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IF函数这样用,还不会的打屁屁
小伙伴们好啊,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个日常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函数——IF。这个函数常用于非此即彼的判断,写法是这样的:=IF(判断条件,结果为TRUE时返回啥,结果为FALSE时返回啥)1、常规判断如下图所示,需要根据B2单元格的条件,判断备胎级别。C2输入以下公式:=IF(B2=”是”,”条件还算好”,”备胎当到老”)公式的意思是:如果B2等于“是”,就返回指定的内容”条件还算好”,否则返回”备胎当到老”。2、填充内容如下图所示,要根据B列的户主关系,在C列填充该户的户主姓名。C2输入以下公式:=IF(B2=”户主”,A2,C1)公式的意思是:如果B2等于“户主”,就返回A列的姓名,否则返回公式所在单元格的上一个单元格里的内容。当公式下拉时,前面的公式结果会被后面的公式再次使用。

Excel工作簿合并的方法
Excel工作簿合并的问题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大问题,那么今天就来说一说Excel工作簿合并的问题。例如下图中,要合并四个分公司的数据到一张表里进一步汇总,有人会说 非VBA不能解。在这里我要说 OUT——借助Microsoft Query 即可完美解决,并且,还可以实现数据添加删除时的自动更新哦。下图中模拟的是四个公司的工资表,存放在不同工作簿内: 接下来就看看,如何将这个四个工作簿的数据汇总到一个工作簿内:打开汇总工作簿,依次点击 【数据】选项卡,【自其它来源】→【来自Microsoft Query】如下图:

word2010如何插入表格
在Word2010文档中,用户可以使用“插入表格”对话框插入指定行列的表格,并可以设置所插入表格的列宽,下面让小编为你带来word2010如何插入表格的方法。 word表格插入步骤如下: 第1步,打开Word2010文档窗口,切换到“插入”功能区。在“表格”分组中单击“表格”按钮,并在打开表格菜单中选择“插入表格”命令,如图1所示。 图1 选择“插入表格”命令 电脑教程 第2步,打开“插入表格”对话框,在“表格尺寸”区域分别设置表格的行数和列数。在“‘自动调整’操作”区域如果选中“固定列宽”单选框,则可以设置表格的固定列宽尺寸;如果选中“根据内容调整表格”单选框,则单元格宽度会根据输入的内容自动调整;如果选中“根据窗口调整表格”单选框,则所插入的表格将充满当前页面的宽度。选中“为新表格记忆此尺寸”复选框,则再次创建表格时将使用当前尺寸。设置完毕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如图2所示。 图2 “插入表格”对话框关于word2010的相关文章推荐:1.word2010怎么插入表格2.Word2010中怎么创建自定义的表格样式3.word2010怎么插入图表

如何更改Word2013文档的默认字体和字号
在默认情况下,Word 2013使用的文字大小为五号,字体为宋体。对于用户来说,不同的文档对文字的大小和字体会有不同的需求。对于固定格式的文裆来说,。 2、打开“字体”对话框,对文字的样式进行设置,。 3、此时,Word将给出提示对话框,提示当前设置的默认字体和字号信息。。完成 选择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当冉次启动Word时,文档的默认文字样式将变成设置的值。 更多相关阅读如何更改Excel2013工作薄的默认字体Excel2013中设置默认字体的方法Office2013中将Calibri和Calibri Light字体等默认字体更换为宋体的方法
最新发布

工地最常用Excel函数公式大全,算量算得飞起
一、数字处理1、取绝对值=ABS(数字)2、取整=INT(数字)3、四舍五入=ROUND(数字,小数位数)二、判断公式1、把公式产生的错误值显示为空公式:C2

嗨,这个是SUMIFS函数
SUMIFS函数的作用:是对区域中满足多个条件的单元格求和。下图所示为某公司销售记录的部分内容。其中A列为组别,B列为姓名,C列为销售日期,D列为销售金额,F~H列为不同方式的统计结果。SUMIFS函数基础应用1. 统计日期在H3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公式,

SUM+LARGE函数统计前N名数据
问题情景对前多少名、或者倒数多少名数据进行统计,是最常用的EXCEL数据处理方式。关键操作前三名业绩和:=SUM(LARGE(B2:B37,{1,2,3}))其中,LARGE函数的用法是:语法:LARGE(array,k)中文语法:LARGE(数组或数据区域,第K大值);比如:

怎能不会SUBTOTAL--筛选或隐藏状态下的数据统计函数
怎能不会SUBTOTAL–筛选或隐藏状态下的数据统计函数?函数解析语法SUBTOTAL(function_num,ref1,[ref2],…)SUBTOTAL 函数语法具有以下参数:Function_num 必需。 数字 1-11 或 101-111,用于指定要为分类汇总使用的函数。 如果使用 1-11,统计结果将包括手动隐藏的行,如果使用 101-111,则排除手动隐藏的行;但不管是1-11还是101-111,始终排除通过筛选功能隐藏掉的单元格。(手工隐藏是指用“隐藏行”命令隐藏某行数据)Ref1 必需。要对其进行分类汇总计算的第一个命名区域或引用。Ref2,… 可选。要对其进行分类汇总计算的第 2 个至第 254 个命名区域或引用。补充:当 function_num 为从 1 到 11 的常数时,SUBTOTAL 函数将包括通过“隐藏行”命令所隐藏的行中的值,当对列表中的隐藏和非隐藏数字进行分类汇总时,使用这些常数;当 function_num 为从 101 到 111 的常数时,SUBTOTAL 函数将忽略通过“隐藏行”命令所隐藏的行中的值,当只想对列表中的非隐藏数字进行分类汇总时,使用这些常数。

Excel表格中IF函数最常见用法
问题来源IF是EXCEL最常用的函数,没有之一。虽然简单,可大家经常写错,今天就细细说来。IF函数解释IF函数有三个参数,语法如下:=IF(条件判断, 条件成立返回值, 条件不成立返回值)应用举例1、最简单使用:填写长跑项目,女生800米,男生1500米:公式:=IF(C2=”女”,”800米”,”1500米”)

Excel图表根据打卡时间计算员工有没有迟到并计算迟到人数
问题情境如下样表:根据每位员工的打卡时间,统计是否迟到,迟到的标准是打卡时间在8点以后。同时计算迟到人数。公式实现一、统计是否迟到在D2单元格输入公式:=IF(C2>1/3,”迟到”,””)并往下填充,即可计算出每位员工是否迟到。如下图:

Excel数据透视表根据打卡时间计算是否迟到,需要注意格式
讲了根据打卡时间计算员工有没有迟到并计算迟到人数,但有位朋友提出问题:公式不对!为什么8点之前打卡,也是迟到?查看他传过来的数据表,时间的格式是这样的!如下表:表面上看起来是仅仅是时间,但真实数字是日期+时间,只不过通过单元格格式设置为只显示时间。原来过:日期在EXCEL里是整数,是距1900年1月1日的天数;时间是小数,24小时是一天,所以24点是1,其他时间都是小数。在这个表中打卡时间是日期+时间,就不能直接和1/3(8点)比较,因为日期+时间肯定都大于1/3,直接套用昨天那篇文章中的公式就会出错。公式实现一、统计是否迟到在C2单元格输入公式:

Excel图表3个小招,图表秒更新
问题来源如下图所示,依据三种商品五个月的销量,制作成不同商品、不同月份销量对比柱形图。问题是:如果数据区添加一行记录,如六月份销量,怎样实现图表的更新,即增加的记录,会添加到图表?教大家三个方法:方法详解方法一:复制粘贴动图演示:只需两小步:

excel图表帮你轻松转换数据表格式
问题情境有时候为了分析数据的需要,表格格式要做变化。如下样表,需要将左侧表格转换为右侧表格,有什么方法呢?当然复制—粘贴除外!数据量大,复制粘贴也不现实,而且万一数据区增加数据,又得重新复制粘贴。Excel2016的【数据查询】(PowerQuery)中提供了实现数据表快速转换功能。实现方法第一步:打开【PowerQuery编辑器】鼠标定位在数据表中任意位置,选择【数据】——【自表格/区域】(有的版本是【从表格】):此时,会将原数据区自动创建为“表”样式,如下图,点击【确定】,此时会自动打开【PowerQuery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