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摄影知识之:关于色温
关於彩色摄影,色温会影响一张照片的感觉。在早晨或黄昏拍摄的照 片会偏红,在钨丝灯光下拍摄照片颜色会偏黄,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当时的色温不能符合软片的色温标准而产生色偏。在物理上,把称做完全黑体的 物体完全加热,温度上升,开始变成红色呈红热状态,再继续加热会变成 白色,呈白热状态。在红热状态时,光源放射能低,光波长,其红色成分 较多,白热状态时,光源放射能高,波长短,其蓝色成分多。凡发光物体 温度越高,光的颜色越白,温度越低,光的颜色越红。在同一钨丝灯下电 压低时的灯光比电压高时还红。 应用在摄影方面,色温就是发光物体由红 到白色各级温度所放射光线中包含颜色的成分。色温高低的度数以 K 表 示,也就是将摄氏温度 +297。色温K数变化时,蓝色光的成分并不随其等 量的变化,所以在加滤光镜调整色温时换算不是很方便。於是有DM值的设 计,DM值的计算方法是将色温K 数倒数的十万倍,所以色温越高,DM值越 低,色温越低,DM值越高。用DM值的优点是,DM值变化时,光线的蓝色成 分随其等量变化,如此就可以由软片色温的DM值和光线色温的DM值的差额 ,来决定用什麽号数的色温滤光镜。 例如日光型彩色软片色温标准为19DM (相当5400K),用在光线色温 14DM(相当7000K)的情况时,两者相差5DM,应用红色R5号滤光镜以降低色温。 时间 光源色温K数 光源色温DM 日出时 2000 50 日出後或日落前20min 2100 48 日出後或日落前30min 2400 42 日出後或日落前40min 2900 35

PS制作动态文字的案例教程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PS制作动态文字的案例教程,PS的功能十分强大,不仅可以美化图片、排版设计还可以对GIF动图进行制作,那究竟怎么做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操作步骤吧。效果图1、新建一个合适尺寸的画布;2、分别分图层输入文字,并将所有图层的小眼睛关掉,只留下“PS”图层;3、单击“窗口-时间轴”;4、单击“时间轴”中的“创建帧动画”;5、.单击“创建帧动画”后,在“时间轴”中会自动载入“控制面板”中位于顶部的图层;6、单击“复制所选帧”;7、关掉“PS”图层的小眼睛;打开“制”图层的小眼睛;8、使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剩余的图层;

打造玉石质感
教程是王敬的PS质感系列教程,飞特已经有了其他的质感教程,但是这一个玉石质感的没有,我把这个发布过来,这样就比较完整了,我们先看看最终效果图 下面是具体的制作步骤:首先制作出玉佩的形状。 添加图层样式,“斜面与浮雕”选项。

突破自拍局限的技巧
很多摄影师并不喜欢对着别人的镜头表现自己,或是受人摆布,他们更享受自拍带来的乐趣。但很多人认为自拍就是伸长胳膊,举着相机对准自己的脸,其实自拍有更多的方式来突破这些局限。下面sherry提供7个小技巧来提高自拍质量。 1.无线遥控器 大部分相机的自拍功能定时最长为10秒,显然这段时间对于一些自拍想法的实现并不够,并且相机不一定能够准确对焦,你确定要用替身么,开玩笑,那么你需要一个无线遥控器,或是足够长的快门线,准确对焦就不是一个难事,并且你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做复杂动作。 2.改变焦点 你可能认为一幅很好的自拍像的焦点应该落在自己的脸上,但是也许成为模糊的背景会更有意思。 3.尝试剪影 背光时的轮廓,会让人联想到更多的故事。
最新发布

PS简单几步制作出漂亮的弧形效果
本例介绍运用PS简单几步制作出漂亮的弧形效果,主要学习钢笔工具、选区、渐变填充、滤镜的应用,制作方法很简单,更重要的创作思路值得大家学习,希望通过本例朋友们能举一反三,制作出更好的作品~~看下最后效果:先用钢笔工具勾好路径然后将路径转换为选区先新建一个图层,接下来就是填充渐变了,可以先将前景色选择一个粉红色,背景色为白色,然后使用前景色到背景色的渐变 填充选区的时候,由上至下(选择了方向选项时就相反的操作),可以按住Shift键执行“滤镜>模糊>动感模糊”命令,如图所示设置

基础教程:高光、中间调、暗部和颜色的选择方法
首先申明:本文中的大部分方法并非原创,只是本人的学习笔记。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能保证本文中的说法和理解完全正确。同时欢迎大家多批评指正。 制作精准的选区,只对想要调整的区域进行调整,而不影响其他区域,是高质量和高效率完成后期调整的重要一步。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把各地方搜罗来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理解做了这个简单教程,我想这一定是初学者最想了解和知道的。 现在很多的调色教程里都有各种通道的计算,有的DX也不说这是为什么,往往搞的初学者一头雾水,不能很好的理解消化, 其实他们用计算的目的一部分就是在做选区。 做这个简单的教程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对初学者以启迪(老手们可以一掠而过,呵呵),同时也能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都能感到有所收获,那就不枉我花几个小时的教程整理时间了。 很明显这两种选高光的方法选区范围是不同的。看下图:

Photoshop理论教程:详细解析智能对象命令
Photoshop详细解析智能对象的使用 Amy Martino 向你展示怎样通过智能对象来增加纹理。 <下载-资源文件> 在这个教程中,我将设计一个时尚的矢量插画,先在AI中绘制出来然后拖入PS中作为智能对象。我也将解释怎样来创建和应用纹理到我们绘制的角色上。 作为智能对象导入的意识是你能在PS中增加特效,而不会改变原本的文件,如果你返回AI中,你还可以改变图形的外观,而PS中的图片也会随之自动改变。这是一种省时又省力的工作方式,我非常喜欢。 01 首先呢,绘制你的想法。在这步我时常找些意象的图片,来定位情感基调和色彩搭配。你需要怎样感觉的插画,那么找些这样感觉的图片吧。这里,我用了我朋友拍的照片。它有着不错的色彩和外形,并且这图片很容易给我带来一些灵感。 02 当你有灵感了,将这些颜色提取出来放在色版上。把图片直接拖入AI,用吸管工具提取一些主要颜色搭配,然后新建一个色版保存。

Photoshop画笔质感表现之水墨质感
画笔工具不止在绘画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在经过一系列的设置之后,在表现质感的方面也是不能忽视的,在表现一些特殊质感时,它的作用可以说其他工具是望尘莫及的。 画笔由于它的特点决定,其优点是可以随意的编辑变换,在表现一些自由物体和没有固定形状但是有其一定规律时非常的方便,读者可以尝试自己编辑或自定义画笔来制作类似的质感效果。 画笔工具表现质感所适用的范围一般为:本身质感比较统一,形状不固定案例,例如刺绣、缝线、纱、星光、烟、火、云雾等。 水墨质感关键词:画笔绘制、位移、极坐标效果图

用PS打造影片式浪漫情侣画面
本教程很简单,适合新手,主要是先通过色阶、曲线调出画面的胶片质感,再用滤镜的添加杂色和直线工具做出杂线效果,改变图层模式和不透明度达到最终效果。原图 效果图

人像摄影的初学禁忌
一张好照片就像一幅画,构图合理,重点突出,能将观者视线一下引导到画面主题,而不是被繁杂背景分散注意力。 1、“三分线”原则即“井”字原则。将画面用四条直线分成九等份,即画“井”字,被摄体在交叉点处会显得美观和谐,记住,避免将被摄体摆在正*。 2、地平线宜在画面2/3处,避免地平线直穿画面中间。 3、摄影是减法原则,背景应简洁明快,起到烘托被摄主体的作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不能喧宾夺主。 4、直拍,即竖拿相机更容易有好的构图,表现力更强。(视情况而定,非决对) 5、人像照分四种:大头照、半身照、大半身照和全身照。大头照为面部至肩,半身照面部到腰部以下,大半身照为面部至膝盖以下,全身照即全身。 6、拍摄侧面的人像或带有向前冲势的物体时,应在画面主体的前方留一定的空间,否则给人一种头撞南墙的感觉,画面显得沉闷、压抑。 7、人物摄影切忌附加物缠身。背景选择要合适,不要产生烟囱长在肩膀上、脑袋上冒出大树杈等现象。 8、人像照避免在关节处截断,如膝盖、骨盆、脚踝等,应在肩部以下及膝盖以下。 9、拍人物时,为突出主题,应用大光圈,小景深,将背景虚化,若是傻瓜相机则应选“人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