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CorelDRAW绘制绿色的森林一角场景
该实例制作了一幅森林场景画面,画面以绿色调为主,通过不同绿色之间的搭配关系营造出丰富的色彩关系。在处理手法上要注意表现画面的纵深感,并且要层次分明、主次有序。图3-2为本实例的完成效果。图3-2 本实例完成效果3.1.1 技术提示本实例的画面具有一定的纵深感,制作时通过为图形添加阴影效果,拉开了画面的层次,给人一种纵深的空间感。如图3-3所示,为本实例的制作流程。图3-3 本实例制作流程3.1.2 制作步骤:绘制远景植物(1)启动CorelDRAW,新建一个工作文档,在属性栏中将“微调偏移值”设为0.1mm,其他参数保持系统默认。然后使用“矩形”工具,在视图中绘制矩形。如图3-4所示。

Photoshop调出唯美冷色效果的外景人像
最终效果原图1、打开素材图片渐变映射调整图层,参数如下 选用较暖的明暗色作为叠加层,确定后把混合模式改为“叠加”,不透明度改为:30%,如下图。2、创建色彩平衡调整图层,参数及效果如下图。

(10-2):使用字符调板
1012以上是在文字工具的公共栏中出现的选项。在点击了字符调板按钮后即会出现字符调板【窗口_字符】,如下图。在其中可以对文字设定更多的选项。在实际使用中也很少直接在公共栏中更改选项,大多数都是通过字符调板完成对文字的调整的。其中的字体、字体形式、字号、颜色、抗锯齿选项就不重复介绍了。注意其中的为亚洲文本选项,需要在Photoshop首选项〖CTRL_K〗的常规选项中开启“显示亚洲文本选项”才会出现。1013拼写检查选项是针对不同的语言设置连字和拼写规则,如下右图显示了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对同样文字的不同连字方式。注意,末尾连字只有在框式文本输入时才有效。因为框式文本是自动换行的。通过手动换行的文字是不会有连字效果的。有关框式文本的输入方法在本节后面部分介绍。连字和拼写规则对于中文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汉字为单体结构,即一个汉字字符已携带完整含义,而字母系语言需要多个字符组合才能携带完整含义。也正是因为汉字携带的信息巨大,因此现在电脑的计算能力还不足以完美处理中文化的信息结构。-1014行间距控制文字行之间的距离,若设为自动,间距将会跟随字号的改变而改变,若为固定的数值时则不会。因此如果手动指定了行间距,在更改字号后一般也要再次指定行间距。如果间距设置过小就可能造成行与行的重叠。如下左图是自动行距与手动指定为12像素行距的比较。如果有重叠发生,下一行文字将会遮盖上一行。1015竖向缩放相当于将字体变高或变矮,横向缩放相当于变胖和变瘦,数值小于100%为缩小,大于100%为放大。如下右图中3个字分别为标准、竖向50%、横向50%的效果。-1016在字符调板中有比例间距和字符间距,它们的作用都是更改字符与字符之间的距离,但在原理和效果上却不相同。我们可以动手来理解它们的区别,新建一个足够大的图像,打上simple这几个字母,字体为黑体,大小为72像素。如下图左端所示,我们看到整个文字的宽度是由字符本身的字宽与字符之间的距离构成的。这两者都是在制作字体的时候就定义好的。有的字符本身较窄,但其左右的字距也较大,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每个字符占用的宽度一致。否则,较窄的字符就只能占用较小的宽度。但这种设计却也造成了字符之间疏密不同。如下图中的mp之间与pl之间的疏密就不同。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使用中文字库输入字母的时候,Windows系统自带的黑体、宋体、楷体字体都存在这种现象。因此输入英文时应避免使用这些字体。字宽与字距间的比例将随着字号的大小相应改变,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字体来说,字号越大,字符之间的距离也越大。反而反之。那么,字符间距选项的作用相当于对所有字距增加或减少一个相同的数量。可手动输入数值。如下图中将字符间距减去100,所有的字符间距都减去100,字符就互相靠拢了。但是这样做并没有改变疏密不同的情况,尽管mp已经是互相紧靠着密不透风,但pl还是有很大的距离。当然,如果继续减少字符间距也可以最终令pl之间也“密不透风”(设为-300左右),但mp之间却会产生重叠的效果了。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算式来理解:假设mp原来的距离为100,pl之间的距离为300,当字符宽度设置为-100的时候,mp之间的距离为0,pl之间的距离还有200。要令pl之间的距离为0,字符宽度必须设置为-300,但同时mp的距离必须为-200,所以mp产生了重叠的现象。比例间距选项的作用是同比例地减少(注意,只能是减少而不能增大)字符的间距。按照上一个算式中的前提来假设计算的话就是:当比例间距设为50%,相当于所有字符间距减半(mp间距为50,pl间距为150),当设为33%的时候,所有字符间距减为原先的三分之一(mp间距约为30,pl间距为100),当设为100%的时候,所有字符的间距就都被降为0了。因此我们看到的效果是所有字符都彼此依靠(抗锯齿选项及字体形式的不同可能带来微小差异)。1017间距微调选项是用来调整两个字符之间的距离,使用方法与字符间距选项相同。但其只能针对某两个字符之间的距离有效。因此只有当文本输入光标置于字符之间时,这个选项才能使用。1018竖向偏移(也称基线偏移)的作用是将字符上下调整,常用来制作上标和下标。正数为上升,负数为下降。一般来说作为上下标的字符应使用较小的字号。如下图。1019强迫形式的名称是我们为了与文字形式相区别而起的,它的作用也和文字形式一样是将字体作加粗、加斜等效果,但选项更多。即使字体本身不支持改变形式,在这里也可以强迫指定。它与字体形式可以同时使用,效果加倍(更斜、更粗)。其中的全部大写字母选项的作用是将文本中的所有小写字母都转换为大写字母。而小型大写字母选项的作用也是将所有小写字母转为大写,但转换后的大写字母将参照原有小写字母的大小。如下图所示。上标与下标选项的作用与竖向偏移类似,就是增加了可同时缩小字号的功能。下划线选项与删除线选项的作用是在字体下方及中部产生一条横线。

用PS完美抠出复杂的羽毛头饰的简单教程
打开如下图片,复制图层,将 背景 层锁定。我们将在复制层进行抠图,隐藏背景层。选择 >> 色彩范围,打开色彩范围窗口,选择最左边的吸管工具并点击图像背景,这时在色彩范围窗口中你会发现被选择部分变成了白色,移动颜色容差滑杆,使得图像大部分区域变成黑色,并且背景易于选取。提示:要添加颜色到选区时,应使用中间的吸管工具点击要添加的色彩部分2 获得选区,在通道面板中,按下“将选区存储为通道”按钮,得到一alpha通道,取消选择(Ctrl+D),点击“Alpha 1”层,这时图像变成黑白色。提示:图像中的黑色区域是我们要保留的部分,白色为要扣除的部3 这时我们发现图像中还有部分灰色区域,这些将成为半透明区域,所以必须将他们调整为纯黑色或纯白色。图像 >> 调整 >> 色阶,打开色阶窗口,由左向右拖动黑色滑杆直到灰色区域变为纯黑色为止。由右向左移动白色滑杆将白色区域变的更清晰4 选择黑色笔刷并提高笔刷边缘硬度,涂抹需要保留的区域,用白色笔刷涂抹羽毛边缘,根据涂抹区域大小的不同使用不同粗细的笔刷
最新发布

形状的使用方法
使用 Adobe Photoshop 可轻松地向图像中添加各种形状:您可以使用各种形状工具绘制形状,也可以从大量的预绘制形状中进行选择。可以在单独的图层上排列矢量形状,以便轻松地进行修改和获得叠加效果。在本教程中,您将向图像中添加背景形状和前景形状,并学习有关渐变效果和图层效果的一些知识。1. 在 Photoshop 中打开图像。选取“文件”>“打开”,或者在文件浏览器中点按两次缩览图。对于本教程,您可能希望从至少具有两个图层的图像开始。我们首先添加形状是为了在图像中建立更有趣的背景。2. 选择矩形工具。从工具箱中选择“矩形”工具。默认情况下,选项栏中的“形状图层”按钮处于选中状态。使用此选项创建一个矢量形状,该形状会自动放在新图层上。(通过使用调板中的相邻图标,可以在当前图层上创建路径或栅格化形状。)3. 创建矩形形状。在“图层”调板中,选择图像的底部图层。通过点按并拖移来创建一个覆盖图像右半部分的矩形。默认情况下,此矩形使用前景色。若要更改颜色,请点按两次图层缩览图以显示拾色器,然后选择一种新颜色。4. 向形状中添加渐变效果现在,我们将再添加两个矩形形状,这一次应用渐变效果。使用“矩形”工具拖移新矩形以覆盖图像左上方四分之一区域。点按前景色色板,然后为此矩形选择一种新的颜色。选取“图层”>“更改图层内容”>“渐变”。保留“渐变”的默认选择“前景色到透明”。将“样式”设置为“线性”且将角度设置为 -50。重复这些步骤再创建一个矩形,但这次将角度设置为 20。5. 载入自定形状。
中国陶瓷--用PS表现陶瓷质感
先绘出一个陶瓷花瓶的外形,如下图:我画的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花瓶外形,设想光源有二,左边是主光源,右边有一暖色辅助光。 设置好渐变色,如图,先上辅光这面的颜色:着是主光源这边,设想成自然光,花瓶呈现的差不多是本色: 用钢笔工具画出明暗交界线。你可以画得很细,这样以后的修改就会少些。

石头 - 质感混合与图层灌入
在这张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物与石头所合成出的感觉很立体也很真实,像这一类讲究立体感的作品在制作时我宁愿把它转为灰阶影像,完全舍弃颜色的因素只追求真实的立体感,黑白影像有它独特的美感。 准备工作 首先打开图a.psd(如图1与图2)【File/Open...】(快速键Ctrl+O;Mac:Command+O)。这个档案已经帮各位去背好了,只要选择人物所在的图层并执行色相/彩度调整【Image/Adjustments/Hue/Saturation...】(快速键Ctrl+U;Mac:Command+U),在色相/彩度调整控制面版里将Saturation彩度的数值降到最低,这样可以将人物的影像变成灰阶(如图3与图4)。接着打开图档b.jpg(如图5)【File/Open...】(快速键Ctrl+O;Mac:Command+O)。按Ctrl+A(Mac:Command+A)全部选取后再按Ctrl+C(Mac:Command+C)将影像全部拷贝,并按Ctrl+V(Mac:Command+V)直接贴到刚刚我们所打开的图档a.psd中(如图6),并按Ctrl+T(Mac:Command+T)将影像缩放到适当的位置与大小(如图7)。 图层灌入 现在我们要让石头的影像局限在人的影像里面,我们只要使用图层灌入即可做出这样的效果,我们选择石头所在的图层Layer 2并按住Alt键(Mac:Option键),在图层Layer 2与Layer 1之间按一下鼠标的左键,这样就可以让图层Layer 2灌入图层Layer 1里面(如图8与图9)。图层灌入之后,我们不管怎么样移动石头的影像它都不会超出人的范围(如图10),图层灌入的英文指令叫做Group wiht Previous,不过我比较喜欢把它解释叫做图层灌入,我觉得这样子比较容易理解,如果解释成群组的话,很容易会跟链接图层混淆。 在图10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石头的颜色与背景的黑白影像并不搭调,既然我们只要保留立体感,那我们其实可以把颜色删掉,只要执行色相/彩度调整【Image/Adjustments/Hue/Saturation...】(快速键Ctrl+U;Mac:Command+U),在色相/彩度调整控制面版里将Saturation彩度的数值降到最低,这样可以将石头的影像变成灰色调(如图11与图12)。 图层遮色片 为了要让这个石头的影像可以自然地与人物合成在一起,我希望可以同时保留人与石头的特质,并且将这两样特质完美的结合,因此我们在图层Layer 2里面增加一个图层遮色片(如图13)。然后选择笔刷工具并将前景设定为黑色(如图14与图15)。我将人物的手臂保留出来,头部的部分也要清楚的保留出来,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在绘制遮色片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保留石头的合理性,不要让石头突然的消失,一定要沿着石头的裂缝处来进行合成,一定要让人跟石头看起来很自然的合成在一起(如图16到图18)。 Overlay覆盖 我们可以将石头所在的图层Layer 2的图层混合模式设定为Overlay覆盖(如图19)。Overlay的特性是可以保留立体感,与下面的影像做混合,亮跟暗的部分都会被保留出来,因此在处理立体感与透明对象的合成时,Overlay覆盖是最好用的混合模式,使用Overlay覆盖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石头与人的合成看起来会更加的协调(如图20)。 我们可以执行曲线调整将石头最亮的部分调暗一点点【Image/Adjustments/Curves...】(快速键Ctrl+M;Mac:Command+M),也就是将曲线上方的点往下移动,因为石头的亮光太强的话会太抢眼,而且也无法自然的与人体结合在一起,要将两个对象结合在一起的话,第一个步骤决对是将这两个对象的颜色对比都调到相近的程度,将亮处调暗之后,我们再针对目前的情况再将中间色调调亮一点点,这样子可以让石头的色调与人更加的接近(如图21与图22),你可以拿图22跟图20来做个比较,石头的影像不会有太多非常突兀的亮面与白点,而且也跟人体合成的比较顺,所以有人说学合成不如学调色,调色绝对是合成时最重要的步骤。 细部的修整 你可以发现到当石头的影像贴在人的身上时,石头边缘也被切割的很奇怪,因为在边缘的部分不会切的那么整齐,因此我们要把石头边缘给修饰出来,既然现在石头的影像是被局限在人的影像里面,因此修饰边缘应该要从人身上下手,不应该去动到石头的影像。因此我们选择人所在的图层Layer 1(如图23)。然后使用套索工具(如图24),在使用套索工具的时候如果要拉直线,我可以按住Alt键(Mac:Option键)就可以用直线来绘制选取范围了。只要将要删除的部分选取出来,并按Delete键将影像直接删除,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现在不是在删除石头的影像,而是在删除人的影像,这样子我们就可以慢慢修出石头的自然边缘,原本边缘实在是有很多破碇(如图25与图26)。
PS图层轻松详解:图层混合模式
作为网页设计来说,图层混合模式使用的机会并不多。即使完全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也不会有太大影响。真正在制作中最常用的也就是两三个模式。 那究竟该如何使用呢?我的建议是大家多去实验,一下记住是不可能的,不妨先改变不同的混合模式感受一下画面效果,有个感性认识。 下面我们使用两个图层,将位于上层的图层分别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及不透明度列出一组效果画面效果供大家感受一下。大家可以自己动手,尝试更多的不透明度效果。 首先保存以下两幅图像:freeway01.JPG、bicycle01.JPG 在Photoshop打开,使用移动工具将高速路图片拖入自行车图片中,并放置在大致如下左图的位置上。然后依次更改高速路图层的混合模式。更改混合模式的方法是选择图层后在图层调板左上位置的下拉列表(下右图红色区域)中选择。

Photoshop图层解析:图层蒙版
我们在使用Photoshop时几乎都会使用到图层功能,但是你对图层的概念和所有应用功能都全面了解了吗?相信图层功能还有许多地方是被你忽视掉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全面透析Photoshop图层功能,帮助大家详细了解图层这个Photoshop中最基本而又重要的工具。 蒙版也是Photoshop图层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使用蒙版可保护部分图层,该图层不能被编辑。蒙版可以控制图层区域内部分内容可隐藏或是显示。更改蒙版可以对图层应用各种效果,不会影响该图层上的图像。最后需要“应用蒙版”才可以使更改永生效。 Photoshop中蒙版分两类:一是图层蒙版,二是矢量蒙版。 一、图层蒙版 图层蒙是位图图像与分辨率相关由绘画或选择工具创建。 直接在图层面板下方点击“图层蒙版”按钮即可新建图层蒙版,在“图层”菜单下选择“添加图层蒙版”中的“显示选区”或“隐藏选区”命令即可显示/隐藏图层蒙版。点击图层面板中的“图层蒙版缩览图”将它激活,然后选择任一编辑或绘画工具可以在蒙版上进行编辑。将蒙版涂成白色可以从蒙版中减去并显示图层,将蒙版涂成灰色可以看到部分图层,将蒙版涂成黑色可以向蒙版中添加并隐藏图层。 二、矢量蒙版 矢量蒙版与分辨率无关,由钢笔或形状工具创建在图层面板中,图层蒙版和矢量蒙版都显示为图层缩览图右边的附加缩览图。 矢量蒙版可在图层上创建锐边形状,若需要添加边缘清晰分明的图像可以使用矢量蒙版。创建了矢量蒙版图层之后,还可以应用一个或多个图层样式。先选中一个需要添加矢量蒙版的图层,使用形状或钢笔工具绘制工作路径, 然后选择“图层”菜单下的“添加矢量蒙版”中“当前路径”命令就创建了矢量蒙版,我们也可以选择“图层”菜单下的命令编辑、删除矢量蒙版。若想将矢量蒙版转换为图层蒙版,可以选择要转换的矢量蒙版所在的图层,然后选择“图层”菜单下的“栅格化”中“矢量蒙版”命令即可转换。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删格化了矢量蒙版,就不能将它改回矢量对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