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word 2010 公式功能的设计、使用
当我们需要在word的文档中插入一个二次公式和创建一个自定义公式。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设计相应的公式。 设计方法 1、单击”插入“ — “公式”,下拉列表中列出了各种常用公式,单击“二次公式”即可加入Word文档。 2、若要创建自定义公式,可单击“插入”—“公式”—“插入新公式”。 3、显示“在此处键入公式”控件。

如何在WPS Text 2013中实现文本添加删除线的效果
给特殊单词添加删除线。记着在做试卷时多使用一点。不要误解。所谓的删除线不仅仅是标记单词,而是根据个人理解的不同而不同。如果我希望文本有删除线效果,我应该怎么做?作为一个新手朋友只能表达困惑。事实上,在WPS文本中有两种方法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可以说是相似的。下面是如何操作的详细介绍。不懂的朋友可以借此机会学习。 (1)输入文本后,选择文本,并右键单击字体。 检查字体标签中的删除线,然后确认。 (3)除了这种方法,我们还可以使用另一种方法,并单击开始菜单下的删除线按钮。 最后,这两种方法达到了相同的效果,所以你可以放心使用。

wps文字如何设置撤销步数
如果我们觉得wps文字默认的撤销步数太少,那么,我们可以对其进行修改设置,下面就让小编告诉你wps文字如何设置撤销步数。 wps文字设置撤销步数的方法 1.打开WPS文档,我们可以在工具栏看到撤消和恢复的选项。 2.撤消或者恢复超出次数限制之后就会发现撤消键以及恢复键变暗无法再进行操作。 3.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点击工具栏的“WPS文字”然后依次进入“工具”→“选项” 4.进入选项后点击工具栏的“编辑”,然后找到“撤销/恢复操作步数”我们可以对步数进行修改,修完完毕后点击确认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需要重启WPS程序才能生效。

Excel表格怎么设置半圆饼图数据标签
Excel表格制作,有时候为了我们更直观的看到数据的比较,一般会用饼图形式来形成对比,但是饼图一般都是一整个圆,我们怎样才能制作半圆饼图呢?以下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Excel设置半圆饼图数据标签,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Excel设置半圆饼图数据标签 1、选中A1:B5区域,点击“插入”选项卡的“图表”选项组,选择“插入饼图或圆环圆”,选中二维饼图。 2、单击两下鼠标左键,再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点击“填充”,选中白色。 3、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数据点格式”。 4、弹出“设置数据点格式”窗格,将第一扇区起始角度更改为270度。 5、右键单击饼图,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数据标签”。 OK啦,可以看到半圆饼图上有数据标签了。
最新发布

excel如何查找某列中最大数值所在单元格地址
如果某列中有非常多的数值,用MAX函数可以找出其中的最大者,如果要找出最大值所在单元格地址,可以用下面的几个公式,可以返回A列中第一个最大值所在单元格:=ADDRESS(MATCH(MAX(A:A),A:A,0),1,4)用MATCH函数查找A列中最大值的相对位置,然后用ADDRESS函数返回其单元格地址。或直接用下面的公式:="A"&MATCH(MAX(A:A),A:A,0)还可以使用CELL函数和INDEX函数组合:=CELL("ADDRESS",INDEX(A:A,MATCH(MAX(A:A),A:A,0)))

excel用数组公式获取一列中非空(非零)值
假如在A1:A10区域中有一列数据,其中包含数值“0”和空的单元格,现在需要将其中非零、非空的数据提取出来,并且按原数据的顺序排列,如图所示,可以使用下面的数组公式。 在B1单元格中输入数组公式:=OFFSET($A$1,SMALL(IF($A$1:$A$10<>0,ROW($1:$10),""),ROW(A1))-1,0)公式输入完毕后,按Ctrl+Shift+Enter结束,然后向下填充即可。公式说明:上例A1:A10区域中,第1、2、4、10行包含非零、非空数据,先用“IF($A$1:$A$10<>0,ROW($1:$10),"")”来产生一个数列“{1;2;"";4;"";"";"";"";"";10}”,然后用SMALL函数来获取非空数值,最后用OFFSET函数返回单元格数据。OFFSET函数也可以用INDEX函数代替,如B1单元格中的数组公式可以写成:=INDEX($A$1:$A$10,SMALL(IF($A$1:$A$10<>0,ROW($1:$10),""),ROW(A1)))如果要仅仅获取A列中非空数据,即返回的数据中包括数值“0”,将上述公式中的“$A$1:$A$10<>0”改为“$A$1:$A$10<>""”即可:=OFFSET($A$1,SMALL(IF($A$1:$A$10<>"",ROW($1:$10),""),ROW(A1))-1,0)

excel如何快速输入筛选后的求和公式
有时需要在Excel中进行筛选后求和,让和值随着筛选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图,假如要对A1:F23区域进行筛选,并对F列进行求和,可以在F24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BTOTAL(9,F2:F23) 除了手工输入公式外,还可以使用下面更为快捷的方法:1.先在A1:F23区域中进行任意筛选操作。2.选择F24单元格,单击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Σ”)按钮,然后按回车键。Excel会自动在F24单元格中插入公式:=SUBTOTAL(9,F2:F23) 在Excel 2007中,在功能区中选择“开始”或“公式”选项卡,然后在“编辑”组或“函数库”组中单击“Σ”按钮,插入公式后按回车键或再次单击“Σ”按钮。说明:在没有进行筛选的时候,单击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会插入求和函数SUM,但在筛选后单击“自动求和”按钮,则会插入SUBTOTAL函数

excel利用公式计算某日期处于当年中的第几个星期
如果需要在Excel中计算某日期处于一年中的第几个星期,可以用下面的公式,假如日期在A1单元格中,在B1单元格中输入:=INT((A1-DATE(YEAR(A1),1,0)+WEEKDAY(DATE(YEAR(A1),1,0),1)+7-WEEKDAY(A1,1))/7)如A1单元格中的日期为“2009/5/31”,公式返回结果为“23”,表示该日期处于为2009年中的第23周。

excel从一列中提取不重复值的两个公式
如果Excel工作表的某列中包含一些有重复数据,要从该列中提取不重复的数据,即对于重复的数据仅保留一个,从而形成一列无重复的数据,除了使用高级筛选、数据透视表等方法外,还可以用公式来实现。提取不重复值的公式非常多,下面就是两个比较简单的。假如在A2:A19中有一列名单,现在要将无重复的名单放在B列中。公式一:用INDEX、MATCH和COUNTIF函数组成的数组公式在B2单元格中输入数组公式:=INDEX($A$2:$A$19,MATCH(0,COUNTIF($B$1:B1,$A$2:$A$19),0))按Ctrl+Shift+Enter结束,然后拖动填充柄向下填充,直到出现“#NA”为止。 公式二:不显示重复的数据的公式在B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COUNTIF($A$2:A2,A2)=1,A2,"")

excel利用公式获取行或列中最后一个非空单元格数据
如果需要在Excel中获取某行或某列中最后一个非空单元格中的数据,可以使用下面的数组公式:假如数据在A1:A100区域中,要获取最后一个非空单元格值,公式为:=INDEX(A1:A100,MAX(ROW(A1:A100)*(A1:A100<>"")))如果要获取第一行中最后一个非空单元格值,公式为:=INDEX(1:1,MAX(COLUMN(1:1)*(1:1<>"")))上述公式输入完毕后,按Ctrl+Shift+Enter结束。另外,还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1.查找数据为数值:=LOOKUP(9E+307,A1:A100)说明:9.99999999999999E+307是Excel允许在单元格中输入的最大数值,为方便书写,公式中写为“9E+307”,因为通常单元格中不会有如此大的一个数值。使用LOOKUP函数在A1:A100区域中查找“9E+307”这样一个不存在的十分巨大的数值,无论A1:A100区域中的数值是否按顺序排列,LOOKUP函数都返回最后一个包含数值的单元格内容。

excel如何计算区域中“非空”单元格数量
通常在Excel中要计算非空单元格数量,可以用COUNTA函数,但如果区域中某个单元格的公式结果返回空或其内容为空文本 ("") ,COUNTA函数将不会把该单元格计算在内,仍旧认为这是一个非空单元格。如果要将这类单元格排除在非空单元格之外,即将看上去为空值的单元格也作为空单元格对待,可以用下面的公式。假设数据区域为A1:C8:=(ROWS(A1:C8)*COLUMNS(A1:C8))-COUNTBLANK(A1:C8)说明:由于COUNTBLANK函数将空文本 ("") 单元格也计算在内,因此先用ROWS函数和COLUMNS函数返回区域中单元格数量,再减去区域中空单元格数量即可返回所需结果。

Excel中多次重复一列数据的几个公式
问题:Excel工作表的A列中包含一些数据,现在要在另一列中将A列的每个数据重复N次,如图是在B列中重复2次的情况,在不使用VBA代码的情况下,如何快速操作? 答:用下面的几个公式都可以快速完成上述任务。假如A列中包含数据的区域为A4:A11,现在要从B3单元格开始对A列中的每个数据重复5次。在B3单元格中输入下列公式,然后向下填充:=OFFSET(A$4,ROUNDUP(ROW(A1)/5,0)-1,0)公式先用ROW函数取得一个数值,然后用该数值除以5后用ROUNDUP函数向上舍入,再减去“1”后用OFFSET函数返回结果。例如对于B14单元格,填充后的公式为:=OFFSET(A$4,ROUNDUP(ROW(A12)/5,0)-1,0)ROW(12)返回“12”,ROUNDUP(ROW(A12)/5,0)-1返回“2”,于是上述公式变为:=OFFSET(A$4,2,0)返回从A4单元格向下偏移2个行后的引用,即A6单元格中的内容“PowerPoint”。公式中的OFFSET函数也可以改为INDEX函数,同时第一个参数也要做相应的更改。在B3单元格中输入下面的公式:=INDEX($A$4:$A$11,ROUNDUP(ROW(A1)/5,0))

另类方保护Excel工作表结构
在Excel中,保护工作表通常是用“工具→保护→保护工作表”的方法。这里介绍一个另类的保护工作表结构的方法:使用数组公式。大家知道,当在Excel工作表的某个区域中输入数组公式后,如果要更改该区域某个单元格内容或删除该区域中的某个单元格,Excel将给出“不能更改数组的某一部分”的提示对话框。如图: 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保护工作表的结构,而不让使用者更改工作表结构,如插入、删除行等。方法是:首先,选择要保护的工作表四周的某个空行或空列,在其中输入数组公式:=""然后按Ctrl+Shift+Enter结束。例如要保护的区域为A1:H14,可以先选择I1:I14,输入上述数组公式。 再选择A15:H15,然后输入数组公式。如图:

怎样在Excel中每隔N列求和?
有时我们需要在Excel中对一行数值每隔N列求和,假如有20列数据,位于F6:Y6区域中,可以使用下面的数组公式: 从第6列开始,每隔3列求和,即求出第6、9、12、……列的和:=SUM(IF(MOD(COLUMN(F6:Y6),3)=0,F6:Y6,0))或:=SUM(IF(MOD(TRANSPOSE(ROW(1:20)),3)=1,F6:Y6,0))以上两个公式为数组公式,输入完毕后按Ctrl+Shift+Enter结束。如果要求出每隔2列的和(隔列求和),只须将上述公式中用红色标出的数字“3”改为数值“2”即可。如果不使用数组公式,可以用SUMPRODUCT函数。如上述公式可改为:=SUMPRODUCT((MOD(COLUMN(F6:Y6),3)=0)*F6:Y6)或:=SUMPRODUCT(–(MOD(COLUMN(F6:Y6),3)=0),F6:Y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