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容灾和备份的几点区别
关于容灾、备份这类概念,还有几个也比较容易混淆的。其中包括而不限于“冷备”“热备”“集群”“高可用”“负载分摊/均衡”“备份”“容灾”“容错”“虚机迁移/vmotion/migration”之类的。“容灾”与“备份”不是同一个概念,“容灾”是目的,而“备份”只是实现容灾的其中一种手段,不是唯一;“备份”只是将数据COPY一份,在其他介质保存,当数据丢失了,有“备份”可以用于恢复,无论手动还是自动,而有副本就相当于完成“备份”了,至于恢复不恢复,恢复完了没有,与“备份”是没有关系的,那属于“容灾”的范畴了。我们日常将东西考到U盘,光盘,移动硬盘也就是备份了。而“容灾”是为了通过一些技术手段的部署,达到出现“意外”的时候,业务不会中断或者中断后会自动恢复(注意要自动,而且恢复时间很短)。例如服务器、网络、存储哪一点出现问题,都会中断服务,所以这个时候每个点都需通过技术手段做保护,这就是容灾要考虑的事情。与“备份”不同的是,例如你的硬盘挂了,买一个新硬盘,你再将移动硬盘的数据拷过来就OK,但是这个过程中是要停止服务的,恢复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而“容灾”是要不中断服务的,例如说你有2台电脑,然后两边数据是实时同步的,忽然一台的硬盘坏了,不要紧,直接到另外一台办公好了,因为实时同步,坏了的那台的数据这边没坏的这台也有,这种就相当于容灾了。接着对上面的词语逐一介绍:按照属于“容灾”与不属于“容灾”来分开。----(容灾类)----3、“高可用”:及HA(High Avaliable),一般实现方式是对2台服务器上面装HA的软件,这时候就和“双机热备”的概念一样了,一般正常服务时只有主机在工作,2台服务器中间会有心跳的hello包,备机会一直发hello包检测主机是否“活着”,超过一段时间主机没有应答hello包的话,备机就会认为主机死掉,然后主动接管业务了。这样子又实现了主机的容灾了。4、“冷备”就没有什么好说了,相当于1台坏了,另外1台还要我们手动去启动,配置,才能接管坏了那台的工作。5、“容错”:Vmware的虚拟化软件提出的一个概念,相当于1台虚拟机运行的时候,多开1台虚拟机,当一些操作在A虚机运行,会通过软件同步复制操作到B。当A虚机崩溃,B主机立刻托管业务,由于操作都是同步复制的,所以B不会丢失任何在A上的内容(包括内存里面的临时数据)。此种方式比“高可用”的更高级,“高可用”的方式B还要通过A没有应答hello才发现A崩溃了,中间还是有一段过度的时间会业务中断,但是可以实现自动的业务恢复。而“容错”这种方式业务完全不用中断,但是相应换来了成本需要增高,原来1台虚机,现在相当于要多开1台来与他同步,资源成本增高。-----(非容灾类)-----

word2007怎样给艺术字添加阴影效果
艺术字结合了文本和图形的特点,能使文本具有图形的某些属性,所以能像图形一样设置各种各样的艺术效果。但由于艺术字样式有限,我们可以再运用word里的功能给艺术字添加阴影效果,使艺术字更立体,在用户视觉上更加多样化。那么下面就由小编为您分享下给艺术字添加阴影效果的技巧,希望能帮助您。 给艺术字添加阴影效果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切换到【插入】选项卡,选择【文本】—【艺术字】,单击选择【艺术字样式1】。 步骤二: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要编辑的文字【word联盟】,将字体设置为【华文彩云】, 字 体大小设置为【80】。对话框中还可以设置将字体加粗或倾斜等效果,上述设置根据需要选择。设置完毕后点击【确定】。 步骤三:然后我们来看艺术字阴影效果的设置。切换到【艺术字工具】—【格式】选项卡,在【阴影效果】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一种阴影样式。我以【投影】—【阴影样式1】为例,看一下效果如何。 步骤四:系统默认的阴影是半透明阴影,我们可以自己设置阴影的透明度和颜色。同样还是在【阴影效果】的下拉列表中,单击【阴影颜色】,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其他阴影颜色】。 步骤五: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切换到【自定义】选项卡,根据喜好修改阴影颜色和透明度,修改好后点击【确定】。 步骤六:还可以对已添加的阴影效果进行方向调整。依然是在【阴影效果】的下拉列表中,找到如图所示的按钮,想让阴影向左偏移则单击指向左方向的按钮即可。其它方向依此类推。 步骤七:最后提醒大家注意,阴影透明度如果设为百分之百,就看不到效果了,最好设置为大于等于百分之九十。

excel2010合并计算的方法
在Excel中合并计算并不是什么新鲜功能了,在计算数据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合并计算的功能,具体该怎么设置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excel2010合并计算的方法,希望阅读过后对你有所启发! excel2010合并计算的方法: 合并计算步骤1:如下图,我们要把初一(1)班、初一(2)班、初一(3)班中的3个班的记录合并到一个主工作表中。所以先在3个工作表中输入原始数据(各班班主任已录入好)。打开这3个表所在的工作薄。 合并计算步骤2:新建一个工作表,把新建的工作表的标签命名为全年级。如下图所示: 合并计算步骤3:在标签为全年级的工作表中,选择A3单元格,单击鼠标;单击数据选项卡,然后单击数据工具集中的合并计算按钮,如下图的示: 合并计算步骤4: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如下图操作: 合并计算步骤5:把首行与最左列前面的勾给勾选上,然后点确定按钮; 合并计算步骤6:你现在已得到了合并后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合并计算步骤7:在语文前面的单元格中输入学号,再调整行高与列宽,给表格添加上边框,在A1单元格输入标题,并A1:H1进行单元格合并,设置字体对齐方式为水平居中与垂直居中,再给相应的单元格加上填充色,合并计算操作全部完成,最终效果如下图所示:

word2007行间距如何设置
在使用Word 文档保存文字时,有时候某个段落太长,影响了美观,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行间距来将此段落的距离调整短一点。下面让小编为你带来word2007调整行间距的方法。 word行间距设置步骤如下: 01打开word文件; 02在编辑页面单击鼠标右键,点击 段落; 03进行行距调节,调节好后点击确认即可。关于word行间距的相关文章推荐:1.word2007行间距和字间距的调整步骤2.word2007怎么调整行间距两种方法3.word2007中如何改变行间距的两种方法
最新发布

excel单元格连续填充相同颜色,第四个就自动填充相同颜色了
Excel中连续三个单元格填充相同颜色,第四个会自动填充为相同颜色,这是真的吗?真不真的,试一试就知道了看来确实是这样,这种智能填充其实属于Excel自带的高级功能, 省去自己设置颜色的麻烦,不过有时Excel自作聪明了,如果不想这样,可以在工具→选项→高级→编辑中,取消勾选“扩展数据区域格式及公式”选项这个选项还可以扩展数据区域公式当单元格公式连续且超过4个时,Excel会自动复制公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给我们操作带来了许多便利

excel如何快速在多个求和行中填充求和公式
遇到多个求和行需要填充求和公式怎么来快速操作呢?这时候可以利用到定位功能,选择包含求和行的数据范围,按F5(或者Gtrl+G)调出定位对话框,点击定位条件,选择空值,最后再按Alt+=求和快捷键就可以了,是不是很简单呢?

excel工作表太多了,鼠标点不过来,如何快速找到目标工作表?
如果你的工作簿中工作表太多太杂,一时半会找不到想要找的表,可以通过右键点击工作表标签左边区域,这时候会列出全部工作表的名称,通过拖拽滚动条来查找目标工作表,效率要高的多,如果想要快速到跳转到最后一个工作表,也可以按ctrl的同时,在此区域点击鼠标左键,就会瞬间跳转到最后一个工作表啦,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认识 Excel 数组
在工作表中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在头尾带有“{}”的公式,有的用户把这些公式直接复制粘贴到单元格中,却没有出现正确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些都是数组公式,数组公式的输入方法是将公式输入后,不直接按“Enter”键,而是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这时电脑自动为公式添加“{}”。用户如果不小心按了“Enter”键,也不用紧张,用鼠标点一下编辑栏中的公式,再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即可。数组公式是相对于普通公式而言的,普通公式只占用一个单元格,且返回一个结果,而数组公式则可以占用一个单元格也可以占用多个单元格,它对一组数或多组数进行计算,并返回一个或多个结果。数组公式用一对大括号“{}”来括住,以区别普通公式,且以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结束。数组公式主要用于建立可以产生多个结果或对可以存放在行和列中的一组参数进行运算的单个公式。数组公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执行多重计算,它返回的是一组数据结果。数组公式最大的特征就是所引用的参数是数组参数,包括区域数组和常量数组。区域数组是一个矩形的单元格区域,如$A$1:$D$5;常量数组是一组给定的常量,例如{1,2,3}、{1;2;3}或{1,2,3;1,2,3}。数组公式中的参数必须为“矩形”,如{1,2,3;1,2}就无法引用了。输入后同时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数组公式的外面会自动加上大括号{}予以区分。有的时候,看上去是一般应用的公式也应该属于数组公式,只是它所引用的是数组常量。对于参数为常量数组的公式,则在参数外有大括号{},在公式外则没有,输入时也不必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

Excel 2019插入页眉页脚图片方法与技巧
Excel 2019允许在页眉页脚中插入图片,例如公司的LOGO标志、单位徽标或个人标识等。在页眉页脚中插入各类标志图片,不仅实用,另外对公司或个人也是一种宣传。在页眉页脚中插入图片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STEP01:切换至“插入”选项卡,单击“文本”下三角按钮,在展开的下拉列表中选择“页眉和页脚”选项,如图4-39所示。STEP02:切换至“页眉和页脚”选项卡,在“页眉和页脚元素”组中单击“图片”按钮打开“插入图片”对话框,如图4-40所示。图4-39 选择“页眉和页脚”选项图4-40 单击“图片”按钮STEP03:在“插入图片”对话框中选择“从文件”中选择图片,然后选择“浏览”图片所在的具体位置,如图4-41所示。图4-41 从文件中选择图片STEP04:在打开的“插入图片”对话框中选择要插入的图片,然后单击“插入”按钮,如图4-42所示。页眉插入图片后的效果如图4-43所示。图4-42 选择图片图4-43 页眉插入图片后的效果图

Excel表格技巧_excel加减乘除混合公式
在利用Excel表格进行计算数据时,通常会计算加减乘除等运算,之前在教程当中也都给大家介绍过,那么当我们想要将数据通过加减乘数混合计算出来结果的话,该如何操作呢?今天就来教大家这个小技巧。首先,我们制作一张表格,需要在混合计算下的单元格当中计算结果,单击单元格,如下图所示:然后在单元格当中输入公式=B2+C2*C4/D5,这里的单元格根据用户表格的数据变化即可:单击确定后,我们看到结果已经计算出来了,如下图所示:

Excel 2019 t-检验分析图解实现教程
excel 2019 t-检验工具用于判断每个样本,检验样本总体平均值是否相等。t-检验工具共分为3个工具,分别是平均值的成对二样本分析、双样本等方差假设和双样本异方差假设。平均值的成对二样本分析可以确定取自处理前后的观察值是否具有相同总体平均值的分布。当样本中出现自然配对的观察值时,可以使用此工具成对检验。在“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选择“t-检验:平均值的成对二样本分析”选项,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打开“t-检验:平均值的成对二样本分析”对话框,如图7-99所示。“平均值的成对二样本分析”对话框中的各项属性设置如下。t-检验先假设两个数据集具有相同方差的分布,也称作同方差t-检验。可以使用t-检验来确定两个样本是否具有相同总体平均值的分布。在“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选择“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选项,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打开“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对话框,如图7-100所示。图7-99 “t-检验:平均值的成对二样本分析”对话框图7-100 “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对话框“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对话框中的各项设置介绍如下。双样本异方差假设先假设两个数据集具有不同方差的分布,也称作异方差t-检验。与上面的“等方差”一样,可以使用t-检验来确定两个样本是否具有相同总体平均值的分布。当两个样本存在截然不同的对象时,可使用此检验。在“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选择“t-检验:双样本异方差假设”选项,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打开“t-检验:双样本异方差假设”对话框,如图7-101所示。图7-101 “t-检验:双样本异方差假设”对话框“双样本异方差假设”对话框中的各项设置介绍如下。

Excel 函数、定义名称及条件格式 使用技巧
图表的制作过程常常要使用到一些作图必要的辅助计算,这些计算通常由函数完成。Excel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工作表函数(如图5.4-8所示),从时间到数值、文本,从数学到工程与科学无所不包,从某种角度而言,Excel的强大在于其有强大的工作表函数,使用者发问最多的Excel功能一般也是函数的使用。图5.4-8 Excel函数对话框这些函数通过相互嵌套可以变为功能多样的公式,编制一个嵌套公式其实和使用VBA编程,以及Excel内部处理功能按钮的逻辑没有两样,只是其返回的是数值结果。定义名称可以看作是Excel对函数公式的一种封装形式。Excel图表系列的数据源、单元格公式中通过对名称的调用,可直接调用定义名称所定义的公式及地址引用。要使用定义名称,在Excel 2003中,插入>名称>定义名称;在Excel 2007/2010中,公式>定义名称,即可在如图5.4-9[Excel 2003]和图5.4-10[Excel 2007/2010]所示的对话框中输入名称,然后在引用位置中输入函数公式即可。当然不是所有的函数公式都支持被直接封装,一般而言,大多数复杂的嵌套数组公式无法被直接封装到名称中。图5.4-9 Excel 2003定义名称图5.4-10 Excel 2007/2010定义名称注:在定义名称中所有单元格地址引用建议使用绝对引用,不建议在实际输入时使用键盘左右方向键。

Excel 2019如何利用数组模拟AND和OR
1)AND(与关系):当两个或多个条件必须同时成立时才判定为真是,则称判定与条件的关系为逻辑与关系,就是平常所说的“且”。2)OR(或关系):当两个或多个条件只要有一个成立时就判定为真时,则称判定与条件的关系为逻辑或关系。在Excel中,*和+可以与逻辑判断函数AND和OR互换,但在数组公式中,*和+号能够替换AND和OR函数,反之则行不通。这是因为AND函数和OR函数返回的是一个单值TRUE或FALSE,如果数据公式要执行多重计算,单值不能形成数组公式各参数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打开“工资表.xlsx”工作簿,例如要统计如图10-30所示的表格中基本工资为2000~2500的员工人数,就是说统计工资高于2000且工资低于2500的人数,由此可以判定该条件是一个“逻辑与”关系。STEP01:如果在单元格A8中输入公式“=SUM(AND(C3:C7>2000,C3:C7<2500)*1)”,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后,返回的结果是0,如图10-31所示。图10-30 目标数据图10-31 返回结果因为公式中“C3:C7>2000”返回的值是{TRUE;FALSE;TRUE;TRUE;TRUE}。而公式“C3:C7<2500)”返回的值是{TRUE;TRUE;FALSE;TRUE;FALSE}。这两个公式返回的值再逻辑与,则返回的值是FALSE。所以计算结果“=SUM(FALSE*1)=SUM(0*1)=0”。因此返回的结果为0。STEP02:在单元格B8中输入公式“=SUM((C3:C7>2000)*(C3:C7<2500))”,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后,返回的结果是2,如图10-32所示。

Excel 2019如何返回数组集合
excel在使用数组公式时,有可能返回的是一个结果,也有可能返回的是一个集合。STEP01:打开“人员统计.xlsx”工作簿,选中A1:D4单元格区域,输入公式“={"编号","姓名","性别","年龄";"001","张三","男","22";"002","张五","男","24";"004","丁一","女","23"}”,如果按“Ctrl+Enter”组合键返回,会显示如图10-27所示的结果。STEP02:如果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则会返回一组集合,结果如图10-28所示。图10-27 返回结果图10-28 返回一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