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CorelDRAW绘制绿色的森林一角场景
该实例制作了一幅森林场景画面,画面以绿色调为主,通过不同绿色之间的搭配关系营造出丰富的色彩关系。在处理手法上要注意表现画面的纵深感,并且要层次分明、主次有序。图3-2为本实例的完成效果。图3-2 本实例完成效果3.1.1 技术提示本实例的画面具有一定的纵深感,制作时通过为图形添加阴影效果,拉开了画面的层次,给人一种纵深的空间感。如图3-3所示,为本实例的制作流程。图3-3 本实例制作流程3.1.2 制作步骤:绘制远景植物(1)启动CorelDRAW,新建一个工作文档,在属性栏中将“微调偏移值”设为0.1mm,其他参数保持系统默认。然后使用“矩形”工具,在视图中绘制矩形。如图3-4所示。
Photoshop调出唯美冷色效果的外景人像
最终效果原图1、打开素材图片渐变映射调整图层,参数如下 选用较暖的明暗色作为叠加层,确定后把混合模式改为“叠加”,不透明度改为:30%,如下图。2、创建色彩平衡调整图层,参数及效果如下图。
(10-2):使用字符调板
1012以上是在文字工具的公共栏中出现的选项。在点击了字符调板按钮后即会出现字符调板【窗口_字符】,如下图。在其中可以对文字设定更多的选项。在实际使用中也很少直接在公共栏中更改选项,大多数都是通过字符调板完成对文字的调整的。其中的字体、字体形式、字号、颜色、抗锯齿选项就不重复介绍了。注意其中的为亚洲文本选项,需要在Photoshop首选项〖CTRL_K〗的常规选项中开启“显示亚洲文本选项”才会出现。1013拼写检查选项是针对不同的语言设置连字和拼写规则,如下右图显示了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对同样文字的不同连字方式。注意,末尾连字只有在框式文本输入时才有效。因为框式文本是自动换行的。通过手动换行的文字是不会有连字效果的。有关框式文本的输入方法在本节后面部分介绍。连字和拼写规则对于中文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汉字为单体结构,即一个汉字字符已携带完整含义,而字母系语言需要多个字符组合才能携带完整含义。也正是因为汉字携带的信息巨大,因此现在电脑的计算能力还不足以完美处理中文化的信息结构。-1014行间距控制文字行之间的距离,若设为自动,间距将会跟随字号的改变而改变,若为固定的数值时则不会。因此如果手动指定了行间距,在更改字号后一般也要再次指定行间距。如果间距设置过小就可能造成行与行的重叠。如下左图是自动行距与手动指定为12像素行距的比较。如果有重叠发生,下一行文字将会遮盖上一行。1015竖向缩放相当于将字体变高或变矮,横向缩放相当于变胖和变瘦,数值小于100%为缩小,大于100%为放大。如下右图中3个字分别为标准、竖向50%、横向50%的效果。-1016在字符调板中有比例间距和字符间距,它们的作用都是更改字符与字符之间的距离,但在原理和效果上却不相同。我们可以动手来理解它们的区别,新建一个足够大的图像,打上simple这几个字母,字体为黑体,大小为72像素。如下图左端所示,我们看到整个文字的宽度是由字符本身的字宽与字符之间的距离构成的。这两者都是在制作字体的时候就定义好的。有的字符本身较窄,但其左右的字距也较大,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每个字符占用的宽度一致。否则,较窄的字符就只能占用较小的宽度。但这种设计却也造成了字符之间疏密不同。如下图中的mp之间与pl之间的疏密就不同。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使用中文字库输入字母的时候,Windows系统自带的黑体、宋体、楷体字体都存在这种现象。因此输入英文时应避免使用这些字体。字宽与字距间的比例将随着字号的大小相应改变,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字体来说,字号越大,字符之间的距离也越大。反而反之。那么,字符间距选项的作用相当于对所有字距增加或减少一个相同的数量。可手动输入数值。如下图中将字符间距减去100,所有的字符间距都减去100,字符就互相靠拢了。但是这样做并没有改变疏密不同的情况,尽管mp已经是互相紧靠着密不透风,但pl还是有很大的距离。当然,如果继续减少字符间距也可以最终令pl之间也“密不透风”(设为-300左右),但mp之间却会产生重叠的效果了。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算式来理解:假设mp原来的距离为100,pl之间的距离为300,当字符宽度设置为-100的时候,mp之间的距离为0,pl之间的距离还有200。要令pl之间的距离为0,字符宽度必须设置为-300,但同时mp的距离必须为-200,所以mp产生了重叠的现象。比例间距选项的作用是同比例地减少(注意,只能是减少而不能增大)字符的间距。按照上一个算式中的前提来假设计算的话就是:当比例间距设为50%,相当于所有字符间距减半(mp间距为50,pl间距为150),当设为33%的时候,所有字符间距减为原先的三分之一(mp间距约为30,pl间距为100),当设为100%的时候,所有字符的间距就都被降为0了。因此我们看到的效果是所有字符都彼此依靠(抗锯齿选项及字体形式的不同可能带来微小差异)。1017间距微调选项是用来调整两个字符之间的距离,使用方法与字符间距选项相同。但其只能针对某两个字符之间的距离有效。因此只有当文本输入光标置于字符之间时,这个选项才能使用。1018竖向偏移(也称基线偏移)的作用是将字符上下调整,常用来制作上标和下标。正数为上升,负数为下降。一般来说作为上下标的字符应使用较小的字号。如下图。1019强迫形式的名称是我们为了与文字形式相区别而起的,它的作用也和文字形式一样是将字体作加粗、加斜等效果,但选项更多。即使字体本身不支持改变形式,在这里也可以强迫指定。它与字体形式可以同时使用,效果加倍(更斜、更粗)。其中的全部大写字母选项的作用是将文本中的所有小写字母都转换为大写字母。而小型大写字母选项的作用也是将所有小写字母转为大写,但转换后的大写字母将参照原有小写字母的大小。如下图所示。上标与下标选项的作用与竖向偏移类似,就是增加了可同时缩小字号的功能。下划线选项与删除线选项的作用是在字体下方及中部产生一条横线。
用PS完美抠出复杂的羽毛头饰的简单教程
打开如下图片,复制图层,将 背景 层锁定。我们将在复制层进行抠图,隐藏背景层。选择 >> 色彩范围,打开色彩范围窗口,选择最左边的吸管工具并点击图像背景,这时在色彩范围窗口中你会发现被选择部分变成了白色,移动颜色容差滑杆,使得图像大部分区域变成黑色,并且背景易于选取。提示:要添加颜色到选区时,应使用中间的吸管工具点击要添加的色彩部分2 获得选区,在通道面板中,按下“将选区存储为通道”按钮,得到一alpha通道,取消选择(Ctrl+D),点击“Alpha 1”层,这时图像变成黑白色。提示:图像中的黑色区域是我们要保留的部分,白色为要扣除的部3 这时我们发现图像中还有部分灰色区域,这些将成为半透明区域,所以必须将他们调整为纯黑色或纯白色。图像 >> 调整 >> 色阶,打开色阶窗口,由左向右拖动黑色滑杆直到灰色区域变为纯黑色为止。由右向左移动白色滑杆将白色区域变的更清晰4 选择黑色笔刷并提高笔刷边缘硬度,涂抹需要保留的区域,用白色笔刷涂抹羽毛边缘,根据涂抹区域大小的不同使用不同粗细的笔刷
最新发布
用Fireworks MX制作圆角矩形六法(图)
网页制作中经常用到圆角矩形――两角圆弧形、两角直角形(如图1),笔者总结了六种简便、实用的制作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菜单命令 1、选取工具箱的圆角矩形绘制工具,绘制一个圆角矩形; 2、绘制一个直角矩形,放置到圆角矩形需要产生直角的那一端,位置摆放如图2所示; 3、同时选定两个对象,执行菜单命令“Modify→Combine Paths→Punch”,效果已经出现了,请看图3。 二、修改圆角矩形角度 1、绘制一个圆角矩形;
进入Flash MX组件时代之二 内置组件的使用(下)
2.5 PushButton(推动按钮) PushButton相对于其它内置组件来说其设置与功能相对比较简单,但它却与常规按钮划出了一道界线。在FlashMX中许多地方讲求的都是事件机制,而PushButton就是将原来普通按钮的对象触发机制封装成了事件触发机制。 现在我们从Components面板中拖拽一个PushButton组件到场景中,然后打开它的参数设置面板,如图23所示。 Labels(标签):PushButton显示的提示名称。 ChangeHandler:执行用户自定义的函数。该参数选项的参数为用户定义函数的函数名。 显然PushButton的参数设置内容比较少,而下面我们将举一实例来分析简单区别一下 普通按钮与PushButton的不同,在此例中我们将自定义一个函数RotateTriangle(),利用此函数我们将控制场景中的一个三角形实体物件Triangle,我们可控制该实体旋转角度,当角度大于等于100度时则PushButton失效,但普通按钮却可继续工作。 如上图所示,如果我们要控制Triangle的旋转角度按通常的方法一般是:新建一个普通按钮,然后可在按钮的代码操作区写上如下代码。on(press){Triangle._rotation = Triangle._rotation+10;} 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松的对Triangle对象进行角度旋转控制。 然而,现在由于有了PushButton按钮,我们就可以将控制的操作代码移至到Frame上, 我们现在编写一个简单的自定义函数RotateTriangle(),其代码如下:function RotateTriangle() {Triangle._rotation = Triangle._rotation+10;if (Triangle._rotation>=100) {pushTriangle.setEnabled(false);}} 我们在控制Triangle实体对象旋转的同时作了一个简单的条件判断,当Triangle的旋 转角度大于等于100的时候我们规定PushButton将不再可以控制,即:可用性为否。此时对于PushButton的操作只需将它的ChangeHandler参数设置为RotateTriangle即可而无需再编写任何代码,但倘若普通按钮要调用此函数则需添加如下内容代码:on(press){RotateTriangle()} 在此实例中我们函数的代码量十分的少,控制的内容也相当的少,因而似乎没有感觉到 普通按钮与PushButton的区别所在。但是我们绝不能光光看到上面对PushButton的可用性进行控制的内容区别,其实普通按钮与PushButton的区别还在于代码编写机制的改变,由此我们完全可以将场景中的按钮操作代码放置在Frame中,而用PushButton的ChangeHandler来调用,可以摆脱以往那种单个按钮中进行操作代码分别编写的时代,这样做的好处不光光是提高代码管理能力(在按钮控制内容相当多,按钮控制代码相当多的情况十更显有效)而且对于提高影片执行效率也相当有益处。 2.6 ScrollBar(滚动条) 应该说ScrollBar组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组件,我们只需在场景中放置动态文本框,然 后将ScrollBar组件拖拽到场景中并将它粘缚在相应的动态文本框上,再利用LoadVariables或是其它的方法将文本内容导入到该文本框内就可以利用ScrollBar直接控制文本的滚动显示了,相对于Flash4与Flash5的历史,我们再也无需自己编写那么多繁重的代码内容,类似的操作已显得这般的轻松与简单。 现在我们从Components面板中拖拽一个ScrollBar组件到场景中,然后打开它的参数设置面板,如图25所示。 Target TextField(文件对象):粘缚的文本对象在场景中的实体名称。 Horizontal(水平):判断滚动条的状态是水平或是垂直状态。False:滚动条为垂直状态;True:滚动条为水平状态。 下面我们会将一段文本信息载入到场景中的动态文本内,然后直接利用ScrollBar控制 文本框内的文本进行上下滚动显示。 首先放置一个动态文本框,将实体名称命名为ScrollBarDemo,并将文本显示设置为Multiline(多行显示),如下图26所示: 然后从Components中拖拽ScrollBar组件到文本框上,此时我们需选中Snap to Ojbect 选项则ScrollBar会自动粘缚到文本上,ScrollBar的Paramters中的Target TextField会自动切变为文本框在场景中的实体名称,此处为ScrollBarDemo。 然后我们在场景中新建一个ActionScript层,并在关键帧中输入如下的代码内容://-----------------------------------------------------------------------------//函 数 名:loadTextMX();//功 能:文本的导入//所需技术:xml,load,onLoad,htmlText//所需参数:url,textbox//适用版本:FlashMXSystem.useCodepage = true;//自定义函数loadTextMX,loadTextMX将文本解析为XML格式并支持文本Html的显示movieclip.prototype.loadTextMX = function(url, textbox) {loadVarsText = new XML();loadVarsText.load(url);loadVarsText.onLoad = function(success) {if (success) {textbox.html = true;textbox.htmlText = this;} else {textbox.html = true;textbox.htmlText = "< br>< font color=\"#ff0000\">提示:未找到相应文件!< /font >";}};};//利用自定义函数将ScrollBarDemo.txt文本内容载入到ScrollBarDemo文本框内loadTextMx("ScrollBarDemo.txt", ScrollBarDemo);
进入Flash MX组件时代之二 内置组件的使用(上)
2.1 CheckBox(复选框) 在许多软件中,复选框组件是经常会被用到的,如Visual C++的资源编辑器中我们就可以看见很多的复选框。复选框可以允许我们选择一个或者多个选项,当某选项被选中后,该复选框的小框里就会出现一个小勾。 我们把Components面板中的CheckBox(复选框)组件拖拽到场景中,然后打开它的参数设置面板,如图5所示。 同样的,你也可以选择Window菜单下的Component Parameters命令,或是按快捷键Alt+F7调出Component Parameters(组件参数)面板来设置组件的参数,如图6所示。 在CheckBox组件的参数面板中,各项参数的功能如下: Label(组件名称):命名复选框组件,如图7所示。 InitialValue(初始值):初始化组件的状态为选中(true)或是未选中(false)。Alignment(对齐方式):设置复选框的可选方式。Left:勾选框在左面,right:勾选框在右边。 如图7所示。 Change Handler(处理函数):执行用户自己定义的函数,该设置选项的参数为用户定义函数的函数名。在函数被调用前,我们需要对它进行定义。 现在我们看一个简单的组件效果。该效果中,当我们选中组件“CheckBox1”时,组件“CheckBox2”也会同时被选中。当组件“CheckBox1”不被选中的时候,组件“CheckBox2”也不被选中,而且会变成灰色,即该组件不可用,但两个组件的名称都会改变,效果如图8所示。但选择组件“CheckBox2”却不会影响到组件“CheckBox1”,效果如图9所示。
一些简单的GIF制作心得
关于对GIF文件的优化每个GIF工具都具有自动优化的功能,这里首推“GIF MOVIE GEAR”(以下简称“GMG”),因为比较“Ulead GIF Animator”(以下简称“UGA”),它的优化幅度要稍微大一些。优化方法很简单,先在“帧-属性”对话框中确认一下如下所示:然后按一下工具栏中下图这个标记出来按钮就好了: 优化文件的好处就是能一定幅度的减小文件的容量,利于网络传输,本站收集GIF的其中一个要求就是要优化容量,所以还是希望每个热心的GIF作者能够进行一下这么个简单的步骤。对于不透明的场景图,则要在优化前把全局帧的属性设定为如图所示: 上面这幅飞行器平移的动画,在帧数减少三分之一的情况下,视觉效果没有大的差异,可以考虑隔帧或者隔两帧删除一帧的办法来减小文件的容量,适当的可以调整剩下的帧的帧率来弥补一下流畅度。关于图片的“留白”GIF图片不需要,也不应该留下大片的空白画面,因为图片是放在网页上展示的,为网页的布局方便来着想,只要不失真,图片面积自然是越小越好。还是介绍用GMG剪切留白的方法,在“动画-剪辑”菜单中,打开这个对话框:
Flash AS 实例进阶-图片闪白切换
“闪白”换场是电视拍摄用语,是画面切换过程中场景出现空白,有人将这一手法应用到网页图片的切换上来,也是一种不错的组图显示效果,这里我们用动作脚本来制作一个这样的实例。 源文件下载 >点击查看动画效果<实例2-8闪白 基本思路 ① 构建一个数组放置库中的多个类型为 MC 的图片。 ②将数组中的元素依次加载到主场景。 ③利用帧循环来依次改变各 MC 的状态。 新知识点 补充模糊滤镜 实例说明
Flash AS 实例进阶-键值捕获
Flash 动画的交互性是通过鼠标和键盘进行,前面的章节讲的都是鼠标控制,本节开始接触键盘控制,响应键盘的方法有几种,但归根结底可以用一句通俗的话概括,就是程序运行中,发现哪个键被按下了,并执行相应的动作,这里介绍的是通过判断获取的键控代码值来实现键盘控制,还是老套路,使用一个这样的实例,这是去年作的一个练习, 就叫距离产生美吧。 源文件下载 点击查看动画效果<实例2-9 键盘控制 基本思路 ① 主场景中放置 2 个保持一定距离的 MC 。 ②再放置一个空 MC 用来写脚本,当然,也可以写到前面的 MC 实例上,这样是便于阅读和理解脚本。 ③按下↑↓←→键两个 MC 都向同方向运动,并始终保持固定的距离和前后关系,还要保持朝向和移动的方向的一致 ④设定边线,不向线外运动。 ⑤松开按键,两 MC 保持原始方向。 新知识点
Flash AS 实例进阶-FLASH载入等待 Loading
在网络上看 Flash 动画是将 SWF 文件边下载边播放,由于网络速度原因,有时下载速度低于播放速度,这样就出现影片断断续续现象,为 Flash 动画添加 Loading 的作用就是使影片连贯播放。 源文件下载: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依次命名为1.part1.rar;1.part2.rar;1.part3.rar,,即可正常解压。) 点击查看动画效果<实例2-10 Loding 基本思路 ①令影片开始处于等待状态 ② 检测影片的总长度和下载的长度,并时刻进行比较,当下载完全部或大部后开始播放。 ③在影片下载过程中可以有多种辅助的显示形式,如:进度条,下载比例,下载字节数,或各种表示下载中的 MC 。 新知识点 返回已为 my_mc 指定的影片剪辑加载(流处理)的字节数。您可以将此值与 返回的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已加载影片剪辑的百分比。 以字节为单位返回 my_mc 指定的影片剪辑的大小。对于那些外部的影片剪辑(加载到某个目标或某个级别的根 SWF 文件或影片剪辑),返回值为 SWF 文件的大小。
Flash AS 入门-自定义函数
如果有一个功能或者一段代码要经常使用,则可以把它写成自定义函数,在用到的时候调用它。使用函数是为了简化编程的负担,减少代码量和提高效率。 一、 Flash中自定义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function 函数名称(参数1,参数2,……,参数n){ //函数体。即函数的程序代码 } 自定义函数必须调用才有效。调用自定义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路径.函数名称(参数1,参数2,……,参数n) 函数就像变量一样,必须正确使用目标路径才能调用它们。 二、例题 例1 假设我们要定义一个计算矩形面积的函数,可以这样:(打开21.1.fla)
Flash AS 入门教程-事件处理函数及画线语句
我们学过在按扭或者影片剪辑上添加事件,这些事件也可以很方便地写在帧上,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有时也能起到简化脚本的作用。这些写在帧上的事件在软件中是位置是“内置类影片MovieClip事件”。 源文件下载 一、 flash 2004提供了18个事件,我们在这里主要介绍Button.onRelease和MovieClip.onEnterFrame这两个件的用法。 1、Button.onRelease的用法: 这里my_btn是按扭的实例名。当按下并松开按钮时调用。注意,这里的事件都是以函数形式表示的,因此,我们可以叫做事件处理函数 2、MovieClip.onEnterFrame的用法: 这里my_mc是影片剪辑的实例名。这个事件处理函数以 SWF 文件的帧频持续调用,这个函数的作用和在mc上写的事件onClipEvent (enterFrame)类同,但是,使用起来更方便更有效。 从用法中可以知道,必须定义一个在调用事件处理时执行的函数。我们看一个实际例子。 例 3.2.1 前一节的例2中我们在“控制”按钮、“小松鼠”影片剪辑或者“小球”影片剪辑上按下鼠标时,调用自定义函数,使小松鼠和小球分别按照相反的方向运动。现在我们把这三个事件改为写在帧上的事件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