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3DMAX制作时尚创意的个性展台效果
本篇教程,我要给大家讲解的就是如何利用3Ds max制作大师作品中的展台。首先我们先看下图中的这个展台框架。像这样镂空比较多的造型,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结合贴图来制作。首先,我们需要制作一张贴图,如下:第二步,贴图制作好后,我们返回到max中,开始制作展台的外形,在前视图中我们创建一个平面,大家要是初学的话也可以根据我上面的参数来设定。第三步,打开材质编辑器(快捷键:M),在不透明下添加我们制作好的贴图。 第四步,我们需要调整贴图大小。如图所示。

火山文字,PS软件制作火山熔岩文字图片设计教程
漂亮火山熔岩文字重点是纹理部分的制作,用到的滤镜比较多,自己需要细心一点,把岩石的纹理做出来,如果嫌麻烦可以去网上下载一些纹理素材,直接使用。 最终效果 一、photoshop制作文字效果之前,需要先制作一些纹理。新建一个1024 * 768像素的文件,新建一个图层,按字母键“D”把前背景颜色复位到默认的黑白,执行:滤镜 > 渲染 > 云彩,效果如下图。 二、执行:滤镜 > 像素化 > 点状化,大小设置为15,如图3,确定后按Ctrl + Shift + U 去色。然后执行:滤镜 > 模糊 > 高斯模糊,设置为8,效果如图5。 三、执行:滤镜 > 渲染 > 光照效果,只需要在面板的底部选择一个通道,然后把凸起的数值设置到最大,如图6,确定后按Ctrl + F 加强一次,效果如图7。

photoshop绘制Web2.0图标
我们在进行站点设计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图标表示诸如添加、删除和编辑之类的操作。在Web2.0时代,徽章和细致的3D效果越来越流行。本教程将告诉你如何简单的绘制出带有漂亮3D效果的按钮或图标。步骤1:创建一个新的文件,选择“椭圆形工具”(U),画一个圆形。将圆形填充上随便什么颜色,后面它将被图层样式覆盖。步骤2:双击圆形图层打开图层样式窗口,选择“渐变叠加”,使用蓝色和浅蓝色做渐变色,在“样式”下拉框中选择“径向”。最后参照下图为渐变叠加设置“角度”并添加“斜面和浮雕效果”。小窍门:将渐变叠加移动到圆形顶端:打开图层样式窗口,选中“渐变叠加”选项。按住按钮调整渐变。 步骤3:参照下图,复制圆形图层,并调整到合适大小。

低角度的倒影
低角度倒影 除了平视角度外,低视角下的光影世界亦不可错过。以下列两张照片为例,拍摄于机场航厦候机楼,由于当下我有相当足够的时间去观察环境与旅人动向,所以只要坐在椅子上设定好相机,接着等待理想元素入镜即可;至于图2则拍摄于莺歌陶瓷博物馆,由于馆内水流属于流动的活水,所以原本笔直的支柱在倒影下就会显得十分诡异,于是我便顺势利用翻转屏幕拍下了这张影像作品。 ▲Canon PowerShot G1 X, 光圈F5.0, 快门1/50秒, 单色效果, 自动白平衡, ISO 100, JPEG。 ▲Canon PowerShot G1 X, 光圈F5.6, 快门1/100秒, 单色效果, 自动白平衡, ISO 800, JPEG。 顺光、逆光 除了构图角度外,光源方向掌握亦十分重要。一般来说,粗略可分为顺光与逆光两种,顺光即是所谓的正面光(摄影者拍摄方向与光的照射方向一致),由于光源覆盖面积较大且测光难度不高,所以是目前摄影初学者最容易掌握的用光环境,不过缺点是该光源反差较小,容易造成被摄物色彩趋于平淡且缺乏过渡层次,因此在拍摄时,我会建议读家可适时调整取景角度使被摄物处于半侧光状态,如此便能有效改善上述问题。 至于逆光,由于光源是从被摄物背面直接照射过来,所以拍摄对象在明亮的背景前会形成暗色剪影,尽管画面简洁但却拥有极佳的表现力,只不过在拍摄时最好积极使用遮光罩搭配,才能有效避免炫光问题的产生。
最新发布

美国报纸版式的流变与动因
自从1690年,美洲新大陆第一份报纸《国内外公共事件》(PublickOccurrence,BothForreignandDomestic)出现,300多年间,美国报纸在形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报业初创时期,报纸在形式上全盘模仿图书,而现在,美国报纸版式风格多样,图画、图表、线条、色彩等版面元素得以充分运用。大致说来,美国报纸版式的演变历经了3个主要阶段——前工业化时期、传统时期和现代时期。每个发展时期都有其标志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与彼时特定的经济、技术状况和报纸在媒介环境中的角色变化相关,以至于人们说:“报纸在形式上的变化折射出一个社会的变化。”⑴在这个漫长的演变历程中,多种因素施加了影响和作用,其中包括:经济、政治、科技以及读者获取信息的欲望等。 前工业化时期(1690—1845) 在本文,报纸版式的前工业化时期指美洲第一份报诞生(1690)至1845年理查德•霍(RichardHoe)改良传统印刷机之前。这一时期,刚刚诞生的美国报纸仍处于雏形阶段,虽然由于主要刊登新近发生国内外新闻从而在内容上与图书拉开了距离,但是囿于印刷和造纸技术的限制,其在形式上与图书并没有太大差别。“虽然最初的报业经营者花了极大的气力使报纸区别于传统的书籍,但是限于印刷资源的条件,正处于萌芽状态的报纸在版面设计上鲜有选择的机会。” 1690年,由本杰明•哈里斯(BenjaminHarris)创办的《国内外公共事件》是美洲大陆第一份报纸,但它无论在内容还是在版面创新上,都无愧为一个里程碑。这份报纸仍沿袭了图书的标准格式(长9.5英寸,宽6英寸),共4页,其中前3页是新闻,而第4页是空白,读者可以在上面写上自己所知的信息,再将报纸传给下一位读者。哈里斯采用了一种使他的报纸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印刷方法,版心分为2栏,每栏宽17pica(pica为拼版计量单位,指12个活字长度,约1/6英寸),正文字体的字号采用当时大得罕见的12点(“点”为计量单位,表示铅字的规格,一点即1/72英寸)。这种版面模式比标准的图书格式更方便读者阅读,同时,它的报头和每篇新闻的开头字母都使用大写,这也有助于有效分割版面上的视觉点。《美国新闻史》评述它“与其他印刷品相区别的特征是,它不但看上去像一份报纸,读起来像一份报纸……”⑵,认为《国内外公共事件》在版式上已经具备了报纸的某种要素。 14年后的1704年,《波士顿新闻信》(BostonNews-Letter)继《国内外公共事件》后问世,这份报纸由邮局局长约翰•坎贝尔(JohnCampell)和印刷商巴塞洛缪•格林(BartholomewGreen)共同推出。该报仍然采用标准的书写纸(长11英寸,宽8英寸),但是两面印刷。它力图保持原手抄新闻信的模式,标题短小,仅能概括一栏文字的内容。此后,《波士顿新闻信》的这种纸张规格和印刷模式越来越多地被同类报纸所采纳,而成为流行一时的标准版面。 18世纪,美国报纸发生了重大变化,即逐渐抛弃了标准的图书格式,纷纷采用大型号纸张以扩大版面。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三:1)1712年5月16日,英国国会通过印花税法案,规定对印刷资源课税,税款是按照报纸的页数来计算:半张或小于半张者,交半便士;半张以上不超过一张者,交一便士;超过一张(4页)而不足6张者,交2先令。⑶2)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商业的繁荣也需要刊登更多的广告,两者都要求报纸提供更多的版面空间。报纸的经营者们为了能有更多的版面而又避开沉重的税收,只好扩大版面。3)造纸与印刷技术的进步也提供了可能性。1803年,造纸业的机械化为新闻界提供了更大型号的纸张,最大的宽度甚至达到2英尺。造纸业的机械化同时也能在更短的时间生产更大数量的用纸。到了19世纪初始,报纸用纸都是当时手工印刷能力许可下的最大号手工制纸。 但是,这一时期的报纸版面除了在纸张的尺寸规格上有所改变外,在印刷和视觉因素(如插图)上几乎没有变化,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19世纪中期。 传统时期(1845—19世纪末)

杂志广告设计
杂志与报纸一样,有普及性的,也有专业性的。但就整体而言.它比报纸针对性要强.它具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历史、地理、医疗卫生、农业、机械、文化教育等等种类,还有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杂志,可以说是分门别类,非常丰富。 杂志广告没有报纸那样的快速性、广泛性、经济性的优越性,然而它有着自己的特占. 1.选择性 各类杂志都有不同的办刊宗旨和内容,有着不同的读者群。通过杂志发布广告。能够有目的针对市场目标和消费阶层.减少无目的性的浪费。 2.优质性 杂志广告可以刊登在封面、封底,封二、封三、中页版,以及内文插页。以彩色画页为主,印刷和纸张都精美,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彩色效果,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杂志广告面积较大,可以独居一面.甚至可以连登几页,形式上不受其它内容的影响.尽情发挥,能够比较详细地作商品的内容介绍。(图79) 3.多样性 杂志广告设计的制约较少,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直接利用封面形象和标题、广告语、目录为杂志自身做广告;有独居一页、跨页、或采用半页做广告;可连续登载;还可附上艺术欣赏性高的插页、明信片、贺年片、年历、甚至小唱片.当读者接受这份情意,在领略艺术魅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广告信息。并通过杂志的相互传阅,压在台板下、贴在墙上的插页经常被观摩,不断发挥广告的作用。 正因为杂志广告表现力丰富.读者阅读视觉距离短。可以长时间静心地阅读.所以杂志广告,无论其形式和内容上都要仔细推敲。以求艺术性较高.内容较为具体的画面出现。让读者能够被吸引深入到广告之中去。

报纸广告设计
报纸.这是大家所熟悉的宣传媒介。而设计新颖的广告必然会引起读者的关注。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有着自身的特点。 1.广泛性 报纸种类很多.发行面广、阅读者多。所以报纸上既可刊登生产资料类的广告.也可刊登生活资料的广告;既可刊登医药滋补类广告.也叮刊登文比艺术类广告等。可用黑白广告。也可套红和彩印.内容形式是很丰富的。 2.快速性 报纸的印刷和销售速度非常快。第一天的设计稿第二天就能见报.并且不管是寒冬酷暑.还是刮风下雨都能送到读者手中、所以能适合于时间性强的新产品广告和快件广告。诸如展销、展览、劳务、庆祝、航运、通知等。 3.连续性 正因为报纸每日发行.具有连续性,广告利用这一点,可发挥重复性和渐变性。吸引读者加深印象。 A.采用在不同时间内重复刊登的方法.在读者的脑海里.不断加深印象,引导购买。 B.采用同一版式.宣传商品的优越性.但每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使读者深感贴切。如太阳神广告针对全家人的健康、儿童的健康、胃病患者的健康.设计出“太阳神、吸收好.自然更健康!”的大标题和固定的构图,而在副标题和广告摄影上根据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的内容。 C.同一内容的广告采用不断完善的形象与读者见面.既能调动其好奇心.又会不断加深印象。杭州第二中药厂在“宁心宝”的广告宣传中,第一天推出一个“心”字.第二天添上药名和厂名。第三天才完整地出现全部形象。

宣传卡设计
宣传卡是商业贸易活动中的重要媒介体.俗称小广告。它通过邮寄向消费者传达商业信息.国外称“邮件广告”、“直邮广告’等。宣传卡具有针对性.独立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为工商界所广泛应用。 1.针对性 我国的宣传卡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宣传卡片(包括传单、折页、明信片、贺年片、企业介绍卡、推销信等),用于提示商品、活动介绍和企业宣传等;另一类是样本(包括各种册子、产品目录、企业刊物、画册),系统展现产品,有前言、厂长或经理致辞、各部门、各种商品、成果介绍、未来展望和介绍服务等,树立一个企业的整体形象;最后一类是说明书。一般附于商品包装内,让消费者了解商品的性能、结构、成分、质量和使用方法。 由此看来象这种内容繁多的广告刊登在其它的媒介物上.不易达到全面、详实的效果和定向宣传的目的。宣传卡却是以一个完整的宣传形式.针对销售季节或流行期,针对有关企业和人员,针对展销会、洽谈会,针对购买货物的消费者进行邮寄、分发、赠送.以扩大企业、商品的知名度.推售产品和加强购买者对商品了解.强化了广告的效用。 2.独立性 宣传卡自成一体.无需借助于其它媒体.不受其它媒体的宣传环境、公众特点、信息安排、版面、印刷、纸张等各种限制.又称之为“非媒介性广告”。而样本和说明书是小册子•有封面和内页。象书籍装帧一样.既有封面的完整.又有内容的完整。宣传卡的纸张、开本、印刷、邮寄和赠送对象等都具有独立性。 正因为宣传卡具有针对性强和独立的特点.因此要充分让它为商品广告宣传服务,应当从构思到形象表现、从开本到印刷、纸张都提出高要求,让消费者爱不释手。就象我们得到一张精美的卡片或一本精美的书籍要妥善收藏.而不会随手扔掉一样。精美的宣传卡,同样会被长期保存.起到长久的作用。 A.纸张 宣传卡根据不同形式和用途选择纸张一般用铜版纸、卡纸、玻璃卡等。 B.开本

书籍装帧
书籍几乎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书籍装帧艺术,这是不是就象人们天天都住在房子里而不是每个人都理解建筑艺术一样呢?比较实用的东西往往都被忽视其艺术价值。 如果从“书籍装帧”的完整意义上来认识,完全可以说,没有书籍装帧就不可能有书籍,这甚至是精神离不开躯体相同的,即使把“书籍装帧”狭限在美术范围内,没有书籍装帧,书籍也将流于简陋而缺乏美感,白纸白皮的形貌是不难想象的。 在“书籍装帧”里诸多名词我不想一一解释,诸如早期的文字产生以前的结绳记事,到我国古代的简、策、韦编、丝编、籍、线装、书眉等等,相信热爱书籍装帧的朋友也是知晓一二的,有些人把“书籍装帧艺术”误解为仅指封面设计和扉页环衬的设计,至多在把插图包括在内,这种理解虽不全面,但却也说明封面、插图和扉页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这里我主要谈谈在封面设计上自己的一点体会,①封面是书的外貌,它既体现书的内容、性质,同时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并且还起了保护书籍的作用。封面设计它包括书名、编著者名、出版社名等文字和装饰形象、色彩及构图。如何使封面体现书的内容、性质、体裁,如何使封面能起着感应人的心理、启迪人的思维作用,是封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②封面设计的造型。造型要带有明显的阅读者的年龄、文化层次等的特征。如对少年儿童读物形象要具体、真实、准确,构图要生动活泼,尤其要突出知识性和趣味性;对中青年到老年人的读物,形象可以由具象渐渐转向于抽象,宜采用象征性手法,构图也可由生动活泼的形式转向于严肃、庄重的形式。③封面设计的色彩。色彩是由书的内容与阅读对象的年龄、文化层次等特征所决定的。鲜丽的色彩多用于儿童的读物;沉着、和谐的色彩适用于中、老年人的读物;介于艳色和灰色之间的色彩宜用于青年人的读物。另外书的内容对色彩也有特定的要求,如描写革命斗争史迹的书籍宜用红色调;以揭露黑暗社会的丑恶现象为内容的书籍则宜用白色、黑色;表现青春活力的最宜用红绿相间的色彩。对于读者来说,因文化素养、民族、职业的不同,对于书籍的色彩也有不同的偏好。 书籍装帧设计需要象其它装潢设计一样.经过调查研究到检查校对的设计程序。首先向知识的企业主--作者,或者文字编辑.了解原著的内容实质。并且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加深对自己所要装帧对象的内容、性质、特点和读者对象等等作出正确的判断。假如你是一名编辑就需要对书籍的形态拟出方案。解决开本的大、小、精装、平装、用纸和印刷等问题。对于一个设计者而言。所关心的更应是如何在既定的开本、材料和印刷工艺条件下。通过想象.调动自己的设计才能.并使其艺术上的美学追求与书籍“文化形态”的内蕴相呼应。不只是停留在政治书籍要庄重大方.文艺书籍强调形式多样,儿童图书追求天真活泼。更要求进一步深入,达到对书稿理解尺度与艺术表现尺度在创作中的充分的和谐性表现。以丰富的表现手法、丰富的表现内容.使视觉思维的直观认识(视觉生理)与视觉思维的推理认识(视觉心理)获得高度统一.以满足人们知识的、想象的、审美的多方面要求。 书籍装帧既是立体的,也是平面的,这种立体是由许多平面所组成的。不仅从外表上能看到封面、封底和书脊三个面,而且从外入内,随着人的视觉流动,每一页都是平面的。所有这些平面都要进行装帧设计,给人以美的感受。有人用建筑艺术比喻书籍装帧。建筑艺术是空间艺术、静的艺术,然而它通过布局,可以产生韵律,造成一种流动的感觉。书籍装帧也是如此,通过封面、环衬、扉页,步步接近正文。这一连续的欣赏过程,犹如在游览中国的园林。进入园门,逐步引向深入,曲径通幽。最后进入正殿。在正殿中又透过插图这扇窗户.看到文字中所记载的主人翁的形象、活动、环境等。这种由外入内不断行进过程,则根据不同类型,不同体裁风格的书籍内容.产生不同的韵律变化;感情色彩比较浓厚的文艺书,变化形态应大些、活泼些;而严肃的理论专著,设计中则要求层次分明、有严谨的秩序感。 当然说道最后,对于书籍装帧设计,每个设计师都会有自己的侧重点,和想法,有的注重色彩的使用,用抽象的图形和个性的色彩来表达书的内容,有的注重造型的完整来述说一本书的故事,这就象我们静物写生一样,同样一组静物不同的几个人画就会有几幅不同的画面,因为他们所看到的静物都侧重的不一样,有的注重了光线,有的或许就注重了色彩,还有的也许一贯就注重造型呢。扯了一些题外话,大家知道书籍是人类智慧积累、传播、延续的主要方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多读书,会使我们增添知识,启迪智慧与心灵;会使人从愚昧变成聪明,从低俗变成高尚;会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与工作中去。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爱护书,并且也应该要了解书籍装帧方面的一些知识。

平面设计及印刷常用标准尺寸整理
平面设计中有很多常用的制作尺寸,大家都应该熟悉,我们整理在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正度纸张:787×1092mm 开数(正度) 尺寸 单位(mm) 全开 781×1086 2开 530×760 3开 362×781 4开 390×543 6开 362×390 8开 271×390 16开 195×271 注:成品尺寸=纸张尺寸-修边尺寸 大度纸张:850*1168mm 开数(正度) 尺寸 单位(mm)

构图要讲规律
构图要讲求规律,这是谁都知道的。那么,规律到底是什么呢? 我想以左边这幅图来说说我的看法。这是我帮一个朋友设计的,原来,图的下方还有部分延伸,并且,在延伸的位置有几行小文字。我把那部分给去除了,只因它与我想谈的内容无关。如果你想看个仔细,请点击它。建议你按鼠标右键,选择“在新窗口中打开链接”。 一幅画面,不论它的具体尺寸如何,当你一开始睁大眼睛面对它时,你会从何入手?我们可能会浮想联翩,可能会想到忘我的境地,以至迷失本原。还是收收心吧,谁也不可能在一张画面里装下整个世界。一幅作品的产生,往往是从“简单”开始的。首先,你要说明的主题是什么,说明主题的主要表现内容是什么。也就是说,根据一幅画面的主题,选出说明这一主题的“主要形式内容”。这个“主要形式内容”很关键。如果你这样考虑问题,可以防止你想得太多,以至于不得要领。有了主要的形式内容,才谈得上构图的问题,否则,无米之炊,落不到实处的。 在构图上,我喜欢遵从“由大到小、从主到次、由简单到复杂”的设计过程。必须先考虑整体,全局已定,则细节可以越加越多,而不会乱了阵脚。如果一开始就追求复杂多变的效果,到后来是很难控制的。先把握整体,再将各种变化巧妙地融入大规律中去,这是每个设计人员都应掌握的一条原则。好了,还是让我来谈谈左边这幅图吧。 首先,这幅图是想暗示“计算机图形图象设计过程”这样一种感受。一开始,我想把计算机图形及图象设计的几个主要软件都表现上去,如Photoshop、Coreldraw、Freehand、Painter、3DMAX等,恨不得都用上。仔细考虑后,我只选了两个软件,即Freehand和3DMAX。一个反映空间结构及材质贴图,一个则代表了图形设计和精确曲线编辑。这就够了。而太多的程序界面堆在一起,只会使人感到重复、雷同。至于我选择一个篮球模型的产生过程,而没有选择更复杂的如汽车模型等,原因也是为了“简洁”。考虑到界面大多是矩形的,我打算用“最简单的块面分割”的方法来构图了。我预想到完成的画面将会有许多九十度折角,而圆圆的篮球,将会与那些折角形成很自然的对比,如果是一辆高级轿车,效果倒不一定好了。 主意已定,立即着手!我先在Coreldraw里随便画了一些大小不同的长方块,代表各种程序界面,并随意摆放了一阵子。最后打算按对角线放置。在完成的画面里,你也可以看到,左上角的篮球图片到右下角的多彩方块,是按对角线放置的,这是主线。这条主线太单调了,我考虑使它有个转向,在画面里形成一个“C”形。于是,Freehand的几个设置框放在了画面上方。并且,它们被缩小了许多,使外轮廓形成一些小的阶梯,与下面3DMAX界面的大折角形成对比,它们很相似,但一大一小,方向相反,使被分割出来的留白部分成为好看的不等边三角形,这样,三角形由画面的右边界向内形成尖角,冲开各个矩形,形成一种扩张力,画面的结构将更加结实而稳定。(如果你能使空白本身形成结构,它往往是颇具力度的)。左上角的篮球图片是“完成作品”,所以只有它是完整的。并且给它作了阴影效果,在这个构成简洁的画面中没有必要给它更多的效果,它已经很突出了,所以,要掌握分寸。那个三维网格球体界面,在画面中是最大的,一方面,是为了说明篮球图象的制作过程;另一方面,那些网格线可以弥补矩形块面形成的单调感和太多的“面”的感觉;至于给它上了部分篮球的质感,只是为了更好地与上面那幅图片相呼应,并更容易使人明白含义。再有一点,就是它使整个画面的下方出现了一个长方形的空白。这与右上方三角形空白形成对比,并使“底座”较为稳妥。而它的色彩感在画面里是较弱的,所以不会破坏对角线结构的感觉。 到这里,似乎可以完成了。但是,如果仅此而已,是不够的。因为整个画面虽已被分割成有规律的结构,但每个块面都太完整,变化也少了点。这幅图象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还有得可发掘呢。刚才说过,先把握整体,再将各种变化巧妙地融入大规律中去。研究一下,三角形的空白是不是太大了?如果加上几根曲线,既不破坏它的整体感,又使画面活跃,而篮球上恰好有着很美的三条线,用它来反映Freehand的精确曲线编辑,不是很好么?另外,为了使三角形再多一些变化,我在中间那个材质设置框的顶端,水平向右伸出一个提示条,并且逐渐退化,消隐在三角形区域。最后,对作品盯了很久以后,我感到所有的部分都被紧密地连结在一起,虽然整体感很强,可是还缺少一个独立的个体与之抗衡,于是加上了右上方那张沙漠的小图片。同时,它可以更使人明白篮球与沙漠是后来合成到一起的。 以上就是这幅图象的设计过程。在实际设计中,当然会有更多的反复。这篇文的题目说到了规律,我也一直在讲着规律。是的,在画面的构成中,会灵活地运用规律,是再好不过了。仔细看看这幅小品,里面还有许多所谓的“规律”呢。比如,右下角的多彩图片的左边,与上方沙漠图片的左边、三根曲线编辑的右边、材质设置框顶端延伸出来并逐渐消隐的提示条右边,它们都近似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其中,三根曲线编辑的右边稍微向右延伸了一些,因为它最弱,如果也对得较齐,则会有稍欠的感觉。再比如,还是右下方的多彩图片,它的上边线与左面材质设置框的底边线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它们似接非接,在下意识里产生了联系。你再找找看,还有什么规律可寻?

通用界面指南
一:遵循一致的准则,确立标准并遵循 无论是控件使用,提示信息措辞,还是颜色、窗口布局风格,遵循统一的标准,做到真正的一致。 这样得到的好处: 1:使用户使用起来能够建立起精确的心里模型,使用熟练了一个界面后,切换到另外一个界面能够很轻松的推测出各种功能,语句理解也不需要费神理解 2:降低培训、支持成本,支持人员不会行费力逐个指导。 3:给用户统一感觉,不觉得混乱,心情愉快,支持度增加 做法: 项目组有经验人士,确立UI规范: ·美工提供色调配色方案,提供整体配色表 ·界面控制程序人员、用户体验人员提出合理统一使用的控件库。参考标准界面使用规范:

版面与排版的基础知识
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版面构成要素、排版技术术语、校对符号的作用及各种版式处理等。这些知识是激光照排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名合格的工艺设计人员和操作员只有掌握“排版语言”和一些排版工艺知识,才能达到高效率和高质量。 一、书籍的组成 众所周知,一本书通常由封面、扉页、版权页(包括内容提要及版权)、前言、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构成。 扉页又称内封、里封,内容与封面基本相同,常加上丛书名、副书名、全部著译者姓名、出版年份和地点等。扉页一般没有图案,一般与正文一起排印。 版权页又叫版本记录页和版本说明页,是一本书刊诞生以来历史的介绍,供读者了解这本书的出版情况,附印在扉页背面的下部、全书最末页的下部或封四的右下部(指横开本),它的上部多数印内容提要。版权页上印有书名、作者、出版者、印刷厂、发行者,还有开本、版次、印次、印张、印数、字数、日期、定期、书号等。其中印张是印刷厂用来计算一本书排版、印刷、纸张的基本单位,一般将一张全张纸印刷一面叫一个印张,一张对开张双面也称一个印张。字数是以每个版面为计算单位的,每个版面字数等于每个版面每行的字数乘以行数,全书字数等于每个版面字数乘以页码数,在版面上图、表、公式、空行都以满版计算,因此“字数”并不是指全书的实际行字数。 二、版面构成要素 图1 书刊版面要素示意图 版面指在书刊、报纸的一面中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总和,即包括版心和版心周围的空白部分书刊一页纸的幅面。通过版面可以看到版式的全部设计,版面构成要素如图2.1所示。 版心 位于版面*、排有正文文字的部分。

设计员应掌握的:常用书刊拼版规格
精装书规格 平装书规格 (1)16K精装书成品尺寸: 260X185mm;版心尺寸: 215X138mm;订口对订口:46mm;地脚对地脚:40mm;翻口对翻口:60mm (2)16K平装书成品尺寸: 260X185mm;版心尺寸: 215X138mm;订口对订口:50mm;地脚对地脚:40mm;翻口对翻口:60mm (3)大16K精装书成品尺寸: 297X210mm;版心尺寸: 245X165mm;订口对订口:48mm;地脚对地脚:40mm;翻口对翻口:54mm (4)大16K平装书成品尺寸: 297X210mm;版心尺寸: 245X165mm;订口对订口:50mm;地脚对地脚:40mm;翻口对翻口:52mm (5)32K精装书成品尺寸: 184X130mm;版心尺寸: 153X100mm;订口对订口:32mm;翻口对翻口:36mm;地脚对地脚:30mm;天头对天头:48mm (6)32K平装书成品尺寸: 184X130mm;版心尺寸: 158X100mm;订口对订口:36mm;翻口对翻口:36mm;地脚对地脚:30mm;天头对天头:48mm (7)大32K精装书成品尺寸: 204X140mm;版心尺寸: 165X107mm;订口对订口:34mm;翻口对翻口:42mm;地脚对地脚:38mm;天头对天头:52mm (8)大32K平装书成品尺寸: 204X140mm;版心尺寸: 159X103mm;订口对订口:42mm;翻口对翻口:32mm;地脚对地脚:34mm;天头对天头:5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