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平面设计

最新发布

宾得DA 560mm f/5.6镜头全画幅传感器兼容性测试
宾得DA 560mm f/5.6镜头全画幅传感器兼容性测试

目前已有测试表明部分DA镜头可以覆盖全画幅传感器,在公布DA 560mm f/5.6镜头开箱视频之后,PentaxForums紧接着对该镜头的全画幅传感器兼容性进行了测试。  测试使用MZ-S胶片单反相机,分为暗角测试和边缘分辨率测试两项。从样张看,光圈全开时四周暗角十分明显,镜头边缘与*最大曝光差距越有1.3EV,随着光圈减小,暗角逐步减轻,在f/11之后,暗角基本消失。但由于暗角问题过于明显,PF认为DA 560mm f/5.6并不能算作一支全画幅镜头。  在分辨率测试方面,由于底扫文件的分辨率较低,因此仅能通过观察样张获得直观感受。测试表明,该镜头的边缘分辨率衰减现象并不明显。以屋顶样张为例,无论在哪一档光圈下,画面左侧的棕榈树树干均有不错的细节表现。从这方面来说,DA 560mm对全画幅相机依然拥有不错的兼容性。  以下是测试拍摄的样张:  暗角测试:  左:f/5.6,中:f/8,右:f/11  f/5.6  f/8  f/11  分辨率测试:

3 次浏览
用色彩端出最壮阔的草原美景
用色彩端出最壮阔的草原美景

一望无际的草原是很多人最响往的地方。想利用相机拍下这绿油油的美丽景色,却发现不知该如何拿捏画面的比重,导致照片一片平坦没有层次。其实草原摄影的核心是线和色彩,摄影者可利用构图使它表现出最美的一面,进而表达主题内涵。有哪4个拍摄招式能解决这个难题呢?  典型的三分法构图  为了构成稳定的画面,可利用景物轮廓,横向三等分画面,而把被摄主体摆在黄金分割线位置上。右边这幅图突出了草原的秋意,而且摄影者在取景时特意加大了草原所占的比重,使其处于画面下方的1/3处。  ▲光圈:F8 曝光时间:1/2000s ISO:200 焦距:35mm。草原刚好位于画面下方1/3处,主体加突出。  用全景构图来表现草原的宽广  摄影者可以利用宽幅取景的方法来拍摄整个草原。但是大多数时候,摄影者还是需要重点塑造那些能够抓住观者眼球的被摄对象。  ▲光圈:F5.6 曝光时间:1/200s ISO:800 焦距:24mm。在一片草地上孤独挺立着的一棵枯树,自然有理由成为画面的中心。 摄影教程  用色彩对比来表现草原与树

10 次浏览
Instagram创意摄影达人Brock Davis
Instagram创意摄影达人Brock Davis

身兼多职(艺术家、设计师、插画师、摄影师)的Brock Davis完全称得上是创意达人,他在Instagram上也一样玩的风生水起。下面这些选自他自己总结的“2012最近手机相片”,可以看到他擅长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艺术瞬间。摄影教程

2 次浏览
让你的人像作品摆脱业余姿势
让你的人像作品摆脱业余姿势

不少人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阶段,就是你已经熟习了相机的操作,也买了很好的装备,甚至已经有一定拍摄经验,但似乎拍出来的作品,往往与专业摄影师或其他高手有相当明显的分别,这个在人像作品中也是相当明显。来自网站 Virtual Photography Studio 的分享,以下4个人像拍摄的姿势要点,会令你的作品变得「业余」,大家要看看来避免啊:  1) 光线运用喧宾夺主  当你是拍摄人物的时候,画面必须专注于该人物,而他的脸孔就是关键重点。所以运用光线,或调整人物的姿势,让他的双眼清晰,或是易于让人辨认,则是非常重要。如果光线投在主体外的地方,则会令观众找错焦点。  2) 古怪姿势  人物所摆的姿势应该要合理可信,即是人物在有关的场景中,会摆出与之配合的自然动作;没错,叫你的拍摄对象做出各种特别的动作,或是走去古怪的位置拍摄,都是有趣的,但最终如果你想要出色吸引的作品,还是要注意动作合理性。  3) 外物干扰  留意背景是非常重要的,在按下快门之前,检视一下人物的背景有甚么。例如头上是不是长出了木杆?肩膊上又是否多了新的竹枝?这些东西都会大大破坏了主体的美感,因为记得到在拍摄前清除或避开。  4) 太多鼻,太少眼  当人们拍摄时,往往会不自觉摆出奇怪、有违自然的动作和姿势,甚至装作自己是名模,但是这类如上图的作品,其实并不讨好。眼睛是灵魂之窗,观众都会喜欢看到别人的双眼,而不是看着他们的鼻孔。

3 次浏览
手工课时间到啦:DIY用DC拍雪花
手工课时间到啦:DIY用DC拍雪花

上面这张漂亮的雪花微距照片是俄罗斯摄影师Alexey Kljatov拍摄的。除了精彩的照片外,更有趣的是他使用的相机——佳能PowerShot A650,一台2007年发布的小DC。  开始时,Kljatov使用A650的微距模式直接拍摄。后来,他将一支俄制Helios 44M-5镜头接在相机上。拍摄时将相机固定在架子上,雪花位于一块玻璃表面,在另一侧用LED灯照射。有时也会用自然光和深色木板做背景:  下面就是他用这些简单器材拍摄的雪花照片:

2 次浏览
新手如何获得稳定准确的曝光
新手如何获得稳定准确的曝光

我们的读者山姆(Sam)在尝试使用不同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时,总是很难获得稳定、准确的曝光,我们将帮她解决这个难题。  读者求救:  从准确曝光到创意曝光  我刚刚买了一台单反相机,在拍摄风光时,我开始尝试不同光圈和快门速度组合的效果。但是,我发现自己始终很难掌握快门速度、光圈值以及感光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此我真的很沮丧,因为我很清楚我想要的效果是什么,可得到的照片总是不如我所愿。  《进阶教练》的建议:  要彻底搞明白曝光时间是很困难的事情,你要搞懂快门、光圈和感光度是如何彼此影响、相辅相成发挥作用的。如果想要充分地掌握画面表现的主动权,就必须了解这一切。山姆的新相机佳能EOS 600D提供了丰富的控制选项,这让刚刚开始接触数码单反相机的她颇感迷惑。从全自动模式到手动模式,她尝试了很多不同的曝光模式,但对于其中的各个具体参数和选项,她并没有真正了解该如何使用它们,以及在哪些时候应该使用它们。  当拍摄自己最喜爱的海景时,山姆很清楚,她需要将曝光时间设置得长一些,才能让波涛起伏的海水呈现出朦胧的薄纱状虚化,但是在慢速快门下,她很快就发现很难获得正确的曝光。她遇到的最大障碍,便是在手动模式下进行长时间曝光。因为需要设置的项目太复杂了,以致于她不知道该怎么去平衡光圈、感光度和快门速度,以及她所想要的虚化效果。  诊治方法 1  使用曝光补偿  当我们到达海边时,我们便开拍摄海岸上五颜六色的海滨小屋。山姆总是在纠结于试验不同的快门速度,于是我要求她先使用相机的基础曝光模式。这样,她能集中精力来了解如何获得正确的曝光结果,而不必纠缠不休“具体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值应该是多少”。我让她选择光圈优先模式,并将光圈值设为f/8。

3 次浏览
明暗对照法到底是什么意思
明暗对照法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种美丽的布光风格有一个美丽的意大利名称(Chiaroscuro),意思是“明亮-黑暗”。这是一个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词汇,画家卡拉瓦乔是这种风格的先锋,他的作品不是通过勾边来描绘图形,而是通过光影的微妙渐变创造出丰满、立体的形状。这种布光风格是高反差的,因此它应该属于一种硬光,但它的实现需要很细致。单个点光源的硬光会在形状的边缘产生过于锐利的变化,它投影出来的清晰明暗界线不是这种布光风格的特点。  光影变幻  黑白摄影很适合明暗对照法这一布光风格,因为我们的视线会集  中在光影的微妙变化上,而不会受到色彩的干扰。  明暗对照法其实是硬光和柔光之间的一种平衡。光线必须足够硬,以产生浓重的阴影,你甚至可以选择让阴影完全丢失细节,形成大面积的纯黑区域,从而突出  拍摄主体。但光线也必须足够柔,在确保物体边缘轮廓清晰的同时让光线从高光渐渐减弱为阴影。  氛围和戏剧性是明暗对照法中不可分割的两个元素。在黑色背景和强烈侧光的映衬下,原本很寻常的水果盘静物会披上一层永恒的、油画般的特质。明暗对照法还可以表现出一种恐怖、不祥的感觉,因为它会诱导我们去推敲浸没在大片黑暗阴影中的都有些什么。我们可以思考一下黑色电影的典型布光风格,这些充满怀疑的诡异犯罪电影题材使用连续光源进行明暗对照法布光,半明半暗的人物显得诡诈可  疑,而横跨室内空间的阴影则暗示着罪恶和阴谋。  明暗对照法的布光设置  在影棚中,明暗对照法布光是较容易实现的,可以用各种柔光板、反光板和多

16 次浏览
创作出不一样的低调影像
创作出不一样的低调影像

在大部分情况下,应该接受还是改变测光表提供的曝光设置,这取决于怎样才能把拍摄对象还原成大部分观者认为合理的影调。你只需在“Ⅴ区”测光的基础山谷校正曝光—例如,通过增加曝光让白色物体保持白色,通过减少曝光让黑色物体保持黑色。  但有时候,远离中庸之道的曝光可以创造出一些极具冲击力的影像。这种极端变化—包括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两个方向—通常可以增强某类主题的表现力,或者可以强化其情感氛围。当然,有时候如果你走得太极端了,人们就会觉得你是出现了曝光失误,而不是作出了创意选择,但只有通过试验,你才可以找到实现个人创意的参数。  用阴影突出色彩  在这张照片中,只有模特的手臂上方和颧骨处有一点高光的痕迹。所有色彩都落在中间调和阴影中,与黑色的背景和阴影形成了反差,从而可以在不进行饱和度调整的情况下让它们显得更浓郁、更明显。  只要照片以暗调为主,而亮调或中间调在画面中只占小部分,它就属于低调影响。低调影响也可以有高光(而且常常是这样),其实,它们往往需要用有限的亮调建立反差,从而让深色区域显得更浓厚。然而,照片的整体影调往往都是相当昏暗压抑的—比如浓厚阴影中的人像照片或者黑色背景下色彩浓郁的静物照片。  低调照片固有的阴暗氛围往往会引起更深沉或更抑郁的情感反应,它们通常会带有神秘感或诡异感。我们会产生一种好奇心,让视线在阴暗的影响中徘徊,因为大脑希望找到那些失去的亮调的线索。低调曝光是好莱坞的标志性手法,只要影片需要表现深沉和不祥的氛围。  然而,拍摄极低调场景的技巧是不要暗过头,以至于无法在后期处理时恢复足够的阴影细节。如果乌云中的细节丢失了,那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果前景的细节变成了纯黑,你就会失去所有质感,照片会显得缺乏现场感。  圣约翰小教堂,伦敦塔  照片中这座诺曼底式教堂的浓厚阴影与窗外射入的阳光形成了反差,从而表现出这座中世纪建筑的真实氛围。修复阴影或者用光线填充它们都会让这座  建筑失去个性。

1 次浏览
如何逆光人像外拍好美女
如何逆光人像外拍好美女

人像摄影中的逆光,顾名思义就是指摄影者直接面向光源拍摄Model,而逆光对照片最直接的影响,就是Model与背景间的反差变大,同时因光线直接由Model后面照射过来缘故,所以照片的临场感与氛围,也与顺光大不相同。采逆光角度拍摄,固然可以拍出独具特色的照片,但相关条件必须掌握适宜,镜头的选用、测光模式与拍摄角度,甚至是时间地点,都决定了一张逆光人像摄影作品的成功与否。  逆光环境的相机镜头选用  最初开始接触人像摄影时,我使用的是800万画素的Canon EOS 30D单反相机,镜头则是EF 35mm F1.4L定焦镜头。至于为何特意选用35mm定焦镜头,主要因为EOS 30D为APS-C片幅格式DSLR,镜头视角换算135片幅须乘上1.6倍,因此35mm经过换算后,正好是我以往玩底片相机50mm标准镜头的视角,且此类标准镜头构图相当人眼视觉,配合逆光环境拍摄构图时,不仅能拍下现场环境的光影,同时压缩感也不会像望远镜头那般夸张,属于近可攻、退可守的镜头。  上图将背景自然光源一同入镜,而下图则将相机角度稍微高、​​镜头压低,把背景光源忽略掉,但一样能展现逆光的特殊质感。  测光与相机设定  除了外拍灯与闪光灯外,只要变换摄影角度,自然光源也可当作轮廓光来运用。  由于逆光拍摄Model是处于背光状态的缘故,所以背景的明亮度往往是主体的数倍,而相机的平均测光会将背景亮度一同考虑进去,导致主体过暗或曝光不足情形发生,其实这也是大部分人逆光拍摄时,最常遇到的问题。为了克服这点,我们必须改变预设的测光模式,选择以画面中心区域为主的测光模式,以降低背景强光造成的影响。  逆光采光技巧与拍摄时机  拍摄逆光除了需要一个好天气外,还必须找出好的光质,这跟季节、位置及时间有相当大的关系,而在这之前必须先了解,拍摄逆光会有怎样的效果。第一种是利用逆光拍出光斑,而这种效果,太阳的位置在45度角左右比较有利,因为这时候的光质比较硬且光量强,很容易产生光斑。第二,其实拍光斑效果跟拍摄的技巧无关,反而跟摄影器材有着较大的关联,有些镜头抑制光班效果较强,所以怎么拍都拍不出来,这种状况在定焦镜头上比较容易发生。每只镜头也会因为镜片镀膜、材质的不同,而有不一样的感觉。  上为逆光拍摄,逆光下的人像轮廓清晰,就好像Model在闪闪发亮一样 摄影教程

10 次浏览
微光街头人像摄影技巧
微光街头人像摄影技巧

从接触摄影以来,我喜欢用相机纪录着生活点滴,所以周围的环境是我随手可得的天然资源,看似平凡但确自然写实,于是念头一来,便拍摄出这篇作品集。  F/1.4 ISO:320 焦距:85mm  相信每个摄影玩家都会想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闪灯,当闪灯离开机顶时,离机闪带来的玩法变化就更大了,前期的外拍,闪灯是我必备的物品,但拍了一阵子后,我开始觉得装备越带越多,带了闪灯就多带了脚架,然后多了反射伞跟反光板等等的器材道具,对我来说是宁可多带也不愿需要时没得用来的好,不过这样的拆拆装装过程中就花了不少时间了,更别说要提着大包小包的装备移动到其它场地,于是我开始接触微光摄影,穿梭东区这篇作品是我第一次用微光的方式来创作,接下来将分为三个段落来与大家做分享。  微光摄影第一步:光源从哪来  当习惯了离机闪的光源控制后,要不用闪灯来补光,只吃现场的光源还真有点不适应,但只要细心的去观察主要光源从哪来,这就跟闪灯补光的原理是相同的,而且会来得更自然。  F/1.4 ISO:800 焦距:50mm  在拥挤繁荣的闹区拍摄真的需要一点勇气,所以我选择先从巷弄里拍起,巷弄里的路灯特别多,我找一盏灯当主光源,其它的路灯则是利用镜头的角度避开了,把路灯换成闪灯来看,也是一样的道理,而且光源显的更柔和。  F/1.4 ISO:800 焦距:50mm  遇到两盏路灯时,就好比是两颗离机闪灯,一定有一盏是主光,而那主光就是补Model的主要光源。  F/1.4 ISO:1000 焦距:50mm

2 次浏览
共计26043条记录 上一页 1..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2605 下一页