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Office办公 > Excel专区 > Excel函数

最新发布

excel如何利用公式来计算平均增长率的方法
excel如何利用公式来计算平均增长率的方法

作为一名财务人员经常在财务的数据中分析计算平均增长率,如果说我们要是通过手工来计算的话可以使用带开放的计算器计算出平均增长率,但是如果要有很多数据那我们该怎么计算平均增长值呢,手工计算容易出错,今天我们就告诉你通过excel公式来计算平均增长率的方法。  我们在使用excel公式计算平均增长率之前需要了解什么是excel平均增长率计算公式,平均增长率是指我们单位从第一年到第N年的每一年的产值、利润、营业额等的平均增长率,计算平均增长率的公式是:a(1+x)^n=c,其中a是基期数额,n为年限,c是期末数额,x为平均增长率。  这么说如果我们需要计算X的话,数学公式里:x=(c/a)^(1/n)-1,意思就是说我们用期末数额除以基期数额开年限次方减1,而开年限次方就是乘年限倒数次方。  所以说在excel中我们计算平均增长率的方法就有两种了,就是以下两种:  一、我们使用excel函数计算平均增长率也是有两种方法:  1、用excel计算两年的平均增长率,因为是excel计算两年的增长率所以我们只用开平方就行了,公式这样写:=SQRT(c/a)-1,SQRT是EXCEL的开方函数,这个只是在excel中计算两年平均增长率使用的公式  2、在excel中计算多年平均增长率的使用公式是:=POWER(10,log10(c/a)/n)-1。POWER函数是返回给定数字的乘幂,POWER(10,log10(c/a)/n)等同于10^log10(c/a)/n,也就是10的log10(c/a)/n次方。 Log10是返回以10为底任意数的对数,把这个公式写入EXCEL计算平均增长率的单元格里,就可以计算任意年限的平均增长率了。  二、第二种方法就是把前面我们所说的excel平均增长率公式直接写进去,x=(c/a)^(1/n)-1直接写入需要计算平均增长率的EXCEL单元格中,因为excel可以使用数学公式,所以我们在excel表格中直接写数据公式来计算平均增长值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通过excel公式来计算平均增长率的方法,其中我们利用了excel函数和excel公式讲解了今天的计算平均增长率的方法,其实excel能帮我们做的不只只是这些数据分析运算,还有很多更强大的功能需要我们去发掘。

169 次浏览
如何快速的在excel单元格中输入不同的数据
如何快速的在excel单元格中输入不同的数据

在excel中如果想测试一组数据的公式,需要不停的更换一个单元格的数值,我们如何才能快速的在excel单元格中输入不同的数据呢?  很多朋友可能会选择操作比较传统的方法,就是输入一个数据,看到结果以后,然后重新更换数值,那样会很浪费时间,其实你只要选中该单元格,然后按住CTRL键再次点击这个单元格就可以了,这时候单元格周围就会出现一条实线框,我们输入数据以后直接按回车键,就可以查看结果了,如果想换数据可以直接再次输入,按回车。 图1  上面的方法就是快速的在excel单元格中输入不同的数据,这样省去了鼠标的操作,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测试公式出来的结果,对我们使用excel数据分析打下基础。

120 次浏览
lookup函数的第3个参数,这次会让你大吃一惊!
lookup函数的第3个参数,这次会让你大吃一惊!

如果想获取一行最后一个非空数字,可以用lookup函数实现=LOOKUP(9^9,C2:K2)但如果想获取倒数第3个数字呢?估计你一时还真找不到简便的方法。别说用offset+count,因为它遇到空格就熄火了。下面的公式同样是用lookup函数,结果你估计想不到!=LOOKUP(9^9,C2:P2,A2)lookup的第3个参数竟然..只用了一个单元格,而非一个区域,结果却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其实第3个参数如果只是一个单元格,它竟然是起到偏移的功能,=LOOKUP(9^9,C2:K2) 的结果是最后一个单元格200,而修改参数后

lookup函数的实际应用,查找最后一次采购日期
lookup函数的实际应用,查找最后一次采购日期

今天说说lookup函数的另一个很实用的应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查找最后出现的记录,如下面的问题(要查找产品AC1最后一次采购日期,其中B列是按升续排序的)我们在G3单元格中输入产品的名称AC1,然后在H3输入公式是=LOOKUP(1,0/(A2:A13=G3),B2:B13)公式解析如下1、(A2:A13=G3)这部分是判断在A2:A13产品名称区域中,有那几个产品名称是等于AC1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是为AC1的,共有三处。即这三处会得到一个TRUE、其他都是False。2、而不不是AC1产品的,只会False。所以(A2:A13=G3)得到的数据会是{FALSE;TRUE;FALSE;FALSE;FALSE;TRUE;FALSE;FALSE;FALSE;TRUE;FALSE;FALSE}图示法:

LOOKUP函数多表查找其实很简单
LOOKUP函数多表查找其实很简单

其实只要表格有规律,查找数据并不难。今天,就根据的问题,进行详细说明。有很多张表格,表格的列数一样,行数不一样。现在要在汇总表,查找每个表的F列合计值,也就是F列最后一个数字。在进行多表查找之前,先来了解LOOKUP函数的查找原理。查找一列中最后一个数字,可以用LOOKUP函数进行查找。=LOOKUP(9E+307,A:A)9E+307是一个超级大的数字,意思是9*10^307,Excel最大的数字是15位。也就是说9E+307比Excel中最大的数字还要大。

LOOKUP函数轻松判断等级,不要太好用!
LOOKUP函数轻松判断等级,不要太好用!

平常用惯了VLOOKUP函数,今日,我们便来会会它的同胞兄弟LOOKUP函数。等级划分,选它就对啦!任务:根据得分,判断该人员是属于哪个等次:“不及格”、“及格”、“良好”或“优秀”?标准及等级:想要实现的效果:下面,我们使用LOOKUP的三种用法来依次实现这种效果。其中,方法1和方法2都使用了J列和K列这两列辅助列,方法3未使用辅助列,是直接实现的。方法1:LOOKUP(查找值,查找返回区域)——仅需参数1和参数2公式=LOOKUP(E3,$J$3:$K$6)注意:在本方法中,参数2的选区(如:本公式中的$J$3:$K$6),一般是两列以上的数据,并且,查找区域须位于首列,而返回区域须位于莫列,否则,不能实现想要的效果。

IF函数的这5种常用方法解决工作日常问题够了
IF函数的这5种常用方法解决工作日常问题够了

在Excel中,每个人都离不开并且每天都在使用的函数——IF函数。今天团团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这个函数。IF函数的功能:对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成立返回一个值,如果条件不成立,返回另外一个值。IF函数的语法:IF(logical_test, value_if_true, [value_if_false])将上面的语法转换成正常的表述为:IF(条件表达式,成立时返回结果,不成立时返回结果)该函数的第一个参数与第二个参数都是必须要写的参数,而第三个参数是一个可选的参数。1、判断预算是否超出B2,\”超过\”,\”未超过\”)”],[20,”\n”,”36:0″],[20,”公式解释:”],[20,”\n”,”linespacing:\”150\””],[20,”以D2单元格中的公式为例,C2>B2时,即848>983,这个条件表达式是不成立的。所以该公式返回的结果为第三个参数的值,即“未超过”。”]]”>如图所示,是2019年每个季度的预算情况。使用IF函数判断每个季度的预算是否超出。

必会函数之IF函数实战案例
必会函数之IF函数实战案例

IF函数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应用非常多,因为我们要不停的进行各种条件判断,为了完成这些判断,最直接、最方便就是使用IF函数来完成。如何正确灵活的使用IF函数,这是接下来介绍的重点。【一】语法格式IF函数语法格式:=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翻译成中文:=IF(条件,条件成立的返回的值,条件不成立时返回的值)【注】:参数之间用英文输入法的半角“,”隔开,字符串也要用英文输入法的半角引号括住。【二】使用方法

Lookup函数使用介绍
Lookup函数使用介绍

当您需要查询一行或一列并查找另一行或列中的相同位置的值时,会使用其中一个查找和引用函数 LOOKUP。LOOKUP 有两种使用方式:向量形式和数组形式我们先看一个下面的一个例子,填充图书名称和单价列。按以往的经验,我们可以用VLOOKUP解决。这里我们用LOOKUP函数,在E3单元格输入=LOOKUP(D3,$J$3:$J$19,$K$3:$K$19)在F3单元格输入=LOOKUP(D3,$J$3:$L$19)第一个公式我们用了LOOKUP函数向量形式用法;第二个公式我们用了LOOKUP函数数组形式用法。下面我们具体看看这2种用法。1、LOOKUP 的向量形式使用方法在单行区域或单列区域(称为“向量”)中查找值,然后返回第二个单行区域或单列区域中相同位置的值。LOOKUP(LOOKUP_value, LOOKUP_vector, [result_vector])LOOKUP_value要找的值LOOKUP_vector在那一列或行找[result_vector] 返回那一列,如果 LOOKUP 函数找不到 LOOKUP_value,则会找到 LOOKUP_vector 中小于且最接近或等于LOOKUP_value值。下面我们在C2单元格输入=LOOKUP(B2,$F$3:$F$7,$G$3:$G$7),向下填充即可得到所有人的等次级别。

Excel什么是迭代次数的理解和例子
Excel什么是迭代次数的理解和例子

文章通过简单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什么是迭代次数。学会Excel中迭代计算,会给工作带来一些便利。  Excel中什么是迭代次数呢?迭代运算的意思就是反复运算,引用自身进行计算。其中迭代次数就是重复计算多少次,类似于VBA中的循环语句。  我们以一个简单例子帮助理解什么是迭代次数。  首先单击“文件”——“选项”,打开“excel选项”对话框,勾选“启用迭代计算”,“最大迭代次数”设置为3。   然后,我们在A1单元格输入公式=A1+13,回车确定,A1单元格得到结果为39。   解释:因为我们将迭代次数设置为3,这个公式每次会计算3次。因为A1的初始值是0,迭代次数为1,结果为0+13;迭代次数为2,结果为0+13+13,迭代次数为3,结果为0+13+13+13,因此就得到39。  通过上面这样解释,应该都明白了什么是迭代次数。在excel中我们需要首先设置迭代计算,否则就会提示“循环引用警告”。  循环引用在EXCEL中不仅是作为一种错误形式出现,循环引用也称迭代计算,像是一柄双刃剑,用的不好,可能导致你的EXCEL公式全部混乱,如果稍加利用,能发挥迭代计算的长处,可以给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285 次浏览
共计5788条记录 上一页 1..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57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