虽然Fractal Design开发的ColorStudio具有一些它所没有的优点,但总体而言,ColorStudio却存在更多的缺陷。 Letraset把ColorStudio定位于专门人士使用的专门工具。而Adobe把Photoshop定位于所以电脑拥有者可以使用的工具。这两个冤爱死对头竞争非常激烈,当时MacWorld的一篇文摘体现了这两个公司的交锋。John和效力于ColorStudio的Macr Zimmer分别使用他们自己的软件对图象进行润饰及合成。结果最后Photoshop是赢家。 当时Thomas是编写这个软件的唯一支柱。为了扩充工程师队伍,公司聘请了Mark Hamburg。Mark曾从事于Ashton Tate。路径即是他提出加入到Photoshop里的。路径也成为了Photoshop2.0版的新特性。2.0版最重要新功能包括支持栅格化Adobe的矢量编辑软件Illustrator文件,支持CMYK,Duotones以及新增钢笔工具。此外,Photoshop的最小分配内存也由原来的2MB增加到4MB,这个小小的改动无疑对程序的稳定性及运作性能的提高起了非常大的作用。Mark声称他对这个软件的第一个贡献是建议最低内存需求从2MB增加到4MB,可见其作用绝非由2到4那么简单。

如何在Photoshop中轻松调整图像选区?
1.增加选区 我们处理图像时,常常要选择图像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区,这时我们可先用选框工具选择第一个选区,再按住“Shift”键,用选框工具画出增加的区域。 2.减少选区 “减少选区”的意思就是当我们打开一个图像,选定了一个选区,这时又想将选定的选区去掉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这样来处理:先在图像上选择一个选区,按住“Alt”键不动,再画出一个选区,确保第二个选区与第一个选区相交部分就是你要去掉的部分即可。 3.相交选区 在选择图像区域的时候,若我们先选定了一个区域,这时再按住“Shift+Alt”键再选中一块区域,那么最后选中的区域就是两次选中区域的相交部分。 4.反向选区 开始时选中一个选区,这时再按下“Ctrl+Shift+I”键,则可以对当前的选区进行反向选取。 若在选择选区的过程中想取消选区,这时可按“Ctrl+D”键。

Photoshop中有效的几种“抠图”技法
“抠图”是图像处理中最常做的事情,熟练掌握抠图技巧,是Photoshop学习的一道难关。本文旨在对Photoshop中行之有效的几种“抠图”技法作一综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招:魔术棒 “Magic Wand Tool(魔术棒工具)”是建立选区的工具之一,作用是在一定的容差值(Tolerance,默认为32)范围内将颜色相同的区域同时选中。如果背景是单纯的白色(图1),首先用魔术棒在背景白色上点击,将白色选取;接下来,依次选择[Select]→[Modify]→[Expand],这是扩大选区的选项,在弹出的扩大选区的对话框中添入值为1;接着选择[Select]→[Feather]”(羽化)选项,在弹出的菜单中同样添入值1,将选区边缘添加适度的羽化效果;最后按[Ctrl+Shift+I]快捷键反转选取,人物选区完成。 总结 优点:入门级技巧,技术简单,容易掌握。 缺点:1.仅适用如图1那样背景“纯净”的图片;2.选取效果较粗糙,比较适合选取细节较少的图片,或者选取后的人像在新的应用中会以缩小若干倍的形式出现,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节选取上的缺憾。 第二招:路径编辑工具 由于具备节点可随意增删,路径曲线可随意调节等特点,所以Path(路径)是建立选区超级好用的工具! 先围绕要抠出的部分图像建立一个大概的选区,可以使用“Lasso Tool(套索工具)”,只要大概就好,不要求精确。选区建立好以后,执行“Windows/Path”菜单,切换到路径面板,按右上角的三角形菜单,选择“Make Work Path”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选择容差值,默认为2(图2)。这样,一个围绕所选取部分图像的一个大略的路径就完成了。下面对路径进行编辑:首先在工具箱中选择“Pen Tool(钢笔工具)”,编辑路径的时候,选择“Pen Tool”,按住[Ctrl]键,“Pen Tool”就变成了节点编辑,松开[Ctrl]键,则“Pen Tool”在路径上变成增加节点工具,放在节点上变成删除节点工具,按[Ctrl+空格键]切换到放大镜工具,如此操作可省略频繁的工具切换。对路径的编辑,主要是删掉不需要的节点,在控制路径走向的地方加上节点;然后在节点编辑的状态下(当然是按住[Ctrl]啦!)点击某一节点,出现句柄(节点上出现的切线及其两端的空心方格),通过调整句柄,改变路径曲线的弧度和走向使之与要选图像部分的边缘相吻合。路径编辑要达到的效果是:用尽可能少的节点,尽可能圆滑的曲线路径,尽可能精确地完成对图像的选取! 按照上述要求完成路径编辑以后,回到路径面板,按[Ctrl]键,以鼠标左键单击路径标签,路径已经转变为选区的蚁线了,这样,一个相当精确的选区就实现了。

浅谈使用【PS动作】的一些心得
我接触photoshop不是很久,以前一直是用ACDSEE,感觉ps功能强多了,首先学会的就是使用ps的动作,觉得这个功能简单,易懂,易上手,其实算不上教程,只是个人使用的一些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写的不对的地方,请高手多多批评指导!ps的动作大约有6百多种之多(据我所知)不可能一一讨论,这里就写一部分比较常用的。=========================================================点击 下载动作=========================================================1。下载完动作,解压后放在自建的文件夹内.打开photoshop,点击动作(如图所示)

关于下载笔刷安装与使用
网上有许多精彩的Photoshop笔刷供大家下载,可是有很多朋友还不太会用,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怎么安装和使用Photoshop笔刷。先把解压后的Photoshop笔刷文件放在一个文件夹内方便等会安装使用,记住文件所在的路径。打开Photoshop,点击笔画工具。 从画笔的设置的菜单中选择“载入画笔”。找到你放笔刷的文件夹,点选你要用的笔刷然后点“截入”。载入几个笔刷文件都可以,在这可以看你的载入的笔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