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s减去顶层形状不管用什么意思在哪设置?
在用ps做路径或者形状合成的时候,经常会做所谓的布尔运算,也就是形状或者路径的加减乘除,其中比较难理解的是减去顶层形状,如果只是减去形状,可能要更容易理解,那么减去顶层到底是什么意思,哪个是顶层形状,顶层是怎么设置的,能更改么,带着这些问题且看本文讲解。 1、路径工具选中之后,在上端选项的【路径操作】菜单中,可以找到【减去顶层形状】, 2、举例说明一下,左侧工具栏切换到【椭圆工具】,在背景图上绘制出一个圆形,图层面板上可以看到新增了一个形状图层,笔者设置为形状,是为了更加方便理解,当然这里也可以绘制路径。 3、一个圆形形状画出来之后,如果要再画一个元,可以直接在背景图上话,默认情况下鼠标变为【加号】样式,此时会自动新增一个形状图层,也就是说这两个形状,产生了两个图层,如果要做布尔运算,是需要先合并形状,在进行设置,形状的合并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E”, 4、绘制第二个圆,也可以在一个图层上完成,前提是先按Shift键,此时鼠标变为了一个大一个小【双加号】样式,按住shift键,再按住鼠标左键,此时就可以松开shift键了,如果想要正圆形,可以继续按住shift键, 5、两个圆形绘制完成,默认的路径操作都是【合并形状】,也就是相加的效果,大圆加上小圆,得到的还是大圆,所以没有变化,想要得到圆环的效果,就要减掉小圆,此时用【路径选择工具】点击选中小圆,上端选项中,点击【路径操作】图标,下拉菜单里面,点击【减去顶层形状】, 6、最终的效果如下图所示,小圆被减去,剩下的是圆弧效果, 7、那么为什么小圆就是顶层图形?因为先画的大圆,后画的小圆,所以小圆处于顶层,其实形状的层级是可以手动设置的,选中形状之后,点击上端选项【路径排列方式】,下拉菜单里面,可以看到【将形状设置为顶层】,以及其他选项,所以【减去顶层形状】,就是减去处于顶层的那个形状。 路径的布尔运算,需要路径或者形状处于一个图层中,如果在操作中遇到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讨论。

Photoshop 鼠绘紫魅妖姬
最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非常妖媚的女子,她拥有超黑而又超密的睫毛、黑黑的眼线、大片的腮红、红红如水晶般的双唇、乌黑的头发。充满着神秘气息的女子,很是抢眼。笔者今天来告诉大家此紫魅妖女的PS鼠绘制作过程。 老规矩,我们先来看看我们要打造的这位紫魅妖姬的样子: 最终效果图 1.首先打开PS,建立一个新的文件,长宽自己来定就可以最重要的是分辨率定为72就可以。正常屏幕观看给72就可以如果要打印出来的话就要根据纸张的大小、材质来定了。多多学习一下打印方面各个参数也是很不错的,对以后的实践工作会带来很大的帮助。(图1-1) 图1-1 2.用钢笔工具把人物的大体轮廓勾画出来,这个图绘制的是正面的效果,正面比较好绘制,把路径保存起来。新建一个图层,填上皮肤的颜色,这里皮肤的颜色RGB值为:239、198、178。(图2-1) 图2-1

用Photoshop打造撕纸文字效果
最终效果图 1、新建一个文件,设置宽度为10厘米,高度为5厘米,分辨率为300像素,模式为RGB的白色文件。 2、打开通道面板,在控制面板下方单击“创建新通道”按钮,生成新的通道Alpha 1,执行菜单栏中的“滤镜”“渲染”“云彩”命令,效果如图01所示。 图01 3、进入图层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下方单击“创建新的图层”按钮,生成新的图层“图层1”,选择工具箱中的“横排文字工具”,在文件窗口中输入文字,效果如图02所示,按确认键,文字变为选区,效果如图03所示。 图02 图03 4、单击工具箱下方的“以快速蒙版模式编辑”按钮,使图像进入快速蒙版状态,效果如图04所示。 图04 5、执行菜单栏中的“滤镜”“像素化”“晶格化”命令,在弹出的“晶格化”对话框中,将单元格大小选项设为7,如图05所示,单击好,效果如图06所示。 图05 图06 6、单击工具箱下方的“以标准模式编辑”按钮,使图像退出快速蒙版状态,效果如图07所示。 图07 7、打开一幅报纸图片,并调整它的色相/饱和度,效果如图08所示。执行菜单栏中的“编辑”“定义图案”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将报纸定义为图案。 图08 8、执行菜单栏中的“编辑”“填充”命令,打开填充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图09所示,选择自定图案为报纸图案,单击确定,文字效果如图10所示。 图09 图10

抽线效果新思考
Photoshop中的混合模式是其理解难点,它的实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看不见蚁行线的选择。通过混合模式,可以以确定的方式决定哪些色阶的像素被屏蔽或者改变,因此,了解混合模式的作用机理,对用户有的放矢地使用PS达到目的非常重要。下面通过一个实例,说明如何使用PS中的颜色减淡模式抽出图像中的线条,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打开图像。 将“背景副本”的图层混合模式由正常变为“颜色减淡”,文档似乎变得空无一物,但是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图像上还有一些黑色的杂点。想一想这是原图中的什么色阶的像素?
最新发布

PS制作炫丽光束文字动画
这篇教程教飞特的朋友们用PS制作炫丽光束文字动画,教程制作的动画效果挺炫的,也很漂亮。转发过来和飞特的朋友们一起分享,先来看看最终的效果图吧:FEVTE编注:更多PS文字效果教程及PS制作的文字效果作品交流请到飞特论坛PS文字效果交流区,地址:http://bbs.fevte.com/forumdisplay.php?fid=51&filter=type&typeid=86具体的制作步骤如下: 1、新建一个700 * 500像素的画布,背景填充黑色,选择文字工具,打上想要的文字,字体颜色用蓝紫色:#8316fe,效果如下图。 【图1】 2、把文字图层复制一层,然后右键选择“栅格化文字”。确定后新建一个组,把栅格化后的文字拖到组里面,并再复制一份,如图3。 【图2】

PhotoShop制作溶解淡入显现GIF动画教程
在本例中我们将学到如何用PS制作溶解淡入GIF动画效果,方法很简单,喜欢的同学可以学习一下。效果图:1、新建文件 打字 字用粗一点的好看2、新建一层填充白色3、先把下面两层眼睛去掉,把填充的白色向右拖,框选左边空出来部分

PhotoShop制作扭动的文字GIF动态效果教程
效果图: Ctrl+N新建图层 打上你喜欢的字 击右键,选择“字体变形” 点击“确定” 再点击“窗口”---------“动画” 再次右键,选择“文字变形” 拉至-100再点击确定 点击红色框框处“过渡”帧。帧数选择15帧。 按住Shift键再点击一下帧17

Photoshop制作用笔写字GIF动画教程
其实此ps教程如果熟悉蒙版工具的同学,用蒙版来做,我想会轻松好多,为了照顾跟我一样菜的菜鸟们,此教程就用比较简单的傻瓜式方法吧国际惯例,先上效果图4、点击“窗口”―――“动画”调出动画栏。

字体字库设计过程介绍
字库的制作是按一定规则进行,一套完整的字库在面市前也要经过多个流程才能完成。特别是中文字库,更是复杂繁琐,每个笔划及细节都得仔细处理。正因这些原因,目前中文字库只有少数几家有实力的公司才能推出,为了让大家了解字库设计,下面就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字库的制作过程吧: 1.字稿 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电脑字库都是源自于设计字稿。所谓字稿,是指由专业字体设计师依自行创意的汉字风格、笔形特点和结构特点,在不小于1英寸的正方格子内(可使用浅蓝色坐标格),书写或描绘的清晰、光滑、视觉效果良好的汉字字形设计稿。全部字稿必须采用统一的风格及笔形规范进行处理,达到制作电脑字库制作要求。一般而言,字库厂商购买字稿的费用约占开发该字体总成本的1/4-1/3。 2.扫描 字稿是写在纸上的,所以要进行扫描输入进电脑。因为是黑白的,所以不需要太高级的设备,普通平板Scanner就可以了。这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要求套框取字一丝不差,而且要根据不同尺寸和清晰度的字稿灵活地调整扫描分辨率和其它相关参数,以达到不失真反映出原字稿的全貌。经过计算后,把字稿通过扫描仪扫成高精度点阵字库,同时给出其字库编码,以便进行下一步工作。 3.数字化拟合 这一步是利用专门的程序进行纯粹的数学计算,即根据字体的不同风格,按照一定的数学算法,自动地将扫描后的点阵图形抽成尽可能接近原稿的数字化信息(曲线轮廓)。通过参数控制可以调整轮廓点、线、角度和位置,这在字形复杂、风格差异大的中文字*作中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调整得很准确得话,可以大幅度提高修字工作的效率。 4.修字 尽管采用计算机来拟合的效率很高,但就像电脑无法取代所有人脑的工作一样,它只能完成最初步的工作,而且无论是字的质量、还是结构,特别是原字稿中所内含的鲜明的、人格化的韵味都是无法表现出来的,只有靠人工修字才能做到。修字首先是一项工作量十分浩大的系统工程,简体字库有六、七千多字,繁体字库一万四千字,GBK字库则两万余字。要完成如此繁重的工作,造字工具起着很大的作用,必须可以方便地实现字形的修边、平移、复制、缩放、翻转、增删笔划等基本功能,还要根据汉字制作的特点,有背景参考、实时显示结果、局部笔划调整、笔划参数控制以及多种参考点、参考线的特殊控制等,并能实时加入提示信息(HINT),这些功能不但可以提高做字的效率,更是质量的保证。另外,强大的拼字、补字功能,可以有效地索引到每一个已做好的字,用以造出与字稿风格特点完全一致的字。 5.质

标准字体设计知识
标准字体是指经过设计的专用以表现企业名称或品牌的字体。故标准字体设计,包括企业名称标准字和品牌标准字的设计。 标准字体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中基本要素之一,应用广泛,常与标志联系在一起,具有明确的说明性,可直接将企业或品牌传达给观众,与视觉、听觉同步传递信息,强化企业形象与品牌的诉求力,其设计的重要性与标志具有同等重要性。 经过精心设计的标准字体与普通印刷字体的差异性在于,除了外观造型不同外,更重要的是它是根据企业或品牌的个性而设计的,对策划的形态、粗细、字间的连接与配置,统一的造型等,都作了细致严谨的规划,比普通字体相比更美观,更具特色。 在实施企业形象战略中,许多企业和品牌名称趋于同一性,企业名称和标志统一的字体标志设计,已形成新的趋势。企业名称和标志统一,虽然只有一个设计要素,却具备了两种功能,达到视觉和听觉同步传达信息的效果。 标准字体的设计可划分为书法标准字体、装饰标准字体和英文标准字体的设计。 (一)书法标准字体设计 书法是我国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汉字表现艺术的主要形式,既有艺术性,又有实用性。目前,我国一些企业主用政坛要人、社会名流及书法家的题字,作企业名称或品牌标准字体,比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健力宝等。 有些设计师尝试设计书法字体作为品牌名称,有特定的视觉效果,活泼、新颖、画面富有变化。但是,书法字体也会给视觉系统设计带来一定困难。首先是与商标图案相配的协调性问题,其次是是否便于迅速识别。 书法字体设计,是相对标准印刷字体而言,设计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名人题字进行调整编排,如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标准率体。另一种是设计书法体或者说是装饰性的书法体,是为了突出视觉个性,特意描绘的字体,这种字体是以书法技巧为基础而设计的,介于书法和描绘之间。 (二)装饰字体设计

网站建设中的字体设计知识
英文网站与中文网站的区别不仅仅是使用中文字体与使用英文字体的差别。由于中文字形复杂,并且电脑上的中文字体设计相对落后,这使得设计中文网页要比英文网页更困难。不顾及中文字体的特殊性,简单的照搬英文网页的设计方法,经常会降低中文网页的易读性(英文中称作readability)。下面列举三个使用英文设计方法设计中文网页引发的易读性问题: 一.相对大小的字号在英文页面中,固定字号被称为“ frozen font sizes”,使用固定大小的字号是一个明显的错误,很多交互设计的专家都对此做过研究。使用相对字号是那么的正确,于是,中文网页的文字也被设计成了相对字号。这种做法主要集中在英文网站的中文版的设计中。然而对于中文,相对字号却不如预想的那么好。很多的字号的中文是不能清晰显示的。比如,10px的Arial字体显示英文是清晰的,但是10px的宋体中文就变成一个黑疙瘩了;再比如,20px的英文大而清晰,但是20px的中文就会出现明显的锯齿,笔画粗细不均。我曾经在《文字,你到底能多大?》一文中对中文字号进行过讨论,12px、14px、16px(或18px)显示中文是比较理想的。实际上12px-16px大小的宋体显示的效果都是不错的。相对字号允许文字以不止一种的实际字号(以象素为单位的字号)显示,调整浏览器的设置,文字大小可以缩放。下面我们来看看,使用相对字号显示的中文是什么样子的:相对字号分为:-7、-6、-5、-4、-3、-2、-1、标准大小、+1、+2、+3、+4、+5、+6、+7,共15种。这其中“-2”以下的字号与“-2”一样小,“+4”以上的字号与“+4”一样大。实际上就剩下了-2、-1、标准大小、+1、+2、+3、+4,这7种相对字号。我们逐一来试验一下每一个相对字号的显示效果。以IE浏览器为例,如果页面上的文字被设置为相对字号,那么它可以有五种不同的大小缩放:“最小、较小、中、较大、最大”。下表中是不同的相对字号在IE浏览器的不同设置中所显示的实际字号(以象素为单位的字号)。从表中可以看到,没有一种相对字号可以始终落在12px-16px区间内,也就是说,如果IE浏览器的“文字大小”选项从“最小”逐步调整为“最大”,那么,无论相对字号设置成什么,都不能始终保持理想显示效果。从表中还可以看到,被设置为“-2、-1、标准大小、+1、+2”的文字,在调整浏览器的“文字大小”过程中,有些时候显示出的字号落入了12px-16px区间中。在一个页面中往往需要大小不同的多种字号以区别不同的内容,应该选择哪几种相对字号呢?中国的设计师的选择并不多。使用相对字号的设计方式将自主权交给了用户,这显然是好的,但是,中文网页中使用相对字号却达不到英文网页中的效果。也就是说,实际上中文用户没能得到英文用户那么大的自主权,中文用户在浏览器中选择“文字大小”时不仅要考虑哪种大小适合自己阅读,还要注意所选的文字大小显示效果如何。一些英文网站的中文版按照英文原版的相对字号进行设计,会出现一个糟糕的效果:用户无论怎么调整浏览器的“文字大小”选项,都没办法让网页上的所有文字都清晰的显示(即,在12px-16px区间内显示)。二.斜体字斜体字是英文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对于英语用户来说,“斜体”和“加粗”的使用频率几乎是相同的,从微软的office系列软件的设计上我们就能看到,“加粗”功能“B”按钮和“斜体”功能“I”按钮都放置在很容易点击到的位置。但是,中文自古以来就没有斜体这个概念。或许是近代革命家的行书、草书给我们的印象太深了,使得我们很容易的接受了斜体的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