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摄影知识之:关于色温
关於彩色摄影,色温会影响一张照片的感觉。在早晨或黄昏拍摄的照 片会偏红,在钨丝灯光下拍摄照片颜色会偏黄,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当时的色温不能符合软片的色温标准而产生色偏。在物理上,把称做完全黑体的 物体完全加热,温度上升,开始变成红色呈红热状态,再继续加热会变成 白色,呈白热状态。在红热状态时,光源放射能低,光波长,其红色成分 较多,白热状态时,光源放射能高,波长短,其蓝色成分多。凡发光物体 温度越高,光的颜色越白,温度越低,光的颜色越红。在同一钨丝灯下电 压低时的灯光比电压高时还红。 应用在摄影方面,色温就是发光物体由红 到白色各级温度所放射光线中包含颜色的成分。色温高低的度数以 K 表 示,也就是将摄氏温度 +297。色温K数变化时,蓝色光的成分并不随其等 量的变化,所以在加滤光镜调整色温时换算不是很方便。於是有DM值的设 计,DM值的计算方法是将色温K 数倒数的十万倍,所以色温越高,DM值越 低,色温越低,DM值越高。用DM值的优点是,DM值变化时,光线的蓝色成 分随其等量变化,如此就可以由软片色温的DM值和光线色温的DM值的差额 ,来决定用什麽号数的色温滤光镜。 例如日光型彩色软片色温标准为19DM (相当5400K),用在光线色温 14DM(相当7000K)的情况时,两者相差5DM,应用红色R5号滤光镜以降低色温。 时间 光源色温K数 光源色温DM 日出时 2000 50 日出後或日落前20min 2100 48 日出後或日落前30min 2400 42 日出後或日落前40min 2900 35

PS制作动态文字的案例教程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PS制作动态文字的案例教程,PS的功能十分强大,不仅可以美化图片、排版设计还可以对GIF动图进行制作,那究竟怎么做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操作步骤吧。效果图1、新建一个合适尺寸的画布;2、分别分图层输入文字,并将所有图层的小眼睛关掉,只留下“PS”图层;3、单击“窗口-时间轴”;4、单击“时间轴”中的“创建帧动画”;5、.单击“创建帧动画”后,在“时间轴”中会自动载入“控制面板”中位于顶部的图层;6、单击“复制所选帧”;7、关掉“PS”图层的小眼睛;打开“制”图层的小眼睛;8、使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剩余的图层;

打造玉石质感
教程是王敬的PS质感系列教程,飞特已经有了其他的质感教程,但是这一个玉石质感的没有,我把这个发布过来,这样就比较完整了,我们先看看最终效果图 下面是具体的制作步骤:首先制作出玉佩的形状。 添加图层样式,“斜面与浮雕”选项。

突破自拍局限的技巧
很多摄影师并不喜欢对着别人的镜头表现自己,或是受人摆布,他们更享受自拍带来的乐趣。但很多人认为自拍就是伸长胳膊,举着相机对准自己的脸,其实自拍有更多的方式来突破这些局限。下面sherry提供7个小技巧来提高自拍质量。 1.无线遥控器 大部分相机的自拍功能定时最长为10秒,显然这段时间对于一些自拍想法的实现并不够,并且相机不一定能够准确对焦,你确定要用替身么,开玩笑,那么你需要一个无线遥控器,或是足够长的快门线,准确对焦就不是一个难事,并且你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做复杂动作。 2.改变焦点 你可能认为一幅很好的自拍像的焦点应该落在自己的脸上,但是也许成为模糊的背景会更有意思。 3.尝试剪影 背光时的轮廓,会让人联想到更多的故事。
最新发布

如何灵活的运用构图三分法
“三分法”就是将我们的构图框横竖都进行3等分,将画面3等分后所形成的4 条线和4个交叉点,便是安排景物的理想位置。它在风光、人像和建筑、小品摄影中都有广泛地应用。但在使用中,我们也一定要灵活运用。 三分法中4条线的利用 嘉炜 摄 尼康 D90 相机 镜头焦距50mm 光圈f/1.8 速度1/500s ISO1600 任勇 (蜂鸟ID: 市井布衣)摄 摄影教程 尼康 D80 相机 镜头焦距200mm 光圈f/5 速度1/250s ISO100 拍摄环境人像时,三分法是最常用的构图选择。作者让人物偏向画面的一侧,而另一侧展现环境特征,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注意,摄影师通常会让人物面对的一侧留出2/3 的空间(或是眼神望向的一侧),这是为了让人物的运动趋势和眼神有延伸的空间,这是三分法人物构图的重要特征,定要牢记。 拍摄风光时,要善于运用三分法中的两条水平分割线,通常是放置地平线的理想位置。如果我们想突出地面上的景物细节,如岩石、花草等,可以利用画面上方的的水平分割线,安置地平线;而想突出天空中的景物,如白云或突出的山峰,则可以利用画面下方的水平分割线安排地平线。

3步造就大师级别的人文作品
这是一张目不暇给的相片,内里运用了数个小技巧,同学只需一个一个的加上去便可以拍摄了,现在便一起研究吧! (Photo by julian john) 相机 Nikon D5100 焦距 42mm 快门 1/30 sec 光圈 f/6.3 ISO 800 (一) 拍摄水中倒影 当光线投影在水面上便会反射出倒影,我们拍摄时不妨把倒影也加进相片中增加可观性,要拍出倒影一般可以使用慢快门,但是细心留意,这张相片内有一对父子在走动,若果我们使用慢快门的话,他们便会变模糊了,因此这时只可以普通的速度拍摄,若果水面够平静和暗的话倒影一样会很清楚。 (二) 拍摄图案和纹理

图解那些实用的构图法
一、构图的常见问题 主体居中 主体居中是一般初学者常见的拍摄方式。我们看看下面的图: 主体居中 虽然图片拍摄效果不错,但居中的构图使照片显得较为呆板。另外,居中构图容易造成画面比例不协调,如左图,紫色郁金香作为背景均在画面偏右方,所以当黄色郁金香主体被安排在中间时,整张照片重心右移而显得不平衡。 两分平面 两分平面的主要问题是照片重点不突出。初学者往往不能正确的取舍画面,让本不重要的物体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如下图: 两分平面 摄影教程 两张范例的地平线均被安排在了正中心,天空的比例与下面景物的比例很相似。以致于让读者分不清画面的重点在哪。 水平偏移

悄悄告诉你中正平衡的中心构图是什么
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置在画面中心进行构图。这种构图方式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主体突出、明确,而且画面容易取得左右平衡的效果。这对于严谨、庄严和富于装饰性的摄影作品尤为有效,比如夕阳中,一条通向大海的栈道。而常见的古建筑摄影,也通常使用这种构图,表现其中正宏伟的气势,而且此类建筑通常都是对称左右对称结构,有利于这种建筑特点的表现。一般来说,这类作品要求横平竖直,即景物的水平线(如地平线)要水平、垂直线(如建筑的竖直外墙沿)要垂直,作品才会有和谐的美感。 有些摄影教程会特别提出“不要将主体放在画面中心”的教条,这只是告诉初学者多尝试其他构图结构的善意提醒,在使用中心构图法拍摄完一张照片后,可以尝试再把主体放在其他位置拍摄,比较作品效果,看看它们各自的利弊,构图方法没有对错,只是不同主题的适应性,和自己的喜好罢了。 坝上日晕 蓝兴宁(蜂鸟ID: Document)摄 佳能 EOS 400D 相机 镜头焦距10mm 光圈f/11 速度1/500s ISO100 中心平衡的构图,讲求的是画面内部力量的平衡与对称。雪野之上,几株孤零零的小树身后,是冉冉升起的太阳,神奇的日晕,带来自然之神光,它们共同组成了单一的画面主体。作者以中心构图法,将这主题得到最大力量突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将这自然的伟力推送给观众。当画面只有单一的主体,而并无其他陪衬景物时,画面中心位置无疑是最佳选择。

掌握摄影中的色彩手段
摄影不只是对器材的充分利用,对摄影器材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摄影更多的是技巧和后期制作的拼合。摄影是对光影的运用,是摄影者对周遭世界的理解与感悟。 摄影世界中充满了无限丰富和不断变化的色彩,摄影的艺术表现力包括很多的方面,而摄影色彩的准确表达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更是感悟的表达手段。 决定色彩效果的因素 红色粗糙界面 红色光滑界面 除了平时我们对摄影中色彩本身性质的了解,还有一些“现场”因素会改变色彩呈现效果。 多色彩呈现 与上图比较不同介质界面多色彩呈现 色彩效果并不仅仅取决于色彩本身的性质(比如明度、饱和度、色别),另一个同等重要因素是色彩所处表面的结构,如果表面介质是平滑的,色彩就会显得强烈而不饱和。与之相反,如果表面介质是粗糙的,色彩就会显得不那么强烈,色彩的表现也没有那么闪亮。 还原真实的色彩

单脚架入门速成技巧
在电视球赛节目中,见到一排排的摄影师拿着又大又重的镜头拍摄,底下经常都会有一支单脚架。单脚架只有一个支撑点,不能独自站稳,为甚么仍然有不少摄影人采用呢? 用单脚架的理由 比较常见使用单脚架的原因是追随物体拍摄题材,由于拍摄追随物体时多数都是采用较慢的快门速度,以表达动态主体,而且多数都是横向的移动,如果摄影人手持拍摄,容易因为相机上下晃动而令影像不够清晰。如果使用单脚架,就可以减少上下的晃动,提高稳定性。除此之外,虽然三脚架更加稳定,但有时地面凹凸不平,不利使用三脚架,相比之下单脚架提供的灵活性就高得多。 另外,在一些较暗或者室内的环境中,手持拍摄有困难,但又不想使用三脚架,单脚架是另一个选择,它能提供一定的稳定和支撑,帮助摄影人更易拍到清晰的影像。使用单脚架和使用三脚架不同,不能自行企稳,仍然需要摄影人以手扶持,所以仍然会有少量的震动,因此对快门速度仍然有要求。使用单脚架后,即使快门速度比安全快门慢2级,仍然可以拍到清晰的影像,慢3级就很勉强了,各人的「功力」不同,最好是试清楚后才拍摄。 还有就是在一些人多挤迫的地方或者场面所限,不方便使用三脚架,只好以单脚架作折衷的代替品,所占的位置较少,不会妨碍其它人,同时亦方便摄影人快速走位,去到较佳的拍摄位置。例如是拍摄体育题材,摄影人可能需要跟着运动员在场边走动,单脚架就方便得多。此外,如果摄影人使用的是沉重的远摄镜头,例如400mm f/2.8可重达4kg,手持的话不到半天就手软了,以单脚架支撑一部份镜头重量,就可让摄影人「偷懒」。而且单脚架亦较三脚架轻巧,减少摄影人的负担,如果是行山拍摄等对体力要求较高的题材,轻便就更加重要了。 应否开启防震? 不少人都说当相机安装在三脚架上,最好是关闭相机或者镜头的光学防震功能,不过单脚架与三脚架并不相同,要不要关闭防震呢?其实在使用单脚架时,相机仍然会有震动,所以摄影人可以照常开启防震功能。 不过,如果摄影人是使用单脚架拍摄追随物体题材时就要注意了,有些镜头或相机的光学防震有另一个模式,专为拍摄追随物体而设,在此模式下,防震不会修正横向的震动。而在一些较新的防震系统中,能够作出感应,自动切换防震模式,摄影人应该了解清楚自己的镜头是哪一种。 稳定约2级快门 使用单脚架可以提高稳定性,这组相片以相等于135格式225mm

尼康80-400mm/4.5-5.6D、80-400mm/4.5-5.6G参数对比
尼康正式发布AF-S 80-400mm f/4.5-5.6G ED VR镜头,作为80-400mm f/4.5-5.6D的后续产品,新镜头不仅在外观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内部也经过了全新改造。 采用12组20片光学结构,ED镜片增至4片,最近对焦距离缩短至1.75米,最大摄影倍率降低至0.2倍,内置超声波马达,可以在尼康D3200、D5200等入门级单反机型上实现自动对焦功能。接下来通过一组数据对比,看看两代产品到底存在哪些差别。 型号 AF 80-400mm f/4.5-5.6D ED VR AF-S 80-400mm f/4.5-5.6G ED VR 焦距 80-400mm 80-400mm 最大光圈 f/4.5-5.6 f/4.5-5.6 最小光圈 f/32 f/32-40 最高放大倍率 0.42 0.2 镜片数量 17片 20片 镜片组数量 11组 12组 VR防抖 支持 支持 光圈叶片数量 9片 9片 纳米结晶涂层镀膜镜片 无 有 ED镜片数量 3片 4片 超级集成镀膜 有 有 AF-S内置对焦马达 无 有 77mm MTF曲线对比 AF 80-400mm f/4.5-5.6D ED VR AF-S 80-400mm f/4.5-5.6G ED VR

活用翻转萤幕 为空气感写真加分
BenQ G1最迷人的设计就是「翻转屏幕」。可以任意旋转的LCD屏幕,不是只能运用在自拍上,平常我们在拍照的时候,有没有翻转屏幕协助我们「构图」,差别其实蛮大的。翻转屏幕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各种拍摄上的限制,让摄影创作更符合自己内心想要的样子,也可以变换出更多的「不可能」。以下就举一些例子和大家分享。 翻转!创造属于自己的最佳构图 在拍摄食物时,我很喜欢拍的一个角度就是从「上方 向下」拍摄,一般相机在使用时都要站得高高的,不稳的话很容易晃到,在对焦时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构图上常常很难耐心地找到喜欢的画面跟适当的角度,这时候,翻转屏幕就非常好用!只要把相机拿高点,再将屏幕翻转朝下,拍摄者只需看着屏幕,就能慢慢的对焦构图。 在角度的选择上,我不太喜欢正90度,所以拍摄的时候,我会先在90度的时候构一次图,然后将角度向下5度左右,再对焦按下快门,这是我的个人习惯。 从拍摄物体的正上方取景,角度其实不是很美,太过平面,少个几度可以多一点立体感。另外,拍摄正前方的对象时,翻转屏幕也是相当的好用,构图的方法和90度的一样,先在0度的地方构一次图,这次则是向上个几度,一样会比较有立体感,当然除了这两个角度,45度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以下就以书本搭配小花盆,来做构图角度上的示范,这些道具都是随手可得的物品,大家不妨在家里练习练习,这样对翻转屏幕的应用,会更有概念喔! ▲ 0度。 ▲ 45度。

将毕卡索的抽象画变成摄影作品
要重现十八世纪的名画风格例如“重现经典名画风格的摄影作品”,勉强都可以说“其实唔难”,因为那些绘画本身就是以写实为基础,构图、透视、光线、色彩运用等等相比之下至少理论上与摄影很相近,但如果是另一大画家毕卡索 (Pablo Ruiz Picasso) 呢?一谈到他,大家脑里可能就想起那些错位了的眼睛、鼻子和古怪强烈的色彩,然而,西班牙摄影师 Eugenio Recuenco 正是以此为题材! 这系列的人像作品当然不可能把毕卡索完全覆印,但取而代之的,是将原作里那些超前卫的分解、重组与夸张化重新演绎,透过他个人对于毕卡索画作的理解作出转化,当你看到他的作品时,也许能够对毕卡索有多一分理解,或至少多一个认识的面向。 当然你也可能有自己的看法与演绎,这正是艺术创作的玩味之一。 摄影教程

给影相白痴的 78 条摄影规则
看到题目,是的,很多大师马上会说“摄影怎么会有规则”?所以呢,对于这个来自摄影师 Ivars Gravlejs 的创作,就请不要太认真,当作玩笑就好,事实上他也以幽默方式来演绎……但话说回来,其实这些建议也相当有参考价值,对于那些影相完全没有概念的人而言,喂,要看一次喔! 马上开始U 拍摄一个人,请靠近一点。 拍摄风景时,不要让杂物挡着。 在漆黑的环境拍摄人像,用闪光灯比较好。 拍摄时,请扶正你的相机。 拍摄人像时,不要只留下他的头。 拍摄人像时,请对焦到主体。 拍摄人像时,把他放到中间吧。 拍摄汽车的话,拍摄移动中的车会比较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