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hotoshop鼠绘牛仔周杰伦
最终效果新建一层,先用钢笔勾出JAY的帽子和脸部轮廓。 接下来勾出JAY的上身和手部 阴影部分不必勾线,直接铺色块,这样效果更容易出来。先铺鼻翼处最深的阴影。 接下来铺出面部大面积的中等暗部色块 提出鼻梁的高光,用钢笔勾出后直接填充白色。最好不要在原有的色彩上进行删除,因为最后添加背景的话会漏色。 帽子上色,帽项是圆柱形,根据柱形的透视关系提出亮部,阴影和反光 给里层的深色围巾上色,高光部分直接填充白色。 手臂上色,先铺上浅色

Photoshop CS2入门 细说选择工具(下)
今天我们所要看到的是如何用“套索”和“魔棒”工具进行选择,相信大家都会这个,但为了精通他们,我们还是要详细的来说说他们的具体操作和方法。 “套索”工具包括了“套索”、“多边形套索”和“磁性套索”,经常用于通过跟踪图像区域来创建选区。“魔棒”工具通常用于根据颜色的相似性来选择区域。 1、使用“套索”工具创建自由选区 虽然“套索”工具不像“钢笔”工具那样精确,但是它们也经常用于创建复杂的选区。使用一种“套索”工具,点击鼠标开始创建选区。然后拖动鼠标直到选区创建完成。如果没有返回选区的开始点,每个工具会自动封闭选区。它们不会在屏幕上留下不封闭的曲线或三角。 通常情况下,“套索”工具用于创建自由选区。“磁性套索”工具是Photoshop CS2“套索”家族的最新成员,它用于创建精确的选区,因而它能够自动地对齐到图像的边缘。“多边形套索”工具用于创建形如多边形的选区。“套索”、“多边形套索”和“磁性套索”工具都位于同一个工具箱位置。要选定“套索”的工具箱位置,按下L键;要在工具之间切换,按下SHIFT+L键。 创建一个7x5英寸的新文件,以便具有足够的空间来使用这些工具。将“文档背景”设为“白色”或“透明”。从工具箱中选择“套索”工具。请注意看一下此工具的“选项”条,如图1所示。 图1

如何拍摄名人家庭肖像
谈及家庭摄影,从内容上来讲,选择的主题和主体一样重要,首先是主题,你对所选择的家庭是否能有大众普及性或者特殊性,换言之就是是否能带来眼球,观众的认知度等等,其次是主体,也就是家庭本身,你要有一定的了解,家庭成员的分布和基本情况等等。从拍摄手段来说,尽量的把自己融入所拍摄的家庭环境里,在最短的时间里与所有的家庭人物熟识,不影响被摄人物的情绪和状态,用自然的手法去记录他们原始状态或者有轨迹的生活。比较写实,自然或主题深刻依然是国外家庭人像摄影的主流表现并且是一种趋势。 我的摄影风格源于在巴黎多年的学习,在那段时间除了课堂上对电影知识的掌握,更多的是巴黎那边艺术氛围的熏染,在巴黎的书店可以看到当下世界上最超前的观念意识和艺术形态,不定期的展览和各种演出等等的,都会让你对摄影的理念有着全新的认识,纵观那些伟大的摄影师,诸如卡什,莱博维茨,纽曼之类的,我更喜欢有内涵的或者风格的肖像照,所谓的人文印记或者个体辨识度,当你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就塑造了一幅属于你个体的作品,这是你自己的视角,一定不要随从于任何流派,当然在你初级或者入门阶段,你需要的是熟悉各门类派别,大师们的作品,这样也使自己能找到一个准确的方向,便于长足的发展和深入。 拍摄这组照片是在法国留学时同班同学的介绍,他的朋友也就是MICHEAL,一个住巴黎富人区的大牌设计师,第一次去他家只与他闲聊,原来他年轻时迷恋摄影,用的是哈苏相机,还有她妻子从事设计工作,他有两个女儿,一个比较羞怯等等的,其实这些信息都是摄影师所要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否则你对被摄人物的情感或者位置无法把握和控制,然后第二次才带着设备去他家里拍摄,他显得很配合,当然我对他的要求是除了自然还是自然,遗憾的是他二女儿的罢工,大女儿略显被动,最后还是完成了拍摄。 说到对于人物关系的编排和处理,完全是你对这个家庭的熟悉程度或者了解,然而这些也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更多的是你对画面本身的驾驭和排列是否能引起观者的好奇或者兴趣,你得设法找到这个兴趣的妥协点,对下面这张照片而言,缺少了一个家庭成员,那么只能利用他们家简洁设计的家装和内饰,运用三角对称的构图来设置,本来那个左边的灯架被细心的MICHEAL拿走的,但在我的建议下,放置在原处,或许那个位置上站着羞怯的二女儿,会使家庭人物关系更加明了,用坐着和站着的对比来区分内心世界的分界线,这也是摄影的一种隐喻表达手法。 平时我在拍摄肖像更注重的是被摄人物的个性和内心活动,通过其思维方式和语言交流可以把这个被摄人物通过你自己的主观理解运用技术手段表达出来,当然还有本身赋予的条件,因为有不同的行为和途径,比如你拍摄一名人,那么会有时间限制,或者界限,那么你会需要尽快调整和发掘被摄人物的内心思想,最快的用你的语言和行为切入情境,犹如当年卡什拍摄丘吉尔那般,拍摄那张愤怒扭曲的因为被莫名摘去、雪茄的脸,这些本身就需要摄影师的个性创作激情和勇气。 从技术上来说,这组照片用的是ROLLEI6008,40/4蔡司镜头,捷信三脚架,伊尔福DELTA100胶卷,我常用拍摄人像的机器大部分是运用ROLLEI6008,因为这部机器比较实用,操作性强,40/4蔡司镜头相当摄影教程 窗边羞涩的二女儿 提及镜头焦距,绝大多数人像摄影师会选用85,135等等,而人文摄影师会选用35毫米的标准广角,我也没有例外,大部分创作时间都用的是徕卡加35/2,而且依旧是在日渐费用高涨的情况下坚持用胶片,因为银盐颗粒带来的像场与感觉绝对不是电子耦合器等等元件所能取代的,当然时代的趋势胶片在以后的科技发展中终将被数码淹没。35毫米的视角更接近人眼的像场范围,很有立体感,运用远近可对焦距的控制,转变成50或者28 ,多运用于人文拍摄,12206532那张是运用40/4蔡司镜头相当于35毫米的24超广角。
最新发布

景深概念与计算
1、焦点(focus) 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镜头应该是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后,再以锥状的扩散开来,这个聚集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做焦点。 2、弥散圆(circle of confusion) 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象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这个圆就叫做弥散圆。 在现实当中,观赏拍摄的影象是以某种方式(比如投影、放大成照片等等)来观察的,人的肉眼所感受到的影象与放大倍率、投影距离及观看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实际影象产生的模糊是不能辨认的。这个不能辨认的弥散圆就称为容许弥散圆(permissible circle of confusion)。 不同的厂家、不同的胶片面积都有不同的容许弥散圆直径的数值定义。一般常用的是: 画幅24mm x 36mm6cm x 9cm4" x 5" 弥散圆直径0.035mm0.0817mm0.146mm 35mm照相镜头的容许弥散圆,大约是底片对角线长度的1/1000~1/1500左右。前提是画面放大为5x7英寸的照片,观察距离为25~30cm。 3、景深(depth of field)

如何利用画面中的杂乱元素提高构图水平
画面平衡对于整张照片而言非常重要,这里牵涉到很多重要的构图知识。很多教程都会为读者介绍几个经典的构图,但当我们真正拍摄时,画面中却总有各种元素掺杂,不如理论中说的那么纯粹,拍出来的构图有可能被破坏。但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只要在拍摄时注意画面角落的杂乱元素,我们可以将其变废为宝,加以利用! 在观察世界时时,我们的眼睛会很自然地忽视画面角落,直接关注*的主体。但在拍摄完照片之后,我们再看作品,就会从整体出发观察它的每一个角落,所以往往在拍摄完成后回头看,才发现画面边角位置处理不当。 如果我们在拍摄时就观察画面的整体,会不会对构图有帮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吧! 仔细分析画面中各元素的作用 图中左右上方和右下方的引导线条都将视线引导至人物主体处,唯有左下方有一个独立存在的广告招牌,观者视线就会落在人物和楼下招牌之中。 维持构图的平衡 画面以楼房和自行车作对比,自行车被安排在画面的下部。因此左右两端的车轮就成了构图的关键,注意地平线平稳,构图时不要把车轮切了。 不要小看边缘元素的作用 画面中的所有线条都将视线指向右上角的小伞那儿。若构图时避开右下角的三条线条,会造成构图左右不均匀的感觉,令画面变得单调,临场感也会减少。 从关注边缘,到关注整个画面

UV镜加油 晋升柔焦滤镜
纤毫毕现的细节和极大的景深是风光摄影师追求的效果,但是给照片加入一些好玩的虚化效果,不失为大餐中的一道甜点。下面就介绍3种可以让你不用添置任何器材就制造出魅力模糊的方法。 1.晃动。 在拍摄竖直的物体时,比如树木,可以在拍摄过程中俯仰摇动相机,突出树干的形状。下图中,我们使用了0.5秒的快门时间,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微调云台的阻尼,在拍摄过程中让相机流畅、匀速地运动 提醒:当你没有三脚架的时候,想使用较低速度的快门进行拍摄,可以以后背为支点,也就是躺在地上拍摄。你也可以蹲着靠在一棵树上,总之不要太信任双手的稳定性。 2.柔焦。 你可以购买柔焦滤镜,也可以自己制作,只要在镜片上抹上凡士林油就可以了。但别用那些昂贵的滤镜尝试!可以用一片便宜的UV镜,或者是方形的中灰渐变镜。 提醒:在拍摄后,要将它擦干净,不要让油粘在其他器材上。或者使用一片专门用来“糟蹋”的滤镜,每次都用它制造柔光效果,把它放在塑料袋里和其他滤镜隔离开来。 小心在镜片上涂抹凡士林油,能取代柔焦镜,你可以控制柔滑的程度和区域。 在UV镜上涂抹了凡士林,能制造柔焦效果。 摄影教程 3.变焦。

精彩剖析:生命之水
摄影教程 Eric Kruszewski所拍摄的这张精彩作品,记录了2010年海地大地震发生之后重建的感人瞬间。以下就是他的拍摄心得 1.时机准确 “在拍摄这张照片时,很难精确地把握时机,”Eric说,“在这个男人浇灌庄稼的同时,我在他身边不断走动,当喷壶恰好框住其他的几个男孩时,我按下了快门。” 2.地点适宜 Eric选择的拍摄地点,是太子港附近的Gramothe。“在画面远处是村民们的家,这向观众显示了,人们要在距离自己家园多远的地方来种植庄稼。” 3.画中有画 “我想利用这个喷壶来为背景中的人物再营造一个画框,”Eric说,“这其中也有象征意义——水和庄稼让孩子们得以成长。” 4.构图紧凑

留白的艺术,3招张显小品摄影的手法分享
不少玩家学摄影都是从拍摄生活小品开始,其实这项主题也是最快累积摄影构图、光线的方法。从日常生活不断尝试、自失败照片中找出改善的方法。下面就要与大家分享,让画面满板,大大的主题放在中间,并不是唯一的作法。适合的留白,也能带给观赏者无限的遐想空间哦! 留白让影像更有故事 在拍摄小品时,除了要考虑到色彩、光影和线条之外,画面安排的取舍,也是影响影像视觉平衡的关键因素。让主体充满画面虽然可让人一眼就明白所要强调的重点,但这样一来反而会使画面过于呆板,因此建议玩家可为影像适当的留白,就如同白纸上的一小点,除了延伸观者的想象空间外,还能让思绪得到无限的奔放。 然而,这里所指的留白不外乎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只保留主体,并让其只占画面的一小部份,而其他则是以大量留白处理;第二种则是以较宽广的视角,同时将主体与相关的景物也纳入画面中,让观者明白主、配角两者间的关连和互动,赋予画面更多的故事性。 ▲大量留白的构图手法,能让影像多了些故事性和想象空间。 ▲以单一主体与暖调色温,并加上右侧大量留白的构图安排,拍摄者要呈现的是“孤”的氛围。 在几何线条中寻找灵感

低角度的倒影
低角度倒影 除了平视角度外,低视角下的光影世界亦不可错过。以下列两张照片为例,拍摄于机场航厦候机楼,由于当下我有相当足够的时间去观察环境与旅人动向,所以只要坐在椅子上设定好相机,接着等待理想元素入镜即可;至于图2则拍摄于莺歌陶瓷博物馆,由于馆内水流属于流动的活水,所以原本笔直的支柱在倒影下就会显得十分诡异,于是我便顺势利用翻转屏幕拍下了这张影像作品。 ▲Canon PowerShot G1 X, 光圈F5.0, 快门1/50秒, 单色效果, 自动白平衡, ISO 100, JPEG。 ▲Canon PowerShot G1 X, 光圈F5.6, 快门1/100秒, 单色效果, 自动白平衡, ISO 800, JPEG。 顺光、逆光 除了构图角度外,光源方向掌握亦十分重要。一般来说,粗略可分为顺光与逆光两种,顺光即是所谓的正面光(摄影者拍摄方向与光的照射方向一致),由于光源覆盖面积较大且测光难度不高,所以是目前摄影初学者最容易掌握的用光环境,不过缺点是该光源反差较小,容易造成被摄物色彩趋于平淡且缺乏过渡层次,因此在拍摄时,我会建议读家可适时调整取景角度使被摄物处于半侧光状态,如此便能有效改善上述问题。 至于逆光,由于光源是从被摄物背面直接照射过来,所以拍摄对象在明亮的背景前会形成暗色剪影,尽管画面简洁但却拥有极佳的表现力,只不过在拍摄时最好积极使用遮光罩搭配,才能有效避免炫光问题的产生。

“水下狗”--有趣狗狗潜水扑球照
今年早些时候,尤金分享了一些有趣的狗狗潜水扑球的照片。在网上赢得大量的关注和好评后,自封为宠物摄影师的赛斯卡斯蒂尔便由此发布了一本书,取名为“水下狗”(underwater-dogs ),充满可爱的爱犬嬉戏地追逐泳池深处的一个小球。照片中,它们坚毅的面孔,夸张的大眼睛凝视和完全进入水中的脸颊,他们的动作,实在是太可爱,有些甚至很幽默!

摄影师近距离拍鲨鱼血盆大口
近日,澳大利亚摄影师山姆·卡希尔(Sam Cahir)在澳大利亚南部的诺浦敦群岛(Neptune Islands)跟拍大白鲨时,与一头饿了约2个小时的灰鲭鲨面对面遭遇,并冒险近距离拍下了这头凶残鲨鱼张开大嘴露出两排锋利牙齿的清晰画面,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山姆说:“当时,他的周围出现一头大白鲨和一头灰鲭鲨,不过体形稍小的灰鲭鲨却吓退了大白鲨,然后在我乘坐的小船周围游来游去,试图找机会吃掉我。有一刻,这头鲨鱼几乎要吞掉整个相机,这也让我有机会捕捉到这头鲨鱼深深的腹腔画面。” 他感叹道:“这是我有生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一次拍摄机会。能目睹到大自然这种诡异的展示让我受宠若惊。我不敢相信我近距离看到的画面。这头灰鲭鲨很冒失,几近狂躁。” 尽管遭遇鲨鱼不是什么好事,而且非常危险,但是山姆仍表示,鲨鱼种群应该受到保护,不然就不会发生他这次惊心动魄、令人大饱眼福的经历。

教你如何拍出清晰锐利照片
相机镜头的素质是影响照片锐利度的其中一个关键,优异的镜头解像力可以呈现较多细节,也就是为什么那些所谓的“镜皇”、“铭镜”总是要价不菲,而且是许多摄影玩家朝思暮想的梦幻逸品!不过对于资金不充裕的玩家而言,去追求昂贵的镜头可能就有点不切实际了,尤其是刚踏进摄影领域的新手,先了解一些小技巧和基本概念,就算是使用便宜的镜头、甚至你只是拿一般DC在拍照而已,还是可以拍出清晰锐利的照片。 一、提供相机足够的稳定度 有时候照片看起来锐利度欠佳是因为影像模煳的缘故,有可能是相机晃动到了也可能是主体移动造成的。为了表现情境氛围或是某些创作手法的呈现,常常会看到晃动模煳的摄影作品,但那是有其意境和美感在里头。对一般拍摄来说,就算是最简单的生活照好了,先不谈控光和构图,主体清晰明确是最基本的要求。 不管在怎麽样的拍摄环境,要拍出清晰照片的第一步就是拿稳相机,如果你觉得稳定性仍然欠佳,可以试着将相机拿靠近身体夹紧胳膊,情况允许的话用取景器取景是个不错的方式。或是将身体倚靠在附近的稳固物上,可能是栏杆、柱子等等,让拍摄时获得比较好的稳定度。以小编自身的经验,还可以试试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停止呼吸,也有助于减少机身晃动。 当然最万无一失的方法,就是使用脚架和快门线拍摄,不过在使用脚架时也要注意四周环境是否安全稳固,还有脚架本身够不够健壮,不然有任何风吹草动就会使脚架晃动或是倾倒,最糟糕的情况可能相机还因此摔坏了呢。 二、在高ISO与安全快门之间取得平衡 如果是在光线没那麽充足的情况下,就一定要留意安全快门了,安全快门是指“1/镜头焦距”,例如用100mm的焦段在拍摄,那麽快门速度在1/100s或更快就是所谓的安全快门。如果透过相机或镜头的影像稳定系统加持,还可以提供更佳的安全快门,但要注意的是安全快门也并非绝对安全,防抖系统也不是万能,每个人的状况不同,要去衡量自己手持拍摄稳定度的极限在哪里。 如果没有脚架辅助,光圈又已经开到最大了,那麽可以试着拉高ISO来提升快门速度。但要注意的是,高ISO伴随而来的就是噪点的干扰,过多的噪点会影响画质,让成像显得松散。至于你要问高ISO的上限在哪里,这个则依照相机的等级决定,有的ISO 800就已经是极限,有的ISO 3200的画质仍是轻松过关。 三、找到镜头的最佳光圈 适度的“缩光圈”也是提升照片锐利度的一个方法,找到你手边镜头的“最佳光圈”,一般来说大概是在F5.6到F11之间,也有一种说法是比最大光圈小1至2级。在最佳光圈的范围内,你可以获得成像最佳的锐利度。缩光圈的另一个用意也是在加深景深,让画面绝大部分的景物都落在清楚的景深范围内,在视觉感受上整体就会觉得清晰锐利。另外切记光圈也不要缩的太小

摄影DIY:如何用一支引闪器同时触发6支闪光灯
如果你想用多支闪光灯组成灯阵,首先就得考虑引闪问题。引闪一支闪光灯是一回事儿,引闪一堆闪光灯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一般来说这时候需要用引闪器分线器,一种类似耳机分线器的东西。同时引闪2、3支灯的话这样是可以的,不过如果要同时引闪6支灯或者更多的呢?分6条线出来吗?不。多数引闪器只能分给2支灯。所以6支灯就需要3个引闪器。 当然,我们可以有很多种办法引闪6支闪光灯。比如如果所有灯都支持光引闪,那么我们就可以只引闪一支灯,然后用光触发其他灯。 但如果这些闪光灯都没有光引闪怎么办?你得一个一个地引闪它们。 这里我们就要向你介绍一种安全而简单的办法,利用一个PCB板,就可以同时连接和触发6支闪光灯。下面这张照片是工作时的场景: 照片*那片PCB板上连接了6支永诺闪光灯。 这个方法来自Peter Y Lin。下面是PCB板的清晰照片: 其原理是:大部分闪光灯都通过*针脚得到一个短信号触发。我们可以使用一个逻辑芯片驱动晶体管来触发闪光灯。Peter这里使用的是CMOS HC逻辑门系列,因为它可以在很宽的电压范围下工作,拥有足够的电流和输入阻抗,能够驱动晶体管又不会产生太大压力,最后是因为其反应时间很短,一般以纳秒计算。 这个办法还具有一定的扩容性,如果你想同时触发36支闪光灯也没问题。 在Peter的Flickr你可以看到电路图和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